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小學公開課之個案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的視角
作者:林國凍
作者(外文):Guo-Du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麗君 博士
趙明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公開課以賽代培教師專業學習public lessoncompetition instead of cultivation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3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係探究中國大陸小學公開課與教師專業學習之間的關係。公開課是中國大陸小學常見的一種特殊課堂教學形式,亦是教師專業學習的重要平臺。
公開課對中國大陸小學教育的意義不容小覷,如果以食物為譬喻,公開課乃教育領域的「特色菜」。本研究邀請中國大陸內陸的一所小學為研究對象,藉由田野觀察、訪談、文件等策略,蒐集一手資料,厚實地描述個案學校教師如何透過公開課進行專業學習。
在田野資料之上,本研究從三個面向論述公開課與教師專業學習的關係,第一,公開課對教師專業學習的意義;第二,公開課對教師專業學習的價值;第三,教師利用公開課的平臺所獲得專業學習與成長。最後,探究公開課對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的啟示,簡言之為流動、打磨、扎實、學習、爬梯、規定與要求;雖然是簡單的動詞,卻意義深遠,足為臺灣借鏡。
為期兩年的研究,從所蒐集的相關資料加以整理與分析之後發現,公開課確實對教師專業學習具有重大的意涵。從新手教師到青年教師,甚至於資深教師,公開課一直伴隨著教師成長軌跡。不管是要教學比賽或是評定職稱,甚至是爭取榮譽稱號,公開課乃是必經的管道。故在大陸未經公開課洗禮,難以成就一位優秀的小學教師。
總之,個案學校係依據不同年齡層教師的不同需求,規劃不同類型的公開課,以期達到相互聽課、經驗交流與同儕互助的學習目的,進而協助教師不斷地改善課堂教學,提升自我的教學基本功與專業成長。
關鍵字:公開課、以賽代培、教師專業學習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less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s of Mainland China. Public lesson in China is a common but specific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lesson in China’s primary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aking the metaphor of food, public lesson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 specialties” in educational fiel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a primary school in China’s inland areas has been invited as the case in this study. Three weeks’ field work with the strategies of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analysis have been employed .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less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During the two-year study, the findings shows that public lesson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Form novice teachers to young teachers, even experienced teachers, public lesson have been on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Whether you want to join teaching competition or to be promoted, public lesson is a must. Based on the research further studie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Taiwan’s primary schooling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summary, the case school plans various types of public lesson according to various needs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carry out peer lesson observation, exchange of experience and peer assistance. This helps teachers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nchance basic teaching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Key words: public lesson, competition instead of cultivation,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參考書目
丁新芝(2008)。英語公開課存在的問題及反璞歸真的教學藝術性。2008年中國管
理科學大會暨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高層論壇,511-513。
丁增銓(2007)。由「教師專業」談「精進教學能力」。屏縣教育季刊,30,17-20。
弋文武(2008)。農村教師學習問題研究。西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論文,
未出版。
于純(2007)。公開課文化現象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于璐(2011)。活動理論與當代教育。學理論,11,305-306。
于曉靜(2008)。公開課在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中作用之個案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
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2011)。深耕兩岸教育交流,等待種子發芽:訪佛光大學校長
