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
作者:陳盈詩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YING-SHIH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慶中
盧美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層級分析法Pre-school TeachersIndicators for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8
本研究旨在建構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及其權重,作為幼教師資培育與專業核心素養相關研究之參考依據。本研究以熟悉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學理基礎之學者專家及具備幼兒園實務經驗之園長與教師為研究對象。
首先依據文獻探討之結果初步擬出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並經由模糊德懷術問卷調查建構而得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構面、向度與指標內容,最後再以層級分析法進行相對權重問卷調查,並運用Excel 2010試算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建立各項指標之權重。
依據本研究之結果可知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之內容及權重包含三個構面、十一個向度及六十個指標。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構面包含「教保工作職場的認識」、「教保專業能力」、「教保專業知識」等三大構面。
二、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向度包含「教保專業倫理」、「教保專業態度」「教學能力」、「保育能力」、「溝通能力」、「課室管理能力」、「輔導能力」、「行政能力」、「專業成長能力」、「教育專業知識」、與「保育專業知識」等十一個向度。
三、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重要程度與排序
(一)在構面方面:排序順序為「教保工作職場的認識」、「教保專業能力」、「教保專業知識」。
(二)在向度方面:
1.於教保工作職場的認識之各向度權重分配與排列依序為「教保專業倫理」高於「教保專業態度」。
2.於教保專業能力之各向度權重分配與排列依序為教學能力、保育能力、溝通能力、課室管理能力、輔導能力、行政能力、及專業成長能力。
3.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於教保專業知識之向度權重分配則為「保育專業知識」高於「教育專業知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indicator contents and the weights of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 Taiwan. The experts of the study, including expert 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and early childhood school principals who had practical experiences, were selected to answer questionnaires.
Firs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was discussion about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teachers. The Fuzzy Delphi questionnaire was then designed to construct the levels,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of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teachers. Finally, the relative weighted questionnaire surveys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re conducted and the indicators of weight were generated via using the Excel 2010 software statist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ee levels for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teachers were determined, associated within eleven dimensions and total sixty indicato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luded as follows:
1.The three levels for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were included, such as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e-school workplac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2.The eleven dimensions for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teachers were included, such as preschool professional ethical, preschool professional attitude, teaching ability, child-care abilities,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abilities, counseling abilities, affair administrative abilities, professional growth abilities,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hild-ca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3.The degree and ordination of the indicators for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aspects, the ordinations were listed as followed: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e-school workplac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2)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dimensions, the preschool professional ethical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eschool professional attitude in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e-school workplac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were listed as followed: teaching ability, child-care abilities,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abilities, counseling abilities, affair administrative abilities,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abilities.
The child-ca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0a)。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訓練實施方案。2013年9月20日,取自中華民國內政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glrs.moi.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2500
內政部(2000b)。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要點。2013年9月20日,取自中華民國內政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glrs.moi.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2499
內政部(2004)。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2013年9月2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 LawSearchResult.aspx?p=A&k1=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t=E1F1A1&TPage=1
方德隆、張宏育(2011)。前期中等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之建構。研習資訊,4(28),25-36。new window
方德隆、張宏育、薛郁蓉(2012)。國中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課程內涵之建構-以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19,48-61。new window
王乃仁(1996)。職業學校電機電子群專業及實習科目教師素質指標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立行、饒見維(1992)。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台北:師大書苑。
王保進(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7。new window
王保進(2011)。建構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之機制。100年度評鑑委員研習課程:建構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評鑑委員手冊。台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幼稚園及托兒所在職人員修習幼稚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辦法(2003)。2014年1月8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50013
石曉玫(2009)。運用學習社群提升偏遠地區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南投。
戎華儀(2014年9月27日)。教保員獨立帶大班教保協會反對。中廣新聞網。取自http://www.bcc.com.tw/newsView.2421549
朱文禎、鄭景華、楊建民 (2003)。以階層程序分析法建構軟體再用效益評估模式。中華管理學報,4(1),45-62。new window
