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應用文讀寫結合模式教學成效研究
作者:高敬堯
作者(外文):Kao Ching Yao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蘇伊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讀寫結合教學寫作題型設計應用文行動研究Connection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different types of title of writingpractical writing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本研究以兩次教學行動研究,探討大學應用文讀寫結合模式教學的成效,以期建構一適用於大學應用文課程的教學模式,並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應用文讀寫能力。
第一次教學研究探討完全命題和新式命題兩種寫作題型對大學生在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成效與動機。結果發現,不同的寫作題型對學生的應用文學習成效無顯著影響;但在學習動機方面,練習新式命題的學生有97.3%表示喜歡練習的題型,並認為新式命題有助學習,因此可知,新式命題相較於完全命題更能提升學生的應用文學習動機。
第二次教學研究著重分析社會建構、文本遷移及傳統講述三種讀寫結合模式,對大學生在應用文學習成效與動機的影響。從研究成果來看,接受社會建構讀寫結合教學的學生,在公文(F=8.63***,***p<.001.)和書信(F=7.82**,**p<.01.)課程的學習成效皆優於接受文本遷移與傳統講述的學生,而接受文本遷移讀寫結合教學和傳統講述教學的學生,兩者之間則無明顯不同。在學習動機方面,接受不同教學模式的學生無明顯不同。
根據上述研究成果,研究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確立應用文課程學習目標,並建議各校設立應用文讀寫課程。而教師應配合應用文教學進行學生讀寫訓練,重視教學現場的互動,並慎選應用文教材,使課程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方能協助學生掌握應用文的價值與學習內涵,引導其學習興趣。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odes of connection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s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to establish a teaching model for the practical courses o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these purposes, the researcher conducts two action studies. The first study investigates different types of title of practical writing, “Traditional Writing” and “New-style Writing” , on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motivation.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title, however, ‘New-style Writing’ is more likel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The second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odes of connection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researcher divides students into “social constructivism”, “text imitating” and “didactic” groups randomly.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students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perform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 their Documentation Writings (F=8.63***,***p<.001.) and Letter Writings (F=7.82**,**p<.01.). Conversely, for those students of other grou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at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should set up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of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and recomme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s for universities. Teachers should teach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 Practical training simultaneously, focus attention on students’ interactions on their teaching sites, and select training materials carefully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Thus,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interest of learning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and grasp the value of the course.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有寬(1994)。「讀寫結合系列訓練」教材教法六題。載於廣東省教育廳教材編審室(主編),丁有寬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匯編(頁10-13)。香港︰現代教育。
大學國文教材編輯室(2010)。大學國文魔法書。臺北市:聯經。
仇小屏(2005)。「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萬卷樓。
仇小屏、藍玉霞、陳慧敏、王慧敏、林華峰(2003)。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計與實作。臺北市:萬卷樓。
方秋雅(譯)(2010)。嬰幼兒的讀寫發展:0-8歲的反省式語文教學(Beverly Otto原著)。臺北市:華騰文化。
方祖燊、黃麗貞(2008)。最實用的「應用文」。臺北市:國家。
王錫渭、李華珍(2008)。新編大學寫作教程。北京:北京大學。
王瓊珠(審訂)(2003)。讀寫新法:幫助學生學習讀寫技巧(Robert J. Marzano與Diane E. Paynter原著)。台北市:高等教育。
田本娜(1995)。小學閱讀教學原理。載於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主編),第一屆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38)。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
