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作者:林勝結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秦夢群
詹志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校長專業發展專業認同學習能力的自信環境壓力同儕互動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professional identityconfidence of learning abilityenvironmental pressureinteraction with colleagu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8)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的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主要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影響因素、對專業發展重要性的看法和參與多樣化專業發展意願之間的關係,並提出我國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改進與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為達成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結果,提出研究架構與假設,編製調查工具「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情形調查問卷」進行預試,回收的有效問卷共134份,經由因素、信度分析刪題和文字潤飾後,問卷修正為「中學校長專業發展情形調查問卷」,隨後實施正式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問卷398份進行統計分析,開放填答的題項也加以歸類析述。
有效樣本經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
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比較,獲得下列結論:
一、國中校長愈重視專業發展政策和目標,參與多樣化專業發展型態和主題的意願愈高。
二、適度的工作壓力對校長專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但家庭壓力則有消極影響。
三、國中校長感受到的政府專業發展作為的積極性不足。
四、在專業認同度方面,年輕校長不如資深校長。在同儕之間的專業互動頻率方面,鄉鎮學校、資深、高齡和即將退休的校長,較城市學校、資淺、年輕和非近期退休的校長為低。
五、女性國中校長比男性國中校長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信、較多的校長互動和較高的專業發展參與意願。
六、校長專業發展在不同年齡和年資上,呈現互有優勢的現象,即將退休的校長則有較多不利的情形。
七、心理問題的紓解和改善,是國中校長重視的專業發展目標。
八、校長對具有威脅性、會帶來強制措施的專業發展政策,會給予較低的重要性評比。
九、國中校長樂於參與多樣化的專業發展型態,非正式的參訪、研討、聽講,比體制化的調查、研究、發表,更受校長青睞。
十、國中校長樂於參與多樣化的專業發展主題,尤其是學校經營實務和當前教育改革有關的主題,但參與電腦科技、興趣培養和生活知能的意願較低。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對教育行政機關提出:設置專責單位或人員,規劃研擬積極的校長專業發展政策;透過法令、文件、方案或計劃,清楚而明確地表述國中校長專業發展目標等建議。對國中校長提出:廣泛成立校長同儕組織,積極轉化校長組織的功能,加強校長同儕互動學習;協力增進校長專業問題的發聲,求取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機會的平衡等建議。對未來的研究,提出:分析國中校長同儕組織的成立及其在專業發展的功能、問題和影響;進行各國國家層級或地方層級的校長專業發展制度比較等建議。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Its Factor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view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ortance, and the will of participating in diver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to propose suggestions of improvement and further study.
With the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 analysis of 398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ew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ortance and the wil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2. Working pressure and family pressure cause respective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3. The government lacks the active policy to assis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4.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young principals is lower than senior principals. Besides, the principals who are in town schools, senior, aged, and going to retire lack professional interaction with colleagues.
5.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hav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confidence of learning ability, interaction with other principals, and higher participative will.
6. There are different 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for different ages and seniority, while the principals who are going to retire have more disadvantages.
7. The relief and improvement of the mental problems of principals ar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urpose which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put emphasis on.
8. Principals have the view of lower importance of threate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9.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diver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incipals prefer the unofficial learning development models rather than the official ones.
10.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diverse them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related themes of school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while they are not so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computer technology, interest cultivation, and living skill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authorities,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人民日報(1999年12月25日)。知識經濟的內涵。2002年3月27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1/ab010015.asp
方 方(2001)。教師繼續教育動力機制問題研究。教育發展研究,2001(4)。2002年3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1-4/jy010403.htm
方華、張淑華、柳治仁、蔡宇、朱麗娜(2004)。論隱性知識。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2),27-32。
方樂和張民選(2004)。英國中小學校長的專業發展體系。上海教育科研,2004(1)。2004年2月3日,取自http://webpc.shtu.edu.cn/fangle/Britainheadteacher.htm
王本法(2002)。人的可持續發展是教育應有的目標追求。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3),111-113。
王如哲(2000)。英國教育改革分析。教育研究資訊,8(1),1-23。new window
王如哲(2002年1月)。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領導能力分析。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44。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王明賓和李斌(1998)。國外中小學校長培訓目標之比較,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538.htm
王長純(2001)。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教師的重新發現。教育研究,2001(11),45-48。
王松濤(2001)。終身學習目的論。開放教育研究,2001(1)。2002年3月27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3/ab130226.asp
王秀雲和劉麗紅(1998)。美國教育管理人員的短期培訓。外國教育研究,1998(1),41-43。
王英子(無日期)。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的研究。2004年1月20日,取自http://hp.tjjy.com.cn/hpky/xuehui/4_3_3.htm
王為杰(2000)。國際教師教育的模式取向、發展趨勢與相關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0(8)。2002年3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2/document/2000/jk000810.htm
王 堅、康詩良和羅曄(2001)。試論校長的人際交往與學校內聚力的形成。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1),71-74。
王麗雲和謝文全(2002)。教育行政領導者培育課程研究。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9-103頁)。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王鐵軍(1999)。關于現代中小學校長培訓目標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9(9),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6/ab060117.asp
王鐵軍(2001)。關于「十五」校長培訓工作的系統思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1)。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165.htm
王鐵軍(無日期a)。迎接挑戰,構建現代校長培訓創新體系---「面向21世紀中小學校長隊伍培訓與建設研究」。2004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teacher.com.cn/trt2/visit/comm/SeeInfo/Info.jsp?CategoryId=-8427&InfoOid=19208
王鐵軍(無日期b)。現代校長培訓的特點。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167.htm
王鐵軍(無日期c)。中小學校長培訓的比較研究。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525.htm
王觀鳳(2000)。多元化校長培訓模式初探。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3),2002年3月21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4/ab040190.asp
文匯報(2001年1月16日第6版)。申城中小學校長率先實行新的職級制。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2/ab120019.asp
