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陸軍官校通識教育核心能力與檢核指標初探
書刊名:黃埔學報
作者:張文杰厲復霖
作者(外文):Chang, Wen-chiehLih, Fuh-li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78
頁次:頁1-23
主題關鍵詞:陸軍官校通識教育核心能力能力指標R.O.C. Military AcademyGeneral educationCore capacityCapacity index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4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陸鴻基(2012)。通識教育與人文精神:斯諾「兩種文化」論發表半世紀感言。大學通識報,7,57-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東明(19981200)。我國軍事院校通識教育之現況與前瞻。通識教育,5(4),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玉良(2010)。大學的人文精神與通識教育。大學通識報,6,69-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千儀(20090700)。人文精神的通識教育--以國文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為例。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5,16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振維(20041200)。論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2),57-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千珮(20120600)。音樂在軍事體系的教與學--從軍校學生需具備的音樂知能探討。通識教育學報,2,4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弓(19971200)。歷史與生活的融合--大學歷史通識教育的核心課題。通識教育,4(4),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振維(20130600)。服務學習與通識教育。止善,14,2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建元(20001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守正(20070900)。經典、去經典、重讀經典--大學通識教育中經典教育的若干思考。鵝湖,33(3)=387,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珏、王舒芸、陳若璋(19970300)。通識教育中兩性關係課程之目標與精神。通識教育,4(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從一(20141000)。臺灣通識教育發展歷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7(2),191-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坤崇(20091000)。成果導向的課程發展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86,36-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宗瑞(19981200)。我國與美國三軍官校共同必修課程的設計及其比較。通識教育,5(4),2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阿榮(19990600)。臺灣地區通識教育之變遷:批判與反思。通識教育,6(2),17-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國賜(20130400)。培養新世紀大學生的關鍵能力。臺灣教育,680,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京玲(20110600)。建構大學生核心能力架構之研究:分析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觀點。通識教育學刊,7,9-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金源(20060700)。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現況、問題與對策。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鄒川雄(2012)。大學通識教育與當代公民人文素養:哈貝馬斯對大學之診斷的意義反思。大學通識報,7,1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貴珠(20130600)。大學國文通識化課程規劃與教材取向之商榷反思。通識學刊,2(2),27-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冠生(20101200)。「哲學概論」通識課程的設計、執行與反思。關渡通識學刊,6,135-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琳玲、徐孝芳、羅新興(20131100)。大學生服務學習經驗對社會能力與文化能力之影響。國防管理學報,34(2),6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義遒(2007)。當代大學理念與通識教育的再思考。大學通識報,3,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貴生(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下的大學理念與通識教育。大學通識報,3,3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金耀基(2008)。通識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位置。大學通識報,4,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源俊(2014)。大學應如何推行通識教育課程。大學通識報,8,29-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101200)。歐盟、美、澳「公民關鍵能力」發展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48,273-2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董力華、陳玲娜(20141200)。大學生服務學習課程成效之探討。高醫通識教育學報,9,73-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玉惠(20130900)。大專校院學生核心能力發展之探析。績效與策略研究,10(2),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德昭、曾佐伶(20150600)。通識教育:從知識到智慧的進階。通識教育學刊,15,103-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淑華(20161000)。軍事院校通識教育目標與通識課程關聯性之探究。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4(2),6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曾華璧(19960900)。由環境主義論環境史教學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通識教育,3(3),115-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向鴻全(20161200)。大學通識教育經典閱讀課程的成效與評量研究。通識教育學刊,18,1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李坤崇(20100200)。大學核心能力與能力指標之建置。教育研究月刊,190,107-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隋復華、廖榮鑫(20090100)。軍校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通識教育課程之設計--以空軍官校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4),83-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淑華(20170300)。從學生自治組織運作探討軍校生法治素養之形塑:以南部某軍事院校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5(1),77-105+107-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孫向晨(2007)。經典導讀--一門通識教育課的嘗試。大學通識報,2,11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以愛(2016)。再造傳統--東海大學通識教育的新圖像。大學通識報,9,85-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彭森明(2009)。以學習成果為主軸的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大學通識報,5,4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潘文福(20140800)。大學學系核心能力評量機制之建構歷程。教育資料與研究,114,229-2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崔燕(2009)。創意國文--大學語文教學的創新與探索。大學通識報,5,131-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楊潔(2012)。學生修讀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的學習成果和對教學的反饋。大學通識報,7,177-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徐慧璇(2012)。從「學科介紹」課到「思考」課--大學教師發展通識科目歷程的個案研究。大學通識報,7,117-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黃淑華(20080100)。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通識課程發展與實踐之省思。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3),73-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唐志偉、杜淑芬(20170600)。軍校生領導興趣、人際效能與實習幹部制度參與動機關係之研究。通識教育學報,7,135-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蔡志賢(20131200)。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學生事務,52(2-4),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簡尹庭、闕嘉瑜(20190300)。大學生社團參與經驗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發展之關係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服務性社團幹部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7(4),48-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陳仁姮(20120600)。通識教育改革中的歷史課程:以國立交通大學跨學科教學計畫課程「世界文明史」為例。通識教育學報,17,5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洪淑宜(20120600)。軍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現況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2,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彭連煒、林信宏、彭連煥(20110600)。從目標管理理論探討軍校體育課程之規劃與發展。通識教育學報,1,185-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陳仰恩(20110600)。軍歌與軍人武德之關係暨實作探究。通識教育學報,1,3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何騏竹(20130700)。從文職教師的視角談軍校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108-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但昭偉(20161100)。以廣博的基礎知識為主軸的通識教育--理想、現實及轉圜之道。哲學與文化,43(11)=510,25-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玫婷、葛惠敏、李隆盛(20170100)。普通大學校訂基本素養與學生養成能力之契合度分析。課程與教學,20(1),73-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簡瑋成(20170500)。大學學校經營、課程設計與大學生核心能力之相關性探究。教育學誌,37,113-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劉振維(20040900)。通識教育本質芻議。朝陽學報,9,367-3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劉金源、蔡順美、唐文慧、葉麗貞(20060700)。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評鑑結果之剖析暨檢討與改進。通識學刊,1(1),263-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黃俊傑(20060700)。臺灣各大學院校通識教育現況:對於評鑑報告的初步觀察。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83-2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elknap, Robert L.、Kuhns, Richard、謝明珊(2009)。傳統與創新: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再整合。台北: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arvard Committee、謝明珊(2010)。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金源(2009)。大學通識教育實務:中山大學的經驗啟示1996-2006。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森明(2010)。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孟奇、邱俊榮、胡均力(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傑(2015)。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師大通識教育中心(2014)。博雅與匯通:師大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俊傑(2015)。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俊傑(2015)。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雪梅、彭森明(2009)。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臺北:師大教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通識在線雜誌社(2016)。通往知識的祕徑: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臺北市:開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俊傑(2015)。轉型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心怡、Allen, Mary J.(2010)。通識教育課程評鑑。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宏進(2018)。通識要義。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游適宏、劉柏宏、陳曉嫻(2017)。走進跨領域和自主學習的通識課。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璧純、詹志禹、Ratcliff, James L.、Johnson, D. Kent、Gaff, Jerry G.(2010)。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洪篤傑(2016)。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陸軍軍官學校通識教育自我評鑑報告,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