朱岑樓(主編)(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江淑子(2009)。幼兒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管理學系,宜蘭。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頁)。台北:師大書苑。
吳政達(1995a)。階層分析法(AHP)與模糊評估法(FEM)在學前教育指標系統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政達(1995b)。教育視導概況指標之研究-階層分析法(AHP)之應用。教育資料文摘,6(35),175-189。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台北。new window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127,5-17。
吳清山(2011)。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學生未來適應力。研習資訊,4(28),1-3。
吳清山、林天祐(2001)。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2,127。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師專業化。教育研究月刊,112,164。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177-192)。台北:學富文化。new window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 李大偉 周淑卿、林育瑋、高新建、黃譯瑩(2007):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197-236頁)。台北:心理。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5。
宋明君(2014)。相見何如不見時─談幼托整合的紛擾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32-35。
李安明、陳怡安、謝琬琪(2012)。校長專業發展工作坊評鑑指標-以平衡計分卡概念建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9,1-25。new window
李坤崇(2013)。大學生通識核心素養量表之編製。教育研究月刊,235,137-155。new window
李奇芳(2002)。研發團隊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明珠(1986)。幼稚園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的能力內涵。就業與訓練,15(2),51-58。
汪慧玲、沈佳生(2007)。幼兒教師專業倫理實踐之研究。幼兒保育學刊,5,59-74。
谷瑞勉(2001)。初任幼兒教師實際知識發展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297-324。new window
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要點(2000)。2014年1月10日,取自:中華民國內政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glrs.moi.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2499
易凌云(2008)。美國優秀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及其啟示。學前教育研究,10,42–46。
林子斌(2011)。新加坡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277-296頁)。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林以凱(2014)。幼托整合後教保服務人員定位及專業之重要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1-2。
林安男(2003)。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職訓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
林育瑋、林妙真(2006)。幼兒教育實習制度之回顧與省思。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255-282 頁)。台北:心理。
林佩蓉(1999)。七歲以下幼兒就讀學前機構比例之調查專案計畫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
林佳蓉、林秀碧、賴怜蜜、高慧娟(2000)。臺灣南部地區托兒中心教保人員對學齡前兒童事故傷害之急救知識、態度與課程需求分析研究。學校衛生,36,1-23。
林佳蓉、謝秀幸、陳師瑩(2001)。臺灣地區學齡前托兒中心教保人員營養知識之調查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1,21-36。new window
林秉毅(2002)。國民運動中心營建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new window
林春妙、楊淑朱(2005)。幼兒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1,55-84。new window
林振春(1992)。德惠法(Delphi Techniluc)。民意學術專刊,169,82-101,
林清江、林清山、黃昆輝(1972)。教育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幼獅文化。
林清章(2012)。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幼兒教保研究期刊,8,53-79。new window
林瑋茹(2003)。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南投縣。
邱瓊慧(2014)。再思幼托整合後的幼兒園師資培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3-5。
施宜煌、許翠芳、胡惟惇(2007)。幼保人員專業倫理的探討。研習資訊,24(5)57-62。
柯麗妃(2014)。國中生合作學習非學科能力評量架構之建構。
洪振創(1996)。群體決策下模糊績效評估模式之建構與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元智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桃園縣。
洪裕宏(2008)。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總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511-S-010-001)。台北: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洪裕宏(2011)。定義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的理論架構。研習資訊,4(28),15-24。
胡志偉、郭建志、程景琳、陳修元(2008)。能教學之適文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511-S-002-00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胡夢鯨(1995)。成人教育專業化與師資培育的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24,9-17。
范熾文(1998)。開放社會與教師專業素養。空大學訊,22,42-46。
孫志麟(2000)。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教育政策論壇,3(1),17-136。new window
孫志麟(2001)。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下職前教師的專業認同。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59-90。new window
泰榮生(2009)。Excel與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高涌泉、陳竹亭、翁秉仁、黃榮棋、王道還(2008)。國民自然科學素養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511-S-005-001)。
高熏芳(2004)。師資培育評鑑的反省:一些尚待探討的實務與研究課題。教育資料集刊,29,359-380。new window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13)。朗文當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五)標準版。台北:朗文(黎銘總代理)。
專科以上學校教保系科申請培育幼兒園教保員審認注意事項(2013年4月10日)。2014年1月8日,取自:行政院公報資訊網,網址: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9064/ch05/type2/gov40/num15/Eg.htm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
張玉成(1995)。優質教師應備能力新指標:迎接變遷的挑戰。國民教育,3(45),2-8。
張芳全(2003)。教育指標、經濟指標與政治指標之關聯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16(1),215-250。new window
張春興(主編)(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鈿富(1996)。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 349-365)。台北:師大書苑。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簡茂發、李琪明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1-25)。台北:學富文化。
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10)。歐盟、美、澳「公民關鍵能力」發展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282,273-299。new window
張翠娥(1986)。學前教育師資基本能力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
教育部(1994a)。幼稚園教師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b)。師資培育法。2013年10月2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Law.aspx
教育部(2002)。各大學校院申請設立各類科教育學程審查原則。2013年9月20日,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訊系統,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2887
教育部(2003)。幼稚園及托兒所在職人員修習幼稚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辦法。2013年9月3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Law.aspx