楊朝祥。中國評論,2,54-58。
毛菊(2013)。我國教師學習研究述評。教育導刊,8,57-60。
毛齊明(2005)。後現代視野中的教師學習。咸寧學院學報,25(5),83-85。
毛齊明(2010)。教師學習:從日常話語到研究領域。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8(1),
21-27。
毛齊明、岳奎(2011)。「師徒制」教師學習:困境與出路。教育發展研究,22,
58-62。
王丹(2011)。終身學習理念下高職院校教師的定位。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
,10(1),18-21。
王芳、蔡永紅(2005)。我國特級教師制度與特級教師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教師教
育研究,17(6),41-46。
王森(2009)。公開課效應及其提升策略研究~基於A省GY中學公開課實踐的調
查分析。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凱(2011)。教師學習:專業發展的替代概念。教師發展,2,58-61。
王小紅(2010)。在賽課中成長。小學教學(語文版),11,38-39。
王金國、桂田愛(2014)。「公開課」的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
95-98。
王品國(2005)。公開課,給學生一片藍天。湖北教育(教學版),12,8。
王瑞邦(2013)。找回校長的課程與教學領導力。新北市教育季刊,6,25-28。
王朝明(1990)教學觀摩與教學生活。國教輔導,29(5),29-33。
王錫奎(1963)。論教學觀摩會之作用和舉行方式。國教月刊,10(2),5-6。
王建軍(2002)。合作的課程變革中的教師專業發展:上海市「新基礎教育實驗」
個案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懷中(2012)。建構公開課的有效管理模式。青年教師,7,43-45。
王艷霞(2011)。教師研究性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式。現代教育論叢,182,
36-38。
戈萬章(2001)。公開課之我見。中學歷史教學參考,8,12-13。
方奇敏(2005)。淺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及對策。成人教育,227,63-64。
方啟丞(2008)。秀出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我看「教學觀摩」。南縣國教,29(4),
32-33。
井蘭娟(2006)。在公開課中成長。北京教育,5,32。
牛震乾(2008)。論教案與教師專業成長。繼續教育研究,3,76-78。
司筱(2011)。提高中學公開課實效性的調查研究:以甘肅省w學校為例。西北師
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占峰(2013)。近十年來教師學習研究的綜述。安慶師範學院學報,32(3),163-165。
石德權(2012)。上公開課,就是要作「秀」。新課程(教育學術),5,165。
田芳(2007)。「研討課」路在何方。新課程(小學版),4,2。
田忠勇(1994)。打開兩岸教育交流大門。載於田忠勇、張璞先、梁秋月(主編),
兩岸教育與藝術交流之問題探討(頁30-33)。交流,17,29-40。
申沁(2012)。國際視野中的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模式走向。教師教育研究,24
(2),52-56。
冉旭、梁進龍(2012)。從教師流動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
校學報,6,65-68。
安雪慧(2012)。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準與倒像~寫在教師專業標準公佈之際。中國
教工,437,4-6。
安富海(2013)。公開課問題再審視。中國教育學刊,5,52-55。
任樹華(2005)。剖析說課。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2),37-40。
朱幼菊(2011)。對觀課議課的思考。小學語文教學,25,42-44。
宋文里(譯)(1996/2001)。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Bruner原著。臺北:new window
遠流。
宋林飛(2013)。以一帶五:學科帶頭人高位發展的助長模式。教師教育,7,43-46。
李河(1998)。文化是一個故事。臺北:書林。
李珀(2000)。教學視導。臺北:五南。
李婷(2014)。教師績效工資後出現「德西效應」怎麼辦?華人時刊,Z1,122。
李劍(2011)。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功利主義現象及其消除思路。教育探索,236,
128-129。
李力加(2010)。什麼是課堂上的美術學科知識。載於李力加主編。名師如何煉就
名課(美術卷)(頁14-18)。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李志厚(2005)。西方國家對教師學習研究動態及其啟示。外國教育研究,32(182),
1-5。
李志厚(2006)。論教師學習的基本追求。華南師範大學學報,4,99-104。
李志偉(2008)。論教師學習與教師專業發展。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7(9),64-65。
李秀媚(譯)(2003)。靜悄悄的革命: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
佐藤學著。長春:長春出版社。
李忠培(1996)。中師校級公開課淺談。基礎教育研究,4,37。
李佳馨、吳虹蓉(譯)(2008)。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哲學與文化,35(2),new window
5-20。
李易蓁(譯)(1998/2000)。資料處理和分析。載於張英陣主編,質化研究與社會
工作(頁115-136)。Padgett, D. K. 原著。臺北:紅葉。
李政賢(譯)(1999/2007)。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C. Marshall,. & G. B. Rossman
原著。臺北:五南。
李惠敏(2008)。迦達默爾理解觀中的視界融合翻譯思想探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35(1),210-212。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碩士論文,
未出版。
李俊湖(2011)。實踐本位教師專業學習規劃。教師天地,175,31-36。
李俊胡(2014)。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取自於2014年3月31日,http://content.edu.tw/primary/society/ks_ck/nine/n5.htm
李海林(2001)。公開課的價值與其局限性。湖南教育,3,38。
