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之研究
作者:謝傳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eh chuan-ch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新發 秦夢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創新經營創新經營效能平衡計分卡國民中小學Innovative Management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Balanced Scorecard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6) 博士論文(3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國民中小學正面對快速變遷與高度競爭的環境,學校致力於創新經營,成為當前學校行政思維的顯學。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參考平衡計分卡理念,發展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並對國民中小學進行調查,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在指標發展上,本研究以文獻分析、焦點團體法、模糊德懷術及模糊階層分析程序法建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與相對權重體系,過程中並嚴謹地採取二階段專家審查,完成後並針對2006年Inno School 經營創新競賽,獲得特優獎、甲等獎與未參加學校實際進行調查檢證。在調查檢證部分,採用調查研究法進行,分層隨機抽取45所公立國民中小學,共寄出88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631份,調查結果以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構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可做為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評量工具。
本研究之主要結論有以下幾點:
一、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之意涵與概念
(一)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在確保學校教育品質
(二)創新經營效能是國民中小學經營管理的重要新興議題
(三)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擁有多元豐富內涵
二、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之相關理論
(一)開放系統模式強調學校創新經營,才能化解外在環境的壓力
(二)渾沌理論認為學校處於不穩定的環境中,必須不斷創新來維持競爭力
(三)組織學習理論強調學校必須轉型成學習型組織,深層改變組織結構
(四)知識管理理論認為知識發展快速,學校必須促使學習者自行創造知識
(五)組織變革理論認為學校必須解凍目前的狀態,創造新的學校圖像
(六)組織再造理論強調學校具備再造的需求,創新的目的在提升競爭力
(七)全面品質管理認為創新滿足顧客的需求,使學校永續生存與發展
三、平衡計分卡理念在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的運用
(一)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在於指引學校創新經營發展方向
(二)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可以作為資源分配及行政管理的工具
(三)國民中小學可運用平衡計分卡理念提昇創新經營效能
(四)平衡計分卡理念可以建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
(五)採用平衡計分卡理念可以建立一套符合學校實際狀況之策略性衡量指標
四、提昇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的主要策略
(一)在創新行政管理效能部分
(二)在創新課程教學效能部分
(三)在學生創新展能效能部分
(四)在環境創新運用效能部分
(五)在資訊創新運用效能部分
五、建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與權重體系
(一)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可分為五大系統構面與七十六個指標
(二)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系統構面的相對權重,依序為行政管理、課程教學、學生展能、資訊運用、環境運用
(三)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的相對權重符應當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現況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小學及未來應用之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指定專責單位,研發創新經營效能指標
(二)整合創新經營資源,建立知識分享平台
(三)善用指標行政引導,協助學校創新經營
(四)引進企業評鑑機制,提高學校經營效能
(五)加強校長專業發展,塑造學校創新文化
(六)考核學校創新效能,獎勵卓越經營團隊
(七)補助充裕研發經費,提供創新經營動力
二、對國民中小學的建議
(一)運用經營效能指標,檢核創新經營效能
(二)營造創新教學環境,鼓勵師生發揮創意
(三)建構教師學習社群,促進團隊學習成長
(四)校長支持行政革新,凝聚創新經營共識
(五)加強教師知識分享,增進教學創新動能
(六)創新融入校務計畫,永續發展創新經營
三、本研究結果應用之建議
(一)採用模糊德懷術整合專家意見及篩選指標
(二)活用模糊階層分析程序法訂定指標權重
Sinc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re facing fast changing and keen competition, innovative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dominant theory in current administrative thinking of school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referring to the concept of balanced scorecard, conduct research in schools and propose result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indicator, this study established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relative weight system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with Literature analysis, Focus-group method, Fuzzy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uring the process, two-stage expert review was adopted conscientiously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 and inspections were conducted in schools awarded Excellent Award and Class A Award in 2006 Inno School Management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those did not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Survey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spection. 45 public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888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in which 63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used to process the data in result of the research.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with concept of balanced scorecard had better degree of confidence and validity and could be regarded as a tool of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Major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 Meaning and concept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1. Purpose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is to ensure education quality in schools.
2.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new subject of management of schools
3.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has multiple meanings.
II. Related theories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1. Open system model emphasizes that only innovation management can reconcile pressure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schools.
2. Chaos theory believes that schools in unsettled environment shall innovate constantly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ness.
3.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emphasizes that schools must be turned into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deeply.