教育部(2007)。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結論(摘要版)。2014年1月6日,取自:新北市新莊國小資源網公布欄,網址:http://163.20.60.10/portal/Lists/List/DispForm.aspx?ID=953
教育部(2009)。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總說明。2013年9月15日,取自:內政部兒童局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doc/doc_detail.aspx?uid=54&docid=1789
教育部(2012a)。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3年9月2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Law.aspx
教育部(2012b)。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2013年9月2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5
教育部(2012c)。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2013年9月2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k1=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t=E1F1A1&TPage=1
教育部(2012d)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2013年11月8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5
教育部(2013a)。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2013年9月20日,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訊系統,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1133&KeyWordHL=教育專業&StyleType=1
教育部(2013b)。教育部102學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一覽表。2013年7月20日,取自教育部網頁,網址:http://www.edu.tw/userfiles/ 102學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一覽表.pdf
教育部(2013c)。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書(初版)-教師專業素養。2014年10月6日,取自: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網頁,網址:http://literacytw.naer.edu.tw/data/cht/20131002/20131002j9k1y9.pdf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2013)。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書。2014年10月6日,取自: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網頁,網址:http://literacytw.naer.edu.tw/project.php
曹學仁(2006)。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new window
莊淑蘭(2011)。幼兒園教師績效考核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許月梅(2005)。幼稚園教師教學專業指標之研究-教學檔案建構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許玉齡、新竹市幼教輔導團(2003)。新竹市教師自我評鑑表。新竹市幼稚園教師自我評鑑手冊。新竹:新竹市政府。
郭玉霞(1996)。教育專業地位的維護與師資素質的提高。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9,479-486。new window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郭桂伶(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性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
郭淑芳(2014)。新世代專業教師的省思與前瞻。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7),47-70。new window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2013)。2014年1月18日,取自: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網址:http://statistic.ngis.org.tw/Document/pdf/102.pdf
陳伯璋(2010)。臺灣國民核心素養與中小學課程發展之關係。課程研究,2(5),1-25。new window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 95-2511-S-003-001)。台南市:致遠管理學院。
陳志豪(1999)。業務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壽險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陳秀才(1999)。未來的幼教老師對幼稚園教學能力知覺之調查研究。載於台中師院主編,跨世紀幼教師資培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9-171)。台中:台中師院。
陳佩岑(2000)。臺北市托兒所保育人員專業素質與托育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中。
陳信言(1981)。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實習主任之專業能力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奎熹(1995)。學校組織與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6,53-82。
陳彥奇(2011)。幼稚園教師專業發展與專業能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
陳淑坤(2006)。高雄市公立幼稚園園長專業角色知覺與角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
陳淑琴(1999)。幼托師資合流教育與我國主要幼教師資培育課程知識基礎分析研究。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八學年度師院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371-401)。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陳惠姿(2002)。中美幼教機構專業人員之資格標準與培訓制度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台中。
陳琦瑋(2002)。幼教工作者的親職教育知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聖謨 (2013)。國民核心素養與小學課程發展。課程研究,8(1),41-63。new window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Delphi Method)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35-64。new window
彭小妍、王璦玲、戴景賢(2008)。人文素養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511-S-001-00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彭森明(1999)。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規範與師資培育。「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教育部主辦。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new window
陽琪(1997)。各級學校嬰幼兒保育系、科(組)課程與畢業生專業能力之探討期末報告。教育部及技術職業司委託專案研究。台北:教育部。
馮靖惠(2014年4月29日)。幼照法修正 幼教師、教保員互爭工作權。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10944
馮靖惠(2014年5月29日)。今修幼照法 學者憂「倒退20年」。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16185
馮燕、廖鳳瑞(1999)。台北市幼托整合規劃工作報告—專業證照制度小組。台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台北:台北市教育局。
黃心韻(1997)。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黃世鈺(2003)。幼兒班級經營(三版)。台北:五南。
黃崑巖(2004)。黃崑巖談教養。台北:聯經。
黃嘉莉(2011)。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之理論分析。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15-42頁),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黃麗君(2004)。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方案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
楊深坑(1999)。新世紀師資培育之前瞻。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21-46)。台北:揚智。
楊惠芳(2014年9月27日)。抗議職權限縮 教保員928上街頭。國語日報社網站。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90315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葉郁菁(1999)。從幼稚園師資的專業自省檢討我國幼稚園教師所缺乏之教育專業課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各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1-28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葉連祺(2004)。平衡績效取向之校務評鑑指標建構。教育研究月刊,126 ,106~121 。new window
葉蕙芬(2009)。國小優良教師素質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new window
詹喬雯(2006)。幼兒教育及幼兒保育系對幼托整合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嘉義縣。
廖鳳瑞譯(1990)。專業的幼教老師。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譯自:Katz, L G.(1994)Talks with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a collection.
