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在教育機會均等與適足性之間-Amartya Sen 能力取向的觀點
作者:黃俊峰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莊勝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能力取向教育機會均等教育適足性教育優先區小校整併capability approach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education adequacyeducation priority areamerge of small size schoo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9
在教育機會均等與適足性之間-
Amartya Sen能力取向的觀點
摘 要
本研究主旨在於分析教育機會均等、教育適足性與能力取向三者的時代背景、價值訴求及哲學基礎,並且藉由三者的對比與對話,了解其立場的差異,及其可能結合及互補之處。
基於上述旨趣,本研究先分析Amartya Sen能力取向的觀點,並藉以檢視台灣自1990年代教育改革以來教育改革關於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適足性的政策案例-分別以「教育優先區」及「小校整併」為代表。
為了達成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哲學分析及政策分析的方法,先解析問題的時代背景,探究前述三項教育議題的價值訴求,然後剖析教育機會均等、教育適足性以及能力取向的教育訴求之哲學基礎,最後再透過對比與對話,以掌握這三項教育議題的特徵與異同,以及彼此的關連。
本研究之結果簡述如下:
一、由於教育對國家以及個人各有不同的價值,當國家和人民爭取主導權
時,即可能產生教育權的轉變,目前是由國家教育權轉變成國民教育權。
二、從教育政策的歷史脈絡推演出的四大教育訴求-求教育機會-國民教育
的興起;求平等-教育機會均等政策的興起;求效益-教育適足性的興起;
求自由-能力取向的發展。
三、能力取向整合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適足性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一)擴大訊息焦點可使教育的決策過程更為完善。
(二)強調資源的有效轉化,而不只是重視資源的分配;除了重視有形
資源之外,也要兼顧無形資源的影響。
(三)注意個體之間的殊異,不以單一標準看待個體。
(四)能力取向結合教育機會均等和教育適足性的訴求,以能力作為教
育機會均等和教育適足性的教育目的,俾得到教育的理想樣態及最大
的自由。
四、能力取向在教育現場的意義:
(一)能力取向強調漸進式與因地制宜的改革,更接近教育現場。
(二)能力取向之教育,強調能力的培養,讓學校教育更貼近生活並使學生
得到更多的選擇自由。
關鍵詞 能力取向 教育機會均等 教育適足性 教育優先區 小校整併
Between “Equal opportunity” and “Adequacy” of
Education-A View from 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quire into the education policies of “equal opportunity” and “adequac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martya Sen’s account of “capability approach.” In order to do so, the sociopolitical backgrounds, value appeals, and philosophical bases of these education efforts were analyzed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dialectic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The very ideas of equity, effectiveness, and positive freedom derived respectively from each policy and Sen’s approach were disclosed while their policy standpoints and relations were examined.
As regards policy analysis, the author firstly introduced and investigated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on the basis of which two target programs, namely the “education priority area” and the “merge of small size schools,” were thus examined. These programs should be counted as typical Taiwan education issues relating to policies of equal opportunity and adequacy since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arly 1990s.
Both methods of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nd policy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look into the backgrounds, value orientations, and philosophical bases of education policies resorting to equal opportunity, adequacy, and capability. Hopefully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policy and their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might be grasped after further dialectic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Main results could be briefed as follows:
1. Education as good for both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was bound to reveal its diverse valu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In the present Taiwan, education has been thought as a human right of the people rather than of the state.
2. By historical reasoning on education policies, four stages of education demands might be highlighted, viz., national education provision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developments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response to the appeal for equality, education adequacy in response to the appeal for effectiveness, and capability approach replying to what Sen called “freedom to.”
3. Based on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several effects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equal opportunity and adequacy. For instance, expanding the information focuses could make better the processes of policy making; centering on resource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transformation rather than resources distribution; diverse standards rather than single universal one; accomplishing the ideal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he most possible freedom.
4. Capability approach grasped the very meaning of “piecemeal” and sociopolitical contexts so that it could make education reform more suitable, schooling more lively, and learning more easily and alternatively.
