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
作者:黃繼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Li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毓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明代儒學身體觀陳白沙王陽明王龍溪李卓吾Ming Confucianismconcept of bodyChen Xian-ZhangWang Yang-MingWang JiLi Z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48
本論文名為《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筆者在梳理明代儒學文獻的基礎上,參酌運用「理想類型」(ideal type)、「身體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body)、「知識考古學」(archaeology of knowledge)等理論架構,分判出明代儒學的四種主要身體觀類型。分別是:陳白沙(獻章,1428-1500)系的「主靜自然型」,王陽明(守仁,1472-1528)系的「良知學型」,王龍溪(畿,1498-1583)系的「內丹良知學型」,李卓吾(贄,1527-1602)系的「虛無苦身型」。
第一型是「主靜自然型」。在這型裡,陳白沙所體證到身體,是種與「道」相通,既靜穆卻又生意盎然的身體。在道體的照應下,白沙的身體觀中,呈現出一種「道—心—氣—形」的存有學結構。「道」的秩序即「身體」的莊嚴,這種經由身體證出的神聖之奧,白沙稱為「端倪」或「善端」,是道德的起源與實踐依據。借用內丹學等說,白沙架構出一套儒家式的身體修煉法,某種程度上定化了明儒靜坐法的形式和心法。在靜坐、調息的過程裡,身體的感性值可被沈澱而至無欲,而氣被持續精鍊至無定向而週身充繞,藉此向上向下突破了「形」、「心」所設的界線。通身和氣周流時,就是即「形」即「氣」即「心」,瞬間完成了身心的轉換,學者也在「身體」中證得「本體」。藉「主靜」工夫,通過「身體」而成就出渾身是道的「自然」之境,這是陳白沙身體觀的基本圖式。
第二型是「良知學型」。王陽明開創出來的這個身體觀類型,無疑是明儒身體觀的最大宗。在「心即理」的理論預設下,「良知學型」的身體觀中,存在著一種「理=心—意—形」的個人身體結構。這結構表面看似與儒家傳統的「心—氣—形」身體觀原型有所差異,但建立在古典氣化身體的共識上,我們大可將該結構視為「心—氣—形」的心理向描述。這類型最常出現的對應工夫,則是良知教裡強調的意念工夫。陽明這種特意從心理或意識面向,以進行身體思索的進路,在古典身體觀中相當有特色。在個人身體的基礎上,陽明提出了宇宙身體式的「萬物一體」之說,從中認肯了儒者對他人與他物的責任。在「理=心—意—形」的「身心同一」,以及「萬物一體」的架構下,儒學傳統的「內聖」、「外王」理論,顯得更為細密且穩固。當然,陽明的學問與事功,剛好提供給這套架構最具體的實踐典律。
第三型是王龍溪的「內丹良知學型」身體觀,這類型雖然充滿了丹學隱喻,但當算是「良知學型」的亞種。「內丹良知學型」的身體觀是由兩重身體結構交織而成:一是繼承「良知學型」裡的「理=心—意—形」結構,從心理意向的「身心一體」,延續了「心要在軀殼裡」的心學身心思考,展示了身體精神化的一面。另一則是龍溪藉助內丹學的資源,通過「心—息—身」的身體結構,顯示良知本體亦可通過調息、靜坐、睡功等工夫隨時呈顯。這種身體常被隱喻為某種丹鼎或風籥,展示了身體物質化的一面。從思想史角度觀察,這反映了良知走向氣化的趨勢。心體、身體、意識、氣在「心即理」中,構成複雜互通的網絡,從中也出現了相應的「一念自反」、「靜坐」和「詠歌法」等工夫。這個架構為「養德」即「養生」、「養生」亦「養德」的觀點,提供了「體驗」的依據。如果說王陽明的「良知學」,是種「道德的意識哲學」(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on morality)的話,那麼王龍溪這種身心思考,無寧接近於「道德的身體哲學」(philosophy of body on morality)的立場。
第四型是李卓吾代表的「虛無苦身型」,這是四種類型中最奇特的類型,它算是心學身體觀的變種和補充型。其起源於主體的身體經驗,除了關連於明代儒者對生死問題思考外,可能也接受了佛教的部分教理。在這類型裡,絕少看到身體結構的討論,而只一再強調擁有身體的消極面。身體是各種負面元素的組合,等同於痛苦、黑暗、相當於死亡、解脫無門。這類型的特色,在於將人偶然暫起的無力、無助感,認定為身體全部。由此發展出的「虛無」身體論述,就是「虛無、痛苦=身體」。由於身體為「虛無」,所以此型工夫無定向而重隨機說法。燕京錦衣獄裡的「工夫」展示中,卓吾解決了「身體」的「痛苦」,證出了「身體」的「虛無」,一夕事畢功成。這類型之於明代儒學身體觀的特殊意義,在於它暫離了傳統理學所討論的理氣關係、心性問題,以至於「本體」、「工夫」,而直接訴諸「身體」的根源問題—生與死。
通過這四種身體觀類型的發掘,讀者當可看到明代儒者經由不同的「工夫」,在「以體驗之」中,建構出各有差異的「身體」觀。這種強烈的體證性格,可謂是明代儒學的重要特色。在心學理論傳統下,即便因為身體經驗和存在體驗的不同,導致這四種身體觀裡身心結構的差異,但與作為對照組的朱子身體觀相較,四者間仍見血緣聯繫之處。
完成這四種明代儒學身體觀「理想類型」的分判後,我們當可確定,從「本體」到「心體」、「身體」,由「體驗」至「實踐」,是條理解明儒之學的關鍵性線索。從光明的瑩朗到黑暗的虛無,從動的生生到靜的肅穆,將這四幕「理想畫卷」(Idealbild)合璧並觀時,它就是全幅的明儒證道神話,不約而同地展露出明代儒者對證悟「本體」的共同渴望。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and the documents relative to Confucianism in the Ming Dynasty, I refer to “ideal type”, “phenomenology of body”, and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s a theoretical structure, indicating four major types of the concept of body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are “Meditation and Nature Type” of Chen Xian-Zhang’s system, “Liang-chih Type” of Wang Yang-Ming’s system, “Nei-dan (inner alchemy) Conscience Type” of Wang Ji’s system, and “Nihility and Painful Body Type” of Li Zhi’s system.
