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族群問題的探源與進路
作者:吳由美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延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族群族群意識多元文化主義國家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3
台灣是否存在著族群問題,學界間亦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學者質疑對族群問題的研究將突顯差異、製造衝突;有些學者更是從根本的態度上,否定台灣存在著族群差異。但本論文透過理論舖陳與前人實證研究的結果推知,族群差異的存在是種本然性的事實,我們無法否定它的存在,唯一可以選擇是逃避它、視而不見,或是面對它、正視它、並嘗試去解決衝突。本論文認為,第二種策略是較佳的選擇,唯有正視問題,才有可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出路。
族群差異的存在,有血緣上、文化上,亦有歷史上的因素,本論文由台灣目前最普遍的「四大族群」的分類方式出發,首先運用歷史分析法,嘗試去釐清在四大族群下的三條族群分軸(原/漢、閩/客、本省人/外省人)是如何被界定的,並進而探討這三條軸線如何在1945年至1990年間被整合成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情結的對抗,1990年代後,這兩種意識更演化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國家認同之爭。
本論文認為,國家認同的分歧對立將造成我國民主鞏固與民主深化的危機,由於對國家的未來有南轅北轍的看法,已造成我國憲政延宕、公民社會難以建立的窘境。本論文認為,欲突破此種困境,可借鏡西方多元文化主義思想的源流,在國家憲政體制中設計容納多元政黨、少數否決的機制,以建立朝野對憲政的共同尊重;而在民主運作上,為促成公民社會的構建,應參酌秦力克所建議「使用方言的政治」的作法,創建一尊重台灣各語族平等發言權的溝通平台,「語言平等法」的通過應屬當務之急;而在教育方面,對於公民教育的內涵,國家應該揭櫫主要目標與價值,並容納異議與批評。最後,族群的維繫必有賴制度的支持,能透過政治手段以保障文化傳統的,在當今全球社會中,其基本單位仍為國家,本論文以為透過對傳統主權觀念的反省,可以讓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對國家、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責任,有更深刻的思索。
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分:
1. 丁庭宇(1989),《咱攏馬是台灣人》,台北:桂冠。
2. 六十七(1961),《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十種──番社采風圖考》,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天 下(1992),《發現台灣(上)》,台北:天下。
4. 尹 萍(1987),〈省籍,一道若隱若現的政治疤痕〉,載於《遠見雜誌》,頁16-19。
5. 尹章義(1986),〈台灣意識之史的發展〉,載於《中國論壇》,第266期,頁19-25。
6. 尹章義(1987),〈台灣意識試析-歷史的觀點〉,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95-112。
7. 尹懷哲(2004),日本選舉制度改革所造成的非預期結果,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8. 中央研究院(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台北:中央研究院。
9. 中國教育學會(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
10. 王 拓(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載於《仙人掌》,第2期,4月1日。
11. 王人傑(1980),〈從國際法觀點看高雄暴力案的相關問題〉,載於《黃河》,第11期,頁48-51。
12. 王文興(1978),〈鄉土文學的功與過〉,載於《夏潮》,第23期,2月,頁515-546。
13. 王白淵(1946),〈告外省人諸公〉,載於《政經報》社論,第2卷第2期,1月25日。
14. 王仲孚(1997),〈對於《認識台灣》教科書之應有的認識──兼論《課程》與教科書〉,收錄於台灣使研究會編,《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台北:台灣史研究會。
15. 王成勉(1980),〈「台獨」是自欺欺人的說法〉,載於《黃河》,第10期,5月。
16. 王甫昌(1993),〈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載於《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第6卷第1期,頁231-267。new window
17. 王甫昌(1994),〈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收錄於張茂桂、吳乃德、王甫昌、林忠正、林鶴玲、陳茂泰、劉文雄、黃應貴、蔣斌、石磊、瞿海源、洪鐮德、胡台麗等著(1994),《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new window
18.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載於《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129-210。new window
19. 王甫昌(1998),〈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133-156。
20. 王甫昌(2002),《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21. 王育德(1989),《早年之台灣》,台北:時報。
22. 王育德(2000),《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
23. 王明柯(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載於《當代》,第91期,頁6-19。
24. 王秋桂(1990),《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new window
25.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載於《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321-354。new window
26.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收錄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春季號,頁71–116。new window
27.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55。new window
28. 王曾才(1981),〈三民主義與當今世界問題〉,載於《黃河》,第25期,頁28。
29. 王曾才(1983),〈創造不虞匱乏的社會〉,載於《中央月刊》,第15卷第8期。
30. 王曾才(1994),〈中國的國家認同與現代化〉,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01-213。
31. 王曉波(1986),《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台北:帕米爾。new window
32. 尤 根.哈貝瑪斯(Jurgen Habermas)(1964),〈公共領域〉,收錄於曹衛東譯,汪暉、陳燕谷編(1998),《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頁125–133。
33. 卡 爾.波 柏 & 吉安卡羅.波賽提(Karl Popper & Giancarlo Bosetti)(1997),王凌霄譯(2000),《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柏訪談錄》,(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台北:貓頭鷹。
34. 台灣人(1993),〈假台灣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載於《島嶼邊緣》,第8期,頁68-79。
35. 台灣人權促進會(1990),《台灣人權報告1987-1990》,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
36. 正中書局編(1998),〈傾聽人民的聲音:李登輝總統十年建樹〉,《破舊立新》,台北:正中。
37. 石之瑜(1992),《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台北:永然文化。
38. 石元康(1995),〈社群與個體: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論辯〉,載於《當代》,第114期,頁94-104。new window
39. 石元康等作,殷海光基金會編(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
40. 石計生(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我國中小學人文社會學科之研究》,台北:前衛。
41. 石家駒(1978),〈在民族文學的旗幟下團結起來〉,收錄於仙人掌雜誌社編,《民族文學的再出發》,原載於《仙人掌》,第12期,8月1日,台北:故鄉,頁223–238。
42. 田弘茂著、程鷹摘譯(1985),〈台灣與香港的未來〉,載於《台灣年代》,第3期,4月26日,頁11。
