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北北桃三縣市為例
作者:張壽松
作者(外文):So-So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淇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新移民新移民子女家庭功能學校支持學習成就new immigrantsnew immigrant childrenfamily functionschool supportacademic achie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9
本研究旨在探究北北桃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之現況、差異、關係與預測力。而研究主要目的臚列下列六點:深入探討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之現況;仔細剖析不同變項之新移民子女在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上之差異情形;詳實驗證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間之影響關係;訪談分析新移民及其子女個別學習問題的真相;以某縣市之資料庫為案例,分析全體新移民子女之學習成就;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與策略,俾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教師、新移民家庭及後續研究作為研訂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與輔導措施之參考。
本研究以北北桃國民中小學教師及行政人員為問卷施測對象,採分層隨機抽樣共抽取1000人,問卷有效回收790份,有效回收率79%,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進行多重比較,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同時因新移民子女生活在學校世界裡,第一手教學資料隨手可得,因此為掌握其學習成就的原貌,輔以深度訪談及資料庫分析之方式收集資料。
依據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北北桃國民中小學教師知覺之新移民家庭功能與其子女學習成就屬中等程度,學校支持新移民子女教育之表現為中上程度。
二、不同背景變項在北北桃國民中小學教師知覺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上,大部分具有顯著差異。
三、北北桃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教育其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之間具顯著正相關。
四、北北桃國民中小學家庭功能與學校支持對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具有良好預測力。
五、新移民及其子女對學校幫助課業進步之需求為效率學習、進步動力、自我督飭、同儕學習和學校支持等。
六、新移民家長對家庭要經營得更好之想法為發揮家庭凝聚力、調適力、基本功能、發展功能和危機處理功能等。
七、某縣市之資料庫顯示全體新移民子女之學習成就較一般學生略低,個別差異略大。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建議,俾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教師、新移民家庭及未來研究人員之參考。
This research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current, the differenc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predictability of junior high, elementary school new im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family function, schoo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aipei and Taoyuan. Therefore, there are six purposes of this study: explore the current of thoroughly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family function, schoo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status of the degree of confidence in perceptual. Careful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existing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bout new immigrant children in family function, schoo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confirms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among family function, schoo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detailed the influence relations. The interview analyzes the new immigrants and the children studies the question individually the truth. Take database of someone the county and city as a case, analyzes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ll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proposed that the concrete proposal and the strategy, enable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the schools and teachers, the new immigration family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for their reference of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policy and the counselling measure.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1000 junior high,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Taipei and Taoyua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Each was given a uniform questionnaire. As a result, 79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The valid retrieval rate amounts to 79%.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Simultaneously becaus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to live in the school world, the first personally written by teaching material may result in conveniently, therefore to grasp the original condi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uxiliary by way of collection material in-depth interview and databas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upon this mentioned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1. New immigrants family func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and Taoyuan(Hereafter refers to 3T)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medium level, school support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medium to high level.
2. Majority of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junior high,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family function, schoo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3T.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family function, schoo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elementary school new im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in 3T.
4. There is a good predictability both family function and school support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t junior high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in 3T.
5. The new immigrants and the children to demand of the school help schoolwork progress are the efficiency study, the progress power, supervise put in order, the associates study and the school support and so on.
6. The new immigration guardian must manage a better idea to the family are the display family cohesion, the adaptability, the basic function, the development function and the crisis management function and so on.