“Meditation and Nature Type”: Chen Xian-Zhang demonstrated that body communicates with “Tao”. It’s not only silent, but vital. Under “Tao” Xian-Zhang’s concept of body reveals the ontological structure as Tao–mind–Qi-shape. The order of “Tao” goes with the dignity of body. Xian-Zhang named this mystery “clue” or “clue of the good”, which are the origin and the guideline of morality. Xian-Zhang constructed the Confucian body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Nei-dan Theory, setting up the form and the method of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 medi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meditation, and the breath adjustment, the desire is purified, and the body is filled with “Qi”,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 set by “shape” and “mind”. At that momen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among “shape”, “Qi”, and “mi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is immediately completed. The practician also proves “ontology” through “body”. In conclusion, by the means of meditation, Xian-Zhang reached “nature” full of Tao through body practice.
“Liang- chih Type”: Wang Yang-Ming invented this type. It is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 main concept of body, in which the personal body’s structure as “Lii=mind-consciousness-shape” exists under the hypothesis of “Shin Jyi Lii”. This structur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ental description under the consensus of the classical “Qi” body, even it looks different from the prototype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oncept of body: “mind-Qi-shape”. The practice always relative to this type is consciousness,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idea of the teachings of Liang-chi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Yang-Ming’s type is specially to approach the body in the aspects of mentality and consciousness.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 body, Yang-Ming devised “the unity of all species” vision, which is the type of universal body. From this viewpoint, he affirmed the Confucianists’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 people and other things. The mentioned frameworks as “flesh-mind identity” and “the unity of all species” stabilize and detail such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eory as “inner saint” and “outer king”. Yang-Ming’s scholarship and achievement is the obvious canon for this framework.
“Nei-Dan (inner alchemy) Conscience Type”: This type can be thought as the subtype of “Liang-chih Type”, even it’s filled with the metaphor of “Dan”. It consists of dual structure of body. One is “Lii= mind-consciousness-shape” originally existing in “Liang-chih Type”, expanding Yang-Ming’s “body-mind” thought (the mind is on the inside of the body) through “flesh-mind identity” of the mental intensions. It reveals the aspect of the spiritualization of body. Another structure: “mind-breath-flesh”, based on “Dan”, supposes that the noumenon of the conscience itself can appear all the time by breath adjustment, meditation, and sleeping practice. Always this type of body is metaphorically considered the three legged vessel of “Dan”, or “phon-yeh“(a type of ancient Chinese flute). This one reveals the aspect of the materialization of body”. From the angle of thoughts history, this type reflects the trend from conscience to “Qi”. Within “Shin Jyi Lii”, mind, body, conscience and “Qi” are interweaved to be the complicated network, and then the according practices such as “Yi Nin Chih Fan”, “meditation”, and “singing” are displayed. This framework con be the fundamental of “experience” for the viewpoint “To preserve health is to preserve virtue”, and vice versa. Wang Ji’s thought is a philosophy of body on morality, while Yang-Ming’s “Liang- chih” is a kind of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on morality.