4.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believes that since knowledge is developing rapidly, schools must encourage learners to create knowledge.
5. Organization change theory believes that schools must chang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reate new view for the school.
6.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theory emphasizes that schools shall possess the demand of reengineering and purpose of innovation is to promote competitiveness.
7.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elieves that innovation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ustomer and maintain sustainable surviving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s.
III.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in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1. Purpose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i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schools.
2.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can be regarded as tool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3.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can use balanced scorecard to promote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4. Balanced scorecard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5. Concept of balanced scorecard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strategic evaluation indicator applicable to actual situation of schools.
IV. Main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1.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2. Curriculum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3. Competitiveness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4. Environment innovation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5.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V. Establishing innova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and weight system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1.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ystems and 76 sub-indicators.
2. Relative weight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include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curriculum, competitiveness,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3. Relative weight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hall be applicabl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schools.
Based on conclusion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proposed following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and future application.
I.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1. Designating organization in charge,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2. Integrat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ource and establishing sharing platform of knowledge
3. Adopting indicative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actively and assisting school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
4. Introducing enterpris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5.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 and establishing innovation culture of schools
6. Evaluating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and rewarding excellent management group
7. Subsidizing with fund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viding power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II. Suggestions to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1. Adop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and evaluat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2. Establishing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develop innovation
3. Establishing learning groups of teachers and encouraging sharing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4. The principal supporting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romote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5. Reinforcing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teachers and improving power of teaching innovation
6. Introducing innovation into school plan and develop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management
III. Suggestions on application of result of this study
1. Adopting fuzzy Delphi method to integrate suggestions of experts and sifting indicators
2. Adopting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ctively to decide weight of indicator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創意協會(2006)。Inno School 2006 全國中小學學校經營創新獎方案集。
台北市:中華創意協會。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如哲(2001)。知識經濟時代校長領導能力分析。中小學校長培育、認證、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
王彥文譯(1994)。渾沌魔鏡。台北市:牛頓。
王素芸(1995)。多重目標決策模式應用於國民中學入學方式選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秋錳(2004)。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王怡斐(2006)。行銷創新影響產品市場績效之研究-以網路行銷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聰宜(2006)。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創新環境與教師教學創新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史美奐(2003)。國中教師創新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學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伍振鷟(1998)。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
朱沛(1994)。組織之環境、策略、文化、結構及效能之關係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羽燕、林珊如(2003)。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桃園縣資訊種子國小為例。2003 年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2003.3.21)。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仲秀蓮(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思考、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何鳳禎(2006)。知識創新策略、跨國組織結構、策略性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國際企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ew window
吳心怡(1996)。企業再造的人力資源管理變革。2006 年2月14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 article(schooladmin)-10.htm
吳安妮(2003)。平衡計分卡之精隨、範疇及整合,會計研究月刊,6(211),46。
