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懲罰與責任:教師專業倫理之辯證
作者:李真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Chen We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馮朝霖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懲罰教師專業倫理教育責任punishmentresponsibilityethics of teac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本研究主要析理台灣教育界對於懲罰議題的不同立場,藉以探討懲罰與教師責任之間的倫理辯證關係。研究問題主要回答有五。
本研究的第一個研究問題是:「以往理論上所認可的懲罰正當性有那些?」我們的回覆是:基於公平正義的應報論、以及基於社會效益而的嚇阻論及改造論。應報論認為學生犯錯應當為其行為付出代價,嚇阻論認為懲罰學生是為了避免有人再敢以身試法,改造論則是希望幫助學生改過而不再犯。
這些懲罰理論所持的正當性都十分有理據。不過,由於批判教育學者及Foucault的啟發,懲罰所依恃的規則以及所仰賴的權威都有商榷的餘地,不應視為理所當然。固然懲罰犯錯者可能懷有善意,但這善意也未必是不能檢討的。再者,教育現場時常不當使用懲罰(體罰),像這種暴力對待學生的方式實在是對學生人權的一大侵犯。故本研究第二個研究問題「懲罰的正當性在當今有無修正的必要?」即證為有此必要。
再就以往台灣教育場域何以慣用懲罰之結構性因素予以考察,發現傳統文化的影響曾構成支持懲罰的結構之一部分,但是升學主義、管理主義所帶來的教育扭曲較具決定性。此外,師資培育的專業化過程並未明顯改善所謂「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惡習」-體罰。教育專業的論述裡頭,對於體罰雖有反對之意見,但仍持適度保留的態度-即懲罰雖是下下策,但它可用,唯須慎用。因此,本研究第三個研究問題「往昔傾向支持懲罰的脈絡是什麼?」答覆如上。
既然往昔存在著支持懲罰的脈絡,那麼我們是否有超越之作法可以解決這樣的難題,便成了反對懲罰立場必須提供的論證。我們在第五章介紹了關懷倫理學的主張,這項倫理主張可以補足以往我們只訴諸於正義為最高價值的空缺,也就是以一個更全方位關照到事務情、理、法三面倫理學來看待犯錯者是否一定要懲罰的議題。再者,我們也認為教師情意智慧的培養有其必要,才得以解決一部分現今時常因情緒控制不佳而造成校園體悲劇的遺憾。同時,教師應當打破沈默文化、勇於發聲,並正視學生的反抗文化所傳達的背後意涵,如此才不會因著教師自己的權威而成為壓迫的一方。除了這些理論意味濃厚的述介外,我們也舉了一些體制內教育者之圖像供參。最後,我們以另類教育之另類思維與作法,讓我們見識到一些可行的替代方案,既可兼顧到學習者本身的自主性,也關注到集體的秩序。於是,本論文第四個研究問題「有無超越懲罰以外的管教理念與參考作法?」我們的答覆是有的,而且還陸續在繁衍中…
最後一個研究問題「教育專業倫理如何看待與拿捏懲罰議題?」是本論文的總結。我們確認了教育專業所致力的價值,乃是真、善、美的實踐。師者的教育責任在於其有義務確保這樣的事情發生,或至少他/她必須長養著這樣的環境。
教師專業責任的高標,在於關懷所有學生並致力於其最佳之利益。教師專業責任的低標,則在於公平正義原則下不傷害學生為原則。
教育責任含納著管教或不管教,不管教不意謂放棄,而是等待緣熟而教。管教也未必需要懲罰,不懲罰也可使之省過。這些都需要智慧才可以判斷。教師專業倫理即是確保教師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
懲罰學生不應指向於學業學習上,而應將其應用於德育、群育上的偏差行為之對治上。而且對於懲罰必須有這樣的判斷共識:動機利他、方法適當、時機妥切等三項條件均具備,才算是符合教育專業倫理。
最後,也別忘了批判教育學與Foucault給我們的忠言。懲罰是一個事件。整個處理學生行為的始末過程是身教的示範,也是教育得以展現善意的最佳時機。同時,懲罰者的動機若不具善意,則任何形式的懲罰,那怕是輕柔的,都可能是支配關係而存在。那麼,懲罰學生即使是盡了教育者的責任,也變得不符合教師專業倫理了!
The aim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clear out the concepts between “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ity” beyond the discourses of education in Taiwan. It is proposed five main questions here, the core of all the questions is to answer the ethics for professionals in education, especially for teachers.