“Nihility and Painful Body Type” of Li Zhi: This is the most particular typ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additional one for the concept of body of “Hsin-shu” (philosophy of mind). It originates from one’s body experience, combining Ming Dynasty Confucianists’ thinking about life and death with part of theory of Buddhism. The type concentrates on body’s dark side rather than its structure. Body, related with pain, darkness, death, and impossibility of being freed, is composed of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 The interpretation of “nihility, pain=body” was developing by regarding the helplessness which human beings occasionally and temporarily think about as all of body. As body is nil, there is no specific path for the practice of this type. Li Zhi resolved the “pain” of “body”, and also confirmed the “nihility” of “body”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practice” in embroidered-uniformed guard’s prison in Yenching, which was a great achievement. The particular meaning of this type for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body in Ming Dynasty is a temporal disregar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i” and “Qi”, the issue of Hsin Hsing, the noumenon, and the practice in the traditional Neo-Confucianism. On the contrary, it directly touches the core problem: life and death.
In this dissertation readers can notice various different concepts of body constructed by the Confucianists in the Ming Dynasty through several “practices” in bodily experience. This evident tendency to experience i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onfucianism in the Ming Dynasty. Under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hsin”, though distinct body and living experiences lead to different body and mind structure, the mentioned four types of the concept of body still can b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n contrast with Chu Hsi’s thought.
After interpreting these four types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body, we confirm that the path from “noumenon” to “mind”, “body”, as well as the one from “experience” to “practice” is the main clues to the thought of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ists. The “idealbild” of the above four types of pictures with brightness, darkness, vividness, and quietness is the unabridged myth of witnessing “Tao”, coincidentally revealing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ists’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 “noumenon”.
一、古籍(先依作者朝代排列,再依姓氏筆畫排列)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梁〕劉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94
〔唐〕孔穎達:《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唐〕惠能,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朱熹,朱傑人校點:《詩集傳》,《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朱熹,黃珅校點:《大學或問》,《朱子全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朱熹,伍偉民校點:《周易參同契考異》,《朱子全書第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朱熹,劉永翔、朱幼文等校點:《晦庵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朱熹,廖名春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周敦頤,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宋〕邵雍,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張伯端,王沐淺解:《悟真篇淺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宋〕陳淳,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陸九淵,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程顥、程顥,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元〕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俞琰:《易外別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3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周易外傳》,《船山全書第1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詩廣傳》,《船山全書第3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四書箋解 四書稗疏 讀四書大全說》,《船山全書第6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讀通鑑論》,《船山全書第10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思問錄 俟解》,《船山全書第12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
〔明〕王守仁,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守仁,〔明〕施邦曜輯評:《陽明先生集要》,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87
〔明〕王廷相,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王思任:《謔菴文飯小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王畿,〔明〕李贄評:《卓吾先生批評龍溪王先生語錄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王畿,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王襞:《新鐫東厓王先生遺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朱得之:《宵練匣》,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明〕朱彝尊,姚祖恩編,黃君坦點校:《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明〕江盈科,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長沙:岳麓書社,2008
〔明〕何心隱,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明〕何瑭,王永寬點校:《何瑭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明〕呂坤:楊振良校訂:《呻吟語》,台北:志一出版社,1993
〔明〕呂坤,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呂柟,鄭瑞民點校:《涇野子內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
〔明〕李承箕:《大崖李先生詩集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李贄:《初潭集》,北京:中華書局,1974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明〕李贄:《陽明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明〕李贄,張建業主編:《藏書》,《李贄文集第2、3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李贄,張建業主編:《初潭集》,《李贄文集第5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李贄,張建業主編:《老子解 道古錄 莊子解 永慶答問 九正易因 柞林紀譚》,《李贄文集第7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李攀龍,李伯齊點校:《李攀龍集》,濟南:齊魯出版社,1993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明〕周汝登:《東越證學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明〕周汝登:《聖學宗傳》,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周復俊:《涇林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周履靖:《赤鳳髓》,收入《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0
〔明〕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祁彪佳,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祁彪佳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明〕查鐸:《毅齋查先生闡道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胡居仁,福田殖解題:《居業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
