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地區特色學校經營發展現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作者:林仁煥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志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特色學校發展現況發展困境因應策略specialist schoolscurrent developmentdevelopment difficultiescoping strateg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台灣地區特色學校經營發展現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研究樣本是教育部2007、2008年核定為「補助國中小活化空間利用暨發展特色學校方案」之158特色學校,涵蓋台灣北區、中區、南區及東區等,並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進行研究,問卷調查部分總計發岀118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8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2.9%;訪談部分立意取樣9所學校,針對學校校長及承辦主任共計18人進行訪談。
綜合調查及訪談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下列結論:
一、台灣地區特色學校發展現況屬於良好程度,各層面中以「體驗學習」表現為最好,「策略聯盟」則仍有精進之空間。
二、男性、41-50歲、資深、博士畢(肄)業、校長以及學校規模6班以下之教育人員,對於特色學校發展現況有良好的知覺程度。
三、台灣地區特色學校發展現況主要困境如下:(一)行政經營層面為「親師對特色課程了解不足」;(二)課程發展層面為「會排擠其他學習領域的學習」;(三)教育人員層面為「教師人力編制不足」;(四)社區資源層面為「社區資源不足」;(五)經費設施層面為「資源無法持續挹注」;(六)資訊科技層面為「建置特色學校網頁人才不足」。
四、台灣地區特色學校面對困境時所採行之主要因應策略如下:(一)行政經營領導層面為「建立轉型發展共識」;(二)課程教學活化層面為「特色課程融入學校本位課程」;(三)組織成員增能層面為「導入專家志工指導協助」;(四)社區資源運用層面為「善用社區相關資源」;(五)經費設備充實層面為「爭取特色學校發展計畫專案」;(六)資訊科技運用層面為「專人負責特色學校網頁內容」。
五、學校若要成功的轉型為特色學校,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如下:(一)社區擁有多元豐富資源,方能賦予學校發展空間;(二)教育人員具備資源敏感度,方能發展學校優質特色;(三)學校建立轉型發展共識,方能凝聚特色發展能量;(四)學校具有優質教育團隊,方能產出優質特色績效;(五)領導者要有創新教育思維,方能開創特色學校新局;(六)教育政策要引導挹注經費,方能永續特色學校發展。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人員、學校教師、家長(社區)、學校轉型為特色學校經營策略實務構面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供作參考。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schoo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faced and coping strategies adopted by specialist schools in Taiwan. Located in north, central, south and east part of Taiwan, subjects were 158 specialist schools declar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07 and 2008.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were employed. In total, 1188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985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response rate 82.9%). with 18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from 9 schools interviewed.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pecialist schools in Taiwan is fairly good. In all
dimensions,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hieved the best results while “strategic alliance” required mor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2. Educatiors who are male, aged between 41 and 50, with with Ph. D degree or undergraduate, principal or works in school with less than 6 classes has positive perception of developments of specialist school.
3. The six major development obstacles confronted by specialist schools in Taiwan include: 1) parent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specialist curriculum; 2) learning periods in other fields may be crowded out; 3) lack of qualified teachers; 4) lack of community resources; 5) resources are not constantly available; and 6) lack of webpage designers in specialist school.
4. Specialist schools in Taiwan adapt following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aforementioned obstacles: 1) building consensus on school transformation; 2) integrating specialist curriculum in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3) introducing volunteers; 4) making full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5) seeking more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6) employing professional webpage designer.
