:::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
書刊名: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作者:高健源蔡蕙君王明志
作者(外文):Kao, Chien-yuanTsai, Hui-chunWang, Ming-chih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
頁次:頁265-291
主題關鍵詞:資訊科技社會學習領域行動研究Information technologySocial studies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16
  • 點閱點閱:432
期刊論文
1.孫承偉(20030600)。老師!勇敢伸出您操縱滑鼠的手--讓資訊融入教學中。國教世紀,206,99-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淑芬(20010600)。打造新世紀課程的新圖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特色與教學策略。國民教育,41(5),3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榮桂(20011000)。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85,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全世(200012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新逸、吳佩謹(20020300)。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國恩(20020300)。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芝儀(1995)。從認知層面探討生涯決定的問題。諮商與輔導,110,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孫維屏(200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宏隆(2004)。國小教師資訊融人教學能力發展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志賢(2005)。建構主義應用在國小資訊融人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研究--以高年級建置個人美術館網頁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歐用生(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uba, E. G.、Lincoln, Y. S.(1984)。Naturalistic inquiry。Newbury Park, CA:Sage。  new window
6.呂愛珍(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axim, G. W.(1987)。Social studies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Columbus, Ohio:Merrill Publishing Co.。  new window
8.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榮桂(2001)。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規劃與相關問題。資訊教育課程設計 \\ 何榮桂 ; 戴维揚 (主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Woolever, R.、Scott, K. P.(1988)。Active Learning in Social Studies。Illinois: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