田博元(總編)(2011)。應用文。臺北縣中和市:新文京。
朱作仁(1993)。小學生作文教學心理學。福建:福建教育。
朱作仁(1994)。丁有寬教材教法讀寫結合的理論和實踐。載於廣東省教育廳教材編審室(主編),丁有寬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匯編(頁16-20)。香港︰現代教育。
朱曉斌(2007)。寫作心理學。杭州:浙江大學。
李坤崇(2009)。認知情意技能教育目標分類及其在評量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Laura E. Berk& Adam Winsler原著)。臺北市:心理。
谷瑞勉(譯)(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Lisbeth Dixon-Krauss原著)。臺北市:心理。
辛濤、黃高慶、伍新春(2000)。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北京:北京教育。
周振甫(注)(199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市:里仁。
林佩蓉、蔡慧姿(譯)(2003)。統整式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行動研究取向(C. C. Pappas, B. Z. Kiefer, L. S. Levstik原著)。臺北市:心理。
林素卿(201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麗文。
祁壽華(2000)。西方寫作理論、教學與實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柯森(譯)(2002)。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Allan Ornsetein原著)。南京:江蘇教育。
柯華葳(1990)。國小社會科課文理解研究。發表於七十八學年度台灣省教育學術發表會。臺北:省立臺北師範學院。
柯華葳(1992)。臺灣地區閱讀文獻回顧。載於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度結案報告。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Kenneth S. Goodman原著)。臺北市:心理。
晉學軍(譯)(2008)。教會學生寫作(Vicki Urquhart與Monette Mclver原著)。北京:教育科學。
郝貴生(2010)。大學生學習理論與方法。北京:人民。
高光惠、蔡忠霖、楊果霖、蘇玢徽、劉香蘭、劉智妙、張慧蓮(2009)。大學寫作基礎課程-提升寫作能力指引。臺北市:三民。
國立清華大學寫作中心(2007)。大學中文寫作。新竹市:清大。
康世統(2002)。中文應用文。臺南市:復文。
張仁青(2001)。應用文。臺北市:文史哲。
張必隱(1992)。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杰、蕭映(主編)(2009)。寫作。北京:北京大學。
張波(2008)。大學讀寫訓練教程。北京:機械工業。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臺北市:五南。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過程導向寫作教學的理論及應用: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新仁(2004)。臺灣地區寫作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單文經(主編),課程與教學新論(頁245-304)。臺北市:心理。
張新仁(主編)(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心理。
張壽松(2005)。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論稿。北京:北京大學。
梁桂麟、劉志山(2008)。港澳台高校通識教育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大學國文魔法書。臺中市:逢甲大學。
陳正治(2007)。陳正治作文引導。臺北市:國語日報。
陳正治(2008)。國語文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陳滿銘(主編)(2007)。新式寫作教學導論。臺北市:萬卷樓。
章熊(2000)。中國當代寫作與閱讀測試。四川:四川教育。
曾世杰(譯)(2010)。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Michael Pressley原著)。臺北市:心理。
程民(2005)。現代寫作論稿。上海:學林。
程曉堂(2004)。任務型語言教學。北京:高等教育。
黃永和(2009)。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黃坤錦(2008)。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北京:北京大學。new window
黃俊郎(2010)。應用文。臺北市:東大。
黃俊傑(2006)。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佐藤學原著)。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基博(1969)。圖解作文教學法。屏東:太陽城。
楊正寬(2008)。應用文。臺北市:揚智。
楊國賜(主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楊朝祥(2000)。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楊鍾基(2001)。從因材施教與學以致用探討大學語文自學中心的發展。載於鄧仕樑(主編),跨世紀的大專語文教學(頁1-1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葉嘉青(編譯)(2011)。兒童文學與寫作教學:五歲到十二歲孩子的寫作指南(Rebecca Olness原著)。臺北市:心理。
葛樹強(2009)。應用文寫作。濟南:山東人民。
董蓓菲(2006)。語言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輯委員會(2009)。新大學國文精選。臺北市:五南。
甄曉蘭(2001)。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201-221)。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甄曉蘭、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頁116-146)。臺北縣新店市︰正中。new window
劉世生、朱瑞青(2006)。文體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
劉宏武(主編)(2004)。課程改革教師崗位培訓資源包.新課程的教學模式構建。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劉雍潛(2011)。學與教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
