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腦學習策略課程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作者:黎珈伶
作者(外文):Jia Ling Li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木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全腦學習曼陀羅思考法記憶術心智繪圖課程發展學習策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腦學習策略課程發展及相關因素,研擬一套適合於我國國民中、小學生學習的全腦學習策略課程方案。研究者採取兩階段實驗,第一階段為夏令營學生A組(國小組)、B組(國中組)、C組(國中小混合組)、D組(國中小混合特殊組)學生;第二階段為一般國小甲校實驗組六年A班與對照組六年B班、六年C班。研究工具採用「全腦學習策略課程」實驗教材與教法、學習動機量表、學習成就測驗、心智繪圖法作業評量規準表、學生心得感受問卷、課程看法訪談大綱、教學觀察紀錄表。統計方法以相依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共變數分析、事後多重比較、次數和百分比統計、收集質性資料加以探討分析。A、B、C、D、甲校六年A班除D組教學時數21小時,其餘皆20小時,五組總教學時數101小時,人數共86人。研究結果如下:
一、A、B、C、D、甲校六年A班學習後測「學習動機量表」得分皆顯著高
於學前分數,表示各組學生學後學習動機皆有提升。
二、A、B、C、D、甲校六年A班學習後測「學習成就測驗」得分皆顯著高
於學前分數,表示各組學生學後學習成就皆有提升。
三、各組「學習動機量表」後測分數之間達顯著差異,尤其A組顯著大於
甲校六年A班,其餘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四、各組「學習成就測驗」後測分數之間達顯著差異,尤其A、B與D組學
生顯著大於甲校六年A班。
五、甲校國小後續學校期中考追蹤情形方面,實驗組A班在「社會科」與
「自然科」皆有進步的表現與證據。
六、各組學生在學生心得感受問卷的四面向反應普遍均佳。
(一)本課程內容設計反應佳,難度與份量適中,學生肯定度高。
(二)師生互動反應佳,學生肯定老師活潑教學並能理解教學內容。
(三)學生自省學習狀況佳,除高度肯定在這此課程裡豐富學習收穫外,
以後會主動嘗試用這些學習法去學習學校課業內容。
(四)學生盼教育部應研擬教育政策,支持學校能實行本全腦學習策略課
程。
七、「教學觀察紀錄表」綜合分析
(一)國小學生與國中學生學習特點不同,各有其優劣處。
(二)心智繪圖單元,最優秀作品與整體表現皆由女生領先。
(三)國小組、國中組、國小國中混班組編組設計皆是可行的分組形式。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俾供對全腦學習策略課程內容設計與教學建議、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民中小學學校、國中小教師建議及後續研究參考。
This dissertation is devo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whole brain learning and related factor, and propose a whole brain learn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program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author designs the experiments that are conducted in two phases. Phase one: summer camp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A (primary school group), group B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 group C (mix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 and group D (special mix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 Phase tw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and the control group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B&class C).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include“ whole brain learn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learning achievement testing, scoring rubrics for mind mapping assignment , questionnaire about students’ feeling and impression, outline of interview topics for curriculum opinion, record of teaching observation table. Method of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including paired samples T-test,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posterior multiple comparison, frequency and percentage statistics, investigate and analyzed collected qualitative data. The instructional hours are 20 hours for Group A, B, C and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and 21 hours for Group D, total number of instructional hours for the five groups are 101 hour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Post-test score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for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Group D ,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test scores, showing that learning motivation of each group have enhanced after the curriculum.
2. Post-test score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testing”, for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Group D ,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test scores, indicating that learning achievement have improved among each group.
3.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on Post-test score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among each group. Especially, score of Group A is significant great than that of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other groups.
4.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ost-test score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testing” among each group, particularly, scores of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D are significant great than that of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5. While the follow-up sessions of the primary school mid-term exam, there is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and evid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rimary school sixth grade class A) .
6. The respondents are generally excellent for students of each group on “questionnaire about students’ feeling and impression” on the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1) Respondents about the content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are excellent, difficulty level and sufficient are appropriate, affirmation of students are the highest.
(2)There are excel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students affirm instructor’s active and creative teaching and can understand teaching content.
(3) Students examine themselves that their learning status are excellent, not only they are highly affirmative to the abundant learning benefits from the curriculum, but also they will try to employ these learning methods to study the courses content of school in the future.