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1999)。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254.htm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1999)。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49.htm
中央組織部、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關於加強全國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的意見(試行)」的通知(1992)。2003年7月22日,取自http://library.jgsu.edu.cn/jygl/gh01/JSP﹪20FLFG/1076.htm
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員會及上海市教育委員會(1999年10月18日)。上海市中小學校校長工作試行意見。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jd.edu.sh.cn/jujs/zhengce/2003/041602.htm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决定(1999)。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160.htm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决定(1985)。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shmec.gov.cn/document/view.asp?d=117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全國教育幹部培訓『十五』規劃」的通知(2001)。2003年6月29日,取自http://www.moe.edu.cn/stat/zonghe/01.htm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1993)。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159.htm
中國教育報(1999年6月22日)。改革開放以來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簡介。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2/document/2000/jk000121.htm
中國教育報(2001年5月2日第4版)。校長行政級別沒了---上海市中小學校長職級制調查。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5/ab150012.asp
中國教育報(2001年11月30日第3版)。中外校長之別。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pep.com.cn/200212/ca18912.htm
中國教育報(2002年1月3日第4版)。教師專業化: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潮流。2002年3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21/ab210201.asp
中國電視師範學院(無日期a)。中小學校長遠程培訓。2002年3月27日,取自
http://www.crtvu.edu.cn/bm/dsy/xzpx.htm
中國電視師範學院(無日期b)。中國電視師範學院簡介。2002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crtvu.edu.cn/bm/dsy/xyjj.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5)。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jyfg/jyfgjyf.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1993)。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jyfg/jyfgjsf.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1995)。民91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jyfg/jszg.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jyfg/jyfgywjy.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施行細則(1992)。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jyfg/ywxz.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簡介(無日期)。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osta.org.cn/jnjt/osta_4.htm。
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2002年1月30日)。2003年6月7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S0050007
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施行細則(2002年7月16日)。2003年6月7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S0050015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無日期)。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2002-2005年建設與發展計劃實施意見。2004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teacher.com.cn/trt2/visit/comm/SeeInfo/Info.jsp?CategoryId=-8276&InfoOid=18849
全國教育事業「九五」規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1996)。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moe.edu.cn/statute/wenxian/6.htm
全國教育幹部培訓「十五」規劃(2001)。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502.htm
光明日報(2000年9月20日b2版)。關注教師發展改進教師培訓---訪北師大副校長、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董奇教授。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9/ab090376.asp
樸雪濤(2001)。教師工作專業化:理念與行動。高等教育研究,22(4),60-63

朱苗環(無日期)。校長應具備的五項素質。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335.htm
朱益明(2000)。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背景、實踐與本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版),29(7),116-120。
朱運治和王國申(無日期)。關于中小學校長繼續教育的思考。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407.htm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第一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第二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第三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第四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c)。總諮議報告書。
肖建彬(無日期)。校長成長階段理論的問題分析。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528.htm
何進軍(2001)。中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因素的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3),59-63。
何曉文(1998a)。面向21世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比較研究(上)。外國中小學教育,1998(5),4-7,14。
何曉文(1998b)。面向21世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比較研究(下)。外國中小學教育,1998(6),7-11。
何鴻斌(2000)。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與高師教育改革。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1),1-5。
李安明(2002)。發展學校本位的校長培育方案以因應校長教學領導的新趨勢。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1-146頁)。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李 芹(2000)。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學校長的協調職能。教學與管理,2000(
9),2002年3月2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c/ab0c0332.asp
李 英(2001)。體驗:一種教育學的話語---初探教育學的體驗範疇。教育理論
與實踐,2001(12)。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26/ab260259.asp
李家成(無日期)。校長生命成長---在學校管理實踐中展開。2004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teacher.com.cn/trt2/visit/comm/SeeInfo/Info.jsp?CategoryId
=-8427&InfoOid=20913
李連寧和王定華(無日期)。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2002年3月6
日,取自http://www.chinaedu.cn/jyzx/wenxian/jcjyggfzdhgyzw.htm
李敏誼(2001)。絕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比較教育研究,2001(4),63-64。
李 晶(1999年8月19日)。繼續教育:基礎教育發展的支柱。中國教育報,
第4版。2002年3月2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a99/aa990251.asp
李新鄉(2001)。以校長專業成長組織及學術機構附設校長中心作為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策略之探討--美國芝加哥市的經驗。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
究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1-15。
李漢雄(2001)。人力訓練與發展。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福源(1999)。開創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新局面:爲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高質量教師和校長隊伍而奮鬥。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162.htm
汪 霞(2000)。可持續發展:21世紀的教育選擇。中國教育學刊,2000(10)。2002年3月27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c/ab0c0094.asp
沈姗姗(2000)。教師專業成長的誘因與動力---自制度面分析。學校行政雙月
刊,9,28-31。
吳正己和林凱胤(1996)。電腦網路通訊與教師專業成長。視聽教育雙月刊,37(6),1-10。
吳恆山(1997)。中小學校長選拔與培訓的中外比較。外國中小學教育,1997(5),24-26,31。
吳志功(1996)。實踐,認識,再實踐---美國Vanderbilt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評析。比較教育研究,1996(5),50-52。
吳志宏主編(2003)。學校管理理論與實踐,第三印次。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志宏、馮大鳴、周嘉方主編(2002)。新編教育管理學,第三印次。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明隆編著(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第二版。台北市: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吳恆山(1997)。中小學校長選拔與培訓的中外比較。外國中小學教育,1997(5),24-26,31。
吳淑妤譯(2002年9月)。拓展二十一世紀校長中心目的對學校領導培育與專業發展的啟示。載於「校長中心經營與校長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29
