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地區大學校院與學生來源之空間分析
作者:林志重
作者(外文):Chih-Chu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何猷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高等教育學生來源教育社會學教育地理地理資訊系統戶口普查引力模式資料探勘Higher EducationSource of studentsSociology of EducationGeography of EducationGISCensusGravity modelData Mi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5
本研究利用地理學的原理與方法,探討台灣地區高等教育擴增前後,大學校院分布及學生來源的空間特性,期能開拓國內高等教育的地理研究,並作為教育行政和政策的參考。
國內尚未明確提到「教育地理」之學科領域,本研究認為「教育地理」是以地理學的觀點,運用地理學的原理及方法,研究教育資源和設施的人地關係。有鑑於國內對教育改革的重視,以及社會經濟環境劇變,「教育機會」、「學生就學」、「學校設置」和「社區關係」等涉及地理之教育議題,實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深入研究。
台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原始資料,大學生求學的學校分布於308個鄉(鎮、市、區)遠多於實際的69個,而且「居住於學校宿舍的大一學生五年前居住地點」之比例不合常理。建議2010年的普查宜建立相關檢誤機制、改進「留置填表法」的作業方式,以及確認就讀大學校院附設專科部學生的教育程度。
依據招收日間部大學生的大學校院校數與學生數擴張情形,學校設立期可分為早、中、近等三期。以ArcGIS分析大學校院的區位發展有區域均衡的趨勢,並有聚集於部分地區的現象,早期的大學密集區有5區,2003年擴增到10區,佔學校總數的90%,學生為83%,大量的學生有集中在都會地區或高人口密度的傾向。
本研究蒐集2003年各大學校院及日間部一年級學生戶籍地,回收有效學校數91%,學生佔95%。研究發現台北和高雄地區,在當地求學的學生比率最多;學生來源大致以戶籍地區和鄰近地區為主;南部區域的學生前往北部的機率,比北部區域的學生前往南部為大;公立學校比私立學校有較多遠距離的學生;一般大學比技術學院學校有較多遠距離的學生;不同地區的學校吸引學生來源的範圍大小與該地區社會經濟環境背景有關。
以各校的學生來源距離和來源機率的引力模式冪次關係迴歸分析,有80 %的學校為高相關,各大學校院依其學生來源阻隔係數大小,可分成「全國性」、「區域性」和「地方性」。利用資料探勘方法分析顯示,全國性學生來源的學校,其條件因素重要性依次為一般體系、大學、早期設立、公立;而地方性學生來源的學校條件因素為東部地區的學校。至於區域性學生來源的學校並無特別明顯的條件因素,當地人口密度和生活機能並非學生來源重要的條件因素。
In th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aiwan, it has been focusing on taking care of the weaker, equal opportunities, market functions and pursuing outstanding. These education-like topics actually have strong geography meanings. Both 'geography' and 'pedagogy' have being evolved a lot of branch discipline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of education' is still not solid in Taiwan. Under many dramatic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aiwan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For example, high competition between schools, low fertility rate and small amount of students attended schools, the difficulties to 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chances in some remote areas, etc. In short, many critical problems have a strong geography mea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co-operate between education works and geography scholars.
The research on Taiwan population census data in the year of 2000, found that the destinations that students attended were distributed in 308 townships according the census data, but it should be only 69 actually. About 54% students had been lived in the same township for five years where their schools located in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data. In other words, most students for most schools came from nearby areas, which is quite wrong.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ight result from the survey method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the census survey in the year of 2010 can be made based on this research. Distinguish and define the higher education terminologies clearly, and a mechanism of double check system should be build up to check all the potential mistakes, especially for the living townships.
The research collects the freshmen’s living township of every university in 2003, and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attend school locally is the most in Taipei and Kaohsiung, an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the south going to the north is bigger than the prob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the north going to the south, and that there are more students from distant region in public school than in private school, and that the size of range of the source of students of school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 of that district. Univers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according to its resistance coefficient. The analysis using data mining shows that the condition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is general system, universities, early-established, public school, list in the importance order. And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re the schools in the east region. As for regional universities, there is no obvious condition factor.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iving function is not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actor of the source of students.