Keywords: capability approach,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education adequacy, education priority area, merge of small size schools
參考文獻
于瑞琦(2008)。東晉士族的君主觀念。洛陽師範學院學報,3,99-103。
王心揚(2004)。家與國的抉擇-東晉士人對忠君觀念的提倡。臺大歷史學報,39,107-137。new window
王夫之(1984)。莊子通。莊子解。台北:里仁。
王立心(2004)。國民教育經費分配模式公平性與適足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王志菁(1998)。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論美國的在家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new window
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337-365)。台北:揚智。
王邦雄(1999)。21世紀的儒道儒道。台北:立緒。
王伯元(2013)。台灣教育史上最大工程,12年國教-莽茫盲忙。財訊,430,76-77。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教育政策論壇1(2),118-132。new window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採討。教育學刊,22,1-17。new window
王俊斌(2007)。潛能取向理論與教育公平性問題。教育與社會研究,6,41-new window
70。
王俊斌(2010)。論M. Nussbaum「能力取向」的正義觀與教育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3(2),41-69。new window
王俊斌(2012a)。效用、基本善與能力發展-論「平等」的多元視野及其教育蘊義。教育研究集刊,58(2),37-69。new window
王俊斌(2012b)。《Amartya Sen的能力取向與教育中的社會正義》。當代教育研究,20(3),171-189。
王俊斌(2013a)。論當代「能力取向理論」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研究的影響。教育科學期刊,12(2),1-21。new window
王俊斌(2013b)。善的至高性與脆弱性:Murdoch與Nussbaum的立場及其
德育蘊義。教育研究集刊,59(3),1-33。
王弼(1999)。老子四種。台北:大安。
王等元(2009)。E時代教育機會均等的新挑戰-數位賦能觀點。課程與教學,12(4),1-29。
方永泉(2012)。書評:通識教育中的公民能力-M. Nussbaum《培育人文》一書評介。通識教育學刊,9,115-112。
方吉正(1999)。學校規模在教育品質的效應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7,51-57。new window
文心工作室(2005)。古文觀止。台北:商周。
方士豪(2007)。「仁以為己任」的意義。人文月刊,160,3-5。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消費者物價指數及其年增率。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3090&CtNode=487&mp=4。
內政部(2014)。內政部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a)。憲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86%B2%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b)。國民教育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c)。《教育基本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江宜樺(2008)。《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4,191-233。new window
池小芳(1998)。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向鴻全(2013)。論經典教育與公民素養:兼論Martha C. Nussbaum 的敘事想像。慈濟通識教育學刊,8,55-75。new window
李亦園(1982)。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系刊,54,7-23。new window
李遠哲(2004)。關於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取自http://www.sinica.edu.tw/as/ytlee/lee-edu.pdf。
李瑛(2000)。從原住民自覺理念評西台灣原住民社區營造之推展─美國印地安與東台灣原住民經驗的對照觀察。原住民文化季刊,20,5-21。
李誠(2010)。「溺愛」是高學歷高失業的根源。遠見雜誌,293。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6980.htm。
李秀鳳(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平等導向與菁英導向的論述分析。公民訓育學報,22,101-131。new window
李瑞全(2012)。醫藥之良好生活(wellbeing)之分析: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
生命值素。應用倫理學評論,52,141-152。
李淑真(2011)。自由主義、新儒家與一九五0年代臺灣自由民主運動:從徐復觀的視角出發。思與言,49(2),9-90。
李萬吉(2013)。鐵人夢語-雞排博士vs.麵包師。中國時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3032600223.html。
巫有鎰(2003a)。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new window
巫有鎰(2003b)。新右教改潮流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衝擊。屏東師院學報,18,new window
437-45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但昭偉、郭瑞芬(1987)。兒童受教權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68,56-69。
但昭偉(1998)。新中華文化與教育機會均等。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55-72)。台北:揚智。new window
但昭偉(1999)。道德典範的轉移與台灣教育及文化應努力的方向。教育研究,66,21-35。new window
但昭偉(2003)。重讀彌爾的效益論。台北:學富。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沈姍姍(1998)。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29-53)。台北:揚智。
沈姍姍(2000)。初等教育法案(英國)(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1870)(U.K.)。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975/。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35-62。new window
吳金香、張茂源、王昇泰(2007)。從兒童學習權觀點談“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問題。學校行政,50,269-281。
吳明清(2009)。免費乎?免試乎?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困境與出路。教育政策論壇,1(2),49-59。new window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槪念、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吳惠林(2014)。經濟的幸福力-新人生經濟學。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1998)。教育名詞:學習權。教育資料與研究,211,68。