(4) Students hope th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ould develop education policies and give support to school in implementing the present “whole brain learn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7.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cord of teaching observation table”:
(1) There are differen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merits betwee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 On “Mind mapping” unit, female students are superior with respect to masterpiece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3) All of the Grouping design are feasible grouping type as follows: primary school group,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 mix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with respect to “the whole brain learn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content designing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authorit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s well as to the further studies for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七田真(1997)。全腦時代(李幸紋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今泉浩晃著(1999)。Memo 學入門——創造性思考工具/基礎運用方法(陳秋月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王建雅、陳學志(2009)。腦科學為基礎的課程與教學。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39-168。new window
王瑞宏(2001)。全腦學習及其在成人基本教育教學上的應用 。成人教育學刊,0, 27-50。
王仁宏(2004)。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補校成人學生閱讀理解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秀園(2006)。學習大革命—善用腦子讀好書。臺北市:宇宙光。
王春苹(2007)。心智繪圖在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茂華(2008)。風靡中國的頂尖記憶法。台北:究竟。
毛雪彗(2004)。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工作記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安德烈‧吉 / 傑羅姆‧薩(2009)。學習如何學習:歐洲名師教你自學成功的八堂課(林雅芬譯)。台北:商周。
全佛編輯部(1999)。密教曼荼羅圗典1,總論‧別尊‧西藏。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
全佛編輯部(2004)。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

何美慧(1987)。學習障礙兒童記憶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new window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李珀(2003)。 與腦相容學習理論與應用。現代教育論壇,8,112-122。new window
李咏吟與吳淑禎(2005)。開南管理學院超倍速學習計劃。桃園縣:國立開南管理學院。民94年9月10日,取自:http://www.fast.knu.edu.tw/overspeed/index.html
李涵鈺(2005)。 國小實習教師課程設計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依玲 (2008)。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的影響-以苗栗縣苗栗市啟文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余佩芬(2002)。多元化記憶策略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配對學習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沈冠君(2004)。國小資優生心智繪圖教學之成效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宏明(2005)。知識管理之知識的獲得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克里斯迪安(2009)。讀書別靠意志力-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莊仲黎譯)。台北:究竟。
呂美吟(2005)。心智繪圖融入聽障生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朱湘吉(2000)。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汪慶雲(2005)。「心智圖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自然領域學習態度與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佐藤傳(2007)。九宮格的圓夢計劃(曾雅伶譯)。台北:商周出版社。
林清山(1987)。認知心理學對教學研究的影響。現代教育,4(6),71-85。
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Mayer, R.E.著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林美玲(2001)。多元智力理論與課程統整。高雄:復文。
林倩玉(2001)。「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意屏(2004)。 心智圖思考法應用於電子郵件之編排設計研究以女性保養品面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珠(2006)。心智繪圖融入國中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燕琪(2006)。心智圖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建睿(2006)。曼荼羅思考法個案創意聯想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之曼荼羅思考法應用課程』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未出版,桃園縣。  
林秀娥(2007)。心智繪圖在國小五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嬈(2007)。心智圖法對國小兒童繪畫內涵表現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欣慧(2007)。學習風格融入心智圖在國小社會領域報告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沛穎、林昱成(2007)。從大腦的生理機制談聽覺理解困難。特殊教育季刊,105,22-29。

林憶潔(2008)。心智圖結合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佳慧(2009)。國中生記憶策略應用、教師成語教學與國語文成就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台中市為例。東海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揮凱(2009)。記憶策略應用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科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吳錦珠(2006)。給我記住:王鼎琪教您如何瞬間激發學習力。台北:晶冠。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胡永崇(199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洪寶蓮(1992)。學習策略之探討與應用。諮商與輔導(81),19-21。
范揚紹(2007)。心智圖法在國小中年級學童植物的構造概念教學應用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明珠(2003)。十年教改爭議與政策革新之研究。國家政策論壇。民94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4/theme-182.htm
徐昀霖(2008)。曼陀羅思考式閱讀策略對提升自主性閱讀成效之研究~以
文化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花蓮市。
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09)。2009年1月4日取自:
http://www.csal.fcu.edu.tw/Edu/index.html
莊淇銘(2001a)。掌握學習基因:善用你的超級生化機器。台北市:如何。
莊淇銘(2001b)。引爆創意與記憶—莊淇銘教授的神奇學習法。台北市:
新自然主義。
莊淇銘(2004)。超倍速學習:6天突破學習困境。台北市:新自然
主義。

莊淇銘、鄭育欣、黎珈伶(2007) 知識管理與教育經營:以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教育經營與教育市場化。79。
莊景益(2007)。心智繪圖結合摘要教學法與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
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孫易新(2002a)。心智圖基礎篇-多元知識管理系統1。臺北:耶魯。
孫易新(2002b)。心智圖進階篇-多元知識管理系統2。臺北:耶魯。
孫易新(2007)。心智圖法創造思考訓練方案對激發企業人士創造力成效之
研究。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鈺雁(2007)。心智圖法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寫作能力提升
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涂亞鳳(2005)。心智繪圖寫作教學法對國中生語文創造力及寫作表現影響
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光雄(1984)。課程設計的模式。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炳煌(1994)。課程理論的基礎。台北:文景出版社。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2000)。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和蔡清田(2002)。課程設計。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德祥(1995)。學習輔與學心發展。學生輔導通訊,38,22-31.