褚志鵬(2009)。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取自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教學講義,網址: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B4QFjAAahUKEwjOt7jp66XHAhWUCY4KHe2GA60&url=ftp%3A%2F%2Fmail.im.tku.edu.tw%2FProf_Shyur%2FAHP%2FAHP2009.pdf&ei=V3DMVY6wCpSTuATtjY7oCg&usg=AFQjCNGEvUzLw3YzNka-8vUcufnc0Xk6Iw&sig2=5KybPAkRhzzeDyPG_GDNtw
劉偉瑩(2014年5月29日)。幼照法修不修 民團展開攻防。國語日報社網站。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88774
劉湘川、簡茂發 (1993):電腦會議式大慧法[Delphi]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資訊教育,35,6-11。
劉蔚之(2007)。歐盟「關鍵能力」建置之最新現況。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2013 年 12 月 22 日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16
劉蔚之、彭森明(2008)。歐盟「關鍵能力」教育方案及其社會文化意涵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1(2),51-78。new window
劉鎮寧(2003)。國民中小學學習型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new window
歐姿秀(2013)。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師之任用與培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69-71。
歐慧敏、李坤崇(2011)。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07,75-82。new window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new window
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台北:麗文文化。
蔡培村(1995)。論析我國成人教育專業化及其發展趨勢。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頁201-234)。台北:正中。
蔡淑桂(2001)。幼兒保育專業倫理。台北:永大。
蔡清田(2009)。國民教育素養與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月刊,188,123-133。new window
蔡清田(2010)。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能力」(ability)。教育研究月刊,2010(12),93-104。new window
蔡清田(2010b)。從課程學理基礎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的重要性。「現代公民素養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辦new window
蔡清田(2011a)。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知能」(ability)之差異。教育研究月刊,2011(3),84-96。new window
蔡清田(2011b)。素養:課程改革的DNA。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蔡清田(2011c)。課程改革中的「核心素養」之理論基礎。中正教育研究,10(1),1-27。new window
蔡清田(2011d)。課程改革中的「素養」之功能。教育科學期刊,10(1),203-217。new window
蔡清田(2011e)。課程改革中的「素養」。幼兒教保研究期刊,7,1-13。new window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核心素養。台北:五南。
蔡清田(2013)。「素養」的構念與構念重建。教育研究月刊,233,109-120。new window
蔡清田(2014a)。核心素養學理基礎與國際組織研究成果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38,106-120。new window
蔡清田(2014b)。國民核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核心之重要性。教育研究月刊,247,103-119。new window
蔡清田、洪若烈、陳延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李懿芳(2012)。k-12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委託)。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嘉義縣。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2011)。K-12 中小學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與各領域之連貫體系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委託)。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嘉義縣。
鄧振源(1992)。相關性運輸投資計畫選擇之研究-非模糊與模糊多目標規劃方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new window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new window
鄭義勳(2012)。國民小學學生關鍵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new window
盧美貴(1996)。幼稚園與托兒所功能及定位問題之研究。台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台北:台北市教育局。
盧美貴(2007)。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員專業課程研究。載於周淑卿、陳麗華(主編),教育改革的挑戰與省思(107-138頁)。高雄:麗文。
盧美貴(2013)。幼兒教保概論(第四版)。台北:五南。
盧美貴、江麗莉、馬祖琳(2006)。幼托整合後培育幼兒園從業人員科系核心課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成果報告。
盧美貴、黃月美、陳昇飛(2010)。台灣幼兒教育課程品質分析研究:台灣幼兒核心素養及其幼教課程形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委託研究專案。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盧美貴、蘇雪玉(1999)。台北市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規劃研究專業知能篇。台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台北:台北市教育局。
賴光真(1996)。教科書選用評準權重的決定:分析層級程序法(AHP)的應用。研習資訊,4(13),12-20。
賴春金(2003)。幼稚園教師的關鍵能力。教育研究,52,75-83。new window
賴鵬升(2010)。應用灰色統計法及分析層級程序法建構軍事機關小額採購績效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
戴文青、孫良誠(2014)。幼托整合了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25-31。
謝文全(1978)。德懷術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今日教育,34,35-38。
謝宜君(2006)。國中導師之教師專業倫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5 (3) ,14-28 。new window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謝清俊(2006年3月1日)。資訊與素養。國家數位典藏通訊(電子報)。取自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1380
謝傳崇(2007)。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謝潮儀(1983)。德爾斐(Delphi)專家學者問卷法之應用--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法商學報,18,109-132。
簡紅珠、王元暉、任秀媚(編譯)(1988)。幼稚園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台北︰五南。
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台北:雙葉書廊。
魏惠貞(民90)。最重要十二種幼師應有的教育基礎與教育方法教學能力的分析—學校本位幼稚園教師證照核發制度的建立。國教新知,48(2),13-26。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顧忠華、吳密察、黃東益(2008)。我國國民歷史、文化及社會核心素養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511-S-004-00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英文部分
Allan, J. (2011). Responsibly competent: Teaching, ethics and diversity.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9(1), 130–137.