5. The following are several factors essential to successful school transformation: 1) community with abundant resources will help school develop; 2) educational personnel should be sensitive 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develop school features; 3) reaching consensus on school transformation could pool energy to develop features; 4) only with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can schools develop features; 5) principal’s innovative thinking helps turn a new leaf for school; and 6) educational policy should inject budget so that schools can sustain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2008)。InnoSchool 2008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實施計畫。2008年10月20日取自 http://www.ccda.org.tw/
孔文韜(2007)。教育督導評估對形成特色學校的促進作用。2008年11月18日,取自http://fzxpj.cersp.com/XXPJ/200702/2176.html
方清居(2000)。策略聯盟的理論與實踐。苗栗區農業專刊,12(6),5-7。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定宇(2005)。國家品牌行銷之研究—以英國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世維(2008)。國小外部行銷對家長滿意度之影響:互動行銷的干擾效應。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王怡如(2007)。互動行銷、服務價值、顧客滿意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宜蘭地區休閒農場為例。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王欣蘭(2007)。台北縣特色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保進、王俊凱(2003)。從標竿化探討教師績效評估。現代教育論壇,10,206-215。new window
王劍榮、沈洪昌(2003)。特色學校再認識。2008年11月6日,取自http://www.so100.cn/html/lunwen/edu_edu/dylw/2006-3/18/200606318120216505821672_2.htm
內政部(2009)。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09年4月26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00.html
台北縣政府(2006)。趣學校-台北縣特色學校資源手冊。台北:台北縣政府。
台北縣政府(2007)。全國中小學特色學校暨台灣遊學博覽會活動新聞稿。2008年11月12日,取自http://fun.tpc.edu.tw/modules/news074/article.php?storyid=18
白雲霞(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白鴻偉(2006)。策略聯盟動機、型態對聯盟契約類型與績效之影響。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白寶貴(1999)。台北縣開放教育實施模式之探討。載於楊思偉(主編),新教育實踐-開放教育、鄉土教育、田園教學之分析(頁19-40)。台北:南天。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宋文里(譯)(2001)。Jerome S. Bruner著。教育的文化。台北:遠流。
余安邦(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new window
現代教育論壇,10,55-62。
余欲弟(譯)(2001)。G. Terrill著。服務行銷。台北:經典。
吳克(2001)。策略聯盟的行程與夥伴選擇。金屬工業,35(2),138-143。
吳克振(譯)(2001)。Keller著。品牌管理。台北:華泰。
吳坤壅(2007)。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影響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吳明烈(2007)。師大學報。52(3),1-18。
吳明清(1997)。發展學校特色理念與做法。北縣教育,18,21-26。new window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吳清山(2004a)。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4b)。學校行銷管理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23-34。
吳清山(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校長的專業發展,167-201。
吳清山、林天祐(2003a)。藍帶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50,115-116。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3b)。燈塔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50,117-118。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4)。標竿學習。教育研究月刊,117,143。
吳清山、林天祐(2005)。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41,67。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9)。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new window
吳清基(2005)。建構優質學校教育環境。飛揚,36,3-8。
吳淑芬(2006)。國民小學經營學校特色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隆榮、張雁雯(2007)。2007年課程研發與教學實踐故事徵選專輯。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呂錦珍(譯)(1996)。M. J. Spendolini著。標竿學習—向企業典範借鏡。台北:天下。
李秀櫻(2006)。台中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依錇(2009)。客家與非客家特色學校跨部門合作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承先、賀武華(2008)。特許學校重建─美國公立學校探析。比較教育研究,30 (8),47-51。
李政翰(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振昆(2007)。策略聯盟探討與個案分析。國立清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隆輝(2007)。內部行銷、外部行銷與顧客關係管理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汽車銷售業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雅婷(2008)。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銘忻(2007)。知識專利密集型之研發合作: 技術創新、創新價值與聯盟治理結構之影響因素探討。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new window
李錫津(2003)。從體驗中有效學習。教師天地,127,4-5。
沈揚恩(2006)。體驗教育專業化程度對參與者健康的影響。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周文智(2008)。我國私立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門自我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標竿學習取向。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孟紅軍(2004)。特色學校的涵義與特徵。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xuete.lingd.net/article-928417-1.html