中文部分
丁文玲(1995)我國國立大學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央研究院(2005)教育優先區計畫GIS系統,台北:教育部委託。
中國地理學會(2005)“中華民國高中地理科奧林匹亞競賽”,2005年4月1日,取自http://www.geo.ntnu.edu.tw/geosociety/geogsoc/activity/activity.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5)內政統計月報,2005年8月1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 歷年底各縣市人口數。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八版,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如哲(2005)“高等教育品質管理機制之國際經驗”,台灣教育,第632期,頁21-29。
王保進(2003)”高等教育品質的理念與實際”,臺灣教育,第619期,頁38-49。
王保進(2004)”績效責任評鑑外的選擇-整體校務評鑑”,高教簡訊,第166期,頁13。
王俊如(1993)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台北,明文書局。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第1卷,第2期,頁118-132。new window
王慶瑞(2001)運輸系統規劃(第三版),台北,正揚出版社。new window
史朝(1999)”高等教育發展的整體思路---評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理論”,高等教育研究,4,95-99。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大專教育篇,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評鑑協會(2004)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台北,教育部。
台灣評鑑協會(2005),大學校務評鑑資訊網,2005年10月1日,取自http://ua.twaea.org.tw 。
石計生、羅清俊、曾淑芬、邱曉婷、黃慧琦等人(2003)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任書鳴(2006)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排課系統之研究,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江可達、洪振聰(1999)“樹德工商專科學校二年制夜間部學生來源分析統計”,樹德學報,第23期,頁225-243。
江岳勳(2003)科技大學招生行銷策略之應用實務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休閒生活與時間運用,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28卷普查規制與作業方法,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員會(2003)高等教育促進方案,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處(2000)高等教育擴增問題,台北,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處。
何光國(1994)文獻計量學導論,台北:三民。
別敦榮、朱曉剛(2003)”我國高等敎育大眾化道路上的公平問題研究”,北京大學敎育評論,第1卷,第3期,頁54-59。
吳世政(2005)台灣棒球場域的文化空間論述-一個運動地理學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必虎、徐斌、邱扶東(1999)中國國內旅遊客源市場系統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頁83-233。
吳思華(2002)”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載於吳思華,知識資本在台灣,台北,遠流。
吳清山(1999)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133-001),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競爭力”,教育研究,第109期,頁159。
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第4期,頁1-26。new window
吳清基(1996)”高等技職教育之發展與轉型”,教改通訊,第16 期,頁33-37。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台灣社會研究,55:47-100。
巫有鎰(1998)”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做比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3期,頁213-242。
李光斗(2004)品牌競爭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明章、鄭義熙、陳榮方(2000)”運用網際挖掘進行顧客關係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市國稅局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第31 期,頁273-285。new window
李欣岳(2006)”成大10連霸總冠軍、淡江是私校冠軍,台大榮登國際化、領袖型人才第一”,天下,頁56-65。
李欣儒(2005)台灣地區大學入學選擇行為之空間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薰楓、黃朝恩(譯)(1997) 生活化地理:美國國家地理科課程標準 (Geography for life :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台北市:教育部。
沙學浚(198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11冊,地理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6版,頁4。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台灣商務。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臺北,心理出版社。
周祝瑛(2007)”從國際案例看台灣高等教育的出路”,高教技職簡訊,第11期。
周素卿(2002)”臺灣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進程-知識生產特性與學科進步性之探討”,都市與計劃,29(2):265-289。new window
周賢榕(2004)台北縣立高級中學學生入學來源之地理研究-以永平、三民、海山和三重中學四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生傳(1994)“我國高級中學教育階層化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第2卷,第3期,頁48-70。new window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生傳(2004)”臺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第23期,頁1-35。new window
林立屏(1999)花蓮市街商業地理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林志重(1982)捷運系統對高雄都會區衝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重、何猷賓(2003)“英語系學生來源時空變化之研究-北中南五所大學校院個案研究”,載於中華地理資訊學會GIS2003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2。
林志重、何猷賓(2005)“台灣教育之地理空間議題”,載於中國地理學會九十四年台灣新風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頁80-86。
林志重、何猷賓(2006)“學生來源空間結構與大學競爭力相關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TSSCI),第9卷,第1期,頁71-92。new window
林志重、何猷賓(2008)“台灣地區高等教育擴張歷程之視覺化,研究與創新,6期,頁14-19。