The first question to be discussed is how is it thought justified of punishment in theori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theories of punishment offering justification acknowledged. They are retributive theory, deterrent theory, and reformative theory. Punishment is justified in response to offenders’ desert, or to threat offenders from doing again, or as a means to re-educate people, in these three different visions of theories. There is no disagreement on these three theories that the assumption that rules are authorized and those who break the rules should be punished without excuses.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 times, though the justification of punishment were wildly accepted, we must no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punishment-rule, authority and pain is need to be reexamined. For Foucault, according Discipline and Punish, punishment is in the same sense of discipline, namely without discipline there is no punishment neither.
Critical theorists begin with the premise that people are unfree and inhabit a world life with contradictions and asymmetries of power and privilege. Under such context of real life, punishment is the means of hegemony without doubt.
The advocates of human rights see punishment as violence. It is mistaken to think that corporal punishment accepted in education. Children should be raised up and educated in atmosphere filled of dignity and respects, not the treatment of punishment (especially physically).
All these views challenge the rules governed punishment, question the authorized power to exert punishment, and reject the pain on the human bodies. The evidence shown here is that justification of punishment theories have to be rectified.
Furthermore, we have recalled the context why punishment used throughout in schools in Taiwan. It seems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in Taiwan did not prepare our teachers well to reform the phenomenon of punishment abuse.
We also offered some alternatives to educators for teaching without punishment. We drew attention to the ethics of “care”,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ethics of “justice”,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 well. Some real examples and useful thoughts were shown that the preparation and in-service training of teacher professionals need to be reformed too.
Finally, we come to a conclusion of 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ity of teachers. It needs to be recognized as part of ethics of educators.
壹、 中文書目

丁凡等譯(1997)。瑟谷傳奇(Greenberg, D原著)。台北市:遠流。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1993)。園丁的故事。台北市:書泉。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市:洪葉。new window
毛連塭(1990)。師範學院目標及課程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頁83-122)。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克難譯(1984)。夏山學校(Neil, A. S.原著)。台北市:遠流。
王秋絨(1997)。我國國中師資培育學程之建構。台北市:師大書苑。頁117。
王煥琛(1995)。傳統師道觀的現代化之研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頁1-31)。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瑞賢譯(2006)。教育論述之結構化(Basil Bernstein)。台北市:巨流。
王維春(2006)。淺談正確面對懲罰教育。沈陽教育學院學報,8(3),64-66。
王萬清(1986)。愛之深、「責」之切-談教師應如何懲罰學生,師友,6-9。
王震武、林文瑛(1994)。升學主義、升學制度與升學症候群。載於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王震武、林文瑛著)。台北市:桂冠。new window
王靜珠(1988)。如何運用獎勵與懲罰。國教輔導,27(5),9-11。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23-57。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安東尼‧昆登著;時國銘譯(1999)。休謨。台北市:麥田。
甘可欣(2001)。從傅科的權力論述觀點檢視國內訓輔制度趨勢發展。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史英(1999)。體罰、威權與管理主義。人本教育札記,120(1999/6/1),頁21。
台灣省教育廳編印(1955)。十年來的台灣教育。
台灣省政府編印(1986)。台灣省國民小學常用教育法令彙編。
包凡一、王湲譯(1992)。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C. H. Cooley原著。台北市:桂冠。
司琦(1971)。師範專科學校課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素質研究(頁188-235)。台北:台灣商務。
田雲蘭(2004)。教育過程中應慎用懲罰。晋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2),2004年6月,頁116-118。
朱文雄(1989)。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
朱敬先(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全國比較教育研究會、全國教育史研究會編(1988)。馬卡連柯教育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夸美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原著 ; 傅任敢譯(1999)。大教學論。北京市:教育科學。
汪文聖(2004)。亞里斯多德與海德格論存有的「剝奪」與「復原」-「疾病」與「療癒」的現象學意義溯源。揭諦,6,1-30。new window