吳清山、林天佑(2011)。教育名詞:馬太效應。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3,173-174。
吳清山(2006)。台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教育資料集刊,32,1-22。new window
吳清山(2012)。教育幸福的理想與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0,5-15。new window
吳勁甫(2003)。教育機會均等-概念分析與研究取向的探究。學校行政,26,
35-53。
吳勁甫(2005)。Rawls的正義觀談教育機會均等。學校行政,25,53-63。
吳瓊洳(2006)。我國實施在家自行教育相關法令的內容分析。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7(1),133~154。new window
余浚安(2015)。全球最快樂國家,台灣排名第五。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04/567907/。
林文蘭(2006)。優惠或污名?台灣教育補助政策的社會分類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11,107-152。new window
林火旺(2006)。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台北:寶瓶文化。
林生傳(2004)。台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2,1-36。new window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玉体(2005)。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玉体(2007)。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宗弘(2013)。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及社new window
會科學集刊,25(4),689-734。
林志穎(2005)。杜威的社會論教育理念之探討。南大學報,39(1),41-62。new window
林秀珍(2003)。J.Dewey教育目的的辯明與詮釋。教育研究集刊,49(3),93-111。new window
林安梧(1996)。儒家與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
林安梧(2008)。林安梧:論《四書》中的大學理念。大學通識報,4,13-42。
林金穗、鄭彩鳳、吳慧君(2012)。教師知識慣性、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3(2),55-85。new window
林清江(1988)。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素卿(2009)。潛在課程取向及其對教育機會均等之啓示。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6,31-46。new window
林語堂(1992)。吾國與吾民。台北:遠流。
周謹平(2009)。機會平等與分配正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惠民(2008)。我國原住民升學優待措施的發展與現況。載於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編,2008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1-8-1-15)。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周惠民(2012)。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省思原住民教育。台灣原住民教育季刊,5(3),1-18。new window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
周愚文(2008)。英國教育史近代篇(1780-1944)。台北:學富。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本。台北市:作者。取自http://140.111.34.179/draft/plan/12-BE.pdf。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a)。教育統計。台北市,作者。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publication.aspx?publication_sn=2082。
教育部(2012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開啟孩子的無限可能」宣導手冊。
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2c)。重大政策發展歷程-原住民教育。2012,7月23日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4。
教育部(2012d)。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統計指標。台北市,作者。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16581&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教育部(2013)。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取自https://stats.moe.gov.tw/result.aspx?qno=MwAyAA2。
教育部(2014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43。
教育部(2014b)。教育改革。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7。
教育部(2015a)。重大教育發展歷程。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2&friendprint=1。
教育部(2015b)。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作業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38516&KeyWordHL=%E6%95%99%E8%82%B2%E5%84%AA%E5%85%88%E5%8D%80%E8%A8%88%E7%95%AB&StyleType=1。
教育部(2015c)。教育部104 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5d)。廢併校活化暨閒置校舍-國民中小學整併之處理原則。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affair_view.aspx?sn=3d71e80d-f85b-44ff-a057-065a14ec96cf&sid=17。
教育部(2015e)。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1382&KeyWordHL=&StyleType=1。
俞懿嫻(2006)。教育政策哲學思維。教育資料集刊,31,17-32。new window
徐舜彥(2005)。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社會侷限-社會道德規範。哲學與文化,32(6),53-67。new window
姚洋(2010)。森《以自由看待發展》。載於應奇主編,當代政治哲學名著導讀(頁423-450)。南京市,鳳凰。
高明士(2004)。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大學。
洪福財(1999)。臺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洪福財(2013)。義務教育的概念論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另項思辨。國民教育,53(3),21-28。
徐宗林、周愚文(2014)。教育史。台北:五南。
姜旭岡(1998)。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實踐可能性的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219-282)。台北:揚智。