林仁煥(2008a)。由全球化觀點談校長創新卓越領導。學校行政,54,12-32。
林仁煥(2008b)。學校創新經營的金三角行銷策略之探究─以台北縣屈尺國小為例。學校行政,57,165-190。
林仁煥(2008c)。賦權增能內涵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啟示。竹縣文教,37,23-26。
林仁煥(2009)。卓越領導校長學校經營策略之探究。學校行政,59,23-48。
林文生(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機制─台北縣瑞柑國小的經驗。課程與教學季刊,4(2),69-84 。new window
林文祥(2007)。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品牌形象知覺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有得(1993)。景園體驗之研究。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8。
林志成、林仁煥(2008a)。特色學校經營的困境與發展策略。載於屏東教育大學舉辦之「教育經營與產學策略聯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1-185),屏東。
林志成、林仁煥(2008b)。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58,1-20。
林志純(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銷指標之建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佩璇(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林佩璇(2001)。台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舉辦之「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20),台北市。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台北:學富。new window
林映汝(2007)。南投縣國民中小學策略聯盟之研究—以北中寮策略聯盟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貞雅(2003)。都市計畫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對策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進山(2006)。特色學校的教育建構與應用-以平溪國小為例。北縣教育季刊,57,17-20。
林瑞榮(1996)。不及與過之間-實施鄉土教育的省思。國教之友,47(4),16-17 。
邱正剛(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育經費分配與執行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玉淳(2006)。雙語學校外部行銷策略管理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施振榮(2000)。品牌管理:從OEM到OBM。台北:大塊。
施祐吉(2003)。策略聯盟概念應用於國民小學經營之現況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洪文政(2006)。學校行銷策略運用於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招生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洪啟昌(2006)。活力北縣,創意無限:從學校創新經營談起。教育研究月刊,145,5-13。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同來(2007)。品牌成為創造利益的新法寶。公訓報導,126,41-42。
胡敏曲(2005)。知識經濟時代國小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胡連宇(2004)。品牌意識造就品牌學校。2009年2月26日,取自 http://www.ep-china.net/content/president/d/20040726.html
胡夢鯨(2000)。開放學習的意義與實施策略。載於國立空中大學舉辦之「迎接新世紀-開放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6-91),台北市。
范文毅(譯)(2004)。Alycia Perry & David Wisnom 著。品牌優生學。
台北:滾石。
孫郁婷(2006)。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聯盟方式探討─以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家勛(2006)。你,就是唯一的品牌。台北:喬木。
徐堂榮(2009)。創建特色學校點滴談。2009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mljy.net/Article/Print.asp?ArticleID=4764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new window
高玉芬(2005)。以智慧資本觀點探討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攸關性。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高新建(1999)。營造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有利情境。教師天地,l01,25-31。
高新建(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涂季吟(2006)。台中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品牌管理認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中和(2000)。醫療服務業策略聯盟之績效評估。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光義(2004)。關於教育品牌三個問題的思考。2009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ep-china.net/content/president/c/20041116110054.html
張明文(2008)。桃園縣國民中小學學校特色認證與獎勵計畫執行成果報告。桃園:桃園縣政府。
張明輝(1998)。美國磁力學校計畫及其相關研究。比較教育,45,61-71。new window
張明輝(2003)。美國藍帶學校計畫。北縣教育,25,16-18。
張信務(2001)。聯盟式課程發展。台北:台北縣政府。
張建明(2005)。明確特色內涵,把握特色要素,創建特色學校。浙江教育科學,3,13-15。
張哲源(2008)。國小校長多元領導策略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振河(2007)。校長轉型領導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素貞(2001)。建構專業的學校文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定位與釐清。師友,404,44-47。new window
張新基(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new window
張維文(2009)。國民小學內部行銷影響學校效能之研究-組織開放氣氛之中介角色與干擾角色。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new window
張劍杰(2001)。學校特色和對特色學校的評價。2008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edu.cn/zong_he_163/20060323/t20060323_17188.html
張憲庭(2006)。特色學校經營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57,32-35。
教育部(1994a)。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b)。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總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育部補助國中小活化空間利用暨發展特色學校方案計畫。台北:教育部。
曹翠英(2006)。策略聯盟─強化大學競爭優勢。台北:五南。