7. Database of someone the county and city demonstrated that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ll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re slightly lower than common studen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slightly bigger than common stud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the schools and teachers, the new immigrants family and researchers for their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臺北市:作者。
內政部(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臺北市:作者。
內政部移民署(2008)。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按取得證件分。2009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4/static/st1-9-95.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8)。2008年第13週「內政統計通報」:96年底在我國之外籍人士通報。2009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王世英、溫明麗、黃乃熒、許文光、陳昺菎(2007)。外籍配偶子女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課程與教學研究:建構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模式。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王世英、溫明麗、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謝雅惠、林威志、王秉倫、曾尹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王光宗(2003)。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健康。護理雜誌,49(2),35-40。new window
王延煌(1996)。人口對教育的影響:以臺閩地區國民教育發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淑惠(2001)。由家庭功能與性格特質探討婦女憂鬱焦慮之共病現象。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瑞壎(2004)。大陸和外籍新娘之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討。臺灣教育,626,25-31。
甘鳳琴(2007)。國小學業成績之馬太效應--以高雄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白政弘(2006)。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輔導措施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向芳誼(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成露茜(2005)。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學生輔導季刊,97,74-83。
朱立倫(2009)。2020年國際航空城教育新視野--桃園領航.教育起飛。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163.30.192.132/word1.asp
江亮演(2008)。婚姻與家庭。臺北:松慧。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頁66-89。new window
江雪齡(1996)。邁向廿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2006)。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8)。國情統計通報(第209號)。2009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81031160971.pdf
何福田(主編)(2005)。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余淑貞(2006)。臺北縣新移民女性的國中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齊君(2006)。青少年家庭壓力事件、家庭功能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文琪(2004)。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秀惠(1996)。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吳佳玲(1994)。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佳賢(2002)。學前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來信、廖榮利、郭瓈灔(2005)。家庭政策。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吳念蓉(2007)。Give Me a Hand --花蓮縣國小進行新移民子女補救教學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昌期(2003)。臺北縣外籍配偶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摘要)。北縣成教,23,37-46。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
吳芝儀、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主辦),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7-148),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
吳金春、林孟潔(2007)。新女性移民之中文能力、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課業表現。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主辦),2007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9-71)。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吳俊憲、吳錦惠(2009)。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
吳財順(2002)。打造優質的校園教育環境,建構精緻的教育品質。載於吳財順(主編),新北縣好校園(頁6-7)。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清山(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解釋: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研究月刊,135,156。
吳清基(2004)。臺北市國小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學校適應狀況調查報告。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清基(2005)。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之教育願景。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就君(2002)。婚姻與家庭。臺北:華騰。
吳雅玲(2004)。新臺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13-16。
吳毓瑩(2005)。新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之二回訪春天:新移民女性的學校參與之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學生輔導季刊,97,28-37。
吳聖威(2006)。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 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41,25-36。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佳桂(2001)。未成年母親的小孩在國小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成就表現。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宜玲(2003)。不同自殺風險高中生與其家長對家庭功能看法差異之探討-以高雄市某高級中學為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招譽(2007)。臺北市新移民子女國小階段教育現況與需求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案研究,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芳(2008)。新住民文教輔導科籌備簡報。發表於97年3月27日2008年臺北縣全縣中小學校長會議,臺北縣。
李明堂、黃玉幸(2008)。臺灣十年來東南亞外籍配偶研究趨勢分析--以全國碩博士論文為例。亞洲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東南亞企業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08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縣:私立亞洲大學。
李玟儀(2005)。建置教學歷程檔案系統之研究--以中文補救教學為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李雯智(2007)。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主辦),2007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45-664),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李慧馨(2008)。從歷史和文化的觀點談臺北縣新住民教育。北縣教育,62特刊,4-9。
李蘋綺譯(1998),James A. Banks原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臺北:心理出版社。
沈美杏(2006)。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自我概念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汪文豪(2007)。翻滾吧,城市!天下,380,138-168。
