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作者:吳明雄
作者(外文):Ming Hsiung Wu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楊銀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轉型領導知識管理學校效能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knowledge managementschool effective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3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9
本研究旨在探討並驗證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本研究主要採取「調查研究法」,以中部六縣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關係調查問卷」。發出正式問卷800 份,回收問卷751 份,可用問卷735份,正式問卷回收率為93.88%,回收問卷可用率為91.88%。
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0.0版及AMOS 7.0版的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平均數及標準差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分析(SEM)等統計方法處理分析。
本研究經問卷調查後發現如下:
一、國民小學教師普遍認同學校效能,且對校長轉型領導及教師知識管理有積極正向的知覺。
二、不同職務、不同服務年資、不同學歷的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轉型領導」層面的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女性、年資「11-20年」、都市地區的教師對「知識管理」的知覺較高。
四、擔任主任、年資「11年以上」、學歷高、學校規模大、都市地區的教師對「學校效能」的知覺較高。
五、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有直接正相關。
六、校長轉型領導之智性刺激、願景激勵與教師知識管理之知識應用、知識分享、知識取得是影響學校效能最重要的因素。
七、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學校效能測量模式及結構模式適配度佳。
八、校長轉型領導行為可透過教師知識管理的中介作用,正向影響學校效能。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is study used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engage in the exploratio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eachers served in Taichung City and the counties of Changhua, Miaoli, Nantou, Taichung and Yunlin. The research tool was an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on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self-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Adopting stratified judgment sampling, the researcher sent out 800 official questionnaires; 751 (93.88%) were returned with 735 (91.88%) of them being usable.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ere subjected to mean and standard variation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SPSS for Windows 10.0 and AMOS 7.0 computer statistics package.
Based on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s ,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discovered:
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generally agreed about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y had highly positive attitude to both “the principals’ transforming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regarding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pending upon their position, length of service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3. The perceptions of the female teachers with 11 to 20 years experience and working i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higher in the factor of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4. Teachers as chairpersons, with 11 years exper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working in bigger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made for greater school effectiveness.
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6. The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nd inspirational visionary factors of a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 knowledge obtainment of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7. The Measurement modeling and Structural modeling of the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an elementary school were proper.
8. The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an posi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through the main mediating factor—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一、中文部分
丁文祺(2007)。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尤曉鈺(2001)。國民小學知識管理現況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和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如哲(2005)。知識管理學術發展的回顧與展望:特別關注教育領域。教育研究月刋,2005(7),108-118。new window
王秀燕(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王美惠(200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慧秋(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遠誠(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吳行健(2000)。知識管理-創造企業新價值。管理雜誌,315,85-87。
吳明隆(2001)。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五南。
吳明雄(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雄(2003)。知識管理在學校教育上的運用。南投文教,18,78-82。
吳政達(2000)。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吳國基(2004)。國民小學學校知識管理的運作與學校效能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2001)。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15。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1998)。轉型領導、互易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24,63-64。
吳清山、林天祐(2000)。教育名詞:知識經濟、知識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37,100-101。
吳清山、黃旭鈞(2000)學校推動教師知識管理初探。教育研究雙月刊,77,28-31。
李永聖(2005)。國民小學知識管理之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幸(2001)。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台北:心理。
李政宏(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管理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裕隆(2008)。新竹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合懋(1995)。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金福(2003)。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林志興(2006)。台中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海清(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台北:元照。
林婉琪(2000)。國民小學教師士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以台灣北部地區三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芬(2001)。競值架構在國中校長領導行為及學校組織文化應用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未出版。
林朝枝(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聰地(2000)。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改革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文玲(2007)。技專校院知識管理能力模式建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施東陽(2004)。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嚴賀(2007)。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價值、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洪東宏(2008)。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儒瑤(2000)。台灣企業知識管理應用現況及其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本昌(2007)。大學校院教職員知覺校長轉型領導與其服務士氣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瑋珊譯(1998)。知識管理:企業組織如何有效運用知識。譯自Davenport, T. H. & Prusak, L.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徐韶佑(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台北縣及桃園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順發(2003)。國民小學學校知識管理的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賜光(2004)。桃園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復文。new window
張簡天瑞(2001)。學習型組織發展對課程統整知識管理系統之影響--以高屏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孝麟(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皓婷(2007)。澎湖縣國民小學女性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正忠(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慶發(2001)。國民小學學校規模、組織鬆散結合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慶(2008)。競質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伯宗(2007)。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專職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立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君(2006)。我國高級中學行政人員協力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如(2004)。中部地區國民中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建志(2006)。國民小學知識管理缺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陳建東(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順良(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義明(2005)。學校經營管理與領導。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陳震宇(2007)。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龍彬(2000)。台灣省中區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同僚專業互享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進發(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黃杏花(2005)。臺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金木(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建皓(2006)。國小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斐祺(2004)。國立大學校長互易、轉型領導對職員工作士氣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傳永(1999)。校長轉型領導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
楊淙富(1999)。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進成(2001)。國民小學校長營造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 以台北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天賞(2001)。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幼儀(200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變革接受度:以九年一貫課程變革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裕月(1998)。國小校長轉化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文章(1992)。企業管理:導論、功能、革新。台北:三民。
劉京偉譯,Arther Anderson Business Consulting 原著(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39。台北:商周。
劉淑娟(2000)。知識管理在學校營繕工程之運用。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順忠(2008)。台中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樂為良譯(1999),比爾˙蓋玆(Bill Gates)著。數位神經系統。臺北:商周。
潘品昇(2000)。企業實施知識管理與電子商理關聯性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宗興(2004)。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明芬(2006)。國民小學校長學校行銷組合策略運用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培村(2000)。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教學講義。
蔡培村(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師大。new window
蔡淑敏 (2006) 。國民小學知識管理導入歷程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鄭芳枝(2009)。台北市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雅婷(2006)。新竹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協志(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戴振浩(2001)。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勝宇(2007)。高雄縣國民中學組織文化、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欣男(2001)。知識管理在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運用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士程(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二、英文部分
Allix, N.(200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mocratic or despotic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28 (1),7-20.new window
America P., & Quality C.(1996). Knowledge management:Consortium Benchmarking : Final report. Houston,Texas: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alifornia: SAGE.