ACEI. Prepar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 (ACEI professional standards)(2011). Retrived Nov, 8,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udel.edu/bateman/acei/prpect.html
Bredekamp, S., & Copple C.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Cartwright, S.(1999). What makes good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Young Children, 54(4), 4-7.
Click, P. M. (1997). Caring for school-age children. Albany, NY : Delmar Publishers.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5). Proposal for a 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 COM (2005) 548 final, 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2006, One key competence for lifelong learning (pp.10-18). Brussels: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uttance, P.(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3575.)
Ebbeck, M. (1990). Preparing early childhood personnel to be pro-active, policy-making professional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58, pp. 87-95.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 Lifelong learning and key competences for all: Vital contribution to prosperity and social cohesion. Retrieved from http://europa.eu.int/comm/education/policies/2010et_2010_fr.html
European Commission Eurydice(2002). Key Competencies, A developing concept in gene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Survey 5. Brussels: Eurydice
European Commission(2004).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 Work Programme".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gress Report Working group B Nov. 2004, 3.
European Commission(2004). Working Group B “Key competence”,Implementation of“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Work program, Progress report . Analysis of the mapping of key competency frameworks(pp.3-37).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 Proposal for a 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ec.europa.eu/education/policies/2010/doc/keyrec_en.pdf
European Parliament(2000). Lisbon European Council 23 and 24 March 2000 Presidency Conclusions, Paragraph 5. In: http:// http://www.europarl.europa.eu/summits/lis1_en.htm
Hess,R.D & Croft,D.J.(1972).Teacher of young childre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oule, C. O. (1980). Continuing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oule, C. O. (1980). Continuing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ohnstone, J. N.(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London: Kogan Page Press.
Lieberman, M.(1956).Education as profession. New Jerey: rentice-Hall.Inc.
Lipovetsky, S., & Michael, C. W. (2002). Robust estimation of priorities in the AHP.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37(1), 110-122.
Maria Liakopoulou(2011).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eachers: Which qualities, attitudes, skills and knowledge contribute to a teacher's effe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1(21), 66-78.
OECD.(1992).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aris: Autho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06).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6:394:0010:0018:en:PDF
Ogawa, R., & Collom, E.(2000). 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Hold Schools Accountable: Implicit Assumptions and Inherent Tension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5(4), 200-215 (EJ620740).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2005a).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 Paris: Author.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13, From http://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2005b).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pp.10-15). Paris, France: Author.
Peak, L. and Brown, J. M. (1980).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ocess for Identifying the Inservice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ors Serving Special Needs Populations. Pilot test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oduction Service No. ED198 288)new window
Rychen,D. S.(2004).Key competencies for all:an overarching conceptual frame of reference. In D.S. Rychen& A. Tiana(Eds.), Developing Key Competencies inEducation(pp.5-34).Paris:UNESCO.
Rychen,D. S.,& Salganik, L. H.(Eds.)(2001).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pp.1-15).Gottingen, Germany: Ho-grefe&Huber.
Rychen,D. S.,&Salganik, L. H.(Eds.)(2003).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Cambridge, MA:Hogrefe &Huber Publishers.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Scriven, M.(1994).The duties of the teacher.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8(2),154-184.
Spee, A. & Bormans, R.(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4(2), 139-155.
Uhl, N. P. (1990). Evaluation model and approaches–Delphi technique, In Walberg, H. J., & Haertal, G. 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003). Nurturing the treasure: Vision and strategy 2002-2007, Hamburg, Germany: Author.
Weinert,F.E.(2001).Concepts of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In D.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