43. 田弘茂(1991),《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44. 丘洪(1987),〈一个客家人的心聲〉,《太平洋時報》,「台灣族群政治專題」,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45. 史 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San Jose, CA.:蓬島文化。
46. 史 明(1998),《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社會發展四百年史》,台北:前衛。
47.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1993),《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
48. 多 爾(William E. Doll)(1993),王紅宇譯(1999),《後現代課程觀》(A Post-Modem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台北:桂冠。
49. 行政院(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
50. 行政院(2004),《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手冊》,台北:文建會。
5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一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5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二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53. 朵伊森(Droyson, J. G. )(1987), 《歷史知識的理論》,胡昌智譯,台北:聯經。
54. 朱西寧(1977),〈回歸何處?如何回歸?〉,載於《仙人掌》,第1卷第2期,4月1日。
55. 朱雲珍(1997),《台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前衛,頁139-160。
57. 朱雲漢(1998a),〈從黨國體制到支配性一黨體制:國民黨與臺灣的民主轉型〉,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頁261-286。new window
58. 朱雲漢(1998b),〈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頁23-44。
59. 江 迅(1983),〈『台灣民族主義』的弔詭〉,載於《前進》,第16期,7月16日,頁60-61。
60. 江中明(1995),《新黨危機》,台北:商周文化。
61. 江易平、李祖舜(1994),《逆水而行──新黨故事》,台北:商周。
62. 江宜樺(1997a),〈族群正義與國家認同〉, 收錄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2月26日。
63. 江宜樺(1997b),〈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台灣國家認同〉,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頁83-121。new window
64. 江宜樺(1997c),〈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發表於政治大學政治系主辦「政治學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5月31日。
65. 江宜樺(1997d),〈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發表於中國政治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月24日。new window
66. 江宜樺(1998a),〈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載於《當代》,第127期,頁12-29。
67. 江宜樺(1998b),〈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載於《台灣社會研究》,第29期,頁163-229。new window
68. 江宜樺(1998c),《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new window
69. 江宜樺(1999a),〈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的發展與困境〉,發表於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hinese Leg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香港中文大學,8月24日。
70. 江宜樺(1999b),〈台灣民主意識的變遷與挑戰〉,收錄於黃俊傑、何寄澎編,《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71. 江宜樺(2001a),〈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81-216。new window
72. 江宜樺(2001b),《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new window
73.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74. 江宜樺、李強主編(2003),《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
75. 江雪齡(1996),《邁向廿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76.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77. 江慕雲(1992),《為台灣說話》,台北:稻鄉。
78. 全中鯤(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79. 全中鯤(2000),《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泰雅國小及其學區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0. 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貝 克(Ulrich Beck)(1998),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Was ist Globalisierung?)(初版),台北:台灣商務。
82. 何汝壁,伊承哲(1987),《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甘蕭人民。
83. 沈 六(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47-70。
84. 沈君山、黃肇松(2001),〈兩岸關係指標 延續十年〉,收錄於沈君山編,《統一與統合:國統綱領十週年座談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3。
85. 沈筱綺(1995),〈族群政治與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會主辦「台灣政治學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
86. 呂正惠(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台北:人間。
87. 呂正惠(2002),〈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177-227。
88. 杜國清(1985),〈《笠》詩刊與台灣新詩的發展〉,載於《文學界》,第13集。
89. 杜繼平(2001),〈跳蚤「左派」的滿紙荒唐言〉,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原載於2001年1月、2月與4月出版的《左異》第15、16、18號,(收入本書時略有增補),頁229-295。
90. 汪 暉(1998),〈文化與公共性導論〉,收錄於汪暉,陳燕谷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
91. 汪宏倫(2004),〈現代共同體當中的怨恨心態──一個對台灣經驗的初步反省〉,收錄於廖炳惠、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編,《重建相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59-98。
92. 李 昂(1993),《施明德前傳》,台北:前衛。
93. 李 喬(1988),《台灣人的醜陋面》,Irvine, Calif.:台灣。
94. 李 喬(1994),〈「台灣民族主義」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頁17-21。
95. 李 鍌、邱燮友、周 何、應裕康(1996),《中國文化概論》,台北:三民。
96. 李行之(1977),〈五四,與我們同在〉,載於《夏潮》,第2卷第6期,6月1日。
97. 李亦園(1992),〈廿一世紀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頁125-131。new window
98. 李金銓(1987),〈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夾縫中〉,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48-158。
99. 李帕特(Arend Lijphart)(1993),《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二十一個國家多數模型與共識模型政府》,陳坤森譯,台北:桂冠。
100. 李帕特(Arend Lijphart)(2003),《多元社會的民主》,張慧芝譯,台北:桂冠。
101. 李旺台(1993),〈『美麗島』事件後的黨外〉、〈黨外雜誌發展史略〉,《台灣的反對勢力》, 台北:五千年,頁17-43。