莊美玲(2008)。山上迷你小學透過與社區互動經營學校特色之行動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莊展榮(2008)。體驗學習應用在綜合活動領域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麗卿(2003)。生命教育之實踐─以國小二年級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士軍(無日期)。善用標竿學習的功能。2008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i-bench.org.tw/stud_6_005.html
郭喜謀(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雄軍(2006)。經營特色學校。教育研究月刊,145,32-40。
郭雄軍(2008)。環境永續與遊學教育。北縣教育,65,64-66。
郭雄軍、黃志鴻(2006)。到漁光遊學。台北:稻田。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玉君(2003)。高級中學品牌管理現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佐銘(1999)。企業實行標竿管理以提升營運績效之研究─以長谷建設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伯璋、盧美貴(1995)。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汶楓(2004)。消費者體驗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美芬(2004)。走訪鄉村-戶外農業體驗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設計。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陳佩芝(2006)。國民小學運用策略聯盟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怡婷(2006)。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一(2005)。台北縣特色學校訪視報告暨社區自然學習手冊。台北:上善人文基金會。
陳建成(2005)。教育訓練新趨勢─體驗式學習法。2008年10月18日,取自http://scout.cve.ntnu.edu.tw/tcourse/research.asp
陳律穎(2008)。海運業定期貨櫃航商策略聯盟夥伴選擇標準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柏安、曾慧婷、郭瓊俐(譯)(2003)。Schultz, D. E. & Barnes, B. E.著。品牌策略。台北:五南。
陳國彥(2003)。鄉土教學面面觀。國教天地,153。3-12。
陳國彥(2005)。鄉土教育知多少。現代教育論壇,12,428-436。
陳瑜沂(2006)。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知能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銘偉(2004)。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麗惠(2007)。我國特色學校品牌管理與品牌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單文經(1997)。國民教育階段推展鄉土教育的檢討與規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彭成君(2008)。台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學校經營困境及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金龍(2009)。學校行銷與社區互動策略之研究-以花蓮縣富北國中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曾坤輝(2007)。台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俊凱(2006)。平凡中的創新與用心-台北縣特色學校之實踐與省思。 北縣教育,57,52-54。
曾清芸(2005)。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曾雪嬌(2006)。雲深不知處的「雲海」。北縣教育,57,58-61。
湯志民(2006)。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9-72 。  new window
湯堯(2000)。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台北:五南。new window
湯堯、成群豪(2003)。高等教育經營。台北:高等。
湯瑛(2008)。學校品牌研究綜述。2009年2月16日,取自 http://www.mie168.com/read.aspx
黃玉利(2004)。高雄縣國民中學應用策略聯盟開拓教育資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服賜(1995)。從都市規劃觀點探討小班小校化。教改通訊,13,27-28。
黃俊明(1996)。我國中小企業實施標竿制度之研究─以紡織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俊英(2005)。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
黃彥超(2006)。從學校創新經營談特色學校。南投文教,25,50-53。
黃政傑(1997)。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海山(2008)。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智慧資本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振南(2008)。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特色發展行銷與社區關係之個案研究─以嘉義縣新港鄉安和國小、安和社區為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59,2-11。
黃雅琪(200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義良(2004)。國民中小學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黃義良(2005)。國中小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師大學報,50(2),139-158。new window
黃靜代(2006)。標竿管理之研究─以財政部台灣省中區國稅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麗美(2007)。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學校特色之研究。載於郭雄軍、蔡天民、呂岡侃、陳靜宜(主編),特色遊學發表暨學術論壇專輯(頁141-145)。台北:屈尺國小。
黃懿嬌(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新竹縣政府(2004)。新竹縣百座燈塔亮起來計畫。新竹:新竹縣政府。
楊文達(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智穎(2002)。後殖民論述及其對我國鄉土教育課程的啟示。花蓮師院學報,14,233-248。new window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new window
葉連祺(2003)。中小學品牌管理意涵和模式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14,100-109。new window
葉連祺(2006)。學校品牌管理相關課題和實施之分析。載於國立中正大學舉辦之「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43),嘉義。new window
葉連祺(2007)。增進品質和品牌之教育經營策略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79,19-40。new window
詹棟樑(2002)。學校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廖怡綾(2007)。內部行銷對工作滿足及組織認同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廖偉宏(2008)。外商銀行金融從業人員之內部行銷、工作投入、工作滿足、員工顧客導向與工作績效間相關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蓋浙生(1989)。我國教育經費支出之剖析與檢討。現代教育,3(2),85-100。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劉文通(2006)。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北縣教育,57,4-5。