汪明芳(1998)。都會區國民小學總務行政電腦化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鳳珠(2009)。金門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行政支援與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文聰(2003)。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妙玲(2008)。政府民間齊力20億,但仍然不足。遠見,267,160-165。
林佳敏(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其所知覺的家庭功能及兒童氣質對兒童內化問題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怡萱(2006)。臺灣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相關議題研究之分析:以90~94學年度碩博士論文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未出版。
林昆輝(2005)。家庭心理學:婚姻與家庭。臺北市:華杏。
林姿君(2006)。應用生活技能於國中生家長親職壓力及家庭功能之成效初探。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美珠(1991)。憂鬱症患者家庭功能。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清江(1995)。如何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成人教育,28,7-10。
林進財(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新發、鄧珮秀(2008)。國民教育。載於張鈿富(主編),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九十六年。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錫恩(1998)。教改趨勢的鄉土關懷。北縣國教輔導,3,9-13。
林生傳(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武曉霞、徐文濤、石玉森、吳昌期、許素梅、黃鈺樺、曾秀珠、朱玉環、汪素娥(2004)。臺北縣外籍配偶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臺北縣教育局外籍配偶專案研究報告,未出版,臺北縣。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臺北:心理出版社。
邱郁雯(2003)。家庭功能、父母管教態度對4-6歲學齡前兒童行為與情緒問題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邱振崑(2003)。用Excel 精通統計學。臺北市:文魁出版社。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3版)。臺北市:五南。
邱琡雯(1999)。在臺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北縣成教,18,8-15。
邱豐盛(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新移民子女關懷輔導方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侯雅齡(2002)。多向度家庭功能評估工具之發展及特殊需求學生家庭功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侯慧娟(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姚素蓮、柯份、蔡文杰、許志文、邱承宗、李明杰、林義祥、洪小華、顏學復(2006)。臺北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臺北縣「提升教育效能 追求卓越品質」政策評估研究計畫,未出版。
姚雅云(2005)。家庭功能、自我分化與國中生非理性信念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乃文(2006)。臺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之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紀詩萍(2007)。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現況及其促進策略。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胡金枝(2006)。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修慧蘭(2006)。父母如何合作--國中生父母共親職研究。發表於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研討會,臺北縣。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new window
席榮維(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問題與學校因應策略。學校行政,39,213-222。
徐大偉(2001)。知識經濟概念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之應用。研習資訊,18(4),70-78。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
高明珠(1998)。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世沛(2005)。臺灣省高中職校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教育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技職行政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明文(2009)。桃園教育國際化--追求卓越.永續發展。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163.30.192.132/word2.asp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4),32-33。
張芳全、陳冠蓉、那昇華、陳滄鉦、林永盛、洪毓琄、柯淑慧、蕭玉盞、李健銘、蔡瑞芳、施奈良、張樹閔、林維(2007)。新移民子女的教育。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美玲(2000)。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淑美(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超盛(2005)。高雄市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資源建構之研究。高雄市:高市研考會。
張鈿富(2006)。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1,5-17。
張壽松(2009)。臺北縣多元文化教育專題報告。臺北縣:教育局。
張壽松(2009)。臺北縣國小課後班成果及檢討報告。臺北縣:教育局。
張碩真(2006)。普通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德銳(2002)。知識管理理論在校務經營的運用上第一項具體做法為教師教學檔案及個人網頁的建置(,我門希望搭配佈題與解題的平台
張德銳、簡賢昌(2009)。推動教學導師制度促成教師專業社群--以臺北市一所國小教學導師團隊為例。『教育行政的力與美』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教育部(2004)。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實錄。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教育部(2009a)。教育部97-98年度偏鄉地區中小學網路課業輔導服務計畫。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dsg.fju.edu.tw/
教育部(2009b)。教育部補助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要點。2009年9月13日,取自http://asap.moe.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5
教育部(2009c)。教育部推動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nightangel.moe.gov.tw/front/bin/home.phtml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report.pdf
教育部統計處(2007)。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95學年度)。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on_of_foreign_95.pdf
教育部統計處(2008)。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96學年度)。2009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on_of_foreign_96.pdf
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new window
莊家欣(2005)。外籍配偶之子女族群認同及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臺南縣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莊淇銘(2000)。超倍速學習。臺北市:月旦出版社。
莊淇銘(2001)。引爆創意與記憶。臺北市: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莊淇銘(2005)。未來學能教你的事。臺北市:天下遠見。
莊淇銘(2006)。學習已經落伍了:掌握知識管理才是贏家。臺北市: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莊淇銘(2008)。新移民.新未來:從未來學談新移民問題。臺北市: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
莊淇銘(2009)。知識不是力量-培養思考力。臺北:晨星出版。
許馨心(2007)。新移民子女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慧貞(2000)。發展遲緩兒童父母對托育服務需求之探討。福利社會,76,26-30。
郭懷茹(2006)。臺中縣市國民中學教導資源班學生之普通班導師所知覺學校支持系統實施現況與需求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木金(2000)。國民中小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之調查研究。學生輔導,68,126-145。
