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
作者:陳映如
作者(外文):Chen, Ying-Ju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丁一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永續經營指標specialist schoolsustainable management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dicato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0
本研究旨在建構適於我國特色學校之永續經營指標。首先透過特色學校經營相關文獻之分析,作為建立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之立論基礎;其次,邀集8位專家學者、中小學校長及教育行政人員進行焦點團體座談確立初步指標;再以模糊德懷術蒐集並分析17位專家學者對指標的一致性意見及重要程度,作為建立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的依據;最後,以分層隨機抽樣對全國710位國中、小教師,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及認同度調查,回收有效問卷654份,問卷有效率92%。本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本研究所建構之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具備良好建構效度,包括「行政領導與經營」、「課程發展與教學」、「資源整合與運用」、「辦學績效與創價」四個層面,及十二個向度、四十一個指標細目。
二、模糊德懷術諮詢委員對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之四個層面、十二個向度有高度認同,其中又以「課程發展與教學」層面及「提升特色課程之深化與永續發展」向度之認同度最高。
三、國民中小學教師對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之「行政領導與經營」層面及「經營外界之正向關係與行銷」向度之認同度最高。
四、不同性別、學歷、職務、學校階段、學校類型、學校規模及學校所在地區之教師對特色學校永經營指標之認同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年齡及服務年資之中小學教師對於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之認同沒有顯著差異。
依據上述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特色學校及後續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specialist schools that ar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Firstly, the study analyzed the literatures regarding specialist schools management to serve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indicators. Then the study use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to construct primary indicators, which were followed by the use of Fuzzy Delphi technique to collect the common opinions and levels of emphasis from 17 experts, to lay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indicators. Finall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710 teachers from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were surveyed to explore their level of approval. 654 valid questionnaires (92%) were retriev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results.
1. Regarding the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specialist schools, the construct validity was good. There were four levels in the indicator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management”,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resources”, and “creating achievements and values”.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twelve units and forty three elements.
2. The indicators received high approval from the experts. The level of ”developing curriculums and instructions” and the unit of ” deepening featured curriculums and m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d curriculums be sustainable “were given the highest rank by experts.
3. For teachers, the level of” leading and manag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unit of” manag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marketing school” were given the highest rank.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eachers’ approval on the indicators in terms of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job position, the educational stage of school, school size, and the location of school.
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approval of the indicators in terms of age and years of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above conclusions,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of education, specialist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es.
壹、中文部分
丁永陽(2004)。策略聯盟類型及聯盟管理作為對聯盟經營績效及永續經營之研究:以臺灣餐飲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王如哲、魯先華、劉秀曦、林怡君、郭姿蘭(2011)。我國教育公平指標之建構。教育政策論壇,14(4),1-33。new window
王欣蘭(2008)。臺北縣特色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奕升(2003)。企業如何永續經營?卓越雜誌,232,107-109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王啟業(2009)。教育部特色學校發展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江樹人(1996)。美國委辦學校運動的緣起與發展。教師天地,84,62-66。
江鴻鈞(2006)。以模糊德菲術建構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評鑑指標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5,35-63。new window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臺塑關係企業(無日期)。臺塑關係企業經營理念。取自:http://www.fpg.com.tw/html/abu/abu_obj_main.htm
伍淑鶯(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學評鑑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巫孟蓁、李冠嫻(2006)。經營特色學校--專訪漁光國小郭雄軍校長,教育研究,145,32-40。new window
宋秋儀(2011)。少子化趨勢對教育影響之分析:臺北市國民中學現況調查。教育研究,209,97-109new window
李玉嬋(2000)。“焦點團體研究法-評估輔導需求的利器”。輔導季刊,36(4),41-46。new window
李依錇(2009)。客家與非客家特色學校跨部門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李芳齡(譯)(2004)。豐田模式-精實標竿企業的14大管理原則(原作者:Liker,J. K.)。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制上之應用。臺北市:心理。
李顯榮(2007)。臺北縣小校轉型特色發展差異性探討,國立編譯館館刊,35(4),75-84。
阮富月(2010)。學校本位教學品質評鑑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new window
林文生(2009)。特色學校的爭論及其再概念化的契機。北縣教育,69,26-30。
林天祐(1998)。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19-22。new window
林仁煥(2009)。臺灣地區特色學校經營發展現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new window
林吉郎(2003)。非營利組織資源開發與整合-理論與實踐。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2,121-124
