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數位化補救教學對學業成就影響之後設分析
書刊名:教育科技與學習
作者:廖遠光 引用關係謝彩鳳
作者(外文):Liao, Yuen-kuangHsieh, Tsai-fe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1
頁次:頁101-125
主題關鍵詞:資訊教育數位學習補救教學學習成就後設分析Computer educationE-learningDigital-based remedial instructionAcademic achievementMeta-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2
  • 點閱點閱:73
本研究透過系統化的文獻分析探討數位化補救教學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本研究以後設分析法分析了國內數位化補救教學成效相關研究共38篇。結果顯示數位化補救教學對於學生學業成就具有正向的效應,整體效應量(ES)為0.32。數位化補救教學在提升低成就學生學業成就上優於傳統教學。本研究盡一步發現,學業成就會受到六個調節變項(學習階段、學科領域、教學者偏誤、實驗組指導方式、數位化補救教學類型、及教學期間)之調節作用而呈現差異。
期刊論文
1.廖遠光、黃淑敏(20030900)。電腦網路學習與傳統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1,161-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清山、林天祐(2003)。補救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16,159-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iao, Yuen-kuang Cliff(2007)。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A meta-analysis。Computers and Education,48(2),216-233。  new window
4.Boggs, Stacey、Shore, Mark、Shore, Jo Anna(2004)。Using e-Learning Platforms for Mastery Learning in Developmental Mathematics Courses。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Education,38(2),213-220。  new window
5.陳伯璋、林世華、謝進昌、陳清溪、曾建銘、林宜臻、金冠宇(20091200)。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於攜手計畫執行現況之調查研究。研習資訊,26(6),27-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紀慧、許宛琪(20071000)。網路學習融入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8,227-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連廷嘉、施智元(20090800)。傳統和數位教學情境設計理論與應用。研習資訊,26(4),43-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遠光(19930500)。電腦程式對認知學習的影響--後設分析。新竹師院學報,6,213-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iao, Y. C.、Chang, H.、Chen, Y.(2007)。Effect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in Taiwan。Computers in the Schools,24(3),43-64。  new window
10.Lou, Y.、Bernard, R. M.、Abrami, P. C.(2006)。Media and pedagogy in undergraduate distance education: A theory-based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literature。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54(2),141-176。  new window
11.王曉睿、蔡松男、林朝清、周建宏、王怡萱(2009)。不同電腦輔助學習策略輔助數學分數概念課程學習效益之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4),326-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Li, Q.、Ma, X.(2010)。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on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2(3),215-243。  new window
13.李孟峰、連廷嘉(2010060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15-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06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琬淑(19950600)。三種不同補救教學方式對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實施成效之比較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 臺南師院,1,345-3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游惠美、孟瑛如(19980600)。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對國小低成就兒童注音符號補救教學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07-3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繼德(20090300)。資訊融入同儕教導制英語補救教學之應用。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2,139-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Clark, R. E.(1983)。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3(4),445-459。  new window
19.Christmann, E.、Badgett, J.、Lucking, R.(1997)。Progressive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econdary students。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29(4),325-337。  new window
20.張新仁(20010600)。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ulik, J.(1983)。Effects of computer-based teaching o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5(1),19-26。  new window
22.Liao, Y. K. C.(1999)。Effects of Hypermedia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8(3),255-277。  new window
23.Ryan, A. W.(1991)。Meta-analysis of Achievement Effects of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lementary Schools。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7(2),161-184。  new window
24.Brants, L.、Struyven, K.(2009)。Literature Review on Online Remedial Education: A European Perspective。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3(4),269-27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敏慧、陳美樺、管怡婷、郭榮學、陳慶帆(2001)。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差異與融合分析。第五屆全球華人教育資訊科技研討會。中壢。1199-1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錦芬、鄒彩完、黃維瑜、陳順和(2009)。探討電腦英語教學課程提升臺北市國小中低年級低成就學童的字母認讀與音韻覺識能力之效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建利(2009)。美國手語趣味學英語光碟輔助接受「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救教學的國小學生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重佑(2010)。悅趣化合作學習融入國中英語補救教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宛瑩(2008)。國中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策略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世平(2008)。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情緒智力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文惠(2009)。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及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綱正(2011)。數位遊戲式學習融入自然領域對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成效與態度之影響(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愛珍(2006)。數位學習應用在會計學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雅莉(2004)。國小五年級學生在線上補救教學環境下學習時間概念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韻婷(2011)。電腦輔助單字教學對高職學生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月菁(2007)。