陳仕宗(1995)。偏遠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陳玉娟(2005)。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new window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怡君(2007)。高中身心障礙學生知覺的家庭功能、學校支持、希望感與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明利(2005)。跨國婚姻下:東南亞外籍新娘來臺生活適應與教養子經驗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冠蓉、卯靜儒(2007)。從外籍配偶的故事看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74,185-198。new window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陳美容(2005)。新臺灣之子的社會支持、自尊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勝、黃雅芳(2004)。臺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嘉義市。
陳淑麗(2009)。放學後的競爭--課後輔導的成效與效率。教育沙龍系列七活動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陳雪玉(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輔導措施。教師天地,135,35-42。
陳凱琳(2000)。影響發展遲緩幼兒家庭社會支持因素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智龍(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良好個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湘淇(2003)。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琦棻(2008)。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家庭功能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源湖(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68,25~34。
陳滄鉦(2007)。新住民子女的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榮傳(2008)。新移民.新未來。臺北市: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曉琴(2007)。馬祖地區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英(1995)。家庭功能的評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3),31-44。new window
傅木龍(2005)。扶助弱勢族群。教師天地,第137期,94年8月。
曾勝任(2008)。攜手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曾馨儀(2007)。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支援與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珠莉(2007)。資深國中教師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策略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木姻(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新移民基本教育現況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的種籽。師友,441,20-25。
黃旭君(2007)。我是誰?四位東南亞籍配偶國中階段子女的自我概念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沛文、唐淑芬(2007)。新住民子女教育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習資訊,24(6),139-148。
黃宗堅(2003)。家庭功能的向度與內涵:概念與操作層次的分析及建構。 諮商與輔導特刊,3,1-8。
黃宗顯(2009)。美國跨州學校領導者證照標準對我國改善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內涵之啟示。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主辦,2009年兩岸三地校長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44-159),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黃明月、林宜穎、葉書秀(2008)。外籍配偶子女教養方式及其轉化學習之方案發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1(4),75~108。new window
黃政傑(主譯)(1990)。多元文化課程。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頁69-81。new window
黃迺毓等(2001)。家庭概論。臺北縣:空大出版社。
黃淑芳(2005)。不同家庭結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6-486 。
黃渟鈺(2008)。男性海洛因成癮者生命歷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詩萍(2008)。新移民子女課後學習輔導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屏東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鈺樺(2009)。在台灣的國小學生的越南籍新住民母親教養能力轉化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黃綺君(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德祥(2006)。臺灣新住民子女的教育與輔導新課題。教育研究,141,18-24。new window
黃韻如(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19-25。
塗淑玫(2005)。宜蘭縣一所國小特殊教育支持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啟成(2009)。弱勢家庭學童的學習問題及學校因應策略--臺中縣國小教師之認知分析。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懋春(1979)。社會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溫明麗(2007)。我國外籍配偶子女現況分析與問題解決。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新移民及其子女教育與輔導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33),臺北市。
葉 菁(2007)。東南亞新移民家庭第二代子女親子互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董杰仁(2007)。桃園縣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資源班教師提供支持、服務需求與滿意度調查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賈馥茗(2001)。序言。載於單文經著,教學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仁藝(200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兒童家庭因素之分析:以巴拉腦社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佩榕(2003)。以生態觀點思考障礙兒父母之親職壓力。諮商與輔導,211,21-35。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生命述說。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美慧(1999)。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劉惠琴(2002)。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應用心理研究,16。new window
劉學禮(2003)。四位青少年的中輟過程--一位國中教師的觀察與經歷。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臺北市:麗文文化。new window
潘文忠(2004)。提昇教育品質、加強教育行銷。北縣教育,47,6-7。
潘文忠、徐曼真、卓意屏(2006)。迎接可愛好鄰居:談新住民子女教育及輔導:專訪臺北縣教育局潘文忠局局長。教育研究,141,50-57。new window
潘榮吉(2006)。從多元文化視野檢視外籍配偶在臺處境。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247-271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文山(2006)。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向。研習資訊,23(1),頁103-108。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蔡佑襁(2009)。高風險家庭家庭功能促進--以優勢觀點為取向。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育子女的學習障礙及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青龍(2008)。臺灣「移入配偶」的總體特徵與趨勢。亞洲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東南亞企業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08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縣:亞洲大學。
蔡貞慧(2000)。家庭資源管理。教育部社會教育司,臺北市。
蔡清中(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惠君(2006)。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瑞全(2006)。臺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蔡榮貴(2006)。老師如何協助班上有學校適應困難之新臺灣之子。研習資訊,23(5),21-28。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32-37。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載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8-239)。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鄭玉英、趙家玉(1993)。家庭關係。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鄭伊真、張怡萍、劉韋呈、黃文琪、劉婉如、王美娪(2006)。新臺灣之子教育政策執行:以臺北市為例。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學生學術研討會論文。