-342,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中小學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中心主辦(原著者:Luana Zellner)。
吳 華(2000)。「教育全球化」研究。2002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ep-china.net/forum/read.asp?op=read&board=7\0\0\1\2&topic_id=
309
周月清(2002)。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社工教育與實務的省思new window
。社區發展季刊,99,99-125。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資訊研究,6(1),20-new window
27。
林丹(2002)。我國中小學校長「成長滯後」的根源。教學與管理,2002(25)
,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2b/ab2b0224.asp
林文律(1997)。英美二國校長培育、甄選與在職進修概況之評析。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2000)。學校行政:理想與實際。學校行政雙月刊,6,24-37。
林文律譯(2002a)。發展自跨州學校領導證照聯合會的個別化校長專業發展過程
。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5-340頁)。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譯(2002b)。學校領導:學校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37頁)
。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譯(2002c)。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英格蘭與威爾斯現況。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明地(1998)。從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教師天地,94,17-22。
林明地(2000年12月)。教師同僚互享:兼重專業與關懷的社區。思摩特(SCT
Net)2000年網友大會:加強夥伴關係、建立教育社群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林明澔、蔡義昌、蔡義清、劉士豪(2001年12月)。虛擬專業社群間知識成員互動結構之研究。載於「2001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計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235-241,國立台灣大學主辦。
林信榕(2000)。影響新制中等學校實習教師專業發展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6,73-103。new window
林勤敏(2002)。成人參與學習。載於黃富順(主編),成人學習(23-42頁)。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靜慧(2003)。國中初任女校長組織社會化之研究:以六位女校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岳龍和黃德平(2003)。隱性知識顯性化:中小學校長培訓新模式的探索與反思。全球教育展望,193,46-49,65。
孟照彬(1997)。試論校長培訓制度建立的方法與策略。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6),72-78。
孟憲樂(2002)。教師教育走向分析。全球教育展望,31(8),25-27。
邵瑞錦和束柯慶(無日期)。樹立培訓新觀念構建新的培訓課程體系與培訓模式。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233.htm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摘要)(1999)。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moe.edu.cn/statute/wenxian/5.htm
洪成文、胡永梅(2004)。英國校長專業開發的理念與模式。外國教育研究,31(3),44-46。
洪祥生(1999)。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形式和途徑簡論。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合肥),3,91-94。
洪榮昭(1991)。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范冰(2003)。英國學校改革新措施。外國教育研究,30(6),54-57。
姚霞(2003)。影響美國校長培訓發展的因素分析。外國教育研究,30(1),60
-64。
胡冬吟(2002)。國民中學校長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胡定榮(2003)。教師專業標準的反思。高等師範教育研究,2003(1)。2003年
5月8日,取自http://202.121.15.143/ aspfiles/document/b33/ab330587.asp
胡東芳(2001)。教師形象:從「公僕」到「專家」--創新教學呼喚教師專業化。上海教育科研,2001(11)。2002年2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1-b/jy011113.htm
英配昌和馮希華(2002)。中瑞校長在職培訓工作比較與思考。外國中小學教育,2001(1)。2002年2月3日,取自http://www.lnedu.net/library/0204/020412.html
姜添輝(1999)。結構功能主義專業特質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251-271。台北:台灣書店。
姜添輝(2000)。教師專業意識、影響性、社會控制與實質內涵。載於「第三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集」,371-385,南華大學主辦。
施能傑(2001年4月)。公務人員進用專業證照化可行性之研究。載於「九十年度考選制度與政府再造研討會論文集」,1-32,公務人力發展中心主辦。
高志敏(2001)。繼續教育概念辯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1(1)。2002年3月27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2/ab120105.asp
高湘萍(2003)。隱性知識的獲得及其顯性化的心理途徑。全球教育展望,192,27-29。
高薰芳(1998)。變革社會中教師專業發展的時代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40,1-2。
袁軍(2003)。讓默然的知識流動起來。全球教育展望,192,22-26。
孫運時、錢道立、徐麗華、佘廣和和胡慶雯(1996)。國外中小學教師職後教育發展研究。上海教育學院學報,47,1-9。
夏惠賢(2000)。論教師的專業發展。外國教育資料,2000(5),44-48,40。
倪傳榮(1998)。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實踐各理論思考。國教天地,130,60-64。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徐平利和黃志成(1995)。美國學校管理人員培訓的問題與對策。外國教育資料
,1995(6),1-8。
徐偉傑譯(2000)。全球化(Waters , M.原著)。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作出版於西元1995年)
唐玉光(1999)。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外國教育資料,1999(6),39-43。
唐榮德(1999)。知識經濟對教育影響的哲學思考。江西教育科研,1999,(6)
,2002年3月2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9/ab090020.asp
許雪梅和何善亮(2000)。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機制和有效途徑。高等師範教育研究,2002(5)。2003年5月8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2b/ab2b0269.asp
許雅惠譯(2002)。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Jarvis , P.原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作出版於西元1983年)
崔艷梅(無日期)。中小學校長遠程培訓模式的開發與運用。2004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teacher.com.cn/trt2/visit/comm/SeeInfo/Info.jsp?CategoryId=
-8276&InfoOid=20206
華東師範大學(無日期)。教育科學學院。2002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2.ecnu.cn/college/show.asp?bh=1002
教育部(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無日期)。開創國家級小學校長培訓新格局。2002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jledu.com.cn/jxjy/gx/1.htm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第四期全國初中骨幹校長研修班(2000)。2003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gxjs.com.cn/xmjz/xzpx/kcdy/1-4.htm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意見(2002)。2003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moe.edu.cn/jsduiwu/gbpeixun/00.htm
教育部關於印發《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全國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指導性教學計劃》的通知(2001)。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moe.edu.cn/moe-dept/renshi/zhytzha.htm
教育部關於舉辦《全國中小學骨幹校長高級研究班》有關事項的通知(2001)。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moe.edu.cn/teacher/dongtai/4.htm
戚業國和陳玉琨(2002)。學校發展與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8)。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2b/ab2b0211.asp
陳木金(2000年11月)。從英國國立學校領導學院之功能看校長專業能力之訓練
。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學校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英國教育改革經驗,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陳至立(1999)。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會議上的總結報告。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156.htm
陳至立(無日期)。改革開放二十年的我國教育。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wenxian/cedu20/china43.htm
陳招玲(1993)。台北市老年人的學習參與障礙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珂和苗鐵創(2001)。國外中小學校長培訓的特色。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7),2002年3月1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1a/ab1a0104.asp
陳家彌、鍾文郁、楊承謙、柯瓊惠、謝元譯(2002)。專業發展評鑑(Guskey , T. R.原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作出版於西元1982年)
陳清美(2001)。高齡學習者對學習環境偏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 啓、夏娟和王大泉(無日期)。中國教育法制建設二十年。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china.edu.cn/jyzx/wenxian/zgjyfzjs20n.htm
陳 琴、龐麗娟和許曉暉(2002)。論教師專業化。高等師範教育研究,2002(6)。2003年5月8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32/ab320355.asp
陳惠邦(1997)。德國職業繼續教育之評述。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主編:進修暨推廣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77-208,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聖謨(2000)。現代校長角色與職責評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8,29-40。