102.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new window
103. 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台北:元照。
104. 李登輝(1995),《經營大台灣:李登輝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台北:遠流。
105. 李勤岸(1996),〈語言政策與台灣獨立〉,收錄於施正鋒主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113-157。
106. 李筱峯(1987),《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
107. 李筱峯(1990),〈二二八事件中台灣社會名流遇害因素初探〉,載於《現代學術研究專刊》,第2期,5月21。
108. 李筱峯(1991a),《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
109. 李筱峯(1991b),〈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收錄於《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頁273-302。
110. 李筱峯(1992a),〈『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儀的對策〉,收錄於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研討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頁167-194。
111. 李筱峯(1992b),〈台灣只有國籍問題沒有省籍問題〉,收錄於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編《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頁211-212。
112. 李筱峯(1992c),〈不再流亡的新台灣人—賀「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誕生〉,收錄於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編,《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頁15-17。
113. 李筱峯(1999a),《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台北:玉山社。
114. 李筱峯(1999b),《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
115. 李筱峯(2001),《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116. 李 敖、陳境圳(1997),《你不知道的二二八》,台北:新新聞。
117. 李廣均,(2001),〈有關戰後台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11-146。
118. 李鴻禧(1999),《憲法與人權》,台北:元照。new window
119. 吳 思(2002),《潛規則》,台北:究竟。
120.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4期,頁33-60。
121.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27-51。new window
122. 吳乃德(1995),〈社會分歧和政黨競爭:解釋國民黨為何繼續執政〉,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8期,頁101-130。
123. 吳乃德(1996a),〈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5-39。new window
124. 吳乃德(1996b),〈國家認同政治支持:民進黨的理解和誤解〉,載於《民眾日報》,8月13-15日。
125. 吳乃德(1996c),〈民族認同衝突和民主政體鞏固〉,發表於台灣政治學會第三屆年會學術討論會,12月14-15日。
126. 吳乃德(1997),〈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收錄於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15-30。
127. 吳天泰(1993),〈小學的多元文化教育〉,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375-386。
128. 吳東野(1996a),〈「半總統制」之探討〉,載於《美歐月刊》,第11卷第1期,頁72-85。
129. 吳東野(1996b),〈「半總統制」政府體系的理論與實際〉,載於《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37-49。new window
130. 吳洪英(2000),〈第三世界發展的時代特徵〉,收錄於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131. 吳密察、張炎憲等著(1993),《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
132. 吳叡人(1995a),〈沒有民族主義的民族〉,載於《中國時報》,4月14日。
133. 吳叡人(1995b),〈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收錄於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34. 吳叡人(1997),〈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31-48。
135. 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臺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43-110。
136. 吳濁流(1975),〈無花果(有關二二八部分)〉,收錄於韋名編,《台灣的二二八事件》,香港:七○年代。
137. 吳濁流(1977),《菠茨坦科長》,台北:遠行。
138. 吳濁流(1993),《無花果》,台北:前衛。
139. 吳麗君(1999),〈夢裡故事說不完〉,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2期,頁119-146。
140. 余光中(1977),〈狼來了〉,收錄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頁204–226。原刊於《聯合副刊》,8月20日。
141. 伯努瓦(1996),〈面向全球化〉,周紅云中譯(1998),收錄於王列、楊雪冬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頁1-27。
142. 佛格遜(Marilyn Ferguson)(1987),廖世德譯(1993),《寶瓶同謀》(The Aquarian Conspiracy: Pers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台北:方智。
143. 但昭偉、蘇永明 (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五南。
144. 宋學文(2000),〈全球化與非政府組織對國際關係之影響〉,載於《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1期,9月,台北:財團法人陳隆志新世紀基金會,頁43-51。
145. 明 至(1949),〈北平通訊〉,《政經報》,第2卷第3期。
146. 社 論(1947),〈可怕的心理破壞〉,《民報》,2月19日。
147. 社 論(1980),載於《疾風》,第6期,1月。
148. 社 論(1982),載於《深耕》,第19期,10月10日。
149. 艾 波(Michael W. Apple)(1990),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桂冠。
150. 來安民(1993),《馬丁布伯的對話哲學及其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51. 邵宗海(1992a),〈略論『一個中國』〉,《「一個中國政策」學術討論會》,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頁37-52。
152. 邵宗海(1992b) ,〈『一個中國』政策的發展評估〉,《「一個中國政策」學術討論會》,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頁104-143。
153.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
154. 周 星(1991),《民族政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55. 孟 養(1980),〈歷史豈容抹煞、誣滅與捏造-駁斥所謂「一千八百萬人 的台灣史」〉,載於《疾風》,第7期,頁54。
156. 孟 樊(1990),〈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收錄於孟樊、林耀德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頁145-221。
157. 孟 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158. 周英雄、劉紀蕙(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159. 周婉窈(2000),《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
