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中職教育資源投入之比較分析
書刊名:教育政策論壇
作者:廖年淼 引用關係劉孟珊
作者(外文):Lyau, Nyan-myauLiu, Meng-sha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7:1
頁次:頁41-58
主題關鍵詞:分流教育教育機會均等職業教育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Tracking educational systemVocational edcu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1
  • 點閱點閱:66
期刊論文
1.王誕生、謝玉娥(1995)。高職教育的薪資所得效益知多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6,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年淼(20021200)。臺灣高職學校就業導向教育目標之檢驗:高職與高中畢業生就業表現之比較研究。教育學刊,19,137-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麗珠(19950900)。臺灣省高級中等教育所得重分配效果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5),64-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roaded, C. Montgomery(1997)。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tracking: Some evidence from Taiwan。Sociology of Education,70(1),36-53。  new window
5.林清江(1980060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5+187-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evin, H. M.(1976)。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in Western Europe。Social Problems,24,148-172。  new window
7.廖年淼(20021000)。高中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之長期比較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71,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承泰(19961000)。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20,49-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富順(19740600)。影響國中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3-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碧娟(19940900)。我國大學校院學雜費政策之探析。教育與心理研究,17,203-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大森(19990300)。臺灣地區家庭背景對中等教育分流的影響:「高中/高職」與「公立/私立」差異的探討。東吳社會學報,8,35-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大森(20020400)。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上),35-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年淼(20030500)。近二十年高中高職畢業生升學機會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09,49-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彭臺臨(19940200)。臺灣地區職業教育問題。教育研究月刊,35,16-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oleman, J. S.(1968)。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38(1),7-22。  new window
16.何清欽(1989)。民國二十一年我國中等學校制度改革經過之探討。教育學刊,8,273-3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瀛鑑(1994)。四十年來工業職校教育之演進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19,29-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璋瑤(1998)。從教改會決議看教育資源之分配。主計月報,85(1),29-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廖年淼(2003)。臺灣高職教育發展的隱憂。中等教育,54(4),136-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廖年淼、何信助(2000)。技職學生結構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經濟學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59,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廖年淼、劉孟珊(2003)。我國高中暨高職學生單位成本計算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9-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勝耀(1999)。教育資源分配的兩難:談均等與卓越理想的實現。中等教育,50(2),27-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教育部(200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義男(199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崇松(1997)。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改革--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瑩(1988)。臺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惠林、張清溪(1996)。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200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azear, Edward P.、徐聯恩(2001)。人力資源管理II: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奎憙(1996)。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儀娟、董旭英(1993)。次級資料研究法。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瑩(2002)。教育機會均等。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aska, J. A.(1976)。Schooling & Education: Basic Concepts Problems。Schooling & Education: Basic Concepts Problems。New York, NY。  new window
其他
1.(199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2002)。常見問題解答:生師比例之計算,為何不是該等級學生數與教師數之比?,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施明發(1993)。台灣職業教育之演進。台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