吳志元(2006)。知識管理與組織創新關係:以組織創新氣候及人力資本為中介變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烈(2003)。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市:師大。new window
吳思華(2002)。從製造台灣到知識台灣。載於金誠(Kim, W. Chan)等著,應小端譯,創新。台北市:天下。
吳育綺(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政達(1999)。教師遴選制度改革與教師評鑑。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主編〉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做法,163-193。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吳素菁(2004)。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四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培源(1994)。台灣省高級中學校長領導型態、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清山 (2004)。學校組織創新經營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new window
吳裕群(2004)。從我國證券商的發展經驗看其未來的發展策略。臺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嘯(2000)。平衡計分卡與績效管理。會計研究月刊,2,35-40。
吳曉青(2001)。學習型學校建構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雪華(2006)。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佩珊(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明鴻(2006)。知識分享氣候、人口組成與組織創新。明志科技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錘卿、林生傳(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7,45-64。new window
李山田(2004)。創新活動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玉惠(2003)。國民中學學校革新的社會動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安明〈2003〉。析論二十世紀末(1985-1995)學校領導理論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11,49-65。
李良相(2002)。價值創新導向的經營模式創新:以M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金娥(2006)。高雄縣市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氣氛、學校品牌覺知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孟文(2005)。創新活動、創新績效指標與創新密度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建華(1999)。從平衡計分卡理論談會計教育績效指標之釐訂。會計研究月刊,163,33-36。
李興楨(2003)。交通部平衡計分卡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誠(2001)。什麼是知識經濟?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10-18。台北市:天下。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力譯(1990)。混沌中的秩序,Ilya Prigogine原著。台北市:結構群。
沈明權(1999)。個人特質、組織特性與組織創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汪宗明(2006)。國民小學知識延續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桃園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汪昭芬(2000)。組織學習、知識創造、知識蘊蓄與創新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科技製造業、一般製造業及服務業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杜志勇(2004)。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對私立大學校院行政人員績效評估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邢憶明(2006)。以平衡計分卡建構兵科學校之績效評估系統。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卓秀冬(1995)。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周旭華(1998)。勇於創新-組織的改造與重生。(原著L. Tushman, L. & C. A.O’reilly)。台北市:天下。
周祝瑛(2005)。愛在紐西蘭-優質創新中小學之研究。台北市:書泉。
周傳震(2000)。平衡計分卡制度應用於國防科技研發機構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翠萍(2002)。影響組織創新的前置因素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燦德(1993)。社會多元發展中我國教育決策的省思。師鐸,9,1-10。
於嘉玲(2001)。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公務機關績效評估制度—以僑務委員會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天祐(2004)。教育行政革新。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林文勝(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佳慧(2000)。組織內部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機制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和譯(1991)。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James Gleick原著。台北市:天下。
林虹妙(2005)。臺北市高職學校創新經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
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挺正(2004)。以平衡計分卡應用於非營利組織績效評核系統之研究。朝陽科
技大學企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佩錦(2006)。校長轉型領導、學校行政運作與行政組織創新關聯性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洸亨(2006)。教師應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決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信志(2006)。國民中學行政團隊知識導向文化、知識分享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林啟禎(2004年5月23日)。醫學教育改革的水平思考。中華日報。第18版。
林富美、徐國淦(2001)。知識經濟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國家政策論壇,1(6),22-31。
林新發(1999)。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應用。台北市:師大。
林新發(2005)。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知識延續管理對學校創新經營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北部三縣市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152-006),未出版。
林筱瑩(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碧芳(2004)。中小學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與創意教學行為的結構方程
模式之檢驗。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麗寬譯,V. Jeannette & D. Gordon 著 (1997)。學習革命。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林建維(2002)。國際企業研發人力資源策略、創新管理對組織創新能耐影響之研究-以M企業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建棕(2006)。一所百年老校活化創新~永續校園經營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啟鵬(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顯正(2006)。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之研究 -ISO評鑑模式。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淑玲(1997)。混沌理論在政府組織上的運用。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皓政(2000)。組織環境與創意行為-組織創新量表的發展與創新指標的建立。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書。
宣介慈(2002)。平衡計分卡應用於公部門訓練績效評估之研究-以我國警察機
關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攻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榮威(2004)。平衡計分卡在國中教師教學績效考核應用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柯雅欽(2006)。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紀慧如(2003)。組織創新能力與創新績效之研究-以技職校院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許世英(2005)。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知識流通對創新績效之影響─以科學園區廠商為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徐作聖、邱奕嘉譯,Allan Auah原著(2000)。創新管理。台北市:華泰。
徐村和(1998)。模糊德菲層級分析法。模糊系統學刊,4(1),59-72。
徐振邦(2000)。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混沌現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瑞霞(2006)。臺北縣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聯恩(2003)。組織特徵與組織創新之關係:以幼稚園組織為例。2003 年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2003.3.21)。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翁登財(2006)。在不同領導風格下,資訊文化和工作滿意度對組織創新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翁福榮(2006)。全面品質管理與平衡計分卡在學校經營策略應用整合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ew window