林志重、曾珮郁(2006)”台灣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原始資料檔處理及應用”,白沙地理,第11期,頁83-122。
林志重、楊貴三(2004)”參加海峽兩岸地貌與環境研討會心得”,白沙地理,第9期,45-52。
林志重、詹仕堅、何猷賓(2006)”應用淹水潛勢資料於都市土地規劃與管理-以彰化市為例”,白沙地理,第11期,頁23-38。
林怡婷、孟祥傑(2005)“追求完美各校都不滿意,台大兩項沒拿到佳,成大哀怨醫學院沒經費怎能跟台大比,政大文法商為主委屈處於不利,中正分到這組嘆怎麼比”,聯合報94年8月18日,C7版教育。
林祖嘉(2005)”解讀城市競爭力排名”,遠見,第234期,頁114-119。
林登秋(2006)”誰的多元入學管道?”,中國時報2006年4月19日,A15版時論廣場。
林靜珊(2002)大學甄試生選校決策因素之探討,彰化,私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惠(2003)資料探勘應用於學校行銷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麗娟(2005)“再論WTO-GATS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意涵”,教育研究,第137期,頁16-34。new window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16期,頁115-137。new window
施犖善、施蓓莉譯(2004)經濟學辭典,第2版,台北,貓頭鷹。Pass, C., Lowes, B., and Davies, L.著 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洪惟仁(2005)台灣閩南語方言地理學研究(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1-H-142-006。
凌伯如(2004)大學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台北,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碩士論文。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期,頁95-139。new window
孫蓉華(2005)“世界百大校長質疑”,聯合報94年11月2日,C7版教育。
翁福元(2002)“國家、市場與高等教育:台灣的挑戰”,載於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戴曉霞等主編),台北,高等教育,頁90-108。
馬信行(1997)”1990年人口普查中教育與職業資料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5期,頁29-66。
馬信行(1998)”台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指標之建立”,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1期,頁37-84。new window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報九十三年版,台北,作者。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第十集,台北,文景。
張兆杰譯(2000)地理和貿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Krugman, P.著Geography and trade 。
張金淑(2005)”大學校務評鑑的展望“,教育研究,第138期,頁130-141。new window
張長義(1995)”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載於分析社會的方法論文集,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頁A-1-17。
張哲強(2006)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改善學校招生策略之研究-以某私立技術學院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曾芳、張龍平(2000)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張善楠、黃毅志﹙1997﹚”「1997台灣教育長期研究」之先期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卷4期,頁577-596。
張嘉惠﹙1999﹚台中市量販店、超級市場及便利商店空間分佈之研究,台中,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1998)”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1期,頁1-7。new window
張錦弘、彭芸芳、張幼芳(2005),“重北輕南忘中間清交批不該以規模來評比政大怨重理工輕人文”,聯合報94年10月12日,C8版教育文化。
教育部(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作者。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作者。
教育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8)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五會期報告(三月九日),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a)大學校院設立分佈之現況與政策檢討專案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b)立法院專案報告(12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a)大專院校暨研究所進、退場機制專案報告。
教育部(2003b)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五屆第四會期報告(十月九日),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c)“「新設私立大學校院系所規劃審核原則」及「鼓勵新設私立學校處理要點」自92年2月1日停止適用”,教育部公報,第339期,頁24。
教育部(2003d)九十二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台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2003e)我國近年高等教育概況說明表,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2004a)93學年度縣市別各級學校校數初步統計數,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2004b)中華民國大專院校概況統計:九十二學年度,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2005a)“亞洲第一世界百大-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教育部電子報,第175期,2005年4月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175/mainstory.html。
教育部(2005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94年版,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高教司(2003)九十二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台北,作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a)”94學年度公私立大學校院共154所”,高教簡訊,第173期,頁13-1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b)”重點人才整體培育專題報告”,高教簡訊,第168期,頁2-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96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臺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國教司(2005)”教育部研發建置「教育優先區計畫GIS系統」”,2005年4月1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news/940223/940223e.htm 。