陳 駕(2000)。從美、英、新三國的學校管理看校長角色的轉變。上海教育科研,2000(8)。2002年2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2/document
/2000/jk000808.htm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編著(1999)。新中國教育行政管理五十年。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無日期a)。學院概況。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www.naea.edu.cn/xygk/index.htm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無日期b)。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1955---2001年培訓概覽。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www.naea.edu.cn/pxdt/index.htm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無日期a)。主辦期刊。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naea.edu.cn/qikan/qikan3.asp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無日期b)。校長大廈。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naea.edu.cn/building/changlang.asp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院(無日期c)。學院概況。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naea.edu.cn/intro/history2.asp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院(無日期d)。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建設的意見。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naea.edu.cn/peixun_xinxi/yijianl.htm
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全國中小學校長崗位培訓評估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1994)。2003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sdedu.net/sdedubak/teach/1file/Law/13/law_13_1090.htm
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關於開展中小學校長崗位培訓的若干意見》的通知(1990
)。2003年7月22日,取自
http://library.jgsu.edu.cn/jygl/gh01/JSP﹪20FLFG/1101.htm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九五」期間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指導意見(1995)。2002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xt.hubce.edu.cn/jpc/03.htm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實行全國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制度的規定》的通知
(1997)。2003年7月22日,取自
http://library.jgsu.edu.cn/jygl/gh01/JSP﹪20FLFG/1103.htm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頒發「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條件和與崗位要求(試行)」的通知(1991)。2003年7月22日,取自
http://library.jgsu.edu.cn/jygl/gh01/JSP﹪20FLFG/1064.htm
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1994)。2002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jledu.com.cn/zjjw/jyzcfg/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htm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决定(2001)。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644.htm
陸 光(1983)。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制度之建立。社教系刊,11,10-11。
陸善濤、顧志躍、鄭家農、金輝(無日期)。關於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409.htm
郭明德(2002)。現階段教育改革中校長角色的定位與因應,研習資訊,19(4)
,62-75。
郭根福(無日期)。構造繼續教育課程與模式體系的實踐與思考。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6/ab160019.asp
郭景揚(2001)。校長、教師培訓的再思考。教育發展研究,2001(3)。2002年2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1-3/jy010313.htm
郭麗玲(1998)。繼續專業教育的方案規劃。教學科技與媒體,41,43-52。new window
賀樂凡(無日期)。論中小學校長的繼續教育。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405.htm
湖北教育學院(2002)。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研究。2003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hubce.edu.cn/jjb/pxdt/messages/90.html
喻立森(2000)。重新認識「全面發展」的深刻內涵。深圳教育科研,2000(8),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2/ab120210.asp
舒志定(2001)。教師專業化的限度與超越。師資培訓研究,2001(1)。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3/ab130528.asp
無錫教育學院(無日期)。校長提高培訓試行學分制考核分析。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634.htm
游家政(2002)。國民中學的課程領導。課程與教學季刊,5(2),1-20。new window
傅道春主編(2001)。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小軍(2002年4月15日)。全球中學校長論壇舉行。2004年2月3日,取自http://cata.sedu.org.cn/info/1018857530.shtml
張世民(2002)。在職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障礙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世忠(2000)。師資生間同儕教練與協同教學實施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師教育學會主編: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277-294。台北:台灣書店。
張民選(2002)。專業知識顯性化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264,14-18,31。
張民選(2003)。隱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顯性可能。全球教育展望,192,15-21。
張全新(2003)。人的全面發展與現代教育的使命。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8(5),82-86。
張奕華(2003)。美國中小學校長領導的新趨勢---科技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14new window
,147-159。
張明輝(2000年6月)。英國中小學校長的專業成長計劃及其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主辦:「教育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
張明輝(無日期)。英國一九九七年教育白皮書---「追求卓越的學校教育」。2002年12月12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le/artical(england)
-1.html
張曼玲(無日期)。新世紀中小學校長培養的創新實踐研究---「新世紀優秀校長基本素質及其培養的研究」課題。2002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lwedu.sh.cn/shownews.asp?ID=494
張貴新(2002)。對教師專業化的理念、現實與未來的探討。外國教育研究,29(2),50-55。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輪文。new window
張碧華(1992)。結構╱個人:影響我國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及其對新聞產業工會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以「中國時報」、「自立報系」為例。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張德銳(1997)。美國學校行政人員專業化及其借鏡。教師天地,87,70-76。new window
張德銳(1998)。以同儕教練模式提昇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218-235,台北市:揚智文化。
張瓊瑩(1994)。成人學習活動參與者、非參與者在參與障礙、教育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瓊瑩(1996)。終身學習與現代教師---從教育專業談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研習資訊,13(6),46-55。
張 艷(2001)。終身學習全球化趨勢下的教師職後培訓與角色定位。比較教育研究,2001(5),49-52。
程晉寬(1998)。美國學校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模式。外國中小學教育,1998(3),15-19。
彭 茜(2002)。三十年來教師專業化的國際回顧與展望。外國教育研究,29(2),61-64。
馮大鳴和菲利普‧海林杰(2001)。IT支持下的學校領導者專業發展模式---與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海林杰教授的對話。全球教育展望,2001(7),1-3。
馮增俊(2001)。中國師範教育世紀走向的政策分析。教育發展研究,2001(11)。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1-b/jy011102.htm
曾華源(1993)。美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61,82-89new window

曾國光(2001)。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工作壓力與專業成長需求及其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譯(2001)。校長的課程領導。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月純(2002)。成人的學習型態。載於黃富順(主編),成人學習(157-188頁)。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志成(1996)。美國學校管理人員培訓模式改革趨勢。外國教育資料,1996(1)
,38-44。
黃志順、王志明、彭康益與吳文良(2000年5月)。透過「課程發展」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一群公立小學教師的實踐歷程。載於「教師專業發展與師資培育:九年一貫課程革新的因應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162,私立淡江大學主辦。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市: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黃富順(1985)。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高雄市
: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富順(1990)。成人教育的意義、性質及其相關的名詞。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1-18。台北:台灣書店。
黃富順(1991)。成人教育的心理學基礎。社會教育學刊,20,37-60。