翁銘宏(2006)。以平衡計分卡建構高職教師評鑑指標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秦夢群(2002)。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之角色與策略。中等教育,53(3),64-83。
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5)。教育概論。台北市:高等教育。
桂竹英(2004)。平衡計分卡運用於軍事院校校務發展績效衡量之研究-以空
軍軍官學校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袁玉珠(2001)。公共工程預算執行績效指標之研究-平衡計分卡之應用。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new window
姚欣宜(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支持創新經營與學校創新氣氛之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志欽(1996)。二十一世紀的熱門科學渾沌理論。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9,4-9。
馬豔、楊小勇、龔曉鶯(2003)。知識經濟,台北市:楊智。
張玉台(2006)。學校創新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玉文譯,P. F. Drucker 著(2000)。知識管理。台北市:聯電。
張吉成(2001)。科技產業組織知識創新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有恆(1998)。運輸計畫評估與決策—模糊理論之探討與應用。台北市:華泰。new window
張仁家、林虹妙(2005)。高職學校創新經營的策略比較。發表於『2005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D1-02,1-19。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張秀霞(2006)。人格特質、團隊互動過程與創新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領導。學校教育革新專輯,21-38。台北市:師大。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台北市:學
富。
張明輝(2003)。平衡計分卡制度在學校組織之應用。國立台師範大學教育系演講,92.05.11。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力。收錄於九十二年度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手冊,37-43。台北市:台北教師研習中心。
張明輝、顏秀如(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2006年5月8日取自 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schoolinnovationmanagement.pdfnew window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new window
張桂玲(2003)。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校務行政系統滿意度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1-26。台北:學富。
張瑩(2006)。組織創新前置因素、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台灣製藥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謝煌(2006)。人力資本、創新活動與企業生產力之關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湯志民(2006)。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9-72。new window
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莊立民(2002)。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台灣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new window
莊世任(2006)。創新策略與專案領導人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影響之研究: 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木金(1996)。混沌現象對學校行政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9,69-75。new window
陳木金(1999)。混沌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因應策略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61-68。
陳木金(2000)。從奇異吸引子理論談新世紀的學校行政革新。學校行政雙月刊,5,30-44。
陳木金(2003)。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台北市:高等教育。
陳中一(2006)。關於知識僵固性、知識傳遞有效性及創新的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今珍(2005)。學校本位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
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定國(2004)。組織管理。經理人月刊,1,138-145。台北市:商周。
陳明璋(1982)。組織效能及其決定因素關係之研究。政大學報,45,117- 149。
陳昭宏(2001)。亞太港埠競爭力與核心能力指標之研究。運輸學刊,13(1),1-25。new window
陳家聲(1998)。二十一世紀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趨勢。2006 年2 月13 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 article(schooladmin)-10.htm
陳逸雯(1999)。國營事業新事業開發策略與組織變革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雅玲(2004)。高雄地區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創新及其研習需求之調查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威龍(2004)。國民小學推展教師在職進修績效指標之研究—應用平衡計分卡概念。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國棟(2004)。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台北捷運電聯車維修績效指標。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聖謨(2005)。從更新到革新-談學校創新經營的進化論。發表於面對新世紀,學校創意經營國際學術論壇,嘉義大學三樓演講廳。
陳嘉彌(1997)。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其接受創新程度間之關係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45-62。new window
陳靜雯(2006)。運用平衡計分卡建立全面教育品質之策略性績效管理系統-
以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縣。
許詩問(2002)。平衡計分卡應用在會計教育系所。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章淑枝(2002)。平衡計分卡於非營利組織應用之探索性設計-以國立商職為例。中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曾民賢(2001)。公部門創新管理之研究-以大肚鄉戶政事務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榮祥(2006)。學校經營效能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管理策略為依據。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曾琇瑩(1998)。績效評核項目構建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為例。國
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望超(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燦燈(2004年11月16日)。教育改革--曾燦燈再開藥方。民眾日報。第18
版。
游進年(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琇雯(2005)。宜蘭縣公辦民營人文國小創新經營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先覺(2006)。團隊成員個體外顯特徵與內隱變項對知識創新之影響-知識網絡結構洞中介效果。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馮清皇(2002)。創新管理在國民小學校務經營的意涵。教師天地,117,32-42。
辜皓明(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識分享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
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賀宏偉(2006)。以平衡計分卡建構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指標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宗顯(2004)。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52-58。new window
黃培慈(2006)。以平衡計分卡應用於國民小學績效衡量指標設定之研究~~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昆輝(199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7)。國民小學效能縱貫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129)。
黃柏翔(2002)。影響組織知識創造之內外部因素分析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貞裕(2000)。教育行政方法論典範變遷之研究:實證論、後實證論與後現代主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蓉(2004)。國民中學建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淑卿(2002)。國民中學行政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博聲(1998)。專業分工、知識管理與創新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嘉明(2003)。完全中學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以2001台北縣立清水高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耀輝(2006)。市場導向、組織創新氣候與新產品開發績效相關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麗美(2004)。國中小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new window
