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課程政策與教師課程意識: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為例
書刊名:中等教育
作者:趙惠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o, Huei-l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65:1
頁次:頁6-18
主題關鍵詞:課程政策課程意識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0
  • 點閱點閱:83
期刊論文
1.林文昌(19900800)。美感人格形成的前奏--談高中(職)的美術教育。文訊,19=58,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瓊花(2003)。「後」九年一貫之再思考:「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與視覺藝術教材之選取。現代藝術論壇,11,407-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惠玲(20120400)。臺灣藝術教育百年薪傳。臺灣教育,674,6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惠玲、楊孟蓉(2011)。臺灣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形塑之研究:利益關係人論述立場之分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崇熙(19980200)。從革命到被革命--科學家何以不願科學研究來研究科學。當代,8=126,1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壬來(19990500)。藝術教育的三C策略。美育,107,6-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甄曉蘭(20010500)。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85,4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誌勇(20100700)。意義:文本與詮釋間的辯證關係。靜宜人文社會學報,4(2),165-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燕卿(20081100)。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97課程綱要之新理念及其特色。教育研究,175,3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Joram, E.、Gabriele, A. J.(1998)。Preservice teachers prior beliefs: Transforming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Teaching and Teaching Education,14(2),175-191。  new window
11.徐秀菊、趙惠玲、蘇郁菁(20030500)。臺灣中小學藝術教師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5,83-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趙惠玲(20030500)。典範與妥協:我國中學階段視覺藝術師資之培育。藝術教育研究,5,49-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甄曉蘭(20030300)。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世宗(19990100)。從開放教育論教學的開發與開放--以美勞為例。北縣教育,26,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Pajares, M. F.(1992)。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2(3),307-332。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袁汝儀(1999)。國民教育階段「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思考2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壬來(2001)。臺灣當前藝術教育改革的動向。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6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呂燕卿(2010)。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領導人才核心能力指標及其專業發展課程研究報告書。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彥碩(1998)。臺灣美術教育年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1962)。中學美術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1968)。中學暫行美術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1972)。國民中學暫行美術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美術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1998)。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教育部(2008)。9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教育部(2008)。全國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成就評量。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教育部(2009)。98年度國民中小學落實藝術與人文素養指標績優學校評選實務研習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清標、楊銀興、侯世昌(2004)。九年一貫課程教改成效評估研究案--國小部分。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教育部(20030115)。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木子(1998)。臺灣藝術教育發展史。臺北:環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美術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鍾任琴(2000)。教師專業權能之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曼麗(20000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Kuhn, Thomas Samuel(1970)。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中國時報(19990424)。九年一貫制課程理念.遭藝術人文教授痛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坤崇(2002)。國民中小學新舊課程銜接理念。九年一貫課程銜接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經過。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修訂經過。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明憲(2008)。臺灣藝術教育年度發展現況綜述。臺灣藝術教育年鑑。臺北市:國立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oodlad, J. I.(1979)。The scope of the curriculum field。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New York:McGraw-Hill。  new window
6.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熱情卓越新典範。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震峰、陳秋瑾(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市: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