李福源(2004)。公開課之批評。小學教學參考,2,22-23。
李曉俊(2006)。對集體備課的再認識。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26-27。
李瑾瑜、趙文創(2011)。集體備課:內涵、問題與變革策略。西北師大學報(社
會科學版),48(6),73-79。
呂木琳(1998)。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呂木琳(2010)。教學視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五南。
呂美慧(2006)。國小實習教師的目標感知:以教學觀摩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new window
22,55-74。
余文森(2010)。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福州:福建教育。
余秋雨(1995)。山居筆記。臺北:爾雅。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黃郁倫、鍾啟泉(譯)。臺北:
親子天下。
沈毅、崔允漷(2008)。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沈百英(1948)。教學演示雜談。教育雜誌,33(7),54-55。
吳棠(1952)。示範教學新義。台灣教育輔導月刊,2(5),9-11。
吳金木(1996)。關於公開課教學中的幾點看法。寧德師專學報,2,213-214。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Pattion, M. Q.(著)(1993)。臺北:桂冠。
吳沐馨(2007)。新手上路:談實習幼教師教學演示之困境及因應方式。幼教資訊,
197,46-48。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維煊(2014)。讓數學賽課有效對接數學教師專業成長。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
,34(5),95-100。
吳麗君(2012a)。教師專業學習:南京一所名校的個案初探。國民教育,53(2),
1-19。
吳麗君(2012b)。在生活中鍛鍊研究知能之二:當巧克力不再是巧克力。國民教
育,53(2),110-111。
吳麗玲(20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上海【格致中學】,【觀課、議課】分
享與實作。載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上海教育經驗暨PISA評量(頁29-32)
。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何佳瑞(譯)(2008)。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哲學與new window
文化,35(2),121-144。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
編,教育專業(頁1-30)。臺北:師大書苑。
何慧群(2012)。小學教育。載於楊思偉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之教育發展(頁
26-53)。臺北:五南。
邢雪嬌(2012)。關於美術公開課教學的思考。美術教育研究,21,150-151。
邢嫣紅(2012)。對「賽課」的思考。中小學音樂教育,7,9-10。
宗琛(2011)。中職語文公開課管理之我見。產業與科技論壇,10(17),204。
宗小芸(2009)。小學語文公開課評價標準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邱上真(1991)。社會學習理論。載於張壽山主編,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頁163
-188)。臺灣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教育研究月刊,7,113-127。
邱憶惠(2003)。學習取向的教師知識。教育科學期刊,3(1),98-113。new window
周鳳美(2001)。教師改變教學之困難~從教師學習的角度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new window
4(4),129-142。
侯玉琴(2011)。淺談有效觀課議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6,179。
侯廣標(2011)。如何議課。小學教學研究,22,48-49。
林文生(2013)。學習共同體的基礎建設:先導學校工作備忘錄。新北市教育季刊,
學習共同體特刊,24-37。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132,99-109。new window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
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文化。
林新發(1996)。兩岸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比較。臺北師範學報,9,83-110。
林國凍(2009)。日本的Lesson Study如何引發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與new window
發展期刊,5(1),165-184。
胡定榮(2006)。影響優秀教師成長的因素~對特級教師人生經歷的樣本分析。教
師教育研究,18(4),65-7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惠閔(2006)。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的學校教研活動。全球教育展望,35(3),
52-56。
胡慶芳(2007)。校本教研制度創新。北京:教育科學。
胡慶芳、陳向青、徐誼(2007)。校本教研制度創新。北京:教育科學。
首都師範大學特級教師工作中心(2011)。面向課程改革的新思考:特級教師談教
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柯清真(2011)。網上網下總觀情。載於張文質、陳海濱主編,今天我們應怎樣評
課(頁10-13)。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洪詠善、盧秋珍(2013)。中國大陸校本教研制度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現況與特色。
新北市教育季刊,6,18-24。
郎文靜(2012)。論磨課「三境界」。教育與教學研究,26(10),29-30。
徐浩明(1997)。試析公開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利弊。浙江師大學報,20(1),
104-106。
徐綺穗(2008)。一位實習教師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5,new window