〔明〕茅坤,張大芝、張夢新點校:《茅坤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明〕徐愛、錢德洪、董澐,錢明編校整理:《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明〕袁中道,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宏道,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明〕袁宗道,錢伯城標點:《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明〕袁黃:《了凡雜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屠隆,王飛評注:《娑羅館清言 續娑羅館清言》,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張元禎:《東白張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書社,2001
〔明〕張詡:《東所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張詡:《南海雜詠》,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曹端,王秉倫點校:《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明〕許獬:《四書闡旨合喙鳴》,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69
〔明〕陳獻章,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陸西星,蔣門馬點校:《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
〔明〕湛若水:《楊子折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95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收入「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dbo.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明〕湛若水:《甘泉先生續編大全》,收入「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dbo.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明〕焦竑,李劍雄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焦竑,李劍雄點校:《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黃宗羲,沈善宏主編:《宋元學案》,《黃宗羲全集第3、4、5、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明〕黃宗羲,沈善洪主編:《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7、8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明〕黃宗羲,沈善洪主編:《易學象數論》,《黃宗羲全集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明〕董其昌,屠友祥評注:《畫禪室隨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明〕鄒元標:《願學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鄒守益,董平編校整理:《鄒守益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鄒德涵:《聚所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管志道:《續問辨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趙南星:《笑贊》,收入《中國笑話書》,台北:世界書局,1996
〔明〕劉侗、于奕正,孫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明〕歐陽德,陳永革編校整理:《歐陽德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潘曾紘輯:《李溫陵外紀》,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明〕鄧豁渠,鄧紅校注:《南詢錄校注》,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明〕聶豹,吳可為編校整理:《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顏鈞,黃宣民標點整理:《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明〕羅汝芳:《盱壇直詮》,台北:廣文書局,1996
〔明〕羅汝芳,方祖猷等編校整理:《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羅欽順:《困知記 羅整庵先生字槀》,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明〕釋祩宏:《正訛集》,收入《大藏經補編》,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
〔明〕釋祩宏:《竹窗隨筆》,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2
〔明〕釋德清,黃曙輝點校:《莊子內篇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明〕顧秉謙等,黃彰健校勘:《明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顧憲成:《涇皋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王宏撰,何本方點校:《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清〕李光地,陳祖武點校:《榕村語錄 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
〔清〕李顒,陳俊民點校:《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清〕沈佳:《明儒言行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3
〔清〕胡渭:《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張夏:《雒閩源流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梁維樞:《玉劍尊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清〕焦循,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趙翼,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劉一明,羽者等校點:《道書十二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清〕潘平格,鍾哲點校:《潘子求仁錄輯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台北:世界書局,1985
〔清〕戴震,何文光整理:《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集釋,欒保羣、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戈國龍:《丹道今詮—樂育堂語錄注解》,北京:華夏出版社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王淮:《老子探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古清美:《近思錄今註今譯 大學問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3
李建章:《性命圭旨白話解》,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汪榮寶,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new window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國樑:《新譯周易參同契》,台北:三民書局,1971
鄧艾民:《傳習錄注疏》,台北:法嚴出版社,2000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71
錢穆:《論語新解》,《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廈門大學歷史系編:《李卓吾研究參考資料第一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
廈門大學歷史系編:《李卓吾研究參考資料第二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
二、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中國明代硏究學會編:《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台北:中國明代硏究學會,2001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沐:《內丹養生功法指要》,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邦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new window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new window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王崇峻:《維風導俗—明代中晚期的社會變遷與鄉約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左東嶺:《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田智忠:《朱子論「曾點氣象」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new window
江燦騰:《人間淨土的追尋—中國近世佛教思想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1冊》,台北:正中書局,1968new window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2冊》,台北:正中書局,1968new window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3冊》,台北:正中書局,1968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牟鐘鑒、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下篇)—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王陽明著述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new window
吳震、吾妻重二主編:《思想與文獻: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呂妙芬:《胡居仁與陳獻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new window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new window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new window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術數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杜小真:《存在與自由的重負—解讀沙特《存在與虛無》》,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份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與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孟森:《明史講義》,台北:中華書局,2006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new window