黃富順(1996)。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學。載於蔡培村主編:「成人教學與教材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黃富順(1998)。學習社會與人力資源發展。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印:人力資源發展,117-139。
黃富順(2001)。知識經濟與終身學習。開放教育研究,4,35-39。
黃雲龍(無日期)。面向21世紀校長培訓模式的選擇。2002年2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523.htm
黃雅萍(1998)。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內涵與實施建議。教學科技與媒體,new window
40,43-53。
黃藿(1997)。英國「校長專業資格國家證書」介紹。英國文教輯要,4,頁8。
楊守全(民78)。臺灣省國民小學校長在職進修研究班課程之研究。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教學報,2,301-318。
楊秀梅(2002)。費斯勒與格拉特霍恩的教師發展影響因素論述評。外國教育研究,29(5),35-38。
楊春茂(無日期)。世紀之交教師隊伍建設的回顧與展望。2002年3月6日,取自http://www.china.edu.cn/jyzx/wenxian/sjzjjsdwjsdhgyzw.htm
楊洲松(2000)。網際網路的特性及其成人教育上的應用。亞太成人教育,1(1)65-83。
楊海燕(2003)。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3)
。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38/ab380185.asp
楊振昇(1999)。我國國小校長從事教學領導概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分析研究。暨大學報,3(1),183-236。
楊振昇(2000年11月)。教育改革中學校領導者角色之因應。「教育改革與轉型---領導角色、師資培育、伙伴關係」學術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主辦。
楊振昇(2002)。析論「教學領導」之內涵與前瞻。課程與教學季刊,5(2),37-54

楊國順(1999)。積極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度改革---上海市的實踐與探索。教育發展研究,1999(5)。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1999-5/Gj9905-12.htm
楊國順(2004)。對上海中小學校長專業化問題的思考。中小學管理,2,23-25。
楊國順(無日期)。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加快建立校長職級制度。2002年2
月2日,取自http://xxxzpx.home.chinaren.com/new_page_522.htm
楊國德(1998)。從學習型組織談人力資源發展與終生學習。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印:人力資源發展,141-163。
詹棟樑(1985)。論成人的再學習。社會教育學刊,14,79-92。
詹棟樑(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褚宏啟和楊海燕(2003)。校長專業化及其制度保障。2003年7月2日,取自http://www.pep.com.cn/200306/ca240119.htm
葉匡時(2000)。論專業倫理。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3),495-526。new window
葉信治和王深(1999)。學會發展:現代人的必然選擇。教育發展研究,1999(2)
。2004年2月3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1999-2/gj992-6.htm
葉春櫻(2000年11月)。英國現職校長專業發展制度評析及其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學校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英國教育改革經驗,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葉建源(1999)。香港---重新培訓校長。特區教育,1999(9),54。
葉興華(2001年12月)。從課程領導者的角色期望談我國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困境與展望。載於「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5-178,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new window
趙中建(1997)。國際教育大會第45屆會議的建議。外國教育資料,1997(6),
4-9。
趙中建(1999)。一部教育政策發展史---「國際教育大會60年建議書」序文。外國教育資料,1999(4),36-42,9。
趙健(2003)。默會知識、內隱學習與學習的組織。全球教育展望,193,41-45。
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因應方式、工作滿足關係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管培俊和宋永剛(2000)。世紀之交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和隊伍建設。教育發展研究,2000(11)。2002年3月2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0-B/jy001111.htm
實行全國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制度的規定(1997)。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cbe21.com/public/principal/article.php?article_id=459
實施「跨世紀園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1999)。2002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moe.edu.cn/wenxian/21center_plan/zhaiyao2.htm
潘海燕(1999)。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發展趨勢。人民教育,1999(2),56-57。
潘海燕(2002)。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的建構與分類。繼續教育,2002(2)。取自http://www.lnedu.net/library/0204/020405.html
鄭太年(2003)。論學習的社會性。全球教育展望,192,35-39。
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進丁(1986)。國民小學校長角色之分析。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 朋(2002)。教師專業學習途徑探析。上海教育科研,2002(11)。2003年5 月6日,取自http://202.121.15.143:82/document/2002 /jk021104.htm
劉時鎰(1970)。台灣省國民中學校長遴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問岫主編(1993)。當代中國師範教育。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劉彥伯(1993)。專業組織激勵制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 捷(2001)。教師職業專業化與我國師範教育。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5,75-80。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錢一呈(1998)。面向21世紀建設高素質的中小學校長隊伍。人民教育,1998(2),14-18。
魯先華(1994)。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蔡美錦(2000)。美國校長專業機構與校長中心功能與運作模式。教育資料與研究,37,58-63。new window
蔡家吉(2003)。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以生活科技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蔡培村(1997a)。中小學校長生涯專業進修之規劃與發展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289-322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培村(1997b)。從專業發展論教師教學成長的策略。載於教育部編印:「第一屆教育行政研究發展獎勵得獎作品選輯」,170-196。
蔡暉皇譯(2002)。變遷中的校長角色與校長訓練---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最近經驗。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5-210頁)。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樸雪濤(2001)。教師工作專業化:理念與行動。高等教育研究,22(4),60-
63。
操太經和盧乃桂(2002)。教師專業發展新範式及其在中國的萌生。教育發展研究,2002(11)。2003年5月8日,取自
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2-b/gj021112.htm
蕭鴻光(1997)。國民中小學校長辦學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盧輝炬和黃明光(2001)。在教師繼續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設想。學術論壇,144,154-156。
謝秀梅(1988)。我國會計師專業知覺之研究---與醫師律師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蘭(2001)。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振裕(1999)。從成人教育理念看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51-56。
應俊峰和王浩(2001)。關于中學校長職級制的調查與探討。教育發展研究,2001(3)。2002年3月2日,取自
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1-3/jy010303.htm
鍾保敏(民68)。會計師執業專業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啟泉(2001a)。教師「專業化」:理念、制度、課題。教育研究,2001(12),12-16。
鍾啟泉(2001b)。教師研修的模式與體制。全球教育展望,2001(7)。2002年3月25日,取自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1a/ab1a0126.asp
羅富山(1989)。國民中學校長學校組織體系內外在壓力狀況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良珍(1996)。學校中心成員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建忠(1995)。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顏幼雯(2000)。教育家的搖籃---記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新民晚報,2000年4月4日第26版,2002年3月2日,取自
http://202.121.15.143/sherid/aspfiles/document/b04/ab040171.asp
關於加強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意見(1989)。2003年7月22日,取自http://library.jgsu.edu.cn/jygl/gh01/JSP﹪20FLFG/1083.htm
職業分類細則(無日期)。200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cast.org.cn/10kxpj/kp59/zyfl.doc
寶山教師進修學院(無日期)。校長專業發展初探。2004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teacher.com.cn/trt2/visit/comm/SeeInfo/Info.jsp?CategoryId=-8427&InfoOid=19075
二、英文
AFT & NEA (1998).Peer assistance peer review:An AFT/NEA handbook. Retrieved August 20 , 2003 , from http ://www.aft.org/Edissues/papr/Parhndbk.pd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n. d.).About AASA. Retrieved No-
vember 26 , 2003 , from http ://www.aasa.org/about/index.htm
Araki , C. T. (1993).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n management style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NASSP Bulletin , 77(553) , 102-106.