鄭夙芬(1998)。家庭功能之評估與應用--以臨床家庭為例。社區發展季刊,82,287-303。new window
鄭崇趁(1991)。教育與輔導的發展取向。臺北:心理。
鄭崇趁(1998)。教育與輔導的軌跡。臺北:心理。new window
鄭崇趁(2003)。行動團隊活化校園。國語日報,13版,學者觀察站專文。2003.05.26。
鄭崇趁(2005)。新臺灣之子的教育策略--論二十一世紀新臺灣教育的四大根基五大政策。發表於2005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臺東:國立臺東大學主辦。
鄭崇趁(2006A)。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0-58。new window
鄭崇趁(2006B)。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與實施方式研究。臺北:心理。new window
鄭崇趁(2006C)。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心理。
鄭崇趁(2008)。卓越學校的理論基礎。載於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 –指標系統。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鄭期緯(2004)。發展遲緩孩童家庭功能問卷之建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鄧可姍(2006)。從家庭社會資本探討高風險家庭子女學習適應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秀珍、林昆輝、蔡馥如、鄧秀桃(2004)。國小學童中外籍新娘子女與本籍婦女之子女生活難題及學習問題之比較分析。載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6-116)。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盧秀芳(2003)。在臺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淑貞(1993)。精神分裂病患家庭及一般家庭其家庭功能及教養態度之差異。中華衛誌,12(1),57-69。
蕭淑貞、鄭麗香、高碧霞、陳月枝、戴東源(1994)。大臺北地區依賴型糖尿病少年其母親壓力、執行困難、家庭功能之探討。中華家醫誌,5(1),20-32。
蕭淑惠(2008)。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與家庭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new window
賴金河、林忠仁(2004)。臺北縣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就讀國小時語文程度調查研究報告。北縣成教,24,31-53。
賴翠媛(2006)。新移民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業表現及接受學校相關輔導措施之調查研究。特教論壇,1,12-24。new window
薛承泰(2004)。臺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兼論教改的方向。載於教育部(主辦),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實錄(頁5-34)。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薛春光等(2009)。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臺北縣:教育局。
薛雪萍(2000)。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謝秀霞(2002)。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謝佳容(2005)。從個人、家庭、學校探討臺北市國中生憂鬱症狀的相關因素。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愛齡(2004)。外籍配偶現況及相關需求調查報告。載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人口結構變化-外籍配偶增加對社會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28-42)。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謝慶皇(2003)。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謝瓊慧(2004)。社區老年婦女的健康狀況、家庭功能、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鍾才元、蕭吟常(2007)。新移民子女學業成就與其家庭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主辦),2007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29-644)。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簡春安(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蘇源恭、王貿(2009)。放學後的競爭--課後補救教學政策。教育沙龍系列七活動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蘇德宙(2009)。發現美麗新世界--國中線上教學計畫。2009年12月14日,取自http://www.powercam.cc/
鐘重發(2004)。臺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鐘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高師大教育學刊,23,231-258。new window
龔玫勳(2006)。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家庭功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貳、英文部份


Ashford, Lecroy, J. B., Winston, C., & Lortie, K. L.(1997).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Brooks: Cole.
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agley, C., Bertrand, L., Bolitho, F., & Mallick, K. (2001). Discrepant parent-adolescent views on family functioning: Predictors of poor self-esteem and problems of emotion and behaviour in British and Canad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2, 393-404.
Banks, (eds).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4th ed.) New York: Wiley.
Banks, J. A. (Ed.) (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nd ac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anks, J.A.(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In J. A.Banks &C.A.M.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2-26).Boston: Allyn & Bacon.
Beavers, W. R., & Hampson, R. B. (1993). Measuring family competence: The Beavers systems model. In Froma Walsh (Ed.). Normal family processes(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Bennett, C.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Bloom, B. (1985).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Bray, J.H. (1995). Current issues in evaluating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44, 469-477.
C. A. M. Banks(Ed.) (1995).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aptain, C. (1989). Family recovery from alcoholism.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4(1), 55-66.
Carrasquillo, O., Carrasquillo, A., & Shea, S. (2000).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of immigrants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Difference by citizenship and countr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0(6),917-923.
Chao, R. K. (2001). Extending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arenting style for Chinese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 Child Development, 72(6), 1832-1843.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4, 95-120.
Coleman, J. S. (1988b).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Supplement to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Erickson, F.(1987). Transformation and school success: The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8(4), 336-355.