151-174。
陶月梅(2007)。豐富校本研修內含、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教育,18,66-67。
唐曉燕(2011)。骨幹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與對策。現代教學,6,25-26。
馬占杰(2010)。解決常態課與公開課巨大差距的策略。教學與管理,19,36-37。
高欽(2012)。公開課,你把教學引向何方?學周刊,6,140。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忛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博銓(2009)。學校教師學習社群發展的個案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new window
刊,2(1),61-74。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參考手冊。臺北:教育部。
孫啟民(2004)。公開課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之友,10,26-27。
孫德芳(2011)。教師學習的生態現狀及變革走向。教育研究,381,69-73。
孫德芳(2013)。論教師學習的校本領導策略。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4(1),16-19。
孫獻禮(2005)。一堂公開課。上海教育,18,53。
許占權(2013)。教師學習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東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
265,201-204。
許芳菊(2012a)。十二年國教新挑戰:直擊上海教改現場。載於親子天下主編,
2012年6月版,上海教改啟示錄(頁152-179)。臺北:親子天下雜誌。
許芳菊(2012b)。學習,動起來2。上海:思考、提問、表達的學習。臺北:天下
雜誌。
許芳菊(2012c)。上海經驗:不只為PISA做準備。載於親子天下主編,2012年
10月版,終結分心,贏回專注力(頁36-39)。臺北:親子天下雜誌。
許雲傑(2014)。不在紙上的教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一生愛學習的澳洲教育。新
北市:木馬文化。
許嘉政(2006)。初任教師的教學觀摩。師友,5,56-59。
秦勤(2009)。語文公開課教學評價標準之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志新、張坤、袁藝萍(2013)。校本教研開啟教師專業發展新路徑。教育科學論
壇,7,68-71。
陳旭(2006)。公開課的價值認識和開發。教育科學論壇,1,44-46。
陳為(1996)。建立一個可控、流暢、開放的公開課管理體系的思考:淺談「三論」
對公開課教學管理的啟示。教育科學,3,49-50。
陳大傳(2007)。怎樣觀課議課。成都:四川教育。
陳大傳(2013)。追尋理想的語文教學~我這樣觀課、議課和上課。北京:教育科
學。
陳永發(2002)。合作取向的教師專業成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4),
178-19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陳向明、張玉榮(2014)。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習為何要走向校本。清華大學教育研
究,35(1),36-43。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2)。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麗文。
陳美玉(2008)。教師學習:有效教學的關鍵動力。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73-192。new window
陳香蓮、吳勤文(2010)。關於校本研修若干問題的探討。新疆教育學院學報,
26(2),57-59。
陳碧祥(1998)。理解之詮釋學分析及其教育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榮華(2011)。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
陳晶晶(2006)。對公開課價值的思考。福建教育學院學報,11,62-63。
陳選善(1935)。教學演示與視導。教育雜誌,25,89-91。
崔允漷(2011)。關於我國當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調查研究。全球教育展
望,290,25-31。
崔允漷(2012)。課堂觀察LICC範式:貢獻與局限。載於崔允漷主編,課堂觀察
Π:走向專業的聽評課(頁24-34)。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心理。
黃笑冰(2013)。從新手教師到課程領導者。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黃奇汪(1968)。革新教育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從國教舉辦教學觀摩會談起。師友,
12,19。
黃國才(2010)。備課篇。載於余文森主編,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頁3-129)。
福州:福建教育。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佐藤學著。
臺北:天下雜誌。
張勇(2011)。論教師學習的內涵與特點。天津市教科院學報,5,57-59。
張敏(2008)。教師學習策略結構研究。教育研究,341,84-90。
張蕾(2012)。教師學習問題爭議。科教導刊,7,153-154。
張輝(2011)。賽課之思。中小學教師培訓,294,41-43。
張曄(2012)。淺談對公開課的認識。語數外學習(高考語文),3,62。
張豔(2008)。公開課效能改進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攀(2010)。教師學習的研究:價值、進展與趨勢。教育導刊,11,65-67。
張毅、丁玉春(2012)。公開課促進職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調查分析。中國電力教育
,29,124-125。
張世忠(2001)。教學觀察與寫作整合之應用及效果。中等教育,52(5),90-99。new window
張世忠(201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臺北:五南。
張可生(2000)。上好鄉級研討課的一點淺見。寧夏教育,4,15。
張玉剛(2012)。淺談有效觀課議課。學術研究,5,84-85。
張正軍(2013)。試論小學數學教師的基本功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傳奇‧傳
記文學選刊,5,104。