林金城(2006)。古蹟永續經營管理之可行性研究-以臺中縣二級古蹟霧峰林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志成(2010)。特色學校經營活化的尋思、迷思與省思。教育研究,198,32-42。new window
林志成、林仁煥(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58,1-20。
林志成、陳愛玲(2013)。國民中小學特色發展的困境、認證及策略。學校行政,83,101-120。
林志成、童鳳嬌(2006)。少子化挑戰下的學校文化經營策略。竹縣文教,33,1-7。
林奇芳(2002)。研究團隊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孟儀、林妙玲(2006)。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遠見雜誌,243,148-203。
林珍羽(2008)。讓孩子的夢想展翅高飛。桃園縣教育處電子報,28,36。
林俊傑(2007)。從美國衛星學校計畫談偏遠地區英語教學輔助策略。師友月刊,478,58-61。
林清江(1994)。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關係。教改通訊,3,5-7。
林進山 (2006)。特色學校的教育建構與應用--以平溪國小為例。北縣教育,57,17-20。
林進山(2011)。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經營策略、品牌形塑與辦學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林新發(2009)。學校創新經營的理論基礎與實務運作。國民教育,49(3),1-8。
林銑昭(2000)。影響商圈永續經營因素之研究:以逢甲商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蒼生(2011)。成功企業的共同特質-統一企業。取自:http://www.cnfi.org.tw/cnfi/gif/story1.htm
林義安(2009)。國民小學推展傳統藝術教育宋江陣永續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內門國小宋江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麗娟(2011)。兩岸小學發展特色學校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new window
呂理政(2002)。地方博物館永續經營的省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11-23。
邱乙馨(2010)。國民小學發展特色學校之研究—以新竹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周小婷(2005)。高雄縣民俗技藝團體「順賢宮宋江陣」永續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周進科(2009)。山村農業體驗特色學校:以南投縣郡坑國小為例。南投文教,28,20-25。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1-73。new window
周麗萍(2007)。私立幼稚園永續經營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淑慧(2009)。國民小學轉型特色學校過程中校長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涂惠萍(2008)。提升國民小學經營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如容(2006)。文化園區永續經營之研究─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山大學,高雄市。
吳芬蘭(2005)。私立技專校院永續經營之危機與競爭策略之研究-以Y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吳宗立(2000)。學校發展與永續經營的動力:學習型組織。國教天地,142,72-78。
吳秀娟(1996)。試析組織文化與特色學校建設。臺北師院圖書館館訊,4,103-109。
吳松齡、陳俊碩、楊金源(2004)。中小企業管理與診斷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吳明清(1997)。發展學校特色理念與做法。北縣教育,18,21-26。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吳淑芬(2006)。國民小學經營學校特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清山、林天祐 (1999)。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 (2002)。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2,127-128。
胡瑋珊(譯)(2005)。追求卓越(原作者:Peters, T. J. &Waterman, R. H. ,Jr.)。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1982)
徐聯恩(譯)(1996)。企業生命週期-長保企業壯年期的要訣(原作者:Adizes, I.)。臺北市:長河。
洪順慶(2006)。永續經營最佳策略--打造企業之根:品牌。永續產業發展,30,22-29。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臺北市:時英。
姜禮恩(2007)。古蹟保存區永續經營管理機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范信賢(2010)。特色學校的課程發展。教育研究,198,55-62。new window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new window
桃園縣教育處(2013)。一校一特色。
振奇(2003)。歷久彌新的企業文化。能力雜誌,570,114-117。
郭工賓(2007)。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宇星(2004)。組織文化是永續經營的關鍵因素。直銷世紀,138,93-95。
郭泰(2002)。王永慶的管理鐵鎚。臺北市:遠流。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郭銘晟(2005)。功企業永續經營的心法--建構持續學習的智慧型組織。能力雜誌,592,72-79。
郭貴娥(2012)。屏東縣佳佐國小咖啡特色學校發展對該校五六年級學童咖啡相關知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郭雄軍(2006)。創意與特色—從藍海觀點談偏遠小學經營:回顧漁光經驗為例。北縣教育,57,79-83。
郭毓庭(2011)。學校組織氣氛對教師參與特色學校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A5%C3%C4%F2%B8g%C0%E7&;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教育部(2007)。教育部96年特優學校特色遊學發表暨學術論壇專輯。
教育部(2009)。教育部98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暨推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0)。教育部99 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第二階段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1)。教育部100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第二階段第二年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2)。教育部101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第二階段第三年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3)。教育部統計處教育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s.moe.gov.tw/
翁淑英(2006)。臺灣私立博物館永續經營策略探討-以鳳甲美術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美華(2000)。永續經營之道在創造顧客感動。管理雜誌,314,102-104。
陳志哲、王耀德(2009)。健康促進學校的深耕發展和永續經營:更寮國民小學的推動經驗與分享。北縣教育,67,26-31。
陳茂成(2003)。企業永續經營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星辰(2010)。以系統動態學探討非營利組織之永續經營模式-以埔里長青村與布農部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玥臻(2011)。兩所國民小學特色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虹君(2010)。臺北縣特色學校轉型策略之研究-從社區夥伴關係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角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珮雯、林玉珮(2009)。品格,家長選校最在乎的事。親子天下,4。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006。
陳盈志(2008)。等著關門大吉嗎?--建立特色學校並行銷其特色。竹縣文教,37,27-31。
陳盈志(2009)。桃竹苗四縣市特色學校創新經營現況、阻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順宇(2007)。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心理。
陳紫婕(2004)。衛星學校計畫&;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師友月刊,442,39-42。
陳錫珍(譯)(2010)。學校永續經營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190,101-106。new window
陳靜敏、楊舒琴(2006)。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之永續經營策略。實證護理,2(3),250-258。new window