黃玉萱(2004)。 「整合電腦與心智繪圖之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中年級
學生寫作成效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莉貞(2006)。心智繪圖教學融入國小二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雅卿 (2006)。國中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學業成就
表現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琪(2006)。自然科心智圖法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與自
然科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莉莉(1990)。智優學生與普通學生記憶策略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new window
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李綢(1992)。國小男女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作業表現的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97-109。new window
陳李綢(1995). 有效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應用。學生輔導通訊,38,40-47.
陳木金(2000)。學習地圖對有效學習策略的啟示。臺北縣小班教學刊物,11,台北縣教育局。
陳木金(2001)。學校本位的課程統整與主題教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念南(2001)。引爆A+學習革命。台北市:知識風。
陳新轉(2002)。「腦相容」之課程觀。教育研究月刊,102,116-125。new window
陳麒合(2003)。 記憶策略訓練對工作記憶容量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盈達(2004)。心智繪圖法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以南投縣政府社區大學
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市。 
陳淑娟(2004)。心智繪圖融入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陳諭蓁(2005)。曼陀羅創造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寫作表現、寫作態
度、創造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念南(2005)。全腦快易通-天才是開發出來的。台北縣:風信子文化。
陳鴻基(2007)。「合作式電腦心智繪圖寫作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寫作
成效與寫作態度之影響。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
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雅玲(2007 年 1 月 15 日)。你可以「亡羊補牢」-發育完成的大腦,仍可藉學習活化。商業週刊,999。2009 年 7月 11 日,取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fineprint.php?id=24055
陳秀娟(2007)。曼陀羅思考法在國小六年級國語文修辭教學之應用。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陳意琇(2007)。知識管理策略評估指標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
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2009)。2009年1月3日,取自:
http://ctld.nccu.edu.tw/
國立台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2009)。2009年1月3日,取自:
http://ctld.ntu.edu.tw/ls/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學發展中心(2009) 。2009年1月3日,取自:
http://ctld.ntue.edu.tw/
許素甘(2004)。展出你的創意—曼陀羅與心智繪圖的運用與教學。台北:心理。
勝間和代(2008)。年收入增加10倍的學習法(李毓昭譯)。台北:晨星。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new window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繁浩(2005)。由碩士在職專班學生觀點探討課程設計與課程期望之關聯
性:以世新大學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
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1,17-38 頁。
張新仁(1989)。學習策略訓練之初探。教育文粹(18),86-9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祖忻(1995)。課程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世彗(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張世彗。
張宏實(2004)。探索西藏唐卡。台北:橡樹林文化。
張瑋容(2006)。整合心智圖法與概念構圖於數位內容創意脈絡之研究。國
立臺中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萍華(2007)。記憶大考驗-以後設認知為基礎之記憶策略探究國小二年
級學生學習表現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常雅珍(2005)。全腦開發記憶策略與實務。台北:心理。
梁美貴(2006)。國小五年級運用心智繪圖於博物館學習之行動研究—以國
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學開門」探索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
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姮茹(2005)。心智圖法提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探究。高雄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開南大學(2005) 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之超倍數學習計劃。開南大
學超倍數學習計劃四年成果報告書。  
楊宗仁(1991)。後設認知的源起及其理論。資優教育季刊,38,16-25。

楊怡蓉(2005)。不同社會階級學童學習習性及成因剖析之研究。國立台
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懿純(2006)。繪本曼陀羅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于玲(2008)。心智圖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及記憶力之影響--以
進步國小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班論文,
未出版,花蓮市。
廖偉雄(2008)。心智繪圖教學對提升國小資優生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黎珈伶(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之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工作
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黎珈伶(2005)。新世紀教改新希望-通往腦內革命的七把鑰匙。輯於九十
四學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叢書:「追求卓越-教學理論與實務之會合」。
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黎珈伶(2006)。劃時代的教育革命-全腦潛能開發教育時代的來臨。東方學報,27,219-236。
黎珈伶(2009)。全腦學習萬試通。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賴婉媛(2004)。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
鄭麗玉(2000)。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
