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樂趣化羽球基本動作設計:以排球教學設計與應用為例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蘇榮立 引用關係黃素珍陳宏達張世沛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1
頁次:頁221-228
主題關鍵詞:體育課教學方法學習策略輔助教學器材技能提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89
  • 點閱點閱:41
本教學設計運用排球的重量產生對比效應(用力的感覺),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動作及技巧,以建立羽球基本動作觀念。本文針對羽球的握拍、準備動作、高遠球的引拍動作、挑球、放網前球、網前撲球等六個動作設計,在教學上的主要目的:一、可引起學生的動機與學習興趣。二、可充實教師的教學資源。三、可加深動作理解及學習。四、可增強手腕與手指力量。在準備上及經費上並不會造成教師的負擔,且對動作學習過程能幫助學生提升認知層次,迅速地學得運動技能,使學生能記得更牢,學得更快。本教學的推廣性可說是最經濟、最便利,是值得參考及運用的方法。
期刊論文
1.許宏哲、蘇耿賦(20060400)。橄欖球教學訓練輔助球設計。大專體育,83,8-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ore, K. G.、Franks, I. M.(1996)。Analysis and modification of verbal coaching behavior: The usefulness of data driven intervention strategy。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14,523-543。  new window
3.洪嘉文(1995)。做個有效能的體育教師。學校體育,5(6),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榮立、陳玉英(20100600)。羽球握拍法的輔具應用與教學設計。中華體育季刊,24(2)=93,93-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淑燕(2001)。「經驗」與「知識」對運動指導專家所扮演的角色。中正體育,創刊號,6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萬福(19910800)。現代體育教學應有的認識。體育與運動,74,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hilcoat, G. W.(1992)。Promoting student achievement through clear teacher presentations。Illinois Schools Journal,72(1),3-14。  new window
圖書
1.張世忠(2002)。教學創新:應用與實例。臺北:學富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紹忠、岑漢康(2000)。體育心理學。臺北:亞太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清山(19980000)。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文教、沉步乙(1995)。中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