林月惠:《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new window
林其賢:《李卓吾事蹟繫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台北:三民書局,2001new window
林繼平:《明學探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林繼平:《孔孟老莊與文化大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林繼平:《李二曲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南炳文、湯綱:《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姜允明:《陳白沙其人其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姜允明:《王陽明與陳白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柳存仁:《和風堂新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53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唐君毅全集第3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文化與世界》,《唐君毅全集第4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new window
唐君毅:《哲學論集》,《唐君毅全集第18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
容肇祖:《容肇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9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new window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張亨:《斯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張建業:《李贄評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張祥龍,朱剛、林丹整理:《朝向事物本身——現象學導論七講》,北京:團結出版社,2003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new window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曹淑娟:《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台北:里仁書局,2006new window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劉仲宇:《劉一明學案》,濟南:齊魯書社,2010
劉季倫:《李卓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郭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出版社,2005
陳泗東:《幸園筆耕錄》,廈門:鷺江出版社,2003
陳郁夫:《江門學記—陳白沙及湛甘泉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陳清輝:《陳獻章.王守仁.李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new window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攖寧,胡海牙總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章沛:《陳白沙哲學思想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
章繼光:《陳白沙詩學論稿》,長沙:岳麓書社,1999
傅小凡:《晚明自我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嵇文甫:《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new window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new window
湯華國、黃政昌:《薛西佛斯也瘋狂—強迫症的認識與治療》,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程石泉:《易學新探》,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9
費振鐘:《墮落時代》,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1990
黃光國:《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new window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new window
黃桂蘭:《白沙學說及其詩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楊大春:《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出版公司,2005new window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new window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2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3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熊十力:《十力語要初續》,台北:明文書局,1990
熊十力:《十力語要》,北京:中華書局,1996
熊秉貞、余安邦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出版,2004
熊秉貞、張壽安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2004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new window
趙沛霖:《興的源起—歷史積淀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趙芃:《道教自然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6卷明清》,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7卷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若愚,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new window
蔣年豐:《海洋儒學與法政主體》,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new window
蔣年豐:《與西洋哲學對話》,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new window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7new window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的「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new window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new window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2005new window
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鄧紅波:《中國書院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台北:自由出版社,1963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錢穆:《靈魂與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錢穆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
謝國楨:《明清黨社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央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new window
韓水法:《韋伯》,台北:三民書局,1998
簡錦標、陳俊欽著:《焦慮也是病嗎?走出恐慌不再焦慮》,台北:健康文化事業出版公司,2002
蘇以文、畢永峨編著:《語言與認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new window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釋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釋慈航:《相宗十講》,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79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new window
顧偉康:《禪淨合一流略》,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new window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new window
杜維明,曹幼華、單丁譯:《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段義孚(Yi-Fu Tuan),潘桂成、鄧伯宸、梁永安譯:《恐懼》(Landscapes of Fear),台北:國立編譯館、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8
Marc Le Bot,湯皇珍譯:《身體意象》(Images du Corps),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Tim Cresswell,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La psychanalyse du feu),長沙:岳麓書社,2005
加迪(Louis Gardet)等,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卡瓦拉羅(Dani Cavallaro),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文化理論關鍵詞》(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史泰司(Walter Terence Stace),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台北:正中書局,1998
史華羅(Paolo Santangelo),林舒俐、謝琰、孟琢譯:《中國歷史中的情感文化—對明清文獻的跨學科文本研究》(Sentimenta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Textual Research on Ming and Qing Source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布魯姆(Harold Bloom),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A Map of Misreading),台北:駱駝出版社,1992
