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形成、執行與成效之研究
作者:張臺隆
作者(外文):Tai-Lo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賴苑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資訊教育資訊教育政策資訊教育政策分析IT educationinformation education policyinformation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1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形成、執行與成效。主要研究目的有:一、分析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形成過程。二、探討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的情形。三、探討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實施的成效。
本研究以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與承辦人員、縣市資訊教育業務推動負責人及基層教育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採取訪談方式蒐集資料,並運用批判論述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同時以我國資訊教育政策文本為研究對象,運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採用「資訊教育政策綜合分析架構」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獲致下列結論:
一、資訊教育政策制訂時,存在著教育人員資訊素養不足等六個教育內的問題,數位落差問題等三個社會問題,及亞洲金融風暴問題等二個外來環境的衝擊問題。目標訂定採用目標導向、菁英主義、由上而下政策制訂的原則,同時也考慮到三項正面與三項負面的教育功能。制訂過程中,政策制訂者有「多元」的代表性、專業背景、熱忱和強烈的動機等特性。政策制訂的過程是公開的徵詢大眾意見且具有共識,採用科學管理、制度層面及專業層面的觀點。
二、資訊教育政策執行時,「資源的準備」為辦理訓練與宣導提升人員的信念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研發數位教材供教師使用;編列經費添購資訊科技設備;規劃足夠政策實施期限;將資訊教育政策合法化。「改變的措施」為,教育制度方面為課程綱要中增列資訊教育領域等三項;課程內容方面為規劃電腦教育課程等二項;教育機構方面為訂定資訊教育白皮書等6項;學校方面為加入資訊種子學校等三項;教室方面為資訊科技設備的增加等2項;教師方面為普遍接受資訊教育的培訓;最後是透過會議、計畫、公聽會與座談會進行溝通協調。
三、資訊教育政策實施成效方面,已達到的政策目標有推動組織的成立等三項,未達到的目標包括未設定資訊流通標準交換格式等三項;對教育人員產生提升師生推動資訊教育的信念等三項影響,但也讓學生陷入網路沈迷等二項負面影響;對資訊環境產生資訊科技設備越來越普及等二項正面影響,但也產生增加學校經費負擔等二項負面影響。
此外,根據上述結論,研究者提出對教育部和縣市政府教育局未來資訊教育政策制訂與推動之建議,並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the 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aiwan’s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 to discuss the process in formulation of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b) to find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in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colleted data in the interviewing administers and teachers in the Computer Center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in other cities, and the schools , this study analyze data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eanwhile, Taiwan Information Education Policy white paper was used for content analysi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information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framework" research in 2012 for analysis and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When formulating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there are six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area, three in digital gap area, and two in Asian economic crisis area. Our policy used goal-oriented, elitist, top-down formational of policy, and this had caused three positive and three negative educational functions. When formulating the policy, it should include diversity,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enthusiastic, and strong motivation. This process was open and everyone share the same comments. The process us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system perspectives.
2. Policy implementation: a. Resources preparation included strengthening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schools handle their own space resources; viable policy implementation deadline and legalization, but the lack of continuity. b. Measur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strategies, including educational system, curriculum cont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chool units, classroom teacher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agencies.
3. Achieved policy objectives inclu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increase in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the change of teaching patterns. For those not reached the goal include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did not meet standard interchange format, evaluation about the promotion was not carried out, and inadequacy of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states above,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future study development.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紀元時報(2007/08/23)。國際資訊奧林匹克賽,台成績斐然。取自 http://hk.epochtimes.com/7/8/23/50272 htm.