教育部統計處(2003a)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3b)近十年來教育發展統計分析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大專院校校(科系)別學生數,2005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htm 重要資料庫檔案。
教育部統計處(2006)中華民國大專院校概況統計,九十四學年度,臺北,教育部。
曹春隆(2001)專科學生升學與選擇校系態度之研究,彰化,私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梁蘄善(1985)地理學計量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符碧真(1999)”高等教育擴張對教育機會均等影響之研究”,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舉辦之跨世紀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展望學術研討會。new window
符碧真(2000)”教育擴張對入學機會均等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第44期,頁201-223。new window
莊勝義(1989)台灣地區高級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景碩(2004)天然災害防救資訊系統之建置與應用-以台灣天然災害資料倉儲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倬雲(2005)“參與大學評鑑之後,高教諫書”,聯合報94年8月19日,A15版民意論壇。
許智富(1997)宜蘭地區選舉地理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new window
許聰鑫、莊芳濱(2002)“五專採行推薦甄選制對學生來源與學習的影響:以南開技術學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第19期,頁121-136。new window
郭文章(2003)大學商圈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台中逢甲和東海商圈之比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昭佑(1999)“高等教育辦學取向政策之探究:集群分析在大學表現指標之應用”,教育政策論壇,第2卷,第2期,頁68-97。new window
郭為藩(2004)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台北,高等教育文化公司。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任廣、楊義明編譯(1989)英漢教育辭典,Rowntree, D.著,臺北,五洲。
陳怡靖(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連性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冠位(2002)城市競爭優勢評量系統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昭穎(2001)從菁英走向大眾:台灣高等教育擴充過程之政策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雯(1997)台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與其中小學生數理學業成就的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倬民(1992)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志,霧峰:省教育廳。
陳舜芬(1993)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瑞萍(2000)師範院校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霞(1992)精神科急診服務品質之調查研究,台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肇男、劉克智(2002)”臺灣2000年戶口普查結果的評價-常住人口與戶籍登記人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25期,頁1-56。new window
陳德華(1999)”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之趨勢”,教育研究資訊,第7卷,第3期,頁1-12。new window
陳憲明 (1989)”臺灣東部漁撈活動的時間地理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5期,頁89-115。new window
麥馨月(2004)臺灣教育研究的發展與趨勢-以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彭森明(2005)”台灣高等教育應如何進一步落實公平化的理念?”,教育研究,第137期,頁5-15。new window
曾文德(1978)“臺北市學齡人口與學校分佈之空間結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第4期,頁213-258。new window
曾憲雄,蔡秀滿,蘇東興,曾秋蓉,王慶堯(2005)資料探勘,臺北市:旗標(初版)。
湯堯(2003)”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之比較研究--以英美德澳日法等國為例”,臺灣教育,第619期,頁50-61。
黃于玲、楊嘉琳(2003)台灣地區通勤、通學情形研析,行政院主計處。
黃世孟(1984)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計畫規劃報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研究室,頁30。
黃再德(1985)行銷觀念應用於大學科系招生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昆輝(1978)“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0期,頁149-326。
黃信誠(2006)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升學考試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
黃俊閎(2002)高等教育服務的屬性與選擇偏好-以管理碩士學程為例,台北,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美玲(1994)縣市別國民教育機會均等之比較,台灣師大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瑛(1996)品牌競爭型態與差異性產品市場範圍界定之實證研究 ,84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 84-2415-H005a-001-K3),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系執行。
黃榮村(2007)”教育資源與高教人才培育”,高教技職簡訊,第6期。
黃毅志(1998)”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8期,頁25-55。
黃毅志、陳怡靖(2005)”臺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5卷,第1期,頁77-118。new window
楊玉惠(2003)大學學門評鑑制度規劃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坤霖(2002)國民小學中年級學童自然科學業成就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台中,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宜芬(2006)銀行區位選址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發-以台北市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楊國賜(1998)”高等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1期,頁31-46。new window