蔣蔚芳(2009)。「讀寫鏈」研探。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蔡信發(2005)。應用文。臺北市:萬卷樓。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鄭博真(1999)。臺灣地區寫作及其教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86)。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new window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盧家楣(2010)。學習心理與教學: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教育。
謝文英(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謝金美(2010)。應用文。高雄市:麗文。
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蘇伊文(2008)。閱讀教學。載於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頁219-251)。臺北市:洪葉文化。
二、論文
丁鼎(2001)。材料作文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妙萱(2009)。讀寫結合限制式寫作教學方案應用於國中八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家珍(1998)。讀寫結合的修辭教學對國小兒童寫作修辭能力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任淑靜(2009)。7-9年級應用文寫作教學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河北。
朱建軍(2010)。中學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課程與教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上海市。
何玉棻(2009)。故事結構教學在國小國語文讀寫教學之應用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宣宏(2008)。國小寫作想法產出之大量閱讀與自由寫數位學習活動設計與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呂宜幸(2009)。限制式寫作教學方案增進國小學童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李娟娟(2008)。國小實施限制式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秀雲(2010)。心智繪圖教學法應用在讀寫結合之行動研究-以A國民小學四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怡呈(2001)。教學歷程中多元評量之迷思、神話與活化-以一個國小教師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輝(2006)。國小記敘文擴寫寫作教學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銀美(2004)。國小五年級國語科讀寫結合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施秀美(2004)。仲介模式應用於讀寫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詩韻(2008)。限制式寫作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寫作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胡秀美(2005)。結合讀寫教學進行國小五年級限制式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高敬堯(2006)。國小學童記敘文的擴寫研究。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涂芝嘉(2000)。國小三年級國語科讀寫結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ㄚㄚ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月美(2006)。繪本融入限制式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貴琳(2003)。讀寫檔案省思活動對提升國小學童讀寫省思能力及讀寫能力之成效。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ew window
張繼安(2009)。限制式寫作運用於提昇國小二年級寫作能力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莊淑娥(2005)。五年級讀寫結合之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智傑(2007)。材料作文教學與寫作同儕評量對培養國中學生寫作能力之成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弘英(2003)。國小學童讀寫學習歷程檔案評量之研發與驗證。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行葳(2006)。傳統與限制式命題作文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佳宜(2009)。以知識結構分析建立讀寫教學模式之研究—以國小高年級事理類說明文為核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明發(2003)。國小五年級讀寫結合修辭技巧合作學習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秋瑤(2004)。作文新題型之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鳳如(1999)。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寫作歷程模式驗證及其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曾琦雅(2008)。國小四年級應用文寫作教學研究—以臺中市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黃秀莉(2004)。國民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奇秀(2007)。「引導式作文教學法」運用於高職進修學校學生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順發(2010)。仿寫在國中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楊佳臻(2007)。國小整合性閱讀寫作實作評量之研發與讀寫能力表現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裕貿(2011)。議論文讀寫整合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與寫作成效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廖俞雲(2009)。國中國文讀寫結合教學設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士豪(2010)。以範文教學增進作文表現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慧美(2008)。整合大量閱讀與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鄭孝國(2010)。國中學生新型作文之教學研究—以苗栗縣立○○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蕭怡文(2009)。故事結構分析策略在國中讀寫結合教學之應用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倍玉(2010)。概念構圖教學策略與認知風格對高職學生的應用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顏福南(2006)。國小三年級學童實施限制式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三、期刊