姜添輝(1998)。教育均等問題與社會控制的關聯性。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181-218)。台北:揚智。new window
根質法律網(2015)。屏東縣公立國民中小學設置及整併辦法。取自http://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B210060000002400-1030611。
郭瑞芬(2011)。台北市國民小學弱勢學生課後方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new window
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范錦明(2007)。臺灣當前貧富差距問題。臺灣民主季刊,4(4),151-157。new window
范麗娟(2010)。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台北:松慧。
許育典(2007a)。教育法。台北:五南。
許育典(2007b)。學校自治的憲法理論基礎建構。臺大法學論叢,36(4),61-122。new window
許育典(2010)。基本權功能建構做為大官解釋的類型化-以教育相關基本權為例。載於黃舒芃主編,憲法解釋之法令與實務,第七輯(頁383-439)。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許智偉(2012)。西洋教育史新論-西洋教育的特質及其形成與發展。台北:三民。
許佩賢(2005)。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new window
許佩賢(2013)。日治末期臺灣的教育政策:以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1),127-167。new window
許毓良(2001)。從解嚴前的臺灣軍訓課本來看民初軍國民教育思想的影響。史耘,7,125-149。
宦亮、梁棟、王琴(2005)。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7(5),35-37。
郭紀青(1997)。論兩漢的太學與太學生。社會科教育研究,2,37-72。
陸品妃(2006)。「不平等」的平等。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9,85-112。new window
陸品妃(2013)。自由與平等並重:以多元民主為名之若干澄清。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8,37-69。new window
楊朝祥(2010)。預應12年國教,後期中等教育何處何從?教育資料輯刊,46,1-26。
唐宗浩(2006)。關於台灣的另類教育。載於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編另類教育在台灣(頁19-38)。台北;唐山。
莊奕琦、賴偉文(2008)。影響教育成就的因素及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效果評析:台灣實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1),25-65。new window
莊勝義(1989)。台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勝義(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研究與實踐-回顧與展望。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403-441)。台北市:揚智。new window
莊勝義(2007a)。十二年基本教育與教育機會均等。載於蘇永明、方永泉執行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頁135-158)。台北:學富。
莊勝義(2007b)。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22,21-42。new window
馮成榮(1980)。墨子行教事蹟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7)。各國教育優先區政策概況。台北市:作者。教育部各駐外文化組提供資料;國立教育資料館彙整。取自http://3w.nioerar.edu.tw/Files/priority/priority_all.pdf。
游婉琪(2015)。花蓮派出所兼安親班,所長成班主任。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328/633187-%E8%8A%B1%E8%93%AE%E6%B4%BE%E5%87%BA%E6%89%80%E5%85%BC%E5%AE%89%E8%A6%AA%E7%8F%AD%20%E6%89%80%E9%95%B7%E6%88%90%E7%8F%AD%E4%B8%BB%E4%BB%BB。
賈馥茗(2001)。先秦教育史:中華文化與教育的源流。台北:五南。
符碧真(2000)。教育擴張對入學機會均等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4,201-220。new window
黃士嘉(2006)。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台北市,心理。
黃聿芝(2013)。兒童宗教選擇權利中家父長作風正當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黃芳玫(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1(2),91-118。new window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黃俊峰(2002)。《莊子》的功夫修養論及其教育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俊峰(2014a)。從語言學習理論分析國民中小學原住民族語教育之困境及啟示。學校行政,89,164-183。
黃俊峰(2014b)。論教育機會均等-以能力均等代替學業成就均等。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91-95。
黃俊傑(2007)。二十一世紀的大學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互動與融合。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2),1-28。new window
黃美金(2005)。台灣原住民族語教學今昔觀。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玄奘大學推廣部暨教資系主編,學習型部落理論與實踐(167-186)。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蔡其蓁(2003)。國家介入教育的合理基礎。南師學報,37(1),117-127。new window
黃嘉雄(1998)。學校本位管理政策下教育機會均等策略-以英國為例。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143-178)。台北市:揚智。new window
黃毅志、陳怡靖(2005)。臺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new window
   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黃毅志、楊雅鈞(2007)。背景因素、學業成績與成就抱負-以台東大學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2),31-66。new window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的取得。台北:心理。
黃雅歆、陳境介(2008)。魏晉詠史詩研究俊逸鮑參軍-南朝元嘉三大家之鮑照詩研究。載於龔鵬程主編: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四輯、第五冊:208。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
黃德祥、邱紹一(2012)。教育幸福感的要素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20,45-67。new window
湯志民(2011)。兩岸義務教育發展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5,57-74。new window
湯孝純註譯(2006)。管子讀本。台北:三民。