張秀榮(2013)。教師學習的概念分析。現代教育科學,1,6-9。
張玲玲(2012)。課堂觀察: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教師,1,11。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new window
87-120。
張海晏(2013)。教科室主任的培訓需求與對策建議~以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調
查為例。科技創新報導,5,169-170。
張珍英、黃慶華(2008)。淺談「導師制」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科教文匯,12,17-18。
張益勤、陳雅慧(2014)。老師自我革命,啟動新教改。載於親子天下主編,翻轉教
育(頁158-163)。臺北:親子天下。
張燕勤、于曉靜(2010)。公開課在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中作用的個案研究。數學教
育學報,19(4),19-22。
張德明(2011)。有效觀課議課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育教學研究,55,56。
張德銳(1996)。教學視導的權變途徑。載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教學視導參new window
考資料彙編(頁75-7108)。臺灣台東:台東縣政府教育局。
張德銳(1999)。教師在重建學校運動中應加強專業者的角色。教師天地,98,17-22。new window
張德銳、蔡秀媛、許籐繼、江啟昱、李俊達、蔡美錦、李伯佳、陳順和、馮清皇、
賴志峰(2000)。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new window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五南。
郭華(2008)。名師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從對五位名師質的研究中談起。中國教育
學刊,8,31-34。
郭曄(2003)。靜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學的社會建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郭明德(1998)。質化研究的探討與省思。教育研究,6,153-173。
梅嘉陵(1996)。説課--授課--評課。湖南教育,8,24-25。
曹建民、韓立強(2005)。集體備課在教師培育中的作用。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
果論文集(第五卷),2485-2486。
強海燕(2005)。中、美、加、英四國基礎教育研究。北京:人民教育。
莊春梅(2009)。教學觀摩,做個聰明的「觀摩者」。早期教育,4,52。
章衛娟(2010)。對初中數學公開課的價值的思考。蘇州大學學科教育碩士論文,
未出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2003)。質性資料分析、詮釋與撰寫: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質性工作坊成果摘要,研究資訊,11(4),161-171。
陸靜塵、李子建(2011)。學校情境中的教師實踐知識~敘事探究和民族誌研究方
法的視角。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0,51-60。
盛克猷(1983)。怎樣評課和分析課。出版者不詳。
程紅艷、董英(2011)。新教師的專業發展。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臺北:巨流。
隋鏡(2010)。文化學視角下的小學語文公開課研究。東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碩
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1994)。準備教學演示的要領。臺灣教育,51,20-23。
彭海歐、賀鳳嬌(1999)。對一些公開課的再認識。湖南教育,24,35。
馮海生(2012)。淺談集體備課。新課程(上),2,3。
項家慶、潘海燕(2008)。教師怎樣上好公開課。北京:中國輕工業。
湯才偉、朱嘉穎(2006)。不同專業支持對不同背景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學校改
進與伙伴協作兩岸三地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楊琳(2005)。公開教學管理個案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楊思偉(2012)。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之教育發展。臺北:五南。
楊春茂(2013)。師德建設要強化制度保障。中國教育學刊,12,1。
楊學敬(2008)。小學教師學習現狀的實證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振昇(1999)。我國教學視導制度之困境與因應。課程與教學,2(2),15-30。new window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師new window
大書苑。
楊深坑(2002)。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臺北:心理。new window
楊景堯(2005)。大陸初等教育評述。2013年12月23日取自於
http://www.superlogos.com.tw/teach/china/index-04.htm
楊啟富(2008)。導師制:青年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
版),30(1),88-90。
楊蘭映(2006)。教師學習教學中默會知識之初探。教育社會學通訊,73,26-38。
楊繼軍、李平(2008)。論教師專業發展之同行互助聽課。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
學報),22(7),28-30
經柏龍(2012)。教師專業素質:形成與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葛葆勘(1973)。國小教學觀摩之我見。國教月刊,20(4),16-17。
雷玲(2013)。好課是這樣磨成的~語文卷2。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鄒繼良(2001)。聽課制度運行與評價之我見。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
4,106-108。
樂怡(2010)。初中公開課教學管理的研究:以w市s初中公開課管理為案例。華東
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經河(2003)。真實:公開課的生命。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7(4),79-82。