王靖婷(2009)。大學國文教學面面觀:相關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通識學刊:理論與實務,1(4),139-172。new window
田本娜(1996)。論丁有寬讀寫結合導練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9,8-10。
朱憲玲(2005)。關於應用寫作教學中互動理論的實踐探討。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1),103-105。
牟金江(2010)。國內外英語讀寫技能綜合教學與研究述評。課程.教材.教法,3,103-107。
何卓飛、王明源(2009)。我國大學課程的沿革與發展。教育研究學刊,186,5-18。new window
何寄澎(1990)。當前大學國文教學改進之觀察與省思─以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大學為例。教育資料集刊,15,185-195。new window
何縕琪、楊惠蘭(2008)。整合歷程模式限制式寫作教學成效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4,143-172。
吳文(2004)。任務型教學法的產生發展及反思。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7(3),289-291。
邱忠民(2008)。運用「文體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之運用。遠東學報,25(3),431-442。
邱忠民(2009)。大學通識應用文課程綱要建構之研究。華醫社會人文學報,19,35-57。new window
紀楠(2009)。試析案例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及優勢。教書育人,18,58-59。
紀楠(2011)。試析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與意義。林區教學,2,13-15。
祝新華(1995)。語言能力結構研究。教育研究,11,54-60。
祝新華(1998)。讀寫結合訓練的再認識。湖北教育,4,26-28。
秦麗花、丘上貞(2003)。Vygotsky的中介讀寫教學模式在國小資源班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89-110。new window
高敬堯(2011)。從認知負荷理論試析不同寫作題型設計之認知負荷。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23(2),83-100。new window
張冉、魏蓓(2011)。論建構主義教學觀在《公文寫作》課程中的應用。語文教學研究,2,54-56。
張立勇(2012)。談通識必修課背景下的大學語文教育。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3),103-107。
張英彥(2004)。建構主義寫作觀述評。皖西學院學報,20(4),104-106。
張娜(2012)。情景教學在應用文寫作中的運用。文學教育,3,111。
張雙英(1988)。論今日大一國文的必要性。國文天地,4(7),21-25。
梅家玲(1994)。臺灣大學的大一國文教學現況概述。通識教育季刊,1(4),119-125。
許淑玫(2003)。談閱讀理解的基模理論。國教輔導,42(5),2-7。
許錟輝(2001)。技職體系下的國文教育。國文天地,17(4),67-77。new window
陳光憲(1998)。大一國文與通識課程教學探微。訓育研究,37(2),14-18。
陳佳佳(2009)。建構主義指導下職校應用文寫作教法初探。岱宗學刊,13(3),108-109、115。
陳桃源、郭春華(2006)。高等學校應用寫作教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6(1),68-71。
陳密桃(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21,10-19。
陳清清(2012)。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華章,14,183-184。
陳鑫(2009)。情境學習理論視角下的高職應用文教學。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1,83-85。
傅紅梅(2009)。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科技信息,20,511。
黃嘉雄(2004)。2001年修訂之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其應用與誤用。國民教育,45(2),59-73。
黃獻紅(2009)。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教育與職業,15,93-94。
葉國良(1994)。從理論與實際看所謂大學國文通識化。通識教育,1(3),67-73。
葉連祺、林淑萍(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new window
詹海雲(1994)。大學國文教學的回顧與前瞻。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3),45-60。
趙宇迪(2009)。試論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應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職業技術,3,8。
蔡宗陽(1992)。國文教學面面觀。教學與研究,14,115-130。
謝登旺(2002)。大學「應用文」課程之基礎與發展。國文天地,17(12),5-12。new window
鍾添騰(2002)。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4),16-38。
韓金龍、秦秀白(2000)。體裁分析與體裁教學法。外語界,1,11-18。
簡光明(1994)。大一國文教學的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3),39-44。
顏若映(1993)。先前知識在閱讀理解上之認知研究。教育心理與研究,16,385-412。
顧琪章(2009)。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課的運用。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1,57-59。
四、網路資料
教育部(2008)。第二期獎勵大學卓越教學計畫。取自:http://www.csal.fcu.edu.tw/Edu/program_download_history.asp
謝大寧(2003)。「國內各大學院校大一國文教材與國語文能力培養之關係」研究報告。取自:
http://www.ccunix.ccu.edu.tw/~chltnh/news/newsmain.htm


貳、西文部分
Anderson, L. W.,& Krathwohl, D. R.(Eds.)(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Longman.
Applebee, A. N.(1979).Trends in written compos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School Improvement Forum, Milwaukee.