科學故事電子繪本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對學童對科學的態度及科學學習動機之成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玥秀(2010)。電子白板融入英語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亮慈(2010)。多媒體繪本融入英語補教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童閱讀理解與學習態度之影響(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威辰(2011)。線上即時通訊運用於第二語言習得之成效:後設量化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佩蓁(2010)。以適性診斷測驗結合電腦輔助教學進行國中學習障礙學生數學領域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勝賢(2009)。探討擴增實境融入行動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慧靜(2006)。國中數學線上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姚文仁(2007)。國中三角形相關概念GSP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良興(2010)。以後設分析法探討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之學習成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千惠(2009)。電腦輔助字母拼讀教學對五年級學生拼讀與拼字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婉菁(2003)。高雄市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科網路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翁維健(2007)。網路評量及補救教學系統應用之研究-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六上「天氣的變化」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健泉(201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以磁場與電流磁效應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俊昌(2006)。多媒體對中、低成就國中生補救教學之研究--以「透鏡成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德昌(2011)。資訊融入地震防災教育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成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佩玉(1990)。CAI在國中地理科補救教學上的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惠雯(2004)。電腦網路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宛琪(2006)。數位學習於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以國一「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梁嘉勝(2006)。適性化補救教學系統--以分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湯茹君(2007)。運用電腦教學光碟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英文字母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湘琳(2010)。教學影片結合網路學習平台的數學補救教學成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廖淑麗(2009)。社會學習領域補救教學與測驗系統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鄭富美(2009)。虛擬教具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後設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景聰(2008)。虛擬教具融入國小六年級分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蔡依儒(2010)。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英語補救教學學生認字表現之成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盧玉龍(2008)。電腦化分數概念補救教材設計及其在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童補救學習之應用(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賴緯濤(2009)。整數四則計算練習網站的設計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蕭信雄(2008)。電腦輔助學習線上教材對提昇國小三年級學童開放式加減算式填充題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鍾天正(2001)。台北市高職實施網路教學之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顏晴榮(1986)。電腦輔助教學在高商計算機概論課程實施補救教學之評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蘇楣雅(1999)。不同補救教學和學生個人特質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作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蔡欣嘉(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小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沼澤(2005)。我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郁雯(2004)。電腦模擬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吳昭明(2008)。資訊融入衛星科技教學活動對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臺東縣復興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玉貞(2006)。資訊融入國小英語補救教學(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羿吟(2009)。科技融入主題探索學習對國中生之創造思考能力、學習動機與學科成就之影響:以數學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林岑(2004)。以數位學習系統施行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王黃隆(2003)。電腦補助教學對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之效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何旻穎(2011)。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年興、楊錦譚(2007)。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縣:博碩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正治(2003)。單一受試法。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肓部(200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eans, B.、Toyama, Y.、Murphy, R.、Bakia, M.、Jones, K.(2009)。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Policy Development。  new window
6.教育部(2007)。96年度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節數、編班人 數、實施年級及時間」。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cMillan-Culp, K.、Hawkins, J.、Honey, M.(1999)。Review paper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New York:Center for Children and Technology。  new window
8.張霄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edges, L. V.、Olkin, I.(1985)。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eta-analysis。Academic Press。  new window
11.Rosenthal, Robert(1991)。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12.Cohen, Jacob(198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Academic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2011)。教育部施政理念與政策,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30109145427/10109%E6%95%99%E8%82 %B2%E6%96%BD%E6%94%BF%E7%90%86%E5%BF%B5%E8%88%87%E6%94 %BF%E7%AD%96_%E4%B8%8A%E7%B6%B2%E7%89%88.pdf, 2013/12/30。  new window
2.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手冊,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685, 2013/1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2012)。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http://edu.law.moe.gov.tw/Law- Content.aspx?id=FL047648, 2013/1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