蔣夢麟(2013)。西朝。台北:新潮社。
曾仕強、劉君政(1995)。中國的經營管理。台北:國家出版社。
曾仕強(2013)。易經的奧祕。台北:曾仕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瓊禛(2011)。從能力理論及社會關係模式探討特殊教育議題。特殊教育季刊,120,27-36。new window
葉立斌(2013)。追新聞/郭董批浪費教育資源後博士雞排反大賣。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3/03/25/11490-2917860.htm。
葉川榮、鍾蔚起、洪秋瑋(2008)。蘭嶼完全中學的教育現況與困境初探。教育實踐與研究,21(2),127-160。new window
葉珍玲、許添明(2011)。法國教育優先區的實施及其借鑑。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2),81-118。new window
葉運偉(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教育經費效率與充足性的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new window
葉蓉慧、陳凌(2004)。由個人自我構念價值看中國、香港與台灣之文化趨向及爭辯行為。新聞研究,80,51-87。new window
陳一姍、李立心、程晏鈴(2014)。《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給年輕人:不要理會別人對你的設限。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556&page=1。
陳正昌(1993)。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陳弘政譯(1995)。學歷無用論(盛田昭夫著)。台北,新潮社。
陳美如(2001)。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new window
陳迺臣(1992)。教育哲學。台北市,心理。
陳奎憙(2000)。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奕奇、劉子銘(2008)。教育成就與城鄉差距:空間群聚之分析。人口學刊,37,1-43。new window
陳鼓應(1992)。存在主義簡介。載於陳鼓應主編:存在主義(頁3-30)。台北:商務。
陳皓嬿(2014)。教長示警 10年後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7513。
陳聖謨(2014)。誰是裁校的贏家?一所偏鄉小學整併案例之研究。教育學刊,43,115-153。new window
陳麗珠、鍾蔚起、林俊瑩、陳世聰、葉宗文(2005)。國民小學教師合理授課節數與員額編制之研究。教育學刊,25,25-50。new window
陳麗珠(2006)。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9(4),101-118。new window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33-54。new window
陳麗珠(2014)。教育財政制度與改革。台北:心理。new window
張志公(2013)。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台北:心理。
張奕華、劉文章(2012)。教育正義的實踐觀點與個案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106,1-22。new window
張良丞、王保進、許添明(2010)。以學生學業成就評估國民小學教育經費適足性:以臺北市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33(4),109-136。new window
張得永(2005)。多元文化、語言教育與族群發展。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玄奘大學推廣部暨教資系主編,學習型部落理論與實踐(187-208)。台北,師大書苑。
張鈿富、葉連祺(2006)。2005年台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9(1),12-21。new window
張慶勳(2001)。校長的角色、理念與實踐-文化領導的思維。學校行政,16,51-67。new window
張峰彬、關秉寅(2012)。高教擴張、失業與主觀社會地位變遷。載於謝雨生、傅仰止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 :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頁63-92)。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張鐸嚴(2005)。台灣教育發展史。台北:空大。
童信智(2008)。台灣原住民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對象分析(1980、1990年代)。載於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編,2008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1-5-1-23)。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湯維玲、蔡佩娟(2011)。縣市合併後高雄市小型學校教育機會均等之探究。課程與教學,14(3),78-97。new window
詹火生(2012)。高學歷高失業(the educated unemployee)問題之政策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11513。
詹盛如(2008)。台灣教育經費的現況分析。教育資料集刊,40,1-26。new window
翁福元(1998)。準後福特社會中教育機會均等理想之實現-解嚴後台灣教育改革的反省。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73-104)。台北市:揚智。new window
翁榮銅(2006)。中央、地方與學校在執行教育優先區計畫成效之探討與批判。現代教育論壇,15,322-338。
溫明麗(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156-186。台北:心理。
熊秉真(1995)。幼幼-傳統中國的強褓之道。台北:聯經。
楊巧玲(2000)。教育行政的鬆綁與再規範:以在家自行教育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1),97-116。new window
楊巧玲(2001)。《教育基本法》有關人民學習權及受教權規定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4(2),1-24。new window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16(4),1-37。new window
楊振昇(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29-30。
楊瑩(1987)。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new window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楊瑩(1998)。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new window
(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4-26)。台北:揚智。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樞(1981)。中國人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國心理學刊,23,39-57。
蓋浙生(1982)。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
蓋浙生(1988)。教育財政學:台北:東華。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施大書苑。new window
鄭彩鳳(2008)。技專校院校務標竿管理指標與程序及權重體系建構之研究。教new window
育學刊,31,1-44。