趙岩(2012)。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公開課。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8(6)
,61-62。
趙超(2012)。解析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政策資訊,1,6-7。
趙玉生(2006)。教師專業發展:內涵及問題。教師新概念,8(5),24-25。
趙昌木(2002)。論教師成長。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4(3),11-15。
趙明仁(2010)。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趙宗奇(2004)。從生本的角度看公開課。廣東教育,2,43。
趙樹賢(2006)。教師學習的學校管理。教育理論與實踐,26(7),18-20。
趙國忠(2010)。聽課最需要什麼~中外優秀教師給教師最有價值的建議。南京:
南京大學。
劉建強(2007)。學校聽課制度的有效性。校長論壇,3,63。
劉世閔(2006)。質性研究的分析方式。載於劉世閔主編,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
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8為例(頁163-217)。臺北:心理。
劉欣宜、洪明全(2011)。從教學視導觀點談如何促進教師有效教學。華醫社會人new window
文學報,24,75-91。
劉國光(1976)。如何改進小學校內教學觀摩會。國教世紀,12(3),8-10。
劉端文(1997)。對公開課的幾點改進意見。中國學校體育,2,32。
劉曉瑜(2012)。小學英語公開課效應研究。河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
出版。
劉艷萍、周廷勇(2007)。教師學習態度現狀及特點。教育科學研究,5,1-3。
歐用生(1998)。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13a)。學習的革命:本土實踐的反思。載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
新北市教育季刊:學習共同體特刊(頁4-16)。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歐用生(2013b)。日本小學教學觀摩~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教育資料集刊,57,new window
55-76。
歐用生、黃彥文(2013)。大陸的校本教學研究。新北市教育季刊,6,13-17。
歐孝春(1995)。公開課「試教」現象面面觀。湖北教育,21,88-89。
鄭同僚(2013)。仙台印象:清涼路(2013年2月22日)。國語日報,第A5版。
鄭鴻穎(2014)。中英兩國教師專業標準對比解析。教育與教學研究,28(11),
23-26。
滕光輝(2005)。西北師大附小教學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
滕衍平(2005)。公開課,何以與老師們零距離。河北教育,21,26。
蔡宗河(2005)。英國《學科領導人標準》對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教育研究new window
集刊,51(3),101-133。
蔡培村、鄭彩鳳(2003)。教師職級制度的內涵及實施取向。教育資料集刊,28,
319-350。
蔡偉鼎(2009)。論詮釋學之存有學轉向的語言哲學基礎。東吳哲學學報,20,new window
51-89。
謝文全(1999)。教學視導的意義與原則~並以英國教學視導制度為例。課程與教new window
學,2(2),1-14。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心理。
蔣姿儀(2012)。幼兒教育。載於楊思偉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之教育發展(頁new window
1-24)。臺北:五南。
錢雯雯(2007)。公開課若干爭議問題述評。上海教育科研,7,34-37。
韓立強(2005)。談一談教研組資源中的集體備課。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
集(第二卷),1820-1823。
韓淑萍(2009)。公開課:作為教師成長的專業實踐。當代教育科學,2,34-37。
韓鶯妹(2013)。千磨萬鍊始見金~淺談青年教師在磨課中促進專業發展。讀與寫
雜誌,10(1),200。
鍾英(2012)。西部頂崗置換教師培訓中若干問題的探討。黑龍江高教研究,7,
119-121。
鍾啟泉(2003a)。教師專業化的誤區及其批判。教育發展研究,4(5),119。
鍾啟泉(2003b)。論中國大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價值轉型。教育研究(大陸版),
3,30-40。
鍾啟泉(2007)。教學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全球教育展望,242,8-14。
魏勇(2004)。潛規則。教師之友,10,20-21。
羅寶鳳(2007)。教師的職場學習:強化教師學習與教育改革之連結。成人及終身new window
教育學刊,9,127-158。
顧明遠(1999)。教育大辭典。上海:上海教育。
顏芳玉、劉萬海(2012)。近十年來國內教師學習研究述評。基礎教育,9(6),
46-50。
顏慶祥(2004)。中國大陸教育研究:政策與制度。臺北:五南。new window
饒見維(1997)。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教育革新。載於高強華主編,學校教育與教
育革新(頁40-67)。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饒見維(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
研習資訊,16(6),13-24。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譚彩鳳(2011)。有效能教師學習社群之發展:香港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new window
刊,7(2),213-228。
蘇連福(2013)。試析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與計劃類型。河南科技學院學報,8,
24-26。
蘇慧貞(2012)。從幼教師轉變歷程論教師之學習與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
29(1),25-33。
關文信(1997)。基礎教育教學基本功:小學語文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Barth, F.(2002). Sidney W. Mintz Lecture for 2000: An anthropology of knowledge.