Falvery, M. A. (1995). Inclusive and heterogenous schooling:assessment,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Ferrell, E. E., & Beatty, S. E. (1998). Impulsive buying: Modeling its precursors, Journal of Retailing, 74(2), 169-191.
Friedman, M. M. (1986). Family nursing: Theory and assessment. (2nd ed.). Norwalk: Appleton-Century-Croft.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Banks, Ferrell, B. R. (1998). The family. In Doyle D., Hanks G. W. C., MacDonald N. (Eds).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Gollnick, D. M., & Chinn, P. C. (1998).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5th ed.). New York: Merrill.
Good, C. V. (Ed.)(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3rd ed.).New York:McGram-Hill.
Grad, J., & Sainsbury, P. (1963). Mental illness and the family. The Lancet, 1, 544-547.
Handel, G. (1996). Family worlds and qualitatives family research: Emergence and prospects of whole-family methodology.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24, 335-348.
Hwang, S. S. (1997). Structural and assimilationist explan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inter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 758-772.
Kellagham, T.,Sloane, K.,Alvarez, B.,& Bloom, B.S. (1993). The home environment & school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Krauss, M. W. (2000). Family assessment within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In J. P. Shonkoff & S. Meisels (Eds.),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pp. 290-30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N. (1986). Conceptualizing social support. In L. Nan, A. Dean & W. Ensel.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Orland, Fl: Academic Press, Inc.
Luckasson, et al. (2002). Mental retardation: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s of supports (10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Mcgue, M., Bacon, S., & Lykken, D. T. (1993). Personality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early adulthood: A behavioral genetic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1), 96-109.
Michaels, G. Y. (1988). Motivational factors in the decision and timing of pregnancy. In Michaels, G.. Y. & Goldberg, W. A. (Eds).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current theory.
Minuchin, S. (1974). Family &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shler, Elliot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man, W. S.. (1988). Beethoven on Beethoven: Playing his piano music his wa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Nobeck, J. S., Lindsey, A. M., & Carrieri, V. L. (1981).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social support. Nursing Research, 30(5), 264-269.


Norman, B. J.(1996). The promotion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Glass ceilings in the officer corp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6(2). Washington.
Olson, D. H., & Gorall, D. M. (2003).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n F. Walsh (Ed.) Normal Family Processes 3rd ed, (pp. 514-547). New York: Guilford.
Parsons, Talcott(1949)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family', in Anshen, R. N.(ed.), The Family : Its Function and Destiny, New York: Haprper & Row.
Rawls, J.(1972). The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Romanowski, M. H. (2002). Meeting the needs of migrant students. Principal, 82, 42-47.
Sabatelli, R. M. & Bartle, S. E. (1995). Approaches to the assessment of family functioning: conceptual, operational, and analytical issu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 1025-1040.
Saulnier, C. F. (2001) Feminist Theories. In Peter Lehmann and Nick Coady (Ed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Teachman, J. 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548-557.
Thomas, R.M.(1992):Comparing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CA: Wadsworth.
Thompson, J.R., Hughes, C., et al. (2002). Integrating supports in assesment and planning. Mental Retardation, 40, 390-405.
Trach, J. and Shelden, D.L. (1999, Autumn). Natural supports as a foundation for supported-based employment development and facilitation. American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5 (2) 2. Retrieved October 7, 2000 from the EBSCO database (Master FILE Premier).
Turnbull, A. P., & Turnbull, H. R. (2001). Families, professionals, and exceptionality. New Jersey: Prentic-Hall, Inc.
Turnbull, et al. (1984). Working with families with disabled members: A family systems approach. Lawrence: University of Kansas, Kansas University Affiliated Facility.
Walsh, F. (1996). The concept of family resilience: Crisis and Challenge. Family Process, 35(3), 261-281.
Whitchurch, G. G., & Constantine, L. L. (1993). Systems theory. In P. G. Boss, W. J. Doherty, R. LaRossa, W. R. Schumm, & S. K. Steinmetz (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pp. 325-349). New York: Plenum Press.
Wood, B. (1985). Proximity and hierarchy: orthogonal dimensions of family interconnectedness. Family Process, 24, 487-507.
Wright, L. M.& Leahey, M. (1984). Nurses and families: A guide to famil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Philadelphia: F.A.Davi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