弗林斯(Manfred S. Frings),王芃譯:《舍勒思想評述》(Max Scheler: A Concise Introduction into the World of a Great Thinker),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田浩(Hoyt Tillman):《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Zhu Xi’s World of Thought),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eternel retour: archetypes et repetition),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余中先譯:《上帝‧死亡和時間》(Dieu, la Mort et le Temps),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上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7: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下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 8: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利瑪竇(Mattew Ricci)、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何高濟、王尊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China in the sixteeth century: the journals of Mathew Ricci 1583-1610),北京:中華書局,1983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拉‧梅特里(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顧壽觀譯:《人是機器》(L''homme machine),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波佩爾(Ernst Pöppel),李百涵、韓力譯:《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Grenzen des Bewuβtseins: über Wirklichkeit u. Welterfahrung),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彭懷棟譯:《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施密特(James Schmidt),尚新建、杜麗燕:《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Maurice Merleau-Ponty: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施密茨(Hermann Schmitz),龐學銓、李張林譯:《新現象學》(Neue Phänomenologi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吳國盛、柯映紅譯:《自然的觀念》(The Idea of Nature),華夏出版社,1999
胡塞爾(Edmund Husserl),張慶熊譯:《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new window
胡塞爾(Edmund Husserl),黑爾德(Klaus Held)編,倪梁康、張廷國譯:《生活世界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r Lebenswelt),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new window
迪爾凱姆(Émile Durkheim),馮韻文譯:《自殺論》(Le Suicide),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韋伯(Max Weber),于曉、陳維綱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
韋伯(Max Weber),簡惠美譯:《儒教與道教》(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韋伯(Max Weber),李秋零、田薇譯:《社會科學方法論》(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Wissenschaftslehr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韋爾策(Harald Welzer)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Das soziale Gedachtnis: Geschichte, Erinnerung, Tradierung),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萬白安(Bryan Van Norden)編,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The Ways of Confucianis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埃科(Umberto Eco)等,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Interp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埃科(Umberto Eco),王天清譯:《符號學與語言哲學》(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上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夏夫斯坦(Ben-Ami Scharfstein),徐進夫譯:《神秘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2
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恩特維斯特爾(Joanne Entwistle),郜元寶等譯:《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與現代社會理論》(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
桑塔格(Susan Sontag),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0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孫周興譯:《林中路》(Holzweg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陳春文譯:《思的經驗(1910-1976)》(Aus der Erfahrung des Denken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台北:心靈工坊,2004
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馬丁(Barclay Martin),廖克玲等譯:《焦慮與精神官能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王東亮譯:《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Le Primat De La Perception Et Ses Conséquences Philosophiques),北京:三聯書店,2002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L''Eil et l''Esprit),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羅國祥譯:《可見的與不可見的》(Le visible et l''invisibl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楊大春、張堯均譯:《辯證法的歷險》(Les Aventures de la Dialectiqu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new window
傅科(Michel Foucault),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台灣:麥田出版,1993
傅科(Michel Foucault),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福科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傅科(Michel Foucault),劉北成譯:《臨床醫學的誕生》(Naissance De La Clinique),上海:譯林出版社,2001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陳新綠譯:《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博藍尼(Michael Polanyi),彭淮棟譯:《博藍尼講演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The Study of Man. Science, Faith and Society. The Tacit Dimension),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台北:商周出版,2004
斯特拉森(Andrew Strathern),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Body Thoughts),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
斯特拉森(Andrew Strathern)、斯圖瓦德(Pamela Stewart),梁永佳、阿嘎佐詩譯:《人類學的四個講座—謠言‧想象‧身體‧歷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舒茲(Alfred Schutz),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舒茲(Alfred Schutz),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Collected Paper Vol. I: The Problems of Social Reality),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塞爾(John R. Searle),李步樓譯:《心靈、語言和社會—實在世界中的哲學》(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塞爾(John R. Searle),楊音萊譯:《心、腦與科學》(Minds, Brains and Scienc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奧托(Rudolf Otto),成窮、周邦憲譯:《論「神聖」》(The Idea of the Holy),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詹姆斯(William James),尚新建譯:《宗教經驗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達瓦馬尼(Mariasusai Dhavamony),高秉江譯:《宗教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鈴木大拙,徐進夫譯:《耶教與佛教的神秘教》(Mysticism: Christian and Buddhist),台北:志文出版社,1989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
圖姆斯(S. Kay Toombs),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病患的意義:醫生與病人不同觀點的現象學探討》(The Meaning of Illness: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
圖根德哈特(Ernst Tugendhat):《自我中心與神秘主義:一項人類學研究》(Egozentrizität und Mystik. Eine anthropologische Studi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榮格(Carl Gustav Jung),成窮、王作虹譯:《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Analytical Psycholog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1
榮格(Carl Gustav Jung),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榮格(Carl Gustav Jung),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祕密—道教內丹學引論》(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