方炳林(1979)。教學原理。臺北市:教育文物出版社。
王千倖(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廣政策之敘說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 23(1),31-56。new window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七版三刷)。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奐敏(2005)。不利偏遠地區學校資訊素養教育推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古亞薇(2010)。 ICT產業與教育之結合---談日本教育科技政策。情報顧問產業研究報告: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
白亦方與林宏達(譯)(2004)。資訊驅動的民主?電腦教育之社會評價。載於白亦方 (主編),教育‧科技‧權力:視資訊教育為一種社會實踐(頁1-34)。 (原作者:Hank Bromley and Michael W. Apple)臺北市:高等教育。
江雅玲(2005)。 我國資訊教育資源落差之研究-以全國高中職、國中小為基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new window
池增輝與張苑珍(1999)。從終身學習的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載於台灣師大(主編),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師大。
行政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推動小組(2008)。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2),取自 http://teldap.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php
何文斌(2001)。國小行政人員網路素養對行政網路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的未來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5,5-14。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2-48。
何榮桂與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雜誌, 85,22-28。
余民寧(1992)。國小學生學習電腦的態度及其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75-106。
吳正己與邱貴發(1996)。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9。
吳芝儀與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
吳孟芬(2008)。國小社會教科書族群意識型態之批判論述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吳美美(1996)。課程改革與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9。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與賴協志(2009)。知識領導理論與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基(1997)。初等教育的目的與功能。載於王家通(主編),初等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鐵雄(1988)。我國各級學校資訊教育之研究:全國性調查: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77-0301-H003-10)。
吳鐵雄(2009)。我國資訊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
宋曜廷、張國恩與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31-62。new window
李明寰(譯)(2002)。公共政策分析。(原作者:William N. Dunn)。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new window
沈佩如(2003)。影響國小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取自 08/17,2012,http://web.nutn.edu.tw/gac230/stu/影響國小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pdf
林以忠(2010)。南投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美和(1987)。如何利用圖書館撰寫研究報告。台灣教育,443,10-13。
林家仲(2005)。海峽兩岸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淑女(2010)。臺北市教師行動研究之批判論述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林麗惠(2003)。建構主義教學觀之剖析與應用。玄奘社會科學報,1,1-27。new window
邱克豪與邵慧綺(2003)。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應用。台東特教,18,32-38。
邱昌泰(2011)。公共政策:基礎篇(四版二刷)。台北市:巨流。
侯惠澤、張國恩與宋曜廷(2005)。您的數位學習融入教學工具書-教育部自然科學數位內容融入教學推廣計畫成果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數位學習研究團隊。
倪炎元(2011)。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 A. Van Dijk Strategies 與 Norman Fairclough的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1(2),83-97。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 68-84。new window
高台茜(譯)(2012)。非預期結果的意義。載於白亦方與劉修豪(主編),賣得多,用得少:當教育遇見科技(頁123-162)。(原作者:Larry Cuban)臺北市: 高等教育。
張文賢(2006)。資訊教育政策之分析:從後殖民地觀點談起。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barz92WBER5ZjhUZVOA7n4L5WsRC/article?mid=8
張明欽(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執行「建置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政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明貴(1998)。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
張明輝(2009)。地方教育發展的新思維。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主編),地方教育發展研究(頁 3-2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市:心理。
張庭彰(2007)。桃園縣教育局推展資訊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凈怡、張佩芬、林信榕與張琬琳(2008)。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困境與因應之道。第十二屆全球華人電腦教育應用大會(GCCCE2008),5月4-8, 美國。
張國恩(2001)。從資訊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載於何榮桂與戴維陽 (主編),資訊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師大學苑。
張琬翔(2007)。我國資訊教育之沿革。網路社會學通訊,61,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24.htm