Bo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16,76-94.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ukowitz, W. R., & Williams, R. L.(1999).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fieldbook. London: Prentice Hall.
Burns, J. H.(1978).Leadership.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Cheng, Y. C. (1997).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entu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727.)
Cheng,Y.C.(2002).The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Leadership and strategy,2 (4),51-66.
Coleman,P.,& Collinge,J.(1991).In the web: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es affecting school improvement.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Bryman, A.( 1992 ) .Ch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agnization.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Creemers, B. P. M. (2002). Form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to effective school improvement: Background, theoretical analysis,and outline of the empirical study.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8 ,343-362.
Curran, P. J., West, S. G., & Finch, J. (1996). The robustness of test statistics to non-normality and specification error i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Psychological Methods,1,16-29.new window
Davenport, P. (2001). Universities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Ivy Business Journal,65 (5), 64-72.
Fornell, C., Larcker, D.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Algebra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3), 382-388.
Gilbert & Gordey-Hayes(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6, 301-312.
Grift, W. J. C., & Houtveen, A. A. M. (2006). Underperformance in primary school.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7 (3), 255-273.
Gold,A.H.,Malhotra,A., & Segars,A.H.(2001). Knowledge management: An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8 (1),5-21.new window
Hanley, S. (2000)."A Framework for delivering value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 : The AMS knowledge centers ." Information Strategy,16 ,27-36.
Hipp, K. A.(1997). Documenting the effect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on teacher efficac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734.)
Holsapple C. W.,& Singh M. (2001). The knowledge chain model: 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 (1),77-98.new window
Horwitch, M., & Armacost, R. (2002). Help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be all it can b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23 (3),26-31.
Hung, Y. C., Huang, S. M., Lin, Q.P., & Tsai, M. L. (2005). Critical factors in adopt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105 (2),164-183.
Johnston, R. (1998). The changing nature and forms of knowledge: a review. Canberra: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Leithwood, K. A.(1994). Leadership for school restructur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30 (4),498-518.
Leithwood, K. , Jantzi, D.& Steinbach, R.(1999).Changing leadership for changing times.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Lee, Y. C., & Lee, S. K.(2007). Capabilities,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 structural approach. Human Factors and Ecnomics in Manufacturing ,17 (1),21-41.new window
Levine, D.U. ,& Lezotte, L.W. (1990). Unusually effectiveschools :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Madsion, WI:National Center for Effective Schoo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30032)
Maciel, R.G.(2005).Do principals make a difference?An analysis of leadership behavior of elementary principals in effective school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exas-pan University, U.S.A.
Miller, M.(2007).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mutuality. Transformation ,24 (3/4),180-192.
Nijhof, W. J.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In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HRD) ConferenceProceedings: Knowledge manag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1948).
Nonaka, & Takeuchi,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Dell,C.,& Grayson,C.J.(1998).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ounder, J. S.(2008).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racticing what we teach in the management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84 (1), 2-6.new window
Purkey, S.,& Smith, M. (1983). Effective schools: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3, 427-452.
Roberts. L. G.(1998). Reaching the president's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What's next? Proceedings of the families,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conference. Chicago:IL.
Ross,J. & Gray,P.(2006).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value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llective teacher efficacy. School Effectiveness & School Improvemen,17 (2),179-199.
Sagor, R. D.(1991). Operationalizing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 behavior of principals in fostering teacher centered school development. Annual Meeting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9099.)
Sahin, S.(200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styles of school principals and school culture (The case of Izmir, Turkey).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4 (2),387-395.
Senge, P. (1994).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nowden, D. (2000). A framework for creating a sustainable program. In S. Rock(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 real business guide. London: Caspian.
Toffler, A. (1990). Power shift: Knowledge, wealth and violence at edge of 21century. New York: Bantam Books.
Yukl, G. A. (2006).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