鄭建良(2004)。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財務管理制度之研究—教育充足性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鄭勝耀(2011)。弱勢教育公平指標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4),63-88。new window
鄭勝耀(2013)。弱勢學生與補救教學之研究。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3-26。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new window
維基文庫(2014)。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9%9D%E5%B9%B4%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5%AF%A6%E6%96%BD%E6%A2%9D%E4%BE%8B。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
集刊,53(3),1-35。
歐陽景賢、歐陽超(2001)。莊子釋譯。台北,里仁。
歐陽教(2006)。教育的淑世與特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69-183。new window
歐陽教(2013)。談合情理的德育。中正教育研究,12(2),1-20。new window
潘朝陽(2008)。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劉平(2014)。抗韓台灣年輕人須走出安樂窩。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9000416-260106。
劉世閔、吳育偉(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公平與績效的雙刃劍。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19-40。new window
劉世閔(2012)。績效與平等之風雲又起:小校裁併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1-4。
劉君政(2002)。華人傾向於個人主義還是群體主義。興國學報,創刊號,9-23。new window
劉從義(2003)。從「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談原住民學校行政因應策略。
學校行政,27,80-88。
劉靖國(2004)。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學分析-以結構功能理論、衝突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為分析架構。學校行政,30,59-68。
鄧凡豔(2005)。Individualism與“個人主義”。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102-108。
錢永祥(2003)。道德平等與待遇平等:試探平等概念的二元結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195-229。new window
錢永祥(2006)。納斯邦的動物倫理學新論。思想,1,291-295。new window
顏銘志(2010)。效益論倫理學及其在德育上的蘊義。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賴永和(200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實踐-以一所偏遠小型學校弱勢族群教育的現況與期待為例。學校行政,62,59-79。
賴琬莉(2013)。台灣技職教育崩壞,挽救需靠四大解方。今週刊,845,93-98。
羅智華(2014)。教師節將至逾半老師不快樂。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71609。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new window
謝雨生、周孟嫻、紀玉臨、張明宜(2012)。臺灣有子女家庭所得不平等變遷,
1980-2006年。臺灣社會學刊,51,1-61。
謝曉東(2007)。試論“儒家社群主義"何以可能-從社群社群與儒家“自我現"比較的角度。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2),7-11。
蘇鈺楠(2013)。權利與義務,孰先孰後?-亞洲價值的論證對人權教育之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6(1),95-118。new window
蘇雲峰(1983)。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蕭新煌(2007)。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與中產階級問題。臺灣民主季刊,4(4),143-150。new window
戴台馨(2012)。公平對待新住民-以Sen的「能力分析法」來詮釋。輔仁社會研究,2,55-79。new window
戴曉霞(2005)。社會結構與教育。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頁57-96)。台北市:巨流。
顧肅(2006)。自由主義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new window
Alexander, John M.(2008). Capabilities and social justice;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Amartya Sen and Martha Nussbaum. Burlington,USA :Ashgate Publishing Co.
Aristotle, R. C.(Ed).(2000).Nicomachean ethics(R. Crisp, Tra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sadullah, M. Niaz & Yalonetzky, Gaston (2012).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India: Changes Over Time and Across States. World Development.,40, 1151-1163.
Bourdieu, Pierre (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England, UK :Newbury Park Press.
Berlin, Isaiah(2002).Liberty: 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ne, Robert& Leanna, Stiefel (1999).Concepts of school Finance Equity:1970 to the Present. Ladd Helen F., Chalk Rosemary A., Hansen Janet S.,Editors. Equity and Adequacy in Education Finance: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Brighhouse, Harry & Swift, Adam (2009). Educational Equality versus Educational Adequacy: A Critique of Anderson and Satz.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6(2),117-128.
Coleman, James S. (1966).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38 (1) ,7-22.
Coleman, James S. (1975). What is meant by “an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Oxford Review ofEducation, 1(1): 26-29.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s95-s120.
Drèze, Jean & Sen, Amartya(1996). 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etts, J.(1973). The society of education of opportunity(2nd.ed).New
Hanpshire: Ayer com.pub.Inc.