Current Authropology, 43(1), 1-18.
Bassey, M.(1999).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liner, D. C.(1997).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New Orlean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Borko, H., & Putnam, R. T.(2001). Learning to teach. In V.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pp.673-708).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chran-Smith, M. and Lytle, S. L.(1999). Relationals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4,249-305.
Cohen, S.(2004).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lement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 Bringing understandings to light.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Danjun Ying, I.(2012). Exploring discursive practices of teacher learning in a
cross-institution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China. In M. Kooy & K. Van
Veen(Eds.) Teacher learning that matter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176-194)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Dargo-Severson, E.(2004). Construc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adult development.
In E. Dargo-Severson(Ed.), Helping teachers learn.(pp.21-35). Thousand Oaks,
CA: Crow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0).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2nd ed. ) ,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usand Oaks.
Easton, L. B.(2008).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rofessional learning. Phi Delta
Kappan, 89(10), 755-761.
Eisner, E.W. (1998). The enlightened eye: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Erickson, F.(1986).Qualitative methods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M.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pp.119-161). New York: Macmillan.
Freeman, D.(2002). 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 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Language Teaching, 35, 1-13.
Fullan, M. & Moles, N. B.(1992). Getting from right: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 Phi
Delta Kappan, 73(10). 744-752.
Fullan, M.(2007).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4th)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damer, H. G.(1975).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The Continum Pulishing Co.
Greene, M.(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morden age.
California: Wadsworth.
Hoban, G. F.(2002). Teacher learning for educational change: A systems thinking
approach. Open University Press.
Jones, J.(1993). Appraisal and staff development in school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Jurasaite-Harbison, E., & Rex, L. (2005). Taking on a researcher’s identity: Teacher
learning in and through research participation.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6,
425-454.
Lieberman, A. & Mace, D.(2008). Teacher learning: The key to educational refor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9(3), 226-234.
Lincoln, Y. S. (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ut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9). Fourth generation of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Little, J. W.(2003). Inside teacher community: Represenations of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5(6), 913-945.
McDiarmid, W. G., & Ball, L. D.(1988). “Many moons”: Understanding teacher
learning from a teacher education perspective. East Lansing, Michiga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O’Sullivan, M. C. (2002).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transfer of reflective approaches to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ET) for unqualified and underqualified
primary teachers in Namibia[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8, 523-539.
Schön, D. A.(1985). The reflective practic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ön, D. A.(2011). Teachers as learners: A study of elementary teachers’
implementation of the IOW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Doctoral
Dissertation. Drake University. UMI.
Shulman, L.(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hulman, L. S. & Sherin, M. G.(2004). Fostering communities of teachers as learners: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6(2), 135-140.
Stake, R. E.(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Stephens, D.(2009).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settings: A practical guid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Van Veen, K., Zwart, R., & Meirink, J.(2012). What mak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ffective? A literature review. In M. Kooy & K. Van Veen(Eds.)
Teacher learning that matter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pp.1-21)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Washer, P.(2006). Designing a system fo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14(3), 243-150.
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2th ed.). London: Sage.
Yin, R. K.(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Inc.
Yin, R. K.(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4th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