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瓊容(2004)。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
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承謙(2003)。學校外部環境與內部結構影響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楊長林、黃靜蓮(2001)。應用平衡計分卡於系所整體績效衡量。管理會計,57,1–31 。
楊智先(2000)。教師工作動機、壓力選擇、社會互動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宗翰(2006)。運用系統工程及整合平台技術於創新服務系統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葉明豪(2003)。以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採購與供應商管理再造之方法。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詹中原(2005)。全球化與公共行政改革—知識經濟的觀點。2006.03.18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R-090-047.htmnew window
詹志禹(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實況條件與政策推展。教育研究月刊,106,20-34。new window
廖志德(2005)。接軌國際,建構臺灣創意新視界。能力雜誌,588,38-45。
廖冠力(2002)。以平衡計分卡來探討績效衡量指標-以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廖勝能(2001)。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new window
褚秀敏(1998)。關鍵成功因素與績效評估制度關連性之研究-以郵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昶光(2004)。國家檔案管理績效評估之再造工程-以平衡計分卡模式研究。
台北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春芳(2006)。臺北縣國民中學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劉濬(2002)。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創造績效之研究--以資訊產業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劉鎮寧(2003)。國民中小學學習型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樓永堅(2004)。迎接創新時代。政大EMBA典範創新發表會講稿,2005年9 月27 日,取自:http://www.emba.nccu.edu. tw/memory/activity/20030426_1.htm
黎珮華(2006)。知識處理能力、協同合作能力、策略導向對知識創新及持久性競爭優勢之影響。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ew window
歐連檔(2002)。液晶事業創新經營策略之探討:以K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滄和、李茂能(主編)(1992)。社會科學研究法辭典。高雄市:復文書局。
潘品昇(2000)。企業實施知識管理與電子商務關聯性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潘東傑譯(2002)。引爆變革之心(原著:J. P. Kotter & D. S. Cohen, The heart of
change: Real-life stores of how people change their organization)。台北市:天
下。
蔡仁隆(2003)。國民小學教師認知知識經濟時代與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純姿(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new window
蔡啟通(1997)。組織因素、組織成員整體創造性與組織創新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蔡宜貞(2005)。組織創新氛圍、教師工作內外在動機對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行為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明謙(2006)。公部門組織創新之研究:以臺北市垃圾減量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波(2002)。組識創新的影響因素探討:以電子公司研發部門為例。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崇趁(2005)。從學校組織再造的需求探討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功能。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8(2),75-100。new window
鄭崇趁(2006)。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0-58。new window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鄭福妹(2006)。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
參與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武桐(2000)。人生雙贏的磐石。台北市:佛光。
盧延根(2004)。國民教育階段學校創新經營的限制因素與解決策略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2),76-87。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謝文全(1993)。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景。
謝長榮(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應用知識管理於創新教學之現況與問題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鍾光賜(2004)。平衡計分卡在學校行政績效衡量指標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蕙鄉(2006)。新校園的新-新校園運動之設計表現的創新性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簡培峻(2006)。信任、知識分享行為與創新績效關連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達賢(2003)。工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創新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嚴吉(2000)。組織機制與價值創新。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dams, B. L., & Sykes V. (2003). PerformanceMeasures and Profitability Factors of Successful African-American Entrepreneur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Cambridge, 418-423.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Edited by Behavior, 10, 123-167.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Boulder, Conn: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Schatzel, E. A., Moneta, G. B., & Kramer, S. J. (2004). Leader behaviors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Perceived leader support.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5, 5–32.
Atuahene-Gima, Kwaku, Slater, Stanley F. & Olson, Eric M. (2005).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Responsive and Proactive Market Orientations for New Product Progra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2(6), 464–482.
Baer, M. & Frese M.(2003). Innovation is not Enough: Climates for Initiative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 Process Innova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4(1), 45-68.
Bellum,J.M.(2003). Rogers innovation process in organization:Information systems implementation in education organ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Nebrasra-Lincoln, unpublished.
Bender, L. J.(1997). Team Organization –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four years into it. Information Outlook, 1(9), 19-22.
Brown, A. (1992). Design experiment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creating complex interventions in classroom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The Leaning Sciences, 2(2), 141-178.
Brown, M. (1994). Introduction to Innovation - Managing ideas into action. Henley Management Centre/Price Waterhouse.
Bullock,J.M. & Batten T. M.(1989). Mastering school reform. London: Falmer Press.
Calantone, R. J., Cavusgil, S. T. & Zhao, Y. (2002).Learning Orientation, 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31(6), 515-524.