Armenta , T. , & Reno , T. (1997). The forgotten leadership skill : Range of interest and the school principal. NASSP Bulletin , 81(592) , 81-84.
Ashford , E. (2000). Creative solutions ease burdens on principals. Retrieved March 14 , 2003 , from http://www.nsba.org/site/doc.asp?TRACKID=&VID=2&
ACTION=PRINT&CID=339&DID=7643
Barker , S. L. (1997). Is your successor in your schoolhouse? Finding principal candi-
dates. NASSP Bulletin , 81(592) , 85-91.
Barth , R. S. (1984). The principals’ center at Harvard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46540)
Barth , R. S. (1985).Principal 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4946)
Barth , R. S. (1986).Principal 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heory into Prac-
tice ,25 (3) , 156-160.
Barth , R. S. (2002). The culture buil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9 (8) , 6-11.
Bezzina , M. (1993). Princip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ask force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7050)
Bezzina , M. (1994). Empowering the principal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5100)
Blackman , M. C., & Fenwick , L. T. (2000 , March 29). The principalship. Retriev-
ed March 24 , 2003 , from http://www.edweek.org/ew/ewstory.cfm?slug=29
blackman.h19&keywords=PRINCIPALSHIP
Boccia , J. A. , Ackerman , R., & Christensen , C. (1997). The Lowell Leadership
Academy :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urban school leadership. Urban Educa-
tion , 31 (5) , 545-563.
Bradshaw, L. & Buckner , K. (1998). From the “ Springfield Development Program” to the “ 21st Century School Administrator Skills (SAS) Progra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7437 )
Breeden , K. , Heigh , L. , Leal , M., & Smith , L. (n.d.). Principal power : Recruiting , retainging , and rewarding quality principals. Retrieved March 14 , 2003 , from http://216.239.57.100/search?q=cache:v_S-7MA1pwMC:shrivercenter.
org /do-cuments/principal.doc+the++princip
Brown , G., & Irby , B. J. (1997). The principal portfolio. (ERIC Document Repro-
duction Service No. ED 434937 )
Burbach , H. J., & Figgins , M. A. (1991). Screen images of principals:A new vision is needed. NASSP Bulletin , 75 (539) , 52-58.
Calabrese , R. L. (1989). The principal’s role in community building through staff de-
velopment.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0 (1) , 18-20.
Caldwell , S. D. (1986). Effective practices for principals’ inservice. Theory into Pra- ctice , 25 (3) , 174-178.
Cappon , P. (2002). The 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 Facing new realities. Education
Canada , 42 (1) , 4-7.
Carlin , P. (1992). The principal’s role in urban school reform.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 25 (1) , 45-56.
Chamley , J. D. , McFarlane , F. R. , Young , R. L., & Caprio , E. M. (1992). Over-
coming the superprincipal complex : Shared and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NASSP , 76 (540) , 1-8.
Cherniss , C. (1998).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r leaders. Educational Leader-
ship , 55(7) , 26-28.
Chmelynski , C. (2001 , November 1). Fewer educators want to move up to the prin-
cipal’s office. Retrieved March 19 , 2003 , from http://www.nsba.org/site/doc.
asp?TrackID=&SID=1&DID=8003&CID=326&VID=2
Currie , G.,& Rhodes , J. (1991). Uncertainty and fragmentation : The “realities” of the principal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
vice No. ED 332362 )
Daresh , J. C. (1986).Support for beginning principals :First hurdles are highest. Theo-
ry into Practice , 25(3) , 168-173.
Daresh , J. C. (1992). Mentoring programs to support beginning school leaders. (ER-
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4582 )
Daresh , J. C. (1997). Improving principal preparation : A review of common strate-
gies. NASSP Bulletin , 81 (585) , 3-8.
Daresh , J. C., & Hartley , M. J. (1994). Defining the principalship : Expectation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9781 )
Daresh , J. C. , & LaPlant , J. C.(1983). Inservice for school principals : A status re-
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15856 )
Daresh , J. C., & LaPlant , J. C.(1984). Inservice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 A status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49639 )
Daresh , J. C., & Playko , M.A. (1992).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ad-
ministrators :Preservice , induction ,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s. Needham Heights , MA : Allyn and Bacon.
Daresh , J. C., & Playko , M.A. (1993). Benefits of a mentoring program for aspiring
administr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4603 )
Daresh , J. C., & Playko , M.A. (1994). A planning model for local administrator mentor program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8036 )
Daresh , J. C., & Playko , M.A. (1995a). Alternative career formation perspectives :
Lesson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law , medicine , and training for the
priesthoo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7909)
Daresh , J. C., & Playko , M.A. (1995b). Mentoring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deve-
lopment: What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rotégés? (ERIC Document Re-
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1874 )
Daresh , J. C., & Playko , M.A (1996). Lesson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ca-
reer preparation in law , medicine , and training for the priesthood.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5379 )
Dareh , J. C., & Playko , M. A. (1997). Beginging the principalship : A practical
guide for new school leaders. California : Corwin Press , Inc.
Davis , S. H. (1997). The principal’s paradox : Remaining secure in a precarious posi-
tion . NASSP Bulletin , 81 (592) , 73-80.
Dean , J. (199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Diakiw , J., & Beatiy , N. (1991). A superintendent and a principal write to each oth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48(6) , 47-50.