張鈿富(2004)。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臺隆(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校長資訊素養與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張臺隆(2009)。資訊素養的意涵與應用。載於彰化師大資訊工程系(主編), TANET2009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暨全球IPV6高峰會議論文集。彰化縣: 彰化師大。
張臺隆(2010a)。我國資訊教育政策形成與實踐之批判論述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69,186-207。
張臺隆(2010b)。資料導向決定應用在鷹架式作文教學之研究。2010芝山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刊。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臺隆(2011)。我國資訊教育政策推動對中小學教師心理衝擊之研究:紮根理論研究取向。學校行政雙月刊,72,149-173。
張臺隆(2012)。臺灣資訊教育政策分析架構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1, 173-194。
張臺隆與張樹閔(2003)。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以彰化縣長安國小資訊科技融入自然領域為例。載於國家圖書館(主編),2003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九十三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九十四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九十五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九十六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a)。九十七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 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a)。九十八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 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b)。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取自www.edu.tw/files/list/.../附件-14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pdf
教育部(2010a)。九十九年度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 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b)。中小學生資訊能力評量機制發展與推廣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重大議題---資訊教育: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 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12)。各級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產業情報研究所(2009)。台灣資訊軟體產業規模分析。取自http://www.shanda.web66.com.tw/web/UPT?UPID=45126
莊金永(2011)。桃園縣教育局推動中小學資訊教育之研究(1990~2007)(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莊貴枝與陳世杰(2008)。我國近二十年來資訊科技進入學校教育之歷程與反思。 載於臺灣師大(主編),2008教育發展與革新的沈思--哲學與歷史的觀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師大。
許孟琪與蔡明昌(2009)。國小教師教育信念及其生命態度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1,91-110。
許桂芬(2010)。未來教室科技產品發展契機探索。「掌握關鍵議題,啟動變革新局~2011全球資通訊產業發展趨勢系列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郭吉模(2008)。現行資訊融入教學推展的問題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28, 86-95。
郭玟杏(2006)。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之分析。研習資訊,23(4),137-144。
郭重吉(2010)。二十一世紀核心能力的培養:以自然科的教學為例 「教師生涯規劃與教育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
陳世聰(2007)。扶持五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之政策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陳正芳(2005)。在縮減數位落差中教育的功能與角色-以國小資訊教育政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至中(2012/9/15)。電子白板傷眼,教育部將訂規範,中央通訊社。 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電子白板傷眼,教育部將訂規範-050607748.html
陳芳哲與簡志成(2009)。資訊教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17,53-126。
陳映伶(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偉文與高琡媄(2007)。資訊教育發展現況初探。研習資訊,23(4),125-134。
陳啟榮(2006)。教育政策制訂過程之論述。初等教育學刊,25,81-98。new window
曾錦達(2011)。我國資訊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回顧與前瞻:我國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游婉琳與景祥祜(2003)。Big6六大教學策略與應用—以逢甲大學財政專題課程為例 2003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湯梓辰(2010)。我國資訊教育政策之發展與省思發展與省思-以歷史軌跡探討我國資訊教育史。臺灣教育發展論壇,2,55-74。
黃乃熒(2006)。教育政策的論述之需求性探索。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 3-26)。臺北市:心理。
黃郁倫與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滕學)臺北市:天下。
黃偉揚(2009)。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黃裕程(1998)。我國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研究 - 以台北市執行「擴大內需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new window
楊秀全(2003)。 桃園縣國民小學「資訊種子學校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溫明麗(2009)。教育101:教育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詹伯望(2012/9/1)。南臺灣各大學,吹寧靜宿舍風,國語日報,15版。
熊澄宇(2005)。資訊社會4.0.。臺北市:商周。
翟本瑞(2007)。網路社會發展政策整合研究---子計畫二「網路社會教育發展與資訊教育機會政策規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S-095-12.