鄭琇方(2007)。心智圖法作文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表現與
寫作興趣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鄭淨文(2007 )。多元化記憶策略對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表現影響之研
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佳伶(2008)。與腦相容的課程音樂教學與音樂學習動機及音樂學習成效
相關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冠妏(2006)。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語文創造力學習成效之研new window
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清田(2004)。「課程即研究假設」對教師專業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
究,57。
蔡慧琦 (2004)。國小三年級人權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文山(2006)。心智圖教學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學習成就、學
習動機之影響--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淑如(2005)。心智構圖對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文章內容記憶之成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樊有美(2003)。找回孩子學習的自信-點線面的全腦學習。台北:慧星。
錢秀梅(2002)。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new window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秀津,洪贊凱(2003)。全腦學習教學法在高職學生的成就表現,學習動機
及團隊合作上的感受之研究:以同德家商為例。南投文教,19, 89-90。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韓榮華(2008)。新學習革命。上海:三聯書店。
魏靜雯(2004)。心智繪圖與摘要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
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蘇倩慧(2006)。心智繪圖教學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Allan C. Ornstein & Francis P. Hunkins(2004a)。課程基礎理論(方
德隆譯)。台北:高等。
Daniel H. Pink(2006)。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全新思維(A Whole New Mind)
(查修傑譯) 。台北:大塊文化。
George R.Knight(2002)。教育哲學導論(簡成熙譯)。台北:五南。
Larry R.Squire&Eric R.Kandel(2001)。透視記憶(洪蘭譯)。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1999)
Jensen, E.(2003)。大腦知識與教學(梁雲霞譯)。台北:遠流。(原著
出版於 1998)
Jon Wiles&Joseph Bondi(2003)。課程發展-實務導引(陳麗華等譯)。
台北:雙葉。 
Kandel, E. R.(2001)。透視記憶(洪蘭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9)
Medina, J.(2009)。大腦當家-靈活用腦 12 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
(洪蘭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8)。
Rita Carter(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洪蘭譯)。台北:遠流。
Sax, L.(2006)。養男育女調不同(洪蘭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5)
ScottHagwood(2005)。記憶力-記憶大師教你發現你的記憶天才(張定綺譯,2005)。台北:商智。(原著出版年:2005)
Tony Buzan&BarryBuzan(1997)。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羅玲妃譯)。台
北:一智。(原著出版年:1993)
Vos,J.& Dryden,G(1997)。學習革命(林麗寬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
(原著出版年:1994年)
Wolfe, P.(2004)。動腦教與學:大腦研究在教學實務上的應用(梁雲霞
譯)。 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1)
二、英文部分
Brown , A. L.(1978).Knowing when ,where ,and how to remember:A problem
of metacognition .In R. Glasser(Ed.),Advances in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pp.77-165). Hillsdale, NJ:Erlbaum.
Brown , A. L.(1987).Metacognition ,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 In Franz E. Weinert , Rainer H .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 London:Lawrence
Erlbaum .
Borkowski , J. G., Carr , M., & Pressley , M.(1987).Spontaneous strategy use:
Perspectives from metacognitive theory . Intelligence , 11, 61-75.
Borkowski , J. G., Estrada , M. T., Milstead , M., & Hale , C. A .(1989).General
problem-solving skill : Relation between metacognition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2(winter)57-70 .
Bellezza,F. S. (1996). Mnemonic methods to enhance storage and retrieval. In E. L.
Bjork(Ed.), Memory: Handbook of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
(pp.345-380).US: Academic Press, Inc.
Brandt,R.(1997).On Using Knowledge about Our Brain:A Conversation with Bob Sylwester.Educational Leadership,Mar/1997.pp16~19.
Baddeley,A.D.(1999).Essentails of human memory. 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Caine, R., & Caine, G. (1990). Understanding a brain based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8(2), 66-70.
Caine, R., & Caine, G. (1994). Making connections: 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
New York: Addison-Wesley.
Clingman,A.(1996) “ The Brain and Learning ” Speech in Fu-Hsing Middle Schoo1.
Calvin,W.(1996a).The Cerebral Code:Think a Thought in the Mosaics o the Mind.MA:Bradford Book.
Calvin,W.(1996b).How Brains Think:Evolving Intelligence Then and Now.New York:Basic Books.
Caine, R., & Caine, G. (1997).Education on the edge of possibility.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Campos, A., & Perez, M. J.(1997). Mnemonic images and associated pair recall.
Journal of Mental Imagery, 21(3-4), 73-82.