Digregorio , A. , et al. (1984). Influence of the partnership on education in Chelsea :
A conversation with principals. Journal of Education , 176 (1) , 121-125.
Draughon , B. S., & Hord , S. M. (1986). Even champions have coaches : Principals
provid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ir peer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
ment , 7 (2) , 81-90.
Dufour , R. (2002). The learning-centered principa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9 (8)
, 12-15.
Dunlap , K. (1997). From the school board’s perspective : Components of effective
Campus leadership.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0102)
Duttweiler , P C., & Hord , S. M. (1987). Resources for administrator assessment
and staff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4
629)
Educational Research Service et al. (1998). Is there a shortage of qualified candidates for opening in the principalship? An exploratory study. Retrieved March 20 , 2003 , from http://www.naesp.org/misc/shortage.htm
Elizabeth , H. (1999 , December). Conducting a principal search. Retrieved March 20
, 2003 , from http://www.ericfacility.net/ericdigests/ed436815.html
Elizabeth , H. (2001 , April). Retaining principals. Retrieved October 8 , 2002 , from
http://www.ed.gov/databases/ERIC_Digests/ed454567.html
Emery , D. J. (1998 , September). Teacher and principal attitudes toward study group-
s as a professional. Retrieved Feubrary 22 , 2003 , from
http://wwwlib.umi. com/dissertations/fullcit/9828315
Erlandson , D. A. (1994). Building a career : Fulfilling the lifetime professional needs
of principa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5920)
Erlandson , D. A., & Zellner , L. J. (1997). Leadership laboratories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4655)
Escamilla , P., Clarke , T. , & Linn , D.(2000).Exploring teacher peer review. Retrieved August 20 , 2003 , from http://www.nga.org/cda/files/000125PEERREVIEW.pdf
Evans , P. M., & Mohr , N. (1999).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ncipals:Seven core beliefs. Phi Delta Kappan , 80 (7) , 530-533 .
Farnsworth , B.J. (198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preferred methods of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Education , 101 (4) , 332-334.
Fenwick , L. T., & Pierce , M. C. (2001 , March). The principal shortage : Crisis or
opportunity. Retrieved March 24 , 2003 , from http://www.naesp.org/comm/p0301a.htm
Fredericks , J. (1992). Ongoing principal development : The route to restructuring ur-
ban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 25 (1) , 57-70.
Fullan , M. (2002). The change lea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9 (8) , 16-20.
Geering , A. D. (1980a).The role of the school principal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99930)
Geering , A. D. (1980b). A descriptive model for determi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
ment needs of principa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9929)
Gettys , C. M. , Barnes , E. A. , Davidson , L. D. , & Silberman , S. M. (1994). 21 st century administrator development progra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7940)
Gewertz , C. (2000 , July 12). Reader’s digest grants will focus on school leadership.
Retrieved March 24 , 2003 , from http://www.edweek.org/ew/ewstory.cfm?
slug=42leaders.h19
Gibble , J. L.,& Lawrence , J. D. (1987). Peer coaching for principa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45 (3) ,72-73.
Gilligan , A. (1980). Boards should help---not blame---principals.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 167 (3) , 24.
Goldhammer , K. (1983). Evolution in the profess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 19 (3) , 249-272.
Goodnough , A. (2000 , September 8). Mrs. Clinton proposes grants for principals.
Retrieved March 20 , 2003 from http://query.nytimes.com/gst/abstract.html?
res=F70E13F7395D0C7B8CDDA00894D8404482
Gould , S., & Letven , E. (1987). A center for interac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45 (3) , 49-52.
Grasinger , M. F., & Barber , W. L. (2001). Teaching prospective principals how to build a team. Principal Leadership ,2 (4) , 42-46.
Gray , T. I. (2001 , May). Principal interships : Five tips for a successful and rewar-
ding experience. Retrieved February 4 , 2003 , from : http://www.pdkintl.org/kappan/k0105gra.htm
Greene , J. S. (2000 , December). The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district-support-
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charter school principal/lead-
ers/directors. Retrieved Feubrary 22 , 2003 , from
http://wwwlib.umi. com/dissertations/fullcit/3018084
Grier , L. W. (1987). The North Carolina Leadership Institute for Principals .In J. Mur
-phy & P. Hallinger (Eds) ,Approaches to administrative training in education (pp.115-127).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Grogan , M., & Andrews , R. (2002). Defining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
ment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 38 (2) , 233-256.
Guskey , T. R. (2002). Does it make a difference ?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
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9 (6) , 45-51.
Harold , B. (1997).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incipal : A New Zealand perspectiv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6754)
Harold , B. (1998).‘Head’-ing into the future :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New Zea-
land princip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29 ,347-357.
Hart , A. W. (1987). Leadership succession : Reflections of a new princip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 20 (4) , 1-11.
Heaton , L. A ., & Washington , L. A. (1999). Developing technology training for principa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9588)
Hopkins , G. (1998 , September 2). Follow the leader: School principals in training.
Retrieved March 20 , 2003 , from http://www.education-world.com/a_admin/048.shtml
Hopkins , G. (2000a , October 31).From the principal files: The principal shortage--
why dosen’t anybody want the job? Retrieved March 20 , 2003 , from
http://www.education-world.com/a_admin/ admin 197.shtml
Hopkins , G. (2000b , November 11). From the principal files : The principal short-
age--what can schools do to attract a new generation of school leaders? Retrieved March 20 , 2003 , from http://www.education-world.com/a_admin/ admin197a.shtml
Hord , S. M. (1988). The Principal as teacher educator.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
tion , 39 (3) , 8-12.
Hoyle , J. R. (1987). The AASA model for preparing school leaders.In J. Murphy &
P. Hallinger (Eds) ,Approaches to administrative training in education (pp.83
-95).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0 , October). Leadership for student learning
: Reinventing the principalship. Retrieved June 16 , 2003 , from http//:www.iel.org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2).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
nology Standard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Retrieved Feubrary 17 , 2003 , from http://cnets.iste.org/tssa/pdf/NETS-A_P_ster_PE_front.pdf
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 (1996). Standards for School Lea-
ders. Retrieved November 10 , 2002 , from http://www.ccsso.org/isllc.html
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 (n.d.). Standards for School Lea-
ders. Retrieved November 10 , 2002 , from http://www.ccsso.org/standrds.html
John , W. D., & Runkel , J. A. (1977).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ncipals :
The worst slum of all ? National Elementary Principal , 56 (4) , 66-70.