榮格(Carl Gustav Jung),吳康譯:《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陳蒼多譯:《眾妙之門》(Doors of Perception),台北:新雨出版社,2000
歐尼爾(John O’nell),張旭春譯:《五種身體》(Five Bodie: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霍布邦斯(Eric Hobsbawn)等,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謝勒(Max Scheler),陳仁華譯:《情感現象學》(The Nature of Sympathy),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顧彬(Wolfgang Kubin),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Der durchsichtige Berg. die Entwicklung der Naturanschauung in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九鬼周造,藤田正勝原注釋,黃錦容、黃文宏、內田康譯注:《粹的構造》(いきの構造),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
小尾郊一,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中國文學に現われた自然と自然観:中世文學を中心とし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new window
小野和子,李慶、張榮湄譯:《明季黨社考》(明季党社考:東林党と復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岡田武彥,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王陽明と明末の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小野澤精一、福光永司、山井涌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気の思想-中国における自然観と人間観の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西田幾多郎,何倩譯:《善的研究》(善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石田秀實,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氣.流れる身體),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
中村元,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9
立花隆,吳陽譯:《瀕死經驗》(臨死体験),台北:方智出版社,1998
島田虔次,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受挫》(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維の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島田虔次,鄧紅譯:《中國思想史研究》(中国思想史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荒木見悟,周賢博譯:《近代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祩宏之研究》(雲棲祩宏の研究),台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荒木見悟,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中国心学の鼓動と仏教)(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
荒木見悟,廖肇亨譯:《佛教與儒教》(仏教と儒教―中国思想を形成するもの),台北: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2008
湯淺泰雄,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身体—東洋的身心論の試み),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
溝口雄三,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中国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北京:中華書局,2005
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鈴木大拙,孟祥森譯:《禪學隨筆》,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
鈴木大拙,劉大悲譯:《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
鈴木虎雄,朱謙之譯:《李卓吾年譜》,福州:福建省李贄著作注釋組,1974
三、期刊/論文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方映靈:〈試論陳白沙與湛甘泉哲學的師承關係—兼與陳來先生商榷〉,《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方祖猷:〈天泉證道‧嚴灘問答‧南浦請益—有關王陽明晚年宗說的三件大事〉,《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0卷第3期,1997年3月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王志楣:〈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5 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王智勇:〈赤鳳髓十二睡功總訣注解〉,《中國氣功》1996年第11期,1996年11月
任文利:〈王艮「安身」論的政治意蘊解讀—中晚明儒家之一種自我抉擇〉,《清華學報》新第38卷第2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朱曉海:〈荀學一個側面—「氣」—的初步摹寫〉,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余舜德,〈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收入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吳智和:〈明人習靜休閒生活〉,《華岡文科學報》第25期,2002年3月
吳震:〈陽明後學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 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14期,1995年6月new window
李永熾:〈身體與日本思想史〉,《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
李亦園:〈連續、和諧與超越—從考古學、人類學看中國傳統的身心關係〉,《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
李明輝:〈劉蕺山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new window
李清良:〈中國身體觀與中國問題—兼評周與沈《身體:思想與修行》〉,《哲學動態》2006年第5期
李豐楙:〈靜坐與禪修:台灣社會的身心實踐〉,收入台灣身體文化學會主編:《身體文化文輯》,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4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收入黃應貴編:《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new window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
卓玫君:〈理想的身體:傳統戲曲中的身體政治〉,《戲劇學刊》第3期,2006new window
周群:〈論袁宏道的佛學思想〉,《中華佛學研究》第6期,2002年3月new window
林文琪:〈論對於道的認識是一種身體化的認識—以《老子》、《管子》四篇為例的說明〉,《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new window
林月惠:〈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鵝湖月刊》第22卷第8期,1997年2月new window
林月惠:〈一本與一體:儒家一體觀的意涵及其現代意義〉,收入鍾彩鈞主編,《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週年紀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new window
林安梧:〈關於「善之意向性」的問題之釐清與探討〉,收入《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new window
林安梧:〈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間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林惠勝:〈試論王龍谿「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為例〉,《中國學術年刊》第14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中國學術年刊》第16期,1995年3月new window
林惠勝:〈燃指焚身—中國中世法華信仰之一面向〉,《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林維杰:〈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工夫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2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林麗月:〈明代中後期的服飾文化及其消費心態〉,收入劉翠溶、石守謙編:《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new window
柳存仁:〈王船山注《楚辭‧遠遊》〉,收入朱曉海編:《新古典新義》,台北:學生書局,2001
夏長樸:〈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收入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2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new window
祝平一:〈Shigehisa Kuriyama(栗山茂久),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讀後〉,《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祝平次:〈社會人倫與道德自我-論明代泰州平民儒者思想的社會性〉,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秦家懿:〈太極論:朱熹的秘傳學說〉,收入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袁光儀:〈「為下下人說法」的儒學—李贄對陽明心學之繼承、擴展及疑難〉,《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2007年6月
袁光儀:〈李卓吾的「真道學」—以生命實踐為主體的儒學反思〉,《成大宗教與文化》第8期,2007年8月new window
高天恩:〈追索西洋文明裡的神秘主義〉,《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逆覺體證」義之運用〉,《鵝湖月刊》第22卷第7期,1997年1月new window
張珣:〈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收入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張崑將:〈日本德川時代兵學者與陽明學者的身體觀〉,《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