Atwell, N. (1990). Coming to know: Writing to learn in the intermediate grade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Au, K.(1997). A sociocultural model of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Kamehameha elementary education program. In S. Stahl & D. Hayes(Eds.), Instructional models in reading(pp.181-202).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Barchers, S. I.(1988). Teaching reading from process to practice. Belmont, CA:Wadsworth.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written composi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ritton, J. (1978). The composing process and the functions of writing. In C. R. Cooper, & L. Odell(Eds.), Research on composing: Points of departure. Urbana, IU.: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Dahl, K. L.,& Farnan, N.(1998). Children’s writing. Perspectives from research.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Chicago: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Draper, V.(1979).Formative writing:Writing to assist learning in all subject area(Curriculum Publication No. 3).Berkeley:Bay Area Writing Proje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ckhoff, B.(1983). How reading affects children’s writing. Language Arts,60(5),607-616.
Elbow, P. (1973). Writing without teach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2003).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S., & Rogoff, B. (1982). The strategies and efficacy of child versus adult teachers. Child Development, 53, 730-735.
Fitzgerald, J. (1999).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balance?". The Reading Teacher, 53(2), 100-107.
Fitzgerald, J.(1992).Towards knowledge in reading: Illustrations from revision stud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Fletcher, R., & Portalupi, J. (1998). Craft lessons: Teaching writing k-8. York, ME: Stenhouse.
Flower, L., & Hayes, J. R.(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 365-387.
Freedman, S. W.(1994). Exchanging Writing, Exchanging Cultures : Lessons in School Refor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ovanni Parodi(2007).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s: Discourse-oriented research. Reading and Writing, 20(3), p225-250.
Gordon, C.(1990). Changes in readers’ and writers’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Some observations.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0(1), 1-14.
Hayes, J. R.(2006).New directions in writing theory. In C. A. Macarthur, S. Graham, and J. Fitzgerald(Eds.), Handbook of writing research(pp.28-40).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Jenkins, J. R., Johnson, E., & Hileman, J. (2004). When is reading also writing: Sour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the new read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8, 125-151.
King, M. L. (1978). Research in composition: A need for theory. Research in Teaching of English, 12(3), 193-210.
Legum, S. E., & Krashen, S. D.(1972).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a composition program. Los Alamitors, Cal.: Southwest Regional Laboratory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RIC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08 239.
Levelt, W. J. M. (1989). Speaking: 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cIver, M. & Urquhart, V. (2005). Teaching writing in the content areas. Alexandria, VA: ASCD.
Murray, D. M. (1985). A writer teach writing(2nd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Nystrand, M. (1989). A social-interactive model of writing. Written Communication, 6, 66-85.
Nystrand, M., &Himley, M.(1984). Written text as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23(3), 198-207.
Perl, S.(1979). The composing process of unskilled college writer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13, 317-336.
Rohman, D. G.(1965). Prewriting, the stage of discovery in the writing process.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6, 106-112.
Rosenthal T. L.& Zimmerman, B. J.(1978). Social Learning and Cogni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outman, R.(1996).Literacy at the crossroads: Crucial talk about reading, writing, and other teaching dilemma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amule, S. J.& Kamil, M. L.(1984). Models of the reading process. In Pearson, P. D., Barr, R., Kamil, M. L. & Mesenthal, P.(Eds.)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PP.185-224). N. Y. Longman.
Schunk, Dale H.(2000).Learning theories :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Merrill Prentice Hall.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tanovich, K. E.(1980). Toward an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fluen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6, 32-71.
Stevens, R. J., & Slavin, R. E.(1995). Effects of 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in reading and writing on academically handicapped and nonhandicapped student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5(3), 241-262.
Stevens. R. J., Nadden, N. A., Slavin, R. E.,& Fanish, A. M.(1987). 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 Two field experiment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2, 433-454.
Susan D. Blum(2009). My Word!: plagiarism and college cultur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ankersley, K.(2005). Literacy strategies for grades 4-12: Reinforcing the threads of read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illiams, M.M.(1996).Using the case method in a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course. In J. Colbert, K. Trimble & P. Desberg(Eds.), The case for educati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for using case method(pp.187-196).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Willis J.(1996).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