Certo, S. C. (2003). Modern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Chang, P. T., L. C. Huang and H. J. Lin. (1999).The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statistics and membership function fitting and an application to the human resource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2, 511-520.
Chang, S., Tsujimura, Y., Gen, M. et al. (1995).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Large Scale Project Planning Based on Fuzzy Delphi Method. Fuzzy Sets and Systems, 76, 277-288.
Charles,W.L.H.& Gareth,R.H.(1998).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4th).Houghton miffn Company.
Codianni, A.V. & Wilbur, G.. (1983). More Effective Schooling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New York:Clearinghouse.
Cohen, W.M. &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 128-152.
Coombs, R., Saviotti P., and Walsh V. (1987).Economics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Basingstoke, Hamp.: Macmillan Education.
Corrie, G. & Andy , H.(2006).The Sustainability of Innovative Schools as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uring Standardized Reform.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2, 124.
Dale, J. D. (1997). The new American school system: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6(1), 34-39.
Damanpour, F. & Evan, W. M.(1984).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 392-409.
Denver, J. T. (1997). Reconcil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25(2), 57-63.
Dianda, M., & Corwin, R. (1993). What a voucher could buy. Los Alamitos, CA:
Sou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SWRL).
Duden, N. (1993). A Move from Effective to Quality. School Administrator, 50 (6)
,18-21.
Elliott, J.(1996).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its critics; Alternative visions of schooling.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6(2),199-244.
Elliott,E.J.(1991).Education counts:An indicator system to monitor the nation's education health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ED334279)
Elsbach, K. D., and Kramer, R. M.(2003). Assessing creativity in Hollywood pitch
meetings:Evidence for a dual-process model of creativity judgment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6,283-301.
Ettlie, J. E. (2000). Mana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S.A.: John Wiley & Sons, Inc.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2). Innovation tomorrow. Retrived March 14, 2005, from http://www.kennisland.nl/kennisland/binaries/KLsite/bron/km2003/literatuur/EC_Innovation_tomorrow.pdf
Gattiker, U. E. (1990).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Gibson, J. L., Ivancevich, J. M., & Donnelly, J. H. (2000). Organizations: Behavior,
Structure, Process. McGraw-Hill.
Gordon, J. (1996). Organization behavior. New York: Prentice-Hall.
Greenfield, T. B. (1993). Theory about organization: A new perspectiv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hools. In T. B. Greenfield & P. Ribbins (Eds.), 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1-25). London: Routledge.
Gunasekaran, E.M.& Mavondo,P.(1999). The dynamics of the adoption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in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8(1), 45-65.
Hammer, M., & Champy, J. (1993).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Hammer, P.E. & Champ.P.(1993). Managing change in organization. UK: Prentice Hall.
Hallinan, M. T.(1995).Restructuring Schools :Promising Practices and Policies. N.Y. : Plenum Press.
Hodge, B.J., Anthony, W.P. & Gales, L.M. (1996).Organization theory- Astrategic approach.New-Jersey: Upper Saddle River.
Holt, K. (1988). The role of user i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2(5), 53-56.
Hsu, H. M., & Chen, C. T. (1996). Aggregation of fuzzy opinions under group decision making. Fuzzy Sets and Systems, 79, 279-285.
Ishikawa (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 . Fuzzy Sets and Systems, 55, 241-253.
Janssen, O.(2003).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job involvement at the price of conflict and less satisfactory relations with co-worker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6, 347-364.
Johannessen, J.A. & Olaisen, J.(1999). Aspects of innovation theory based on knowledge-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Kidlington, 19(2), 121-139.
Kano, R.L.(199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Kanold, T. D. (2002). The power of a learning community: Implications for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beliefs in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published.
Kanter, R. M. (1988). When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 : structural, collective, and social conditions for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69-211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1996,134-142.
Kaplan, R. S. & Norton, D. P. (2001).The Strategy-Focused Oraganizati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4.
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2000).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plan, R.S; Norton, D. P.(1999).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ufmann,A. and Gupta,M.M.(1988).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s i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 Amsterdam, North-Holland.
King, M. H. (2003).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n the principal role: 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urricular innov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Klauke, A. (1995). Restructuring the Schools.〔WWW page〕URL
http://www.ed.gov/databases/ERIC-Digests/ed309563.html (visited 21 Dec.2006).