160. 周陽山(1992),《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161. 林 雯(2001),《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七、八○年代台灣的民族主義論述》,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62.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收錄於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頁379-409。
163. 林正杰(1985),《改革體制》,台北:前進。
164. 林正杰(1988),《綠色烏托邦:西德綠黨黨綱》,台北:前進。
165. 林正義(1999),〈評析當前美國對兩岸的政策與可能變化〉,《政治科學論叢──「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專刊),頁1-19。原發表於台大政治系主辦「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10月16日,台北:台灣大學。
166. 林亨泰(1988),〈新詩的再革命〉,載於《笠》第146-147期,10-12月。
167. 林忠正(1991),〈你不能說,外省人是經濟上的弱者〉,載於《商業周刊》,第176期,頁58-65。
168. 林忠正、林鶴玲(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101-160。new window
169. 林秀珍(1994),《羅爾斯正義原則及其教育涵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0. 林宗義(1989),〈林茂生與二二八──他的處境與苦悶〉,收錄於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頁21-45。
171. 林明幟(1997),《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172.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收錄於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頁87-152。
173. 林佳龍(2000),〈政治領導與民主化──論李登輝的改革策略與成果〉,發表於台灣綜合研究院主辦「李總統主政與台灣的成就研討會」。
174. 林佳龍,(2001a),〈台灣的民族主義政治〉,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3-20。
175. 林佳龍(2001b),〈台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217-266。
176. 林佳龍(2002),〈解釋晚近台灣民族主義出現與性質〉,收錄於洪泉湖、謝政諭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頁289-314。
177. 林啟旭(1988),《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台北:新台叢書。
178.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new window
179. 林福岳(2002),《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180. 林瑞榮(1999),《國小鄉土教材的評鑑與設計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ew window
181. 林瑞榮(1998),《國小鄉土教材的實施與發展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82. 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
183. 林毓生(1990),〈殷海光先生闡釋民主的歷史意義與中國民主理論發展的前景〉,收錄於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184. 林萬億(1996),〈平等的分享與合理的分享〉,收錄於許倬雲策劃主講,《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71-84。
185. 林濁水(1986),〈王育德先生研習台灣話的貢獻〉,載於《伸耕》,第6期,頁168。
186. 林濁水(1990),〈「夏潮論壇」反「台灣人意識」論的崩解〉,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53-162。
187. 林衡哲(1993),〈三讀《無花果》〉,收錄於吳濁流(1993),《無花果》,頁231-255。
188. 林衡道(1996),《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
189. 林繼文(1998),《半總統制下的三角政治均衡》,政治制度:理論與現實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6月25日-26日。
190. 奈斯比(Naisbitt, John)(1994),《全球的弔詭──小而強的年代》,顧淑馨譯,台北:天下。
191. 金里卡(Kymlicka, Will)(2004),鄧紅風譯,《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台北:左岸。
192. 金恆煒(1999),〈新台灣人與舊台灣人〉,載於《當代》,第137期,1月1日,頁86-87。
193. 金耀基(1997),《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
194. 金耀基(1998),〈中國的現代性與民主發展的前景:論民主與文化的關係〉,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頁1-22。
195. 邱進益(2001),〈國統綱領就是『統合論』〉,收錄於沈君山編,《統一與統合:國統綱領十週年座談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4-8。
196. 邱貴芬(1992a),〈「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載於《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頁 113-163。
197. 邱貴芬(1992b),〈「咱攏是台灣人」──答廖朝陽有關臺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載於《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頁29-46。new window
198. 邱貴芬(1995a),〈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載於《中外文學》第23卷第11期,頁141-147。new window
199. 邱貴芬(1995b),〈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載於《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頁125-127。new window
200. 拉利.戴蒙(1997),〈民主鞏固的追求〉,收錄於田弘茂、朱雲漢所編的《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頁1-45。
201. 侍建宇(1998),《西洋政治思想導論》,台北:五南。
202. 南方朔(1986),〈『中國結』與『台灣結』統一論〉,載於《中國論壇》,第266期,頁31-33。
203. 南方朔(1994),《自由主義的反思與批判》,台北:風雲時代。
204. 侯立朝(1977),《鄉土吾愛》,台北:博學。
205. 郁永河(1996),《裨海紀遊》,台灣叢書第一種,台灣文獻委員會。
206. 施正一主編(1984),《民族辭典》,四川:四川民族。
207. 施正鋒編(1995),《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208. 施正鋒(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收錄於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73-108。new window
209.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210. 施正鋒(2002),《台灣民主鞏固的擘劃》,台北:前衛。
211. 施敏輝(1990a),《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
212. 施敏輝(1990b),〈注視島內一場「台灣意識」的論戰〉,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18。
213. 柯司特(Manuel Castells)(2002),夏鑄九、黃麗玲等譯,(1997),《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台北:唐山。
214. 柯喬治(1999),《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
215. 柯遠芬(1992),〈台灣二二八事變之真像〉,收錄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頁1-36。
216. 洪泉湖等著(1995),《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台北:時英。
217. 洪鎌德(1993),〈多元民族的和諧共處──以星加坡為例〉,《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199-232。new window
218. 哈特利等(O’Sollivan, Tim, Hartley, John, Saunders, Danny; M. Montgomery & Fisk, John)(1983),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Key Concepts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台北:遠流。
