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個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學視導之行動研究
書刊名: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作者:李光榮
作者(外文):Lee, Guang-ru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0
頁次:頁115-146
主題關鍵詞:行動研究法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臨床視導同儕教練視導Action researchSchool-bas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Clinical supervisionPeer coaching supervi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5
  • 點閱點閱:63
期刊論文
1.張德銳、李俊達(19990800)。推動學校本位的教學視導與評鑑。技術及職業教育,5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振昇(19990400)。我國教學視導制度之困境與因應。課程與教學,2(2),15-29+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文全(19990400)。教學視導的意義與原則--並以英國教學視導制為例。課程與教學,2(2),1-14+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木琳(19990400)。教學視導與學校九年一貫課程規劃。課程與教學,2(2),31-47+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聖謨(19980200)。學校教學視導實施現況的檢討與建議。教育研究,59,68-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清山、林天佑(2001)。教育名詞:教學視導。教育資料與研究月刊,34,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珀(1999)。利用教學視導系統提昇教師之教學品質。課程與教學季刊,2(2),49-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政國(2001)。國小教師臨床教學視導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澤宏(2000)。高中教學品質視導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萬榮輝(2002)。國小資深教師實施同儕視導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倫熙(2002)。中、韓國民小學學本位教學視導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市及漢城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阮靜雯(2000)。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雨錫(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利一奇(2002)。國小教師實施同儕教練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建成(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曉玟(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新寶(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衷蓮(2002)。我國縣市政府教學視導實施之研究,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志能(2002)。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翠屏國中環境教育為例,高雄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Glickman, Carl D.、陳佩正(2002)。教學視導--做老師的最佳學習拍檔。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oldhammer, R.、Anderson, R.、Krajewski, R.(1993)。Clinical supervision: Special method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ers。Fort Worth, TX: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ew window
3.Oliva, P. F.、Pawlas, G. E.(2001)。Supervision for today's schools。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window
4.Altrichter, Herbert、Posch, Peter、Somekh, Bridget、夏林清、蕭幸玲、林益民、黃宜敏、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03)。教育改革Why & How。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Glickman, C. D.、Gordon, S. P.、Gordon-Ross, J. M.(2001)。Supervision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Boston: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7.張德銳、簡紅珠、裘友善、高淑芳、張美玉、成虹飛(1996)。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錦昌(1995)。教育視導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ergiovanni, Thomas J.(1995)。The pr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10.呂木琳(1998)。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明地(2000)。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Acheson, K. A.、Gall, M. D.(1997)。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teachers: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s (4th ed.)。New York。  new window
13.Hargreaves, D.(2000)。Effective educ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OECD Policy Brief。  new window
14.Zepeda, S. J.(2003)。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applying tools and concepts。Larchmont, N.Y.。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清田(2002)。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