Friedman, M. (2002). Capitalism and freedom(40th anniversary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llich, Ivan(1988).Deschooling society. New York : Harper Torchbooks.
Johanningmeier, E. V. (2008).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Its Relation to Human Capital, and Its Measure.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Journal, 35, 365-379.
Kymlicka, Will(2002).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sen, Torsten &Postlethwaite, T. Neville(eds.)(1994).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Press.
Hanushek, E. A(2005).Why Quality Matters in Education.Finance & Development ,42,15-19.
Heller, Agnes(1989). Beyond Justice. New York: Blackwell Pub Press.
Hojo,M. (2009). Inequality in Japanese Education: Estimation Using the Gini Education Coefficient. Japanese Economy, 36, 3-27.
HSLDA. (2013).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s: The Dialogue Reopens.Retrieved from http://www.hslda.org/courtreport/V16N5/V16N501.asp.
Lawson, T., Jones, A. & Moores, R. (2000). Advanced sociology through diagra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pez, M. R. (2009).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in Spanish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58, 285-306.
Miller, R. (1997). What are school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3 ed.).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Mithaug, Deniss E. (1996). Equal opportunity theory. Thousand Oaks: Sage.
Nash, R. (2004).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defence of a traditional concep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6, 361-377.
Noddings, Nel(2003).Happiness and educa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iaz, A.M. & Gaston ,Y. (2012)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India: Changes Over Time and Across States, World Development Elsevier,40(6), 1151-1163.
Nussbaum, Martha& SenAmartya(1993).The Quality of Life.Oxford : Oxford,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Nussbaum, Martha C. ( 1997) .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ussbaum, M. C. (2000). 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ssbaum, Martha C. (2006) . Frontiers of Justice: Disability Nationality Species Membership.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England: Thr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rman, P. Barry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Maslow, 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ed.).New York: Harper&Row.
Ooghe, Erwin, Schokkaert,Erik &Van de gaer,Dirk (2007).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versus equalityof opportunity sets. Soc Choice Welfare, 28, 209–230.
Rawls, John(2001).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Cambridge:Belknap Press.
Roberge, Jonathan (2011).What is critical hermeneutics? Retrive on 2015/8/12 http://www.chairemcd.uqam.ca/upload/files/Publications/Jonathan_Roberge/what%20is%20critical%20hermeneutics_roberge_2011.pdf。
Reber, Sarah J.(2011).From Seperate and Unequal to Integrated and Equal?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3(2), 404–415.
Reich, Rob(2015). Equality and Adequacy in the State’s Provision of Education:
Mapping the ConceptualLandscape.Retrive on 2015/8/12
http://www.mikemcmahon.info/equalityadequacy.pdf.
Sandel, Michael(2009).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New York,US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
Sandel, Michael (2012).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New York,USA:Farrar, Straus and GirouxPublish.
Sen, Amaryta (1992).Inequality Reexamine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 Amartya Kumar&Dráeze, Jean(1999).The Amartya Sen and Jean Dráeze Omnibus : Comprising Poverty and Famines, Hunger and Public Action, 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New Delhi,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 Amartya K. (2004a) .“Capabilites, Lists and Public Reason:Continuing the Conversion." Feminist Economics, 10(3): 77-80.
Sen, Amaryta (2004b).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n, Amaryta (2007). 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 New York,USA: W. W. Norton & Company.
Sen, Amaryta (2009). The ideal of justice. New York,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iglitz, Joseph E.(2012).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New York, USA: W. W. Norton & Company.
Sugrue, C.(2010).Plowden: Progressive Education—A 4-Decade Odyssey?Curriculum Inquiry,40 , p105-124.
Taylor, Charles (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erzi, L. (2005). Beyond the dilemma of difference:The capability approach to disability and specialeducational need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Education, 39(3), 443-459.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003).Nurturing the Treasure. Vision and
Strategy 2002-2007. Hamburg: UIE.
Walker, Melanie and Unterhalter, Elaine(Ed.).(2007).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West Ed(2000). From Equity to Adequacy. Retrive on 2015/8/12
http://www.wested.org/online_pubs/po-00-03.pdf.
West, Edwin G.(1970). Forster and After: 100 Years of State Education.Economic Age,2(5),1-9.
Wirt, Frederick M.&Kirst, Michael W.(1992).Schools in conflict :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Berkeley, Calif. : McCutchan Pub. Cor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