陳麗惠(2007)。我國特色學校品牌管理與品牌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莊唐欣(2009)。臺南縣村里關懷中心永續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
莊清寶(2011)。學校本位財務管理、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國中小特色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崔相錄(1998)。中小學多樣化特色大趨勢。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黃士怡、孫保瑞、黃如敏(2006)。私立幼稚園的管理與永續經營。幼兒運動遊戲年刊,1,54-59。new window
黃文卿(2002)。臺灣地區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指標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黃世惠、黃南圖(1987)。企業永續經營的策略。現代管理月刊,120,20-27。
黃正忠(2000)。邁向企業永續發展的生態效益從辦公室作環保做起。環境教育季刊,43,42-47。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版)。臺北市:五南。
黃奕碩(2007)。美國特許學校之實施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15,83-93。
黃彥超(2006)。從學校創新經營談特色學校,南投文教,25,50-53。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談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案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黃誌坤(1998)。從學習型組織談建立永續經營的學校。高市文教,62,55-57。
黃逸華(譯)(2005)。願景的實踐─打造零風險的成長藍圖(原作者:M. Lipton)。臺北市:藍鯨。(原出版年:2003)
黃維賢(2000)。國民中小學公辦民營之可行性。中等教育,51(6),64-73。new window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孫珮瑜、張漢宜(2006)。千年企業經營學。天下雜誌,344,70-76。
張仁家、趙育玄(2003)。教導型組織--創造技專院校永續經營的活力。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5),77,80-87。
張茂源(2005)。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永續經營。學生事務,44(2),1-4。
張明輝(1997)。美國衛星學校計畫。中等教育,48(1),11-20。new window
張明輝(1998)。美國藍帶學校計畫。北縣教育,25,16-18。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雙月刊,134,9-20。
張明輝(無日期)。美國磁性學校計畫與學校教育革新。取自:http://web.ntnu.edu.tw/~minfei/artical/artical(american)-6.htm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素玲(2008)。國小女性行政組長吳亦願報考候用主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進成(2012)。百大特色學校創新經營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惠琪(2004)。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國家石材雜誌,65,1-2。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的發展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德銳、李文富、丁一顧、李俊達、陳浙雲與余政賢(2010)中央及縣市課程與教學輔導人才核心能力指標與培訓課程內涵期中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AER-98-12-E-2-04-00-2-01)。臺北縣: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憲庭(2006)。特色學校經營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57,32-35。
彭成君(2008)。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學校經營困境及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祖壇(1992)。當前自然資源保育課題與對策之探討。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23,1,91-119。new window
葉連祺(2006)。品牌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48,107-109。new window
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雪嬌(2006)。雲深不知處的「雲海」。北縣教育,57,58-61。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new window
楊佳興(2012)。自行車教育融入偏遠小學特色學校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
楊智蛟(2011)。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遊學之研究—以桃竹地區三所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錦洲(2004)。運用策略規劃永續經營企業。能力雜誌,581,124-135。
湯幸芬(1999)。鄉村永續發展與休閒農業。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
德音國小(1995)。倡導開放教育展現教育新活力。載於尤清主編,臺北縣教育改革經驗(185-187)。高雄市:復文。
趙元炤(2009)。結合社區資源,發展在地遊學課程--以南投縣德化國小為例。南投文教,28,16-19。
詹棟樑(2002)。學校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臺北縣政府(2006)。趣學校-臺北縣特色學校資源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劉春榮、何佳郡(2008)。教學輔導教師培訓人選遴選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5,1-28。new window
劉奕鐘(2001)。開創未來使企業成功永續經營的關鍵。臺肥月刊,42(10),38-43。
劉常勇(1999)。基業常青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取自http://cm.nsysu.edu.tw/~cyliu/files/edu6.doc
賴金河(1999)。臺北縣開放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志峰(2010)。學校辦學特色形塑之內涵與作法。教育研究,198,43-54。new window
廖婕婷(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特色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淑玲、郭雄軍(2010)。經營特色學校與遊學教育之利基思維。教育研究,198,63-74。new window
蔡綉鈴(2013)。特色學校發展要素-以中部地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歐素汝(2000)。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原作者: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臺北市:弘智。
聶臺璋(2007)。突破公立學校經營困境-「特許學校」可行性探討。教師之友,48(4),36-45。
鄭欣怡(2009)。臺灣地區社區大學行政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福妹(2006)。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戴貝珊(2010)。國民小學特色學校關鍵成功要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盧集俐(2012)。臺中市國小教師對特色學校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簡淑珍(2010)。推動南投縣國小校園生態池永續經營之層級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謝序昌(2010)。從「高級中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探討完全中學圖書館永續經營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德永(2008)。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鐘若慈(2008)。評估博物館永續經營之核心資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魏敏茹(2011)。國中推動特色學校及其創新經營之研究-以新竹縣市三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豐田式經營研究小組(譯)(2003)。豐田式經營研究-永續成長的原理(原作者:日野三十四)。桃園縣,和昌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2年)
豐達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無日期)。取自: http://www.fongta.com.tw/about_1.php
蘇漢彬(2010)。校長領導與特色學校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蕭詠升(1998)。中小企業共同研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rbisi Little, J.(2012).Site-based leadership: Extrapolating from small business to charter school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Minnesota.