楊國賜(2003)“提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教育資料與研究,第54期,頁75-86。new window
楊國賜(2005)“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台灣教育,第632期,頁2-12。
楊國賜(2006)”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分類與定位”,高教簡訊,第182期。
楊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98)“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臺北,揚智文化,頁1-28。new window
楊瑩(2005a)“在追求卓越發展下,臺海兩岸高等教育政策之檢視”,教育政策論壇,第8卷,第1期,頁43-64。new window
楊瑩(2005b)“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台灣教育,第632期,頁13-20。
溫侑柯(2005)應用資料探勘之關聯法則探討大學入學成績對在學成績的影響—以資管系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日武(2001)消費者行為:建立行銷策略,台北:前程企管。
鄒克萬(1985)消費者空間選擇行為之研究,台北,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榮峻德(2004)普查資料之空間資料挖掘研究—以台北市便利商店區位分析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蓋浙生(1989)教育財政學,台北,東華。
劉念才(2005)“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現狀與未來”,載於大學評鑑進退場機制與提升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頁1-16。
劉漢奎(2002)“大學入學選擇行為分析:隨機效用模式之應用”,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30期,頁127-139。new window
劉翠溶(2003)”試論地方研究的開展”,2003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劉鳳珍(1997)1998大學風雲排行榜,遠見,第144期,頁128。
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
鄭勝華(1989)”食物地理研究─一個生物地理的研究範疇:以台灣島區為例”,地理研究叢書第18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new window
鄭勝耀(2005)”荷蘭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對臺灣的啟示”,教育研究,第137期,頁93-103。new window
鄭景邁(2007)資料探勘技術於學童補救教學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應用資訊研究所論文。new window
鄭瑞鈞(2002)新竹市量販店、生鮮超市及傳統市場之空間分布與消費行為,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第30卷,第1期,頁113-147。
戴玉綺(1993)台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new window
戴曉霞(2004)“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亞太國家外國學生政策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50卷,第2期,頁29-51。new window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AB11。
謝文全(2002)“美國教育改革動向與國內教育改革現況之探討”,教育研究,第97期,頁5-12。
鍾瑞玲(2002)“探討學生來源地理分佈與通學方式之關係”,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21期,頁224-235。
鍾筱美(2002)國民小學兒童英語學習成就與國語識字能力之調查研究-以屏東縣國小一年級及三年級兒童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國棟(2004年,5月11日)”五成六台大生 來自北市縣”,中國時報,A8社會脈動版。
顏慶祥、湯維玲(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
羅啟宏( 1976)”臺中區域都市體系-都市影響圈與其中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第2期,頁225-259。new window
羅啟宏、何猷賓、蔡衡、廖葆禎、林志重(1995)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設校規劃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委託)。
嚴勝雄(1986)”都市的空間結構”,經濟學百科學全書,第八冊,台北,聯經出版社。
蘇淑娟(1997)發展地理學的西方起源與本土基礎,環境與世界,1:137~155。new window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new window
蘇錦麗等譯(2005)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台北,高等教育文化,Stufflebeam D. L., Madaus, G. F., and Kellaghan, T.,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
顧明遠(1999)教育大辭典,上海:上海教育。
英文部分
Aguillo, I. F., Granadino, B., Ortega, J. L, and Prieto, J. A.(2005)"What the Internet says about Science: Universities can be ranked based on web indicators,” The Scientist, 19(4):10.
Anderson, C. A. (1967) Socioogical factors in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Paris: OECD, Social Objectives in Educational Planning.
Ashish, S. and Smith, T. E. (1995)Gravity model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behavior, Berlin : Springer-Verlag.
Barnett, R. (2000) Realizing the University: In an Age of Super complex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120.
Burkke, J.C. and Minassians, H. P.(2004)”Implication of stat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community college assessment,” New Direction for community Colleges, 126:53-64.
Chapman, K. (1979) People, pattern, and process :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 Edward: Arnold.
Coccari, R. L. and Javalgi, R.G. (1995) “Analysis of students’ needs in selecting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6(2): 27-39.
Colby, C.(1933)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in Urban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3(1):1-20.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4 , pp.95-120.
Collins, R.(1971)”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6:1002-1019.