Dansereau, D. F. (1985).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In J.W. Segal, S.F. Chopman, &
R. Erlauer, L. (2003). The brain-compatible classroom. USA: ASCD.
Edelman,G..H.(1992).Bright Air,Brilliant Fire.On the Matter of the Mind.New York:Basic Books.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L. B. 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pp.231-235). Hillsdale, NJ: Erlbaum.
Flavell , J. H. , & Wellman , H. M.(1977. Metamemory . In R. V. Kail , & J. W.
Hagan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mory and cognition(pp.3-30).Hillsdale , N. J.:Erlbaum
Flavell, J. H.(1979).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906-911
Flavell , J. H.(1981). Cognitive Monitoring. In W. Patrick Dickson ,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Good, C.V(1959).Dictionary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Mcgraw-HillBook
Co.Inc.
Gardner,H.(1985).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Yorl:Basic Book.(莊安祺譯(1998):7種IQ。台北:時報。)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Glasser (Eds.), 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Relating learning to basic research.N.J.:
Erlbaum
Hart, L. (1983). Human brain, human learning. New York: Longman. Bantam Books.
Hunter, M. (1996). Mastery teaching. (3rd ed.). Califonia: Corwin.
Jones, P. B., & Kervin, R. W. (1990). Left temporal lobe damage in sperger's
syndrom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6, 570-572.
Jensen, E. (1998) 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 .ASCD
Jarvis, H. L.,.& Gathercole, S. E. (2003).Verbal and nonverbal working memory and
achievement on national curriculum tests at 11 and 14 years of age. Educational
and Child Psychology, 20 (3).
Kitchener,K.S.(1983). Cognition, metacognition and epistemic cognition. Human
Development, 26, 222-232.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New
York: Lawrence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pp. 383 - 434.
Klein, M. F. (1985). Curriculum design. In Husen & Postlethwaite, 1163-1170.
Keller, J. M. (1987a).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3), 2-10.
Keller, J. M. (1987b).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26(8), 1-7.
Keller, J. M. (1987c). The systematic process of motiva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26(9), 1-8.
Keller, J. M. (1987d). IMMS: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motivation survey. F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Keller, J. M., & Suzuki, K. (1988). Application of the ARCS model to courseware
design.In D. H. Jonassen (Ed.),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Microcomputer
Courseware. New York:Lawrence Erlbaum, Publisher, pp. 401 -434.
Keller, J. M., & Keller, B. H. (1991). Motivating learners with multimedia instruction.
Proceedings for ICOMMET'91, Tokyo, Japan, 313 - 316.
Keller, J. M. (1992). Enhanc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ARCS model (Special Contribution based on Invited Address). Reports from
the Institute ofEducation, 11, 45–67.
Keller, J. M. (1999). Motivation by desig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 Jessel, T. M. (2001).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New
Kovlaik,S.,&Olsen,K.(1994).ITI:The Model Integrated Thematic Instrucyion.Third Edition ERIC ED 374894.
Lawton, D. (1989). Education, culture a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Nelson , T. O.,& Narens , L.(1990). Mteamemor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new findings . In G. Bower(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Vol.26 , pp125-173). New York:Academic Press.
Nagel,N.G.(1996).Learning Through Real-World Problems Solving:The Power of
Integrative Teaching.ERIC ED394948.
Pratt, D. (1980) .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Rigney, J. W., Munro, A. & Crook, D. E. (1979). Teaching task-oriented selective
reading:A learning strategy. In H. F. O’Neil, & C. D. Spielberger(Eds.),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pp.177-20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oss, A., & Olsen, K. (1993). The Way We Were...The Way We Can Be:A Vision for
the Middle School through Integrated Thematic. ERIC ED371906.
Saylor, J. G., Alexander, W. M., &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ictor Lee and David
Zedin(Eds.) Planning in curriculum.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Sternberg ,R.J. (1984).Toward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 7 ,269-316
Sylwester, R. (1995). A Celebration of Neurons: An Educator's Guide to Human
Brain. ASCD, Alexandria, Virginia.
Sprenger,(1999).Learning & Memory ASCD, Alexandria, Virginia The Brain inAction
Stufflebeam, D. L. ( 2000 ).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yler, R. W.(1949). Basic principl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nstein, C.E.(1988).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of student learning strategies.In R. R.
Schmeck (Ed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styles.New York: Plenum
Press.
Weinstein, C.E., & Underwood, V.L. (1985).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how of learning. In S.Segal, S. Chipman. & R. Glaser (Eds),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basic research. Hillsdale, NJ:Lawrence Ehbaum.
Wycoff,J.(1991).Mind Mapping,. NewYork :Berkley,.
Weinstein, C. & Mayer, R. (1986).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