翟本瑞與施俊良(2007)。教育政策的規劃、執行與考核:以資訊種子學校為例。 教育與社會研究,14,75-118。
劉仲成(2005)。教育政策與管理。高雄市:復文。
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原作者:Arthur Anderson Business Consulting)。臺北市:商周。
劉明洲與張逸祥(2011)。網路化教師專業社群之合作學習歷程溝通內容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4(2),29-54。
劉美慧、陳亮君與薛人華(2011)。臺灣國中生在ICCS2009公民素養表現之國際評比分析。ICCS2009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臺灣師大。
劉真如(譯)(2002)。下一個社會。(原作者:Peter F. Drucker)臺北市:商周。
歐用生(1997)。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與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 (頁 229-254)。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5)。日本課程改革的批判論述分析。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傳承與變革(頁 p13-35)。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蔡政道(2002)。台灣、香港與新加坡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new window
蔡政道(2004)。台灣、香港與新加坡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30(1),114-131。new window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理念、策略、實踐。臺北市:心理。
鄭燕祥(2003)。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臺北市:高等教育。
盧麗淑(2009)。內容分析法。載於管倖生等 (主編),設計研究方法 (頁53-73). 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蕭英勵(2009)。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研究趨勢與發展--以台灣地區2001~2009年學位論文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new window
賴苑玲、林菁與吳美美(2009)。我國資訊素養標準草案討論。TANET2009 -- special session 中華資訊素養學會「資訊素養指標研議」 取自http://ocw.lib.ntnu.edu.tw/file.php/117/WMM2.pdf
爵 霖(1999)。教育政策分析之一。師友月刊,385,43-47。
謝景岳(2005)。台灣與紐西蘭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謝雅青(2006)。失業勞工數位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輔助參加提升數位能力研習計畫者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韓善民(2000)。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雜誌,77,3-7。
韓善民(2001)。我國資訊教育發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雜誌, 8,7-12。
顏永進與何榮桂(2001)。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載於何榮桂與戴維揚(主編),資訊教育課程設計(頁197-21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蘇 起(2012/5/24)。臺灣執政者,像籠裡的松鼠。聯合報,A4版。
二、英文部分
Albion, P. R. (2001). Som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for computer use among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9(3), 321-347.
Bossidy, L., & Charan, R. (2002).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New York: Crow.
Brush, T. (2003).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PT3).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1, 39-40.
Casey, J. (1997). Early literacy:The empowerment of technology: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Cheng, Y. C., & Cheung, W. M. (1995).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9( 6), 10 - 21.
Cooper, J. D. (1993). Literacy:Helping children construct meaning.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Depatr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8). Harnessing technology: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01102103654/http://publications.becta.org.uk/download.cfm?resID=37348
Dunn, W. N. (2008).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Shool News (2012). Bullying of teachers more damaging in online era. Retrieved from 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6/23/bullying-of-teachers-more-damaging-in-online-era/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Fang, Z. (1996).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s and practices. Educational Research, , 38(1), 47-65.
G8 Heads of State (2000). G8 Okinawa communiqué, Retrieved from http://en.g8russia.ru/g8/history/okinawa2000/4/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 J. (1990).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leiman, G. M. (2003). Myths and realities about technology in K-12 schools. . In D. T. Gordon (Ed.), The digital classroom: 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each and learn. (3rd ed.) (pp. 7-15).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Letter.
Kozma, R. B. (2008).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licies for ICT in education In J. Vogt & G. Kneze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p. 1083-1096). NC: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 D. (1970). The emerging concep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 Policy Sciences, 1, 3-14.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2004). 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ngfl.org.uk/index.html.
Librarians, A. A. O. S. (2009). Empowering learners: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programs. Chicago: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MacKenzie, N. (2005). Genesis: The Brynmor Jones repor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5), 711–723.
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115-125.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MES] (2008). Masterplan 3, Retrieved from http://ictconnection.edumall.sg/cos/o.x?c=/ictconnection/pagetree&func=view&rid=665.
Resnick, M. (1996). Distributed constructionism, Retrieved from http://llk.media.mit.edu/papers/Distrib-Construc.html.
Simpson, J., & Weiner, E. (1989 ).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Oxford.
U.S. Department of the Education. (2010).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the Education.
Wood, D. (2002). The Think report: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futures for policys. Retrieved from resources.eun.org/insight/think_report.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