219. 韋名編(1975),《台灣的事件》,香港:七十年代。
220. 韋政通(1984),〈台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載於《台灣文藝》,第86期。
221. 韋政通(1985),〈三十多年來知識份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收錄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頁341-380。
222. 韋政通(1986),《中國智慧》,台北:水牛。
223. 韋政通(1989),〈台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民主評論》與《文星雜誌》〉,原載《哲學與文化》6月,收錄於《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頁299-305。
224. 胡 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訪問稿),載於《中國論壇》,第15卷第12期,頁16-19。
225. 胡 佛(1987),〈現實困擾:試解政治文化的結〉,為「突破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困境」座談會引言,載於《中國論壇》,第290期,頁12-14。
226. 胡 佛(1987),〈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載於《台大法學論叢》,第16卷第2期,頁1-32。
227. 胡 佛、張佑宗、歐陽晟(1994),〈台灣價值分歧的結構及對統獨立場與投票抉擇的影響〉,發表於台大政研所選舉行為研究小組主辦之「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研討會。
228. 紀斷弦(1983),〈斷裂的巨龍──評被扭曲的民族主義〉,載於《夏潮論壇》,第1卷第6期,頁69-70。
229. 徐火炎(1993),〈選民的政黨取向、政黨認同與黨派投票抉擇〉,載於《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卷第2期,頁144-166。
230. 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三年間的實証研究結果〉,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85-127。new window
231.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
232. 徐永明 (2004),《揭開藍綠社會本色的密碼》,載於《財訊》月刊,第262期,台北:財訊,頁186-190。
233. 徐永明、范雲(1994),〈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中的省籍政治──外省人危機意識及其政治表現〉,「外省人在台灣」研討會論文,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主辦。
234. 徐宗懋(1989),《台灣人──沒落的貴族》,台北:時報。
235. 徐宗懋(1993),《台灣人論》,台北:時報。
236. 徐偉傑譯(2000),《全球化》,台北:弘智。
237. 馬克斯(Marx, Kart)、恩格斯(Fruedrich Engels)(1972),《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
238. 馬起華(1987),《二二八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公共秩序研究會。
239. 孫大川(1997a),〈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民族主義論文系列之四,台北:時英,頁43-84。new window
240. 孫大川(1997b),〈神話之美 台灣原住民的想像世界〉,《文化與差異研討會》,東吳大學。
241.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經。new window
242. 孫曉萍(1998),〈生存實力,從容擁有〉,載於《天下雜誌》,第23期,頁30-33。
243.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分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4. 秦 琦(1990),〈神話與歷史‧現在與將來──評「夏潮論壇」對黨外的批判〉,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73-184。
245. 秦孝儀總編纂(1978.10),《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6卷(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
246. 秦鳳英(1992),《知識菁英對威權體制民主化之影響研究──台灣『大學雜誌』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247. 高孔廉(1992),《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48. 高伊哥(1984),〈台灣歷史意識問題〉,載於《台灣年代》,第1卷第6期。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63-171。
249. 高伊哥(1990),〈台灣歷史意識問題〉,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63-171。
250. 高拱乾(1959),〈竹枝詞〉,《台灣府志》,台北:台銀。
251.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下),台北:五南。
252. 高維民口述,福蜀濤記錄(1987),〈台灣光復初時的軍紀〉,載於《中華雜誌》第25期。
253. 高隸民著,胡煜嘉譯(1987),《台灣奇蹟》,台北:洞察。
254. 翁松燃(1987),〈從香港經驗看統一:自決和『一國兩制』〉,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60-179。
255. 翁松燃(1990),〈殷海光先生的民主觀〉,收錄於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256. 翁松燃(2001),〈『不統一』綱領該改一改了〉,收錄於沈君山編,《統一與統合:國統綱領十週年座談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23-26。
257. 袁鶴齡(1999),〈初探國家認同的外部因素──美國因素、中國因素與台灣的國家認同〉,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年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頁490-520。new window
258. 唐賢龍(1947),《台灣事變內幕記》(又名《台灣事變面面觀》),南京:中國新聞出版部。
259.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譯(1992),《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
260.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1996),夏鑄九等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261. 尉天驄(1977),〈當前台灣文學問題專訪〉,載於《夏潮》,第3卷第2期,8月1日。
262. 尉天驄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263.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264. 若林正丈,何義麟譯(1989),《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
265.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1997),《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前衛。
266. 若林正丈(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
267. 范 雲、徐永明(1994.1.9),〈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中的省籍政治──外省人的危機意識及其政治表現〉,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主辦「迷惘與追尋──『外省人』在台灣」研討會。
268. 章玉琴(1998),《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269. 梁景峰(1990),〈我的中國是台灣〉,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59-60。
270. 梁裕康(1997),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查理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承認政治論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1. 張 琴(1991),〈台灣人民為什麼仇恨台灣省政府〉,收錄於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頁43-46。
272. 張文貞(2002),〈憲政主義與選擇制度:「新國會」選制改革芻議〉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0202/20020202-2.html
273. 張世鵬(1998),〈關於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研究的若干回應〉,收錄於張世鵬、敘彝編譯,北京:中央編譯。(要頁碼嗎?)