Johnson , W. L., & Snyder , K. J. (1990).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raining need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1378)
Jones , K. , Clark , J. , Howarth , S. , Figg , G., & Reid , K. (1989).Staff Development in primary schools. Oxford :Blackwell .
Killon , J. P. , Huddelston , J. P., & Claspell , M. A. (1989). People developler :A new role for principal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 10 (1) , 2-7.
Kline , W. A. (1987). A collegial approach to developing leadership. Educational
Leadrship , 45 (3) , 70-71.
Koll , P. J. , Herzog , B. J. , & Burke , P. J. (1989). Collaboration between staff deve-
lopers and school principals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growth.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 10 (3), 54-61.
Korinek , L. , Schmid , R., & Mcadams , M. (1985). Inservice types and best prac-
tice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 18 (2) , 33-38.
Krajewski , R. J. (1977). Teexas principals---Implications for perceived roles. NASSP
Bulletin , 61 (413) , 16-20.
Krug , S. E. (1992). Examing the impact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a model inservice program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lead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0694)
Lambert , L. (2002). A framework for shared leadership.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9
(8) , 37-40.
Laplant , J. (1979a). Principals inservice progra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6993)
Laplant , J. (1979b). Inservice education for principals. (The state of the art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186994)
Laplant , J. C. (1981). Improving school practices through principals’ inserv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8518)
Laplant , J. C. (1986). Collegial suppor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im-
prove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 25 (3) , 185-190.
Leak , L. E. , Petersen , W. O. , & Patzkowsky , L. R. (1997). Developing leaders for
urban schools : The Baltimore experience. Urban Education , 31 (5) ,510-528.
Lemley , R. (1997). Thoughs on a richer view of principal’s development. NASSP Bullletin , 81 (585) , 33-37.
Levine , S. L. (1987). Peer support for women in middle manage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45 (3) , 74-75.
Levine , S. L. , Barth , R. S., & Haskins , K. W. (1987). The Harvard Principals’ Cen
-ter : School leaders as adult learners..In J. Murphy & P. Hallinger (Eds) ,Ap-
proaches to administrative training in education (pp.150-163).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Lieberman , A. (1996). Creating internat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4 (3) , 51-55.
Long , C. A., & Terry , P. D. (1986). Using telecommunications for principals’ pro-
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6
099)
Malone , R. J.(2001 , July). Principal mentoring. Retrieved March 14 , 2003 , from
http://eric.uoregon.edu/publications/digests/digest149.html
Marczely , B. (1996). Personalizing professional growth. Staff development that work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8229)
Maslin-Ostrowski , P. (1998). Case stories of principal practice : A collaborative in-
quiry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1799)
Meltzer , J., & Sherman , T. M. (1997). Ten commandments for successful techno-
logy implementation and staff development. NASSP Bulletin , 81(585) , 23-32.
Mitchell , B. L., & Cunningham , L. L. (1986). State policy and the pursuit of instru-
c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into Practice , 25 (3) , 207-213.
Mohr , N. (1998). Creating effective study groups for principals. Educational Leader-
ship , 55 (7) , 41-44.
Mortimore , P . (2001). Globalisation ,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School Effec-
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 12 (1) , 229-249.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n. d.). About NAESP. Retrie-
ved November 26 , 2003 , from http ://www.naesp.org/ContentLoad.do?contented=13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 (n. d.). About us. Retrieved August 21 , 2003
, from http://www.naht.org.u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n. d.). About NASSP. Retrie-
ved November 26 , 2003 , from http ://www.nassp.org/about_us/02-01.cfm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n. d.).National Standards for Headteachers.
Retrieved November 16 , 2003 , from http://www.ncsl.org.uk/mediastore/ima-
ge2/ldev-nationalstandards.pdf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2003).National Standards for Headteachers
---Draft consultation document on proposals for the revised standards Retrie-
ved November 16 , 2003 , from http://www.ncsl.org.uk/mediastore/ima-
ge2/nationalstandards-consultation.pdf
N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Council (2000). Learning to lead ,leading to learn :
Improving school quality through princip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February 4 , 2003 , from http://www.nsdc.org/leader_report.html
Neufeld , B. (1997). Responding to the expressed needs of urban middle school prin-
cipals. Urban Education , 31 (5) , 490-509.
O’donnell , L. (1997). Culture and context : The border school principalship.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4621)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95). Teacher and Technology : Making the Con-
nections . Retrieved August 10 , 2003 , from
http : //www.wws.Princeton.edu/~ota/disk1/1995/9541_n.html
Olson , L. (2001 , January 10). Grant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school leaders. Retri-
eved March 24 , 2003 , from http://www.edweek.org/ew/ewstory.cfm?slug=
16lead.h20&keywords=grant% 20program
Perry , E. A. (1997). Collaborative school improvement : An integrated mode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5411)
Peterson , K. (2002).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 innov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 38 (2) , 213-232.
Phay , R. E. (1997). Learning to be effective CEOs : The principals’executive pro-
gram. NASSP Bulletin , 81 (585) , 51-57.
Pierce , M. (2000). Portrait of the ‘super principal’. Retrieved March 14 , 2003 , from http//:www.edletter.org/past/issues/2000-so/principal.shtml
Playko , M. A., & Daresh , J. C. (1988). A training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ive Men-
tor. A project report of the Danforth Foundation-Ohio State University Pro-
gra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chool principals . (ERIC Document Reproduc-
tion Service No. ED 299680)
Portin , B. S. (1998). Compounding roles : A study of Washington’s principals. 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29 , 335-346.
Rallis , S., & Highsmith , M. C. (1986). The myth of the ‘great principal’ : Question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Phi Delta Kappan , 68(4)
,300-304.
Reeves , J. , Forde , C. , Casteel , V., & Lynas , R. (1998). Developing a model of pr-
actice : Designing a framework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le-
aders and managers.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 18(2) ,185-196.
Ricciardi , D. (1997). Sharpening experienced principals’ skills for changing schools.
NASSP Bulletin , 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