汪知亭(1959)。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台灣書局發行。
沈翠蓮(2000)。師範學校培育小學師資的歷史脈絡(1950-1960)。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頁1-17)。台北市:台灣書店。
但昭偉譯述(2002)。重讀彌爾的效益論。台北市:學富文化。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
何懷宏,廖申白譯(1989)。倫理學體系。(弗里德里希.包爾生,Friedrich Paulsen,1846-1908原著)。台北市:淑馨。
何齊宗、肖慶華(2004)。對教育懲罰的理性思考。中國教育學刊,第九期,2004年9月,頁21-24。
亨利•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廖申白譯(1995)。倫理學方法。台北市:淑馨。
吳清山(1991)。懲罰不是教育的萬靈丹:如何懲罰更具有教育意義。教師天地,53,頁20-24。
吳清基(1988)。學生權利的主要內涵分析。現代教育,3(1),77-89。
吳毓真等(2007)。勞工階級國中學生校園次文化之探討:Paul Willis「文化創生」概念的批判省思與應用,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辦,教育與文化論壇-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頁111-134)。
余振民譯(1997)。教育的藝術:世界性的華德福教育(Roy Wilkinson原著)。台北縣中和市:光佑文化。
沙琦(2004)。懲罰:教育價值蘊藏在其中。思想理論教育,2004年10月,頁20-21。
汪小玲(2003)。從規訓權力關係看中途學校的實踐。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連煌(1984)。論學校的懲罰問題。臺灣教育,329,頁52-58。
李子卓、杜殿坤、吳文侃等譯 (1981)。蘇維埃學校裡的教育問題;馬卡連柯原著。北京:人民教育。
李宜芳、王梅香(2007)。走出寂靜:從沈默到發聲的教學之路。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149-179)。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李真文(1998)。台灣教育改革中的正義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科逸(1999)。網際網路之隱私保護。資訊法務透析(1999/3),頁18-28。new window
李雅卿(1997)。種籽手記。台北市:遠流。
李園會(1989)。班級經營。台北市:五南。
李潤洲(2003)。教育懲罰的正誤談。中小學管理,2003-4,頁19。
坂元良江著;盧美貴、曾惠梅譯(1991)。成長在夏山:拓拓的夏山學校生活。台北市:遠流。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發行。
宗亮東、張植珊(1971)。提高國民中小學師資素質的研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素質研究(頁62-86)。台北:台灣商務。
林火旺(1999)。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玉體(2001)。幼兒教育思想。台北市:五南。
林玉體(2003)。台灣教育史。台北市:文景。
林文瑛、王震武(1994)。從體罰現象探討中國人的懲罰觀及教育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1-0301-H-030-504)。台北縣: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
林永豐(1996)。台灣師範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增訂一版)(頁33-57)。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姿慎 (2003)。學校體制中的規訓與抗拒-一個國小教師的現場探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台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頁1-25。new window
林昱瑄(2007)。一群「愛玩」青少女的生活方式及其抗拒意涵,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辦,教育與文化論壇-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頁203-249)。new window
林建福譯(2004)。開放教育的哲學。台北市:五南。
林建福(2006)。德行、情緒、與道德教育。台北市:學富文化。
林家興、洪雅琴(1999)。國民中學試辦專業輔導人員實施成效及可行推廣模式評估。教育部青少年輔導工作計畫報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林清江(1987)。重振學校倫理的途徑。載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院印行,校園倫理專輯(頁7-15)。台北市: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靜淑(1997)。台灣有關體罰教育政令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靜淑(1998)。台灣有關體罰教育政令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第3集,頁61-78。
邵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周天良(2004)。論懲罰在教育中的有效運用。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8(4),2004年12月。頁98-100。
周林根(1966)。中國古代禮教史。基隆市:台灣省立海洋學院。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縣:正中。
芭芭拉•麥凱南(Mac Kinnon B.)編(2003)。倫理學:原理及當代論爭(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施明煌(2004)。發覺-第一屆SUPER教師獎得獎專書。台北市:全國教師會。
查爾斯•史諾(C. P. Snow);林志成,劉藍玉譯(2000)。兩種文化。台北市:貓頭鷹。
侯文詠(2003)。危險心靈。
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編(2006)。另類教育在台灣。台北市:唐山。
唐大宇(2003)。「罪與罰的反動」-非刑罰化思想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祚泰(1991)。訓育社會的形成-米修.福寇(Michel Foucault)思想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亞里士多德原著;苗力田譯(1990)。尼各馬科倫理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高明士(1999)。中國教育制度史論。台北市:聯經。
高明士(2004)。中國教育史。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高明士(2005)。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市:五南。
高廣孚(1989)。教育哲學。台北市:五南。
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許慧玲編譯(1988)。教室管理。台北市:心理。
曾英(1999)。試論教育中的懲罰。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5(1),頁25-27。
莊訓當(1996)。「管教」與「懲罰」。諮商與輔導,124,頁45-47。
陳光金、沈杰、朱諧漢譯;Emile Durkheim原著(2001)。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秀容(1997)。近代人權觀念的轉變:一個社會生態觀點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2),頁101-132。new window
陳河泉(2001)。隱私權在我國法制之規範現況與未來展望,全國律師,5(6),頁21-23。
陳秉璋、陳信木(1988)。道德社會學。台北市:桂冠。new window
陳娟(2004)。為「懲罰教育」正名。思想理論教育,2004年10月,頁20-21。
陳啟剛(2003)。揭開懲罰教育的”黑箱”。當代教育論壇,006, 61-63。
黃士嘉(1999)。師範教育史論集。台南市:漢風。