274. 張旭成(1989),〈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收錄於陳芳明編(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頁111-130。
275.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載於《通識教育季刊》,第6卷第2期,頁39-63。new window
276. 張忠棟(1977),〈鄉土、民族、自立自強〉,載於《中國論壇》,第5卷第2期,11月1日。
277. 張忠棟(1998),《自由主義人物》,台北:允晨。
278.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收錄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現代學術基金會。
279. 張炎憲(1996),〈台灣史研究與台灣主體性〉,收錄於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頁440-441。
280. 張炎憲(1996),《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76-100回),台北縣板橋市:台灣風物雜誌。
281.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282. 張金鑑(1994),《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
283. 張素貞(1984.3),〈五十年代小說管窺〉,載於《文訊》,第9期。
284.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new window
285.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頁61-71。new window
286. 張茂桂(1993a),〈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233-278。new window
287. 張茂桂(1993b),《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new window
288. 張茂桂(1995),〈「去魅」族群問題──多面向理解與歷史思考〉,收錄於蕭新煌編,《敬告中華民國──給跨世紀台灣良心的諍言》,台北:日臻。new window
289. 張茂桂(1996),〈是批判意識型態,抑或獵殺巫婆?對於趙剛〈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一文的回應〉,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頁255-269。new window
290. 張茂桂(1997),〈談「身份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91-116。
291. 張茂桂等(1998),《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new window
292. 張茂桂(1999),〈「新台灣人」之非論〉,載於《國策》,第7期,頁3-8。
293. 張茂桂、吳忻怡(1997),〈教育對於統獨傾向的作用〉,載於《台灣政治學刊》,第2期,頁107-189。new window
294. 張茂桂、吳忻怡(2001),〈關於民族與族群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尊重與承認的問題〉,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47-180。new window
295. 張培倫(1998),〈秦力克論文化、平等原則與族群差異權利〉,「一九九八批判的新生代論文研討會」論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主辦。
296. 張培倫(1999),〈課程規劃與社會正義〉,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迎向千禧年學術研討會。
297. 張博宇編(1987),《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推行國語資料彙編(上)》,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298. 張富美(1989),〈在血痕中讀史──二二八事件研究資料評介〉,收錄於陳芳明編(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頁145-159。
299. 張景涵、包青天、許仁真、鄧維楨(1972),〈論中國之前途:與海外留學生冷靜談國是〉,載於《大學雜誌》,第49期,頁45-49。
300. 張煦本(1953),《台灣社會剖視》,台北:大華新聞社。
301.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北:前衛。
302.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
303.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正中書局。new window
304. 張錦華(1997),《多文化主義與廣播政策──以台灣弱勢族群(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05. 張學謙(2004),〈雙言社會與族群語言的保存與發展〉,收錄於行政院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會議手冊》,頁108-118。
306. 張翰璧(1990),《系統與生活世界: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的剖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307. 許介鱗(2001),《戰後台灣史記(續)》,第4卷,台北:文英堂。
308. 許有為(1995),〈法國第五共和制憲法總統與總理職權〉,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09. 許育典(2000),〈人的實現與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建構〉,載於《教育研究月刊》,10月。new window
310. 許志雄(1997),〈從比較憲法觀點論「雙首長制」〉,載於《月旦法學雜誌》,第26期,頁30-37。
311. 許忠聖(1992),《戰後台獨意識內涵之解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312. 許南村(1977),〈「鄉土文學」的盲點〉,載於《台灣文藝》革新第2期,6月。
313. 許倬雲(1996a),〈問題的提出與省思〉,《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收錄於許倬雲策劃主講,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314. 許倬雲(1996b),〈世代傳承的正義與公平〉,收錄於許倬雲策劃主講,《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139-140。
315.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316. 許勝懋(1999),〈台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317. 許福明(1984),〈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318. 現代用語導讀(1996),第四冊,社會生活類,台北:書泉,頁11-25。
319. 陳 元,(1990),〈從移民的台灣史試解「中國結」與「台灣結」〉,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67-76。
320. 陳少廷(1992),〈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收錄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305-333。
321. 陳文團(1998),《政治與道德》,台北:台灣。
322. 陳文團(1999),《意識形態教育的貧困》,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323. 陳正然(1985),《台灣五○年代知識份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24. 陳必照、江大樹、劉淑範(1992),《當前憲政改革方案》,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325. 陳永興(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文化(3月一版第二刷)。
326. 陳光興(1990),〈炒作後現代?:評孟樊、羅青、鍾明德的後現代觀〉,《自立早報.自立副刊》,2月23日。轉引自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頁54。
327.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7期,頁149-222。new window
328. 陳光興(1995),〈文化研究在英國的歷史變動軌跡〉。收錄入唐維敏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頁v-xxii。
329.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頁73-139。new window
330. 陳志奇(1980),《美國對華政策30年》,台北:中華日報。
331.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332. 陳伯璋(1998),〈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1-14。new window
333. 陳孟元(1996),《台灣1980年代黨外運動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334. 陳其昌(1988),〈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主人──評謝里法的「歷史盲點」〉,載於《遠望雜誌》,第2期,台灣前途的遠望專欄。
335. 陳其南(1987),〈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載於《中國論壇》, 第289期,頁22-31。
336.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new window
337. 陳枝烈(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338.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復文。