劉美嬌(2006)。鄉土教育融入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祥得(2000)。「標竿學習法」在政府部門之應用—兼論現階段我國政府再造策略。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劉復興(2003)。中小學創辦特色學校的策略與選擇。2008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pep.com.cn/200406/ca526975.html
劉慧君(2004)。英國的學校效能促進方案。竹縣文教,30,38-39。
歐用生(1999a)。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new window
歐用生(1999b)。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8a)。「體驗學習」再概念化-「身體課程」的觀點。載於屏東教育大學舉辦之「教育經營與產學策略聯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3-223),屏東。
歐用生(2008b)。讓身體回到課程-體驗學習再概念化。教育研究月刊,176,27-39。new window
潘文忠(2006)。發展特色學校、創造教育價值。北縣教育,57,11。
蔡文正(2006)。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工具設計與實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蔡幸娟(2007)。私立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俊旭(2004)。標竿學習在國民中學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台北:五南。
蔡淑玲、郭雄軍(2008)。在地遊學。台北:聯經。
蔡鳳薇(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動策略聯盟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志隆(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人格特質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鄭彩鳳、吳慧君(2006)。標竿管理理論、實務發展與教育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42,40-58。new window
鄭福妹(2006)。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台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運林(1997a)。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7b)。現代開放教育。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8)。開放教育新論。高雄:復文。new window
戰寶華(2008)。教育大學產學合作與交流策略之探討。載於屏東教育大學舉辦之「教育經營與產學策略聯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3-169),屏東。
盧延根(2004)。國民教育階段學校創新經營的限制因素與解決策略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2),76-87。
盧鴻頡(2006)。從特色學校談教育的多元發展。2008年11月16日,取
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LGh9QumYERpl_dVwrDyH.LKlWbQ
-/article?mid=197
蕭富峰(1998)。內部行銷。台北:天下。
閻自安、郭昭佑(2003)。標竿學習對教育評鑑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12,78-90。new window
閻德明(2006)。學校品牌的涵義、特性及其創建思路。教育研究,27(8),81-83。
濮世偉(2004)。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德永(2008)。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桃園:台灣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鍾馥薇(1999)。從開放教育的內涵談我國開放教育的策略。載於楊思偉(主編),新教育實踐-開放教育、鄉土教育、田園教學之分析(頁41-70)。台北:南天。
簡世隆(2005)。國立大學行銷策略對品牌形象與品牌知名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簡惠閔(2004)。從利害關係人之角度看教師評鑑-Scriven評鑑觀之應用。現代教育論壇,10,253-264。new window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new window
顏秀如、顏佩如(2007)。從學校創新經營探討校長領導-以三所國民中小
學為例。載於台中教育大學舉辦之「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頁443-477),台中。
羅寶鳳、白亦方(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刋,5(4),89-106。new window
顧明遠(2007)。也談特色教育。2008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rhsy-edu.com/Article/inf/ZT/200704/66.html

貳、西文部分
Aaker, D. A. (1999). Brand management.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lstete, W. J. (1995). Benchma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dapting best
practices to improve quality.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5.
Washington DC: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APQC. (2008). What is Benchmaking? Retrieved October 10, 2008, from
http://www.apqc.org/portal/apqc/ksn?paf_gear_id=contentgearhome&paf_
dm=full&pageselect=detail&docid=108227
Barnir, A., & Smith, K. A. (2002). Interfirm alliances in the small business: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40(3),
219-232.
Bhat, S., & Reddy, S. (1998). Symbolic and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brands.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5(1), 32-44.
Bogan, C. E., & Engilsh, M. J. (1994). Benchmarking for best practices:
Winning through innovative adapt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ms, B. H., & Bitner, M. J. (1981).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for service firms. Chicago, I. L :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Brown-Jones, P. E. (2007).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for charter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I.
Bullivant, J. R. N. (1994). Benchmarking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 Harlow : Longman Information & Reference.
Camp, R. C. (1989). Benchmarking: The search for best practices that lead to
superior performance. Milwaukee, Wisconsin: ASOC Quality Press.