Bogozzi, R. P.,&;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6-94.
Chen, S. J., &; Hwang, C. L. (1992).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Berlin, Germany: Springer-Verlag.
Collins, J. C.,&; Porras, J. I. (2000). 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London, England: Random House Business.
Costanza, R., Daly, H.E.,&; Bartholomew, J.A. (1991). Goals, agenda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in Costanza, R. (Eds.), Ecological Economics (pp.1-20 ).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NY: Macmillian.
Elliott, E. J. (1991). Education counts: An indicator system to monitor the nation's educational healthy. Retri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 334279).
Every, J. B. (2012).Equity and charter schools in public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United States.
Exley, S. R. (2009). Exploring pupil segregation between specialist and non-specialistschool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5(4), 451-470.
Fisher, L. (2011). The impact of specialist school status: The views of specialist language colleges and other schools. Educational Review,63(3), 261-273.
Gorard, S.,&; Taylor, C. (2001). Specialist schools in England: Track record and future prospect. Measuring Markets: The Case of the ERA 1988. Occasional Paper.Retrieved fromhttp://163.21.239.102:2612/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64200
Gutierrez, M. H.(2012). Charter schools in greater Los Angeles: An evaluative comparison of charter schools vis-a-vis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Redlands,California.
Hueting, R., Bosch, P. &; de Boer, B. (1992).Methodology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ustainable national income. Statistical Essays,M44, CBS Statistics Netherlands, SDU/Publishers, ‘s-Gravenhage 64 p. Also published as WWF International report, Gland, Switzerland, June 1992.
Kotler, R. M. (2012). Student achievement in Ohio charter schools: A comparative and longitudinal stud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University, Ohio.
Kuzin, C. A. (2012).Parent compacts in urban charter schools: An exploration of contents and processe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California.
Leithwood, K., Steinbach, R., &; Jantzi, D. (2002). Schoo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motivation to implement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8, 94-119.
Lundeen, P. A. (2012).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harter school experienc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California.
Management Charter Initiative (1995). Senior management standard. London, England: MCI.
McMahon, M.(2008). The marketing of education. Marketing of Education , 15,1-7.
Miller, C. M. (2010).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n opening a charter renaissance high school: A case stud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pperdine University, California.
Oakes,J.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New Brunswick,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Odden,A.(1990). Educational indic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ed for 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er,June-July,24-29.
OECD (1982).The OECD list of social indicators. Paris, France:OECD.
O'Hara, S. U.(1998). "Economics, ethics and sustainability: Redefining connec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5(1), 43-62.
Oliver, R. M. (2012).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defies the formal construct of teacher learning: A charter school's commencemen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aryland.
Paphmel, A. (2003). Book review: The sustainability advantage: Seven business case benefits of a triple bottom Line. CMA Management, 77,44.
Peters, T. J.,& Waterman, R. H. Jr. (1982). 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 New York, NY:Harper Collins.
Roberts, E. M. (2012).District elementary schools versus local charter schools: Who performs bette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Wilmington University, Delaware.
Schumacher, M. P. (2011).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satisfaction with charter schools-evidence from a Midwestern city school distric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Kansas, Kansas.
Thomas, M. S. (1997).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1997.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hlucation Statistics.
Tisdell, C.A. (1991). Economics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New York, NY: Elsevier.
West, A., &; Noden, P. (2000). School reform in England: Increasing choice and diversity through specialist schools? Retrieved from http://163.21.239.102:2612/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454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