339. 陳思賢(1999),《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
340. 陳春生(1996),《台灣憲政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
341. 陳春生(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明文。
342. 陳春生(2001),《台灣政黨與政治文化》,台北:翰蘆。
343.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344. 陳美如(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
345. 陳美如(1998a),〈多元文化學校教育的建構〉,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119-138。new window
346. 陳美如(1998b),〈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載於《教育研究集刊》,第41期,頁171-192。new window
347. 陳昭瑛(1995),〈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載於《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頁6-43。
348. 陳映真(1983),〈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載於《前進》,第12期,1983年6月18日。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31-37。
349. 陳映真(1987),〈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台灣結』的戰後史分析〉,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69-79。
350. 陳映真(1988),〈「鄉土文學」的盲點〉,載於《台灣文藝》革新號,第2期,1977年6月。
351. 陳映真(1990a),〈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31-37。
352. 陳映真(1990b),〈為了民族的團結與和平〉,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61-66。
353. 陳映真(2000c),〈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原載於《聯合文學》2000年9月號,頁49-86。
354. 陳映真(2002a),〈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7-48。
355. 陳映真(2002b),〈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載於《聯合文學》,第17卷第2期。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87-132。
356. 陳奎熹(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357. 陳俐甫(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鄉。
358. 陳芳明(1988),《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高雄:敦理。
359. 陳芳明(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
360. 陳芳明編(1991),《台灣戰後史資料選》,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361. 陳芳明(1999),〈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載於《聯合文學》月刊,8月號。
362. 陳芳明(2000),〈後殖民或後現代:戰後台灣文學的一個解釋〉,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頁41-63。new window
363. 陳春生(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明文。
364. 陳淑卿(2003),〈全球化與在地性〉,載於《當代》,第187期,頁40-43。
365. 陳朝建(1996),《以現代立憲主義論台灣民間社會的制憲運動1986-199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66. 陳新民(1998),《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經銷。
367. 陳運棟(1987),〈義民乎?不義之民乎?〉,載於《三台》雜誌,10月號。
368. 陳運棟(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369. 陳榮成譯,GEORGE KERR原著(1991),《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
370. 陳儀深(1992),〈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收錄於《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頁303-349,原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371. 陳儀深(2000),〈虛擬革命與真實叛亂—1961年蘇東啟政治案件的初步研究〉,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編,《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頁303、307。
372. 陳德照(2000),〈全面看待經濟全球化〉,收錄於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主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373. 陳儔美(2001),〈日本第四十二屆眾議院選舉研析〉,載於《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5期,頁23-36。new window
374. 陳樹鴻(1990),〈台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91-205。
375. 陳寶玲(1998),《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76. 陳麗華(1997),〈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8期,頁26-34。new window
377. 郭正亮(1997),〈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收錄於游盈龍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204-222。
378. 郭正亮(1998a),《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文化。
379. 郭正亮(1998b),〈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領導〉,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03-142。
380. 郭正亮(1998c),〈民進黨的路線爭議:從新台獨論到中國政策分歧〉,載於《國策》,第1期,頁9-11。
381. 郭正亮(1999),〈台灣主體性的辯證〉,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海峽學術。 
382. 郭延以(2000),《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1954年初版。
383. 連 橫(1985a),《台灣通史(上冊)》,台北:黎明。
384. 連 橫(1985b),《台灣通史(下冊)》,台北:黎明。
385. 連震東(1945),〈台灣人的政治理想和對做官的觀念〉,載於《台灣民生報》,第9、10期合刊,重慶,民國34年10月7日,頁5-6。
386. 麥 斯(1998),〈全球化與國家的未來〉,楊雪冬中譯(1998),收錄於王列、楊雪冬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
387.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1997),〈國民小學原住民課程與教育規劃研究:八十五學年度總結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388. 項 田(1984),〈台灣自決問答錄〉,載於《台灣潮流》,第10期,頁41-45。
389. 單文經(1998),〈在班級中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427-457。
390. 單文經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1996),《美國公民與政府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391. 敏米(Albert Memmi),魏元良譯(1998),〈殖民者與受殖者〉,收錄於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解殖與民族主義》,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香港:牛津大學,頁1-27。
392. 黃 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
393. 黃 徒(1992),《台獨的社會真實與新聞真實》,台北:稻鄉。
394. 黃光國(1986),〈『台灣結』和『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論壇》,第266期,頁26-30。
395. 黃光國(1987),〈「台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19。
396.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397. 黃光雄(1998),〈多元文化教育-序〉,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3。
398. 黃叔璥(1957),〈番俗六考〉,《台灣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第五卷。
399. 黃昭堂(1994),〈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頁195-227。
400. 黃俊傑(1996),〈戰後台灣的儒家思想:存在形式、內涵與功能〉,《東亞近現代儒學之回顧》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收入本書第六篇。new window