Carr, N. (2006). Must public education restore its image as great equalizer? The Education Digest, 72(4), 29-32.
Chen, G. (2009). What is a Magnet School?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09, from http://www.publicschoolreview.com/articles/2
Codling, S. (1998). Benchmarking. England: Grower Publishing Limited.
Coe Brockington, D. L. (2006). Performing arts magnet school: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hild educationally, socially, and emotionally.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dener, PE.
Copeland, J. (2009). How To Move Interactive Marketing Forward. The Catalyst, 38(1), 16-20.
Cummings, T., & Worley, C. (2005).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8th ed .Mason, OH: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Davis, G. & Marquis, C. (2005). Prospects for organization theory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Institutional fields and mechanisms. Organization Science,16(4), 332-343.
Davies, D., Susan, M., & Peter, R. (2002). Evaluation of the Beacon’s
Schools strand of the excellence in cities policy. Retrieved April 10, 2008,
from http://www.nfer.ac.uk/research/documents/EIC/05-2002.doc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ouchstone.
Denise, R. T. (2007). Perspectives on an arts magnet school: The voi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ortland State, OR.
Doerfel, M. L., & Ruben, B. D. (2002). Developing more adaptive, innovative,
and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s. In B.E. Bender & J.H. Schuh (Eds.), Using
benchmarking to inform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5-2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llwood, I. P. (2000). The essential brand Book: Over 100 Techniques to
Increase Brand Value, UK: Kogan Page.
Elmuti, D., & Kathawala, Y. (2001). An overview of strategic alliances,
Management Decision , 39, 205-237.
Entitle, J. E. (2000). Mana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First NCLB (2006). Blue Ribbon schools announced. Education Daily, 39(172), 4.
Finnigan, J. P. (1996). The manager’s guide to benchmarking: 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new competitive- cooperative econom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letcher, G. H. (2009). Collaboration: The Mother of Innovation. T.H.E. Journal, 36(1), 6.
Goldenberg, M. A., Klenosky, D. B., Oleary, J. T. & Templin, T. J. (2000).
A Means-End Investigation of Ropes Cours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2), 208-225.
Gronroos, C. (1981). Internal marketing- An integral part of marketing theory.
In Donnelly, J. H., & George, W. E. (Eds.). Marketing of Services,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Series, 236-238.
Gronroos, C. (1994). From marketing mix to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owards
paradigmshift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Decision, 32 (2), 4-22.
Grossman, M. (1995). Oklahoma school finance litigation: Shifting equity to
adequacy as the theme. Journal of Law Reform, 28(3), 521-557.
Grayson, C. J. (2007). Benchmarking: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And Why Educators Desperately Need It. Education Week, 26(21), 44,33.
Gulati, R. (1998). Alliance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 293-317.
Hassel, B. C. (2005). Charter school achievement: What we know. Washington,
DC: Charter School Leadership Council. Retrieved December 8, 2008,
from http://www.charterschoolleadershipcouncil.org/PDF/paperupdate.pdf
Hill, P. T., Rainey, L., & Rotherham, A. J. (2006).The Future of Charter
Schools and Teachers Unions.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08, from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charter+school.pdf&hl=zh-TW&star
t=20&sa=N
Hirrt, N. (2000). Will education go to market? The UNESCO Courier, 53(2),
14-16.
Holland, J. (1998). Emergence: From chaos to order, mass. Addison-Wesley.
Horn, S. L. (2009).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ing of Minnesota charter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
Houlihan, G. T. (2005).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For U.S. Educational Leaders. Phi Delta Kappan, 87(3), 217-218.
Howarth , C. S. (1994). The role of alli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echnovation, 14(4): 243-257.
Hyder, S., & Eriksson, L. (2005). Success is not enough: the spectacular rise and fall of a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two multinational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4(8), 783-796.
Kelly, J. R. (1987). Freedom To Be –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Macmillan.
King, J. B. (2008). Bridging the achievement gap: Learning from three charter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NY.
Kollie, E. (2006). How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Benchmarking. School Planning & Management, 45(6), 36-38.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otler, P. (2002). 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Kotler, P., & Levy, S. J.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10-15.