Kochan, T., Useem, M.(1992).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rtzman, J. (1997). Is your company off course?Now you can find out way. Fortune(February),134-147.
Law, L.C. (1993). Organization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New York:Wiley.
LawlerIII, E.E.(Eds.). (1999). The leader's change handboo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vine, D.U., & Lezotte, L.W.(1990). Unusually effective schools. Madison, WI: National Center for Effective Schools
Liebowitz, J.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 New York: CRC.
Liebowitz, J. (2000).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rimer. London: CRC Press.
Lunenburg, F. C., & Ornstein, A. C. (200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CA: Wadsworth.
Marion, R. (1991).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chaotiic social structur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5321)
Murray,T. J., L. L. Pipino and J. P. van Gigch (1985). A pilot study of fuzzy set modification of Delphi.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5,76-80.
Narver, John C. ,Stanley F. Slater, and Douglas L. MacLachlan (2004).Responsive and Proactiv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New-Product Success.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1, 334-347.
Newmann, F. M. & G. G. Wehlage (1995) .Successful School Restructuring. ERS Bulletin, 23(5).〔WWW page〕URL http://www.ers.org/ERS%20Bulletins/0196f.htm (visited 24 June 2006).
Niven(2002).Balanced Scorecard Step By Step: Maximizing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ing Results. New York:WILEY.
Nonaka, I., & Konno, N. (1998). T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40-54.
Nonake,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ECD(1996).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ris.
Perry-Smith, J. E., and Shalley, C. E.(2003). The social side of creativity: A static and dynamic social network per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8,89-106.
Porter, M. E., & Stern, S. (2001). Innovation: Location matter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2(4), 28-36.
Porter, M. C. (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Poster, C. (1999). Restructuring: The key to effective school management. London: Routledge.
Poyhonen, A. & Smedlund, A. (2004). Asses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Creation in
Regional Clusters.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5(3), 351-365.
Redding, J. (1997). Enhancing team performance.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HRD)Conference Proceedings, March, 6-9.
Reid, W.A..(1997).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and paradigms for research: The case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studi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 Supervision, 12(3), 212-227.
Reilly,D.H.(1999).Nonlinear systems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37(5),424-440.
Rich,J.M.(1992).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Reformers and their critics (6th ). Boston:Allyn and Bacon.
Robbins, S. P. (200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th).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 Coulter, M. (2002).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rsonal Education.
Rogers, Everett M. (2003).Diffusion of Innovations(5th) . New York:Free Press.
Ritchhart, R. (2004). Creative teach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standards. Independent School, 63(2), 32-40.
Sage, L. A. (2000). Winning the innovation race. Canada: Wiley & Sons, Inc.
Sammons, P., Hillman, J., & Mortimore, P.(1995).Key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 report by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or 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
Sharkie, R. (2003). Knowledge Creation and Its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7(1), 20-31.
Sharon, P.C. (1997). Innovation-resistion and Innovation-producing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4, 470-477.
Simmie, J. (2002).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asons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innovative SMEs. Urban Studies, 39, 885-902.
Sirotnik, K. A. (1987). The School as the Center of Change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2170)
Stanley F. Slater and Jakki J. Mohr (2006).Successfu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sights Based on Strategy
Type.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3, 26-33.
Taliaferro, Rhonda(2006)Service-learning leadership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ree middle schools. The story of an innovation in the school district of Philadelphia: A qualitative stud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Dai-A 66/09,3179, Mar 2006.
Teece, D., Pisano, G. & Shuen, A.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 509-553.
Tewel, K. J. (1995). New Schools for A New Century. Florida: St.Lucie Press.
Therin, F. (2003).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High-Tech Small Firms.Proceedings of the 36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Tidd, J., Bessant, J., & Keith, P. (2001). 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
Tushman, M. L., & Nadler, D.A. (1986).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8(3), 74-92.
Weller, S. J. & Weller, L. D. (1997). Using Deming’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del to improve reading. NASSP Bulletin, 81(589), 78-85.
Whitaker, K. S. & Moses, M. C. (1994). The restructuring handbook: A guide to school revitalization. Massachusetes: Allyn and Bacon.
Winograd, T., & Flores, F. (1986). Understanding computers and cognition: a new foundation for design. Norwood, NJ: Ablex.
Young, T. R.(1991).Change and chaos theory: metaphysics of the postmodern.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8, 289-3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