黃坤錦(1991)。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武雄(1996)。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二版。台北市:遠流。
黃炳煌(2002)。教育小語。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3)。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錦山(1995)。傅柯規訓概念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藿(2004)。教育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載於作者主編,教育專業倫理(1)(頁1-43)。台北市:五南。
黃藿、但昭偉總校譯(2007)。教育意義的重建:教育哲學暨理論導論(David Carr原著)。台北市:學富文化。
國立編譯館編著(194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1994)。我國師範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市:教育資料館。
陸紹珩原作;鄭志明導讀(1986)。醉古堂劍掃。台北市:金楓發行。
馮朝霖(1998)。教師文化的轉化。社教雙月刊,1998年10月,頁6。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元照。
馮朝霖(2002)。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載於薛曉華譯,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推薦序)。台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馮朝霖述 ;林佳宜、陳麗秋(採訪)(2005)。教育專業倫理。教育研究,132,5-10。
馮朝霖(2006)。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137-167)。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359-408)。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俊麗(2002)。教育領域中的“懲罰”問題試探。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11期,34-37。
張高賓(2000)。體罰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探討。師友,395,頁33-37。
張盈堃、陳慧璇(2004)。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的宰制與抗拒。應用心理研究,21,35-62。new window
郭明德(2003)。論懲罰(體罰)在班級管理上的問題。學生事務,42(4),頁49-55。
溫世頌(197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楊大春(1995)。傅柯。台北市:生智。
楊亮功(1965)。師範教育之沿革及其進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研究,頁1-15。台北市:正中書局。
楊國榮(2002)。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楊瑞珠主編(1996)。教師情緒管理。台北市:教育部。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劉真(1982)。師道。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鄭世興(1969)。教育目的,載於田培林主編,教育學新論。
蔣興儀,燕珍宜(2001)。人權發展的張力與意涵。學生輔導,73,72-81。
蔡采秀譯(1998)。傅科(Barry Smart)。台北市:巨流。
蔡德輝、楊士隆(2004)。犯罪學。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錢清泓(2007)。回家作業與教師工作情緒,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辦,教育與文化論壇-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頁423-456)。
簡成熙(2004)。教育專業倫理信條能提昇教育專業地位嗎?載於黃藿主編,教育業倫理(1)(頁97-133)。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簡成熙(2005)。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載於作者,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頁269-301)。台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簡惠美譯(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A. Giddens著)。台北市:遠流。
謝洲融(1978)。教師應扮演的角色。師友,26-28。
瞿同祖(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市:里仁書局發行。new window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頁23-48。new window
























貳、 英文書目

Adler, A. (1930). The Science of Living. London : George Allen & unwin.
Adler, A. (1931).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 London : George Allen & unwin.
Andenaes, J. (1974). Punishment and Deterrenc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en Press.
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N. 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 J.: Prentice-Hall.
Bean, P. (1981). Punishment: A Philosophical and Criminological Inquiry. Oxford, England: Martin Robertson.
Bowie, N. E. (1985). Making Ethical Decisions. N. Y.: McGraw-Hill.
Bowles, S. and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 Y.: Basic Books.
Burge, R. W. (1982). Do the Guilty Deserve Punishmen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9(4). P.193-210.
Cottingham, J. (1979). Varieties of Retribu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9(116), pp.238-246.
Davis, M., (1986). Harm and Retributio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5(3), pp236-266.
Durkheim, E. (1893).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 : Free Press.
Dyde, S. W. (1898). Hegel’s Conception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The Philosophcal Review, 7(1), pp.62-71.
Flew, A. G. (1954). Crime or Diseas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1), pp.49-62.
Foucault, M. (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 Sheridan Trans., 1977).New York: Pantheon.
Freire, P. (1972).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Myra Bergman Ramos trans.). NY: Routlege.