Leithwood, K., Steinbach, R., & Jantzi, D. (2002). Schoo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motivation to implement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8, 94-119.
Lings, I. N. (2005). Measuring internal market orientation.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7 (3), 290-305.
Lyles, N. B. (2009).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dership styles of Blue Ribbon School leader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pella, MI.
Magnet Schools of America. (2007). Magnet schools in America: A brief history.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09, from http://www.magnet.edu/modules/content/index.php?id=1
McAvoy, L. & Estes, C. A. (2001). Outdoors for everyone: opportunities that
includ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Park & Recreation, 36(8), 24-30.
McCarthy, E. J. (1993).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11th ed.)
Homewood, Illionis: Richard D. Irwin, Inc.
McNair, C. J., & Leibfried, K. J. (1992). Benchmarking-A tool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Neil, J. (2005). What is experiential learning?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
http://www.wilderdom.com/experiential/ExperientialLearningWhatIs.html
Neufeldt, V., & Guralnik, D. B. (1997).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 Macmillan.
Pantall, J. (2001). Benchmarking in healthcare. Nursing Time Research, 568-580.
Pettis, C. (1996). Using a brand to increase stock price. Marketing Computers, New York, 16 (6), 27-28.
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9).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every business a stage. Massachusett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Rich, J. M. (1992). Innvoations in education: Reformers and their critics (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icketts, M., & Willis, J. (2002).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Retrieved
October 28, 2007, from http://www.teambuildingguru.com/.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Alex Publishing.
Robbins, S. P., & Coulter, M. (2002).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Rogers, C . H. (2004). Leading a school to excellence: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f a blue ribbon principal.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pella, MI.
Sabar, N. ( 198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flec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4), 452-454.
Saarte, L. (2009). The meaning of brand. Retrieved April 9, 2009, from http://www.promotionworld.com/se/articles/article/090325-the-meaning-of-brand
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hultz, D. E., & Schultz, H. F. (2004). Brand babble: Sense and nosense about branding. London: South-Western.
Short, P. M., & Greer, J. T. (2002). Leadership in empowered schools: Themes
from innovative efforts. (2nd ed). NJ: Pearson Education.
Simpson, J. A .,& Weiner, E. S. C. (1994).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2nd ed).VI: A-Bazouki.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mons, S. R. (2006). A Moving Force: A Memoi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Life Sciences Education, 35, 132-139.
Smith, S. C., & Piele, P. K. (1996). School leadership: Handbook for
excellence.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Oregon.
Spendolini, M. J. (1992). The Benchmarking Book. Milwaukee, Wisconsin: Quality Press.
Stephens, B. J. (2008). Comparisons between high-performing and low-performing charter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ndiana State, IN.
Thomas, D. R. E. (1978). Strategy is different in service industr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 (4), 158-165.
Truby, D. (2008). A New Age of Innovation. Scholastic Administrator, 7(8), 6.
Townes, G. (2003). Interactive marketing the old-fashioned way. Black Issues
Book Review, 5 (4), 48.
Ulpindo, C. M. (2008). Perceptions that led parents to choose a public charter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utheran, CA.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No child Left Behind: Blue Ribbon
Homepage. Retrieved April 10, 2008, from
http://www.ed.gov/programs/nclbbrs/index.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4).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Successful
charter schools.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Retrieved December 16, 2008, from http://www.uscharterschools.org/resources/scs/report.pdf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5). Summaries of state charter school
facility laws. Washington, DC: Retrieved December 16, 2008, from
http://www.ed.gov/policy/elsec/leg/statecharter/index.html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8). Blue Ribbon Schools Criteria Brief. Retrieved April 16, 2009, from http://www.ncpublicschools.org/nclb/blueribbon/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s and Their Leisure, Spring field, 3, Charles C Thomas.
Whitehead, D. P. (2008). Thoughts on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Childhood Education, 85(2), 106B,106L.
Wohlstetter, P. (2001). Reform through school networks: A new kind of
authority and accountability. Educational Policy, 15(4), 499-519.
Yoshino, M. Y., & Rangan, U. S. (1995). Strategic Alliance: 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Har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