Collins, R.(1979)The Credential Society:An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Denise, D. and William, C.W. (1996)Urban Economics and Real Estate Market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DfES,2006) DfES School and College Achievement and Attainment Tables (formerly Performance Tables), http://www.dfes.gov.uk/performancetables/
Fayyad, Usama, Georges G. Grinstein and Andreas Wierse (eds.) (2002)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Federkeil, G. (2002) ”Some Aspects of Ranking Methodology - The CHE-ranking of German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7(4), pp.389-397.
Florax, R.J.G.M. (1992) The University: A Regional Booster? Economic Impacts of Academic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shgate, Aldershot.
Han, and M. Kamber,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Academic Press, 2001.
Harvey, L. and Newton, J. (2004)”Transfoming quality evaluation,”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10(2):149-165.
Hones, G.W. and Ryba, R.(1972)Why not a geography of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 71(3):135-139.
Husen, T. (1998)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 Pergamon.
Ince, M. (2005)“Fine-tuning puts picture in much sharper focu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October/28/2005, p.6.
Johnston, R. J. (1981)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
Johnston, R. J., Gregory, D. and Smith, D. M. (1986)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2nd ed., Oxford: Blackwell, pp.125-126 .
Johnston, R. J., Gregory, D. and Smith, D. M.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3rd ed., Oxford: Blackwell, pp. 156-157.
Johnston, R.J., Gregory, D., Pratt, G. and Watts, M.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pp.203-204 .
Kenichi, O. (1989) Companyism and do more be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pp.125-132.
Kerr, C.(2002) Shock wave II: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S. Brint(ed.), The future of the city of intellect: The changing American university (pp.1-19).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im, W.C. and Mauborgne, R.(2004)”Blue ocean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2 (10): 76-84.
Krugmann, P.(1998)World City Regions in Europe: Structural Change and Future Challenges,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of Large Cities, pp. 37-75.
Kyung, W.(1996)“In-mig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state of New York,”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67(3): 349-58.
Lerner, R.E., Meacham, S., and Burns, E.M.(1998) Western Civilizations: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 13th ed. New York: Norton,.
Lever, W. F. and Turok, I.(1999) Competitive Cities: Introduction to the Review, Urban Studies, 36(5-6): 791-793.
Levin, B. and Riffel, J. A. (1997) “School system responses to external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parental choice of schools,”In R. Glatter, P. A. Woods & C. Bagley (Eds.), Choice and diversity In school, London : Routlege, pp.44-58.
Levine, A.(2001) Higher education as a mature industry. In P.G.. Altbach, P. J. Gumport, & D. B. Johnstone (eds.), In defense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pp.38-58).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guire, D. J., Goodchild, M. F., and Rhind, D. W. (1991)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
Mixon, F. G. J., and Hsing, Y. (1994) “College student migr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a research note,” Education Economics,2(1): 65–73.
Montmarquette, Claude; Cannings, Kathy; Mahseredjian, Sophie. (2002)” How Do Young People Choose College Major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1(6), 543-56.
Morrill, R. L. (1970)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Belmont, Ca. : 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 p3.
Ono, H. (2001)“Migration patterns among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Network on Japanese Economy, Oxford.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Y:Free Press.
Read, P., Higgs, G., and Taylor, G. (2005) The potential and barriers to the us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marketing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23(1): 30-42.
Read, P., Higgs, G., and Taylor, G. (2005)“The potential and barriers to the us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marketing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23(1):30-42.
Roiger, R. J. & Geatz, M. W. (2003). Data mining: a tutorial-bases primer. Pearson Education.
Rowntree, D. (1981) 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Totowa, NJ: Barnes & Noble Books.
Sá, C., Florax, R.J.G.M., and Rietveld, P. (2004)“Determinants of the regional 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Regional Studies, 38(4):375-392.
Sen, A., and Smith, T.E. (1995) Gravity model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behavior, Berlin : Springer-Verlag.
Spee, A., and Bormans, R. (1992)“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4 (2): 139-155.
Stewart, F., and Peter, R. (2002) Spatial analysis and GIS, London : Bristol.
Teachman, J. D., Paasch, K., & Carver, K. (1997)”Social capital interacts with human capital,” Social Forces , 75 (4 ) , 1343-59.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Zhou, X. , Moen, P. , and Tuma, N. B. (1998) “Education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ina:1949-94,”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71 ,199-2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