Garland, D. (1993). Punishment and Modern Society: a study in soci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rland, D. (1999). Durkheim’s sociology of punishment and punishment today. in Cladis, M. S. (ed.). Durkheim and Foucault: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and punishment. Oxford: Durkheim Press. pp.19-37.
Gibbs, J. P. (1975). Crime, Punishment and Deterrence. NY: Elsevire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
Gibson, R. (1986/1988). 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 吳根明譯,。批判理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Govier, T. (2002). Forgiveness and Revenge. London: Routledge.
Greenspan, P. S. (1995). Practical guil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mshaw, J. (1986). Philosophy and feminist thinking.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ampton, J. (1984).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of Punishment.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3(3). Pp.208-238.
Heidegger, M. (1927). Sein und Zeit. (trans.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1962). New York: Harper.
Hollin, C. R. (2001). To treat or not to treat?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Hollin ed. Handbook of Offende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p.3-15.
Honderich, T. (1989). Punishment: The Supposed Justifications. MA: Polity Press.
Jeffery, C. R. (1965). Criminal Behavior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Criminology, and Police Science, 56: 294-300.
Kanpol, B. (1999). Critical Pedagogy: An Introduction. 2nd. CT: Bergin & Garvey.
Kellner, D. (2003). Toward a cr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Democracy & Nature, 9(1), 51-64.
Kelly, P. C., Weir , M. R. & Fearnow, R. G. (1985). A survey of parental opinions on corporal punishment in school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6(3), 143-145.
Kohlberg, L.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N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Kohlberg, L. (1984).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Natur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s.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Lauderdale, P. (1976). Deviance and Moral Boundar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4). Pp.660-676.
Lister, I. (1984).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Human Rights.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9DECS/EGT (84/27). ED261924.
Marshall, B. C. & Robert, F. M. (1992).(8th ed.) 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r.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McLaren, P. (1989). Life in schools :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Mill, J. S. (1859; 1978). On Liberty. Indiana: Hackett Publishing.
Mill, J. S. ; Warnock, M. ed.(1861; 1962). Utilitarianism. Glasgow: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Miller, R. (1994). Alternative Education: Challenging the Assumptions about Schools. In Jerry Mintz(Eds.). The Handbook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pp.24-32).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ills, A. J. & Murgatroyd, S. J. (1991). Organizational Rul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Action.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Morrow, R. A. & Torres, C. A. (2002). Reading Freire and Habermas : critical pedagogy and transformative social change.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urphy, J. G. (1973). Marxism and Retribution. I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3). pp.217-243.
Peters, R. S. (1966).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 Allen and Unwin.
Skinner, B. F. (1971).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 New York : Knopf.
Sleeter, C. E., & McLaren, P. L.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traus, M. A. & Donnelly, M. (2005).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Coporal Punishmnet. In Straus, M. A. & Donnelly, M.(Eds.). Co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trike, K. A. (1990). The Lega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of Teachers. In Goodlad, J. I. , Soder, R. & Sirotnik, K. A. (eds.).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pp.188-22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rike, K. A. & Soltis, J. F.(1992).The Ethics of Teaching. N. 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auber, R. T. (1999). Classroom management: Sound theory and Effective practice. (3rd ed.). An imprint of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Ten, C. L. (1987). Crime, Guilt, and Punishment: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Walker, N. (1991). Why Pun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iler, K. (1988). Women teaching for change: Gender, class & power. NY: Bergin & Garvey.
Will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Zaibert, L. (2006). Punishment and revenge. Law & Philosophy. (2006)25: 81-118.
Zimring, F. E. & Hawkins, G. J. (1973). Deterrence: the Legal Threat in Crime Contro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參、 網路資料

「終結體罰,建立友善校園」活動新聞稿。http://www.tahr.org.tw/site/active/2004.04.06.htm
體罰事件統計http://tfar.info/index.php(體罰論述研究室)
人本教育基金會《回答居仁學生的疑問》(2005/10/26)http://tfar.info/archives/category/manifesto/
史英(2004)。誰主張體罰?澄清「他律」的迷思。
http://tfar.info/archives/category/manifesto/
史英(2004)。體罰辨義。
http://tfar.info/archives/2004/10/13/191/10/
蔣興儀(2006)。從「女性專用車廂」來看規約如何違反其自身。張老師月刊,轉取自eduresearch123教育哲學研究-天空部落http://blog.yam.com/eduresearch123/category/7828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