401. 黃俊傑(1999),〈論『台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頁1-32。new window
402.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403. 黃政傑(1997),《多元文化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404. 黃政傑(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343-373。new window
405. 黃政傑(2000),《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406. 黃政傑、張嘉育(199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輯於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407.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
408. 黃宣範編(1995)《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
409. 黃國昌(1991),《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
410. 黃森松(1987),〈我們都是「客家人」〉,載於《台灣新文化》,第17期。
411. 黃嘉光、王康陸、陳正修(1991),《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張燦鍙選集》,台北:前衛。
412. 黃學聖(2002),《當代自由主義公民資格觀的轉變之研究-對於多元文化論挑戰之回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413. 程宗明(2000),《公共電視促進公民社會發展方向》,http://rnd.pts.org.tw/p1/p1.htm
414. 游盈隆等(1993),《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78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台北:中央選委會。
415. 游盈隆(1996),《民意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416. 游勝冠(1997),《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new window
417. 馮朝霖(1995),《多元文化與教育-其理論、政策與課程》,發表於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民間教改建議研討會,1995年12月。new window
418. 彭 歌(1977),〈不談人性,何有文學〉,《聯合副刊》,8月17~19日。
419. 彭明敏(1988),《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前衛。
420. 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頁154、226-232。new window
421. 彭孟緝(1992),〈台灣省二二八事件回憶錄〉,收錄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41-42、85。
422.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台北:自立晚報。
423. 彭瑞金(1998),《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
424. 彭懷恩(1991),《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風雲論壇。new window
425. 曾建元(1998),《論薩托里的憲政工程論》,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426. 曾健民(2002),〈「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原載於《聯合文學》第195期,2001年1月號;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297-319。
427.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台北:生智。new window
428. 曾慧佳(1999),《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429. 湯錦台(2003),《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
430. 傅仰止 (1995),〈台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台灣地區社會意象調查》,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83年7月定期調查報告。
431. 傅偉勳(1987),〈兩岸處境與中國前途-從雙結問題到大陸問題〉,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81-194。
432. 傅錫誠(2001),〈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433. 奧田彧(1943),〈荷領時代之台灣農業〉,《台灣文化論叢第一輯(1995)》,台北:南天。
434. 溫明麗(1996),〈理性、詮釋與多元文化教育:辯證性對話〉,《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辦1996年國際學術研討會。new window
435. 詹棟樑(1998),〈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探討〉,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21-46。
436. 詹志禹(1998),〈多元文化與教育的演化論基礎〉,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101-123。
437. 詹念峰(1998),《「語言、階級、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38. 莊坤良(2001),〈迎拒全球化〉,載於《中外文學》,第30卷第4期,頁8-25。new window
439. 莊明貞(1997),《道德教學與評量──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440. 莊明貞(1998),〈真實性評量在教育改革中的相關論題-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考〉,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0期,頁19-23。new window
441. 莊明貞(1999),〈多元文化的評量與教學-從Vygotsky觀點談起〉,載於《教師天地》,第99期,頁25-31。
442. 莊明哲(1999)《全球化、民主制、與民族主義理論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中山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443. 楊 瑩(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過程與回應典範〉,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125-164。
444. 楊志宏、麥莉娟(1989),〈檢驗台灣大眾傳播結構的變遷:回溯1980年代及前瞻1990年代〉,載於《報學》,第8 卷第3期,頁18-25。
445. 楊長鎮(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收錄於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17-35。
446. 楊青矗(1977),〈什麼是健康的文學〉,載於《夏潮》,第17期,8月1日。
447. 楊思偉(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與課題〉,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165-185。
448. 楊洲松(1998),《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449. 楊祖珺(1983),〈巨龍、巨龍,您瞎了眼〉,載於《前進》,第11期。
450. 楊亮功(1988),〈二二八事變奉命查辦之經過〉,收錄於蔣永敬等編《楊亮功先生年譜》,台北:聯經,頁353。
451. 楊芙宜(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從菁英論述到民眾態度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52. 楊深坑(1993),〈意識型態批判與教育研究〉,載於陳伯璋編著,《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453. 楊深坑(1995),《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
454. 楊深坑(1997),〈後傳統認同與文化多元主義〉,載於《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馬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455. 楊逢泰、邵宗海等編(1993)《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
456. 楊國樞(1989),〈我們為什麼要組織澄社〉,《澄社簡介》,台北:澄社。
457.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
458.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459. 楊鏡汀(1988),〈被扭曲的客家歷史〉,載於《客家風雲雜誌》,第8期,頁41-44。
460. 鄔昆如(1991),〈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收錄於鄭曉時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461. 鄔昆如(1998),〈吳鳳神話的省思〉,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37-50。
462. 鄒雲霞(1981),《眷村居民我群認同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63. 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