梁銘越:〈試論古琴禁情的神經心理功能學與氣功養生術〉,《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盛克琦:〈由心息相依到大定真空〉,《中華養生保健》2003年第12期,2003年12月
莊宏誼:〈道教靈修築基:靜坐原理與方法〉,《輔仁宗教研究》第6期,2002年冬new window
陳立勝:〈身體:作為一種思維的範式〉,《東方論壇》2002年第2期
陳立勝:〈王陽明思想中「惡」之問題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陳立勝:〈身體之為「竅」:宋明儒學中的身體本體論建構〉,《世界哲學》2008年第4期
陳郁夫:〈書「陳白沙學述」後—對白沙教人靜坐的再檢討〉,《鵝湖月刊》第9卷第3期,1983年9月new window
陳雲卿、陳高揚、郭正典,〈道教對臥姿的主張〉,《佛教與科學》第3卷第1期,2002年1月
陳毓照:〈靜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睡丹功(蟄龍睡功)揭密〉,《中國氣功科學》2000年第2期,2000年2月
陳劍煌:〈理學家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爭議及其運用〉,《鵝湖月刊》第28卷第3期,2002年9月
傅玲玲:〈陳白沙心學與禪學之辨〉,《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新第31卷第3期,2001年9月new window
彭國翔:〈王龍溪的《中鑒錄》及其思想史意義:有關明代儒學思想基調的轉換〉,《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彭國翔:〈王畿與道教—陽明學者對道教內丹學的融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身心修煉及其治療意義—以古希臘羅馬哲學傳統為參照〉,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覃召文:〈論陳白沙詩教〉,收入王曙星、楊偉雄主編:《陳白沙新論》,廣州:花城出版社,1995
馮耀明:〈王陽明「心外無物」說新詮〉,《清華學報》第32卷第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
黃敏浩:〈陳白沙自然之學的定位問題〉,《清華學報》新第38卷第4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黃繼立:〈王廷相〈答天問九十五首〉形上論題疏釋〉,收入南華大學文學系主編:《傳播、交流與融合—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5
楊月清:〈試論王龍溪的易學哲學〉,《周易研究》2004年第6期
楊玉成:〈啟蒙與暴力—李卓吾與文學評點〉,收入蔡英俊等:《台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
楊祖漢:〈王龍溪與季彭山的論辯〉,《當代儒學研究》第1期,2007年1月new window
楊雅妃:〈朱子靜坐法〉,《興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6年1月
楊儒賓:〈新儒家與冥契主義〉,收入陳德和編:《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楊儒賓:〈理學家論身心思想—從「樂是心之本體」談起〉,《性與命》第9期,1999年9月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楊儒賓:〈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收入劉述先主編:《中國思潮與外來主義》,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楊儒賓:〈格物與豁然貫通—朱子〈格物補傳〉的詮釋問題〉,收入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第4期,2004年3月
楊儒賓:〈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收入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楊儒賓:〈生生的自然觀—體現的觀點〉,收入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new window
楊儒賓:〈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廖俊裕:〈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成大文化與宗教學報》第4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蒙培元:〈良知與自然〉,《哲學研究》1998年第3期
趙東明:〈死亡意識的現象學研究〉,收入倪梁康等編著:《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三輯)現象學與語言》,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劉月蓮:〈李卓吾與利西泰—萬曆中西超儒之晤〉,《文化雜誌》2002年第3期,2002年6月
劉興邦:〈吳與弼與江門學派〉,《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2003年2月
潘振泰:〈明代江門心學的崛起與式微〉,《新史學》第7卷第2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潘振泰:〈劉宗周(1578-1645)對於「主靜」與「靜坐」的反省——一個思想史的探討〉,《新史學》第18卷第1期,2007年3月new window
蔡振念:〈時間與不朽——中國魏晉以前的不死追求〉,《文與哲》第10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蔡錚雲:〈身心問題的另類思考——西田幾多郎、湯淺泰雄到梅洛龐蒂的身體觀譜系〉,《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
蔡璧名:〈疾病場域和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收入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new window
鄭宗義:〈性情與情性:論明末泰州學派的情欲觀〉,熊秉貞、張壽安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2004
鄭金川:〈梅洛‧龐蒂論身體與空間性〉,《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new window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收入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物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鄭毓瑜:〈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黎業明:〈湛甘泉對陳白沙靜坐學說的闡釋—以《白沙子古詩教解》為中心〉,《哲學動態》2009年第8期
燕連福:〈中國哲學身體觀研究的三個向度〉,《哲學動態》2007年第11期
蕭裕民:〈王陽明思想中一個應被重視的部分—「樂」〉,《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蕭劍:〈西方古典思想中的「死亡」意識—從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到塞涅卡〉,《思想戰線》第35卷第2期(2009年第2期)
錢明:〈陽明後學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2002年9月
錢明:〈陽明之教法與王學之裂變〉,《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的龍溪、心齋與其影響〉,《台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
鍾彩鈞:〈陳白沙的自得與自然之學〉,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new window
韓星:〈白沙主靜論——兼論主靜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收入章繼光、張運華主編:《陳白沙研究論文集》,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
顏崑陽:〈論魏晉南北朝文質觀念及其所衍生諸問題〉,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九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
顏學誠:〈修練與身心互動:一個氣的身體人類學研究〉,《考古人類學刊》第58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顏學誠:〈內丹是文化嗎?一個對修煉經驗的身體研究〉,《中正大學中正學術集刊》第1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關永中:〈神秘主義及其四大類型〉,《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
嚴曼麗:〈從神秘到愛:與英國倫敦大學宗教哲學教授冉天恩談神秘主義〉,《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
龔卓軍:〈生病詮釋現象學 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病關係的倫理基礎〉,《生死學研究》創刊號,2003年12月new window
龔卓軍:〈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揭諦》第6期,2004年9月new window
Anthony Synnott,舒夢偉譯:〈墓穴、神殿、機器與自我—軀體的社會性建構〉,《島嶼邊緣》第6期,1993年1月
Charlotte Furth(費俠莉),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William Johnston,李靜芝譯:〈神秘主義與時推移的不同面貌〉,《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
田浩(Hoyt Tillman):〈朱熹的鬼神觀與道統觀〉,收入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安樂哲(Roger T. Ames),彭國翔譯:〈終極性的轉化:古典道家的死亡觀〉,《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3期
安樂哲(Roger T. Ames),陳霞、劉燕譯:〈古典中國哲學中身體的意義〉,《世界哲學》2006年第5期
安樂哲(Roger T. Ames),陳霞、劉燕譯:〈古典儒家與道家修身之共同基礎〉,《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秋之卷
宋灝(Mathias Obert):〈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台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1月
宋灝(Mathias Obert):〈意義、時間與自我—從哲學詮釋學的角度看唐代華嚴宗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19期,2009年2月new window
宋灝(Mathias Obert):〈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
顧彬(Wolfgang Kubin):〈中國人不喜歡散步嗎?——中西對身體與精神關係的不同態度〉,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八方風來》,北京:中華書局,2008
西嶋定生,欒成顯譯:〈以十六、十七世紀為中心的中國農村工業之考察〉,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6卷明清》,北京:中華書局,1993
佐藤鍊太郎,林慶彰譯:〈林兆恩《四書標摘正義》—三教合一論者的「心即仁」〉,收入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譯:《論語思想史》(論語の思想史),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
佐藤鍊太郎,楊菁譯:〈李贄《李溫陵集》與《論語》—王學左派的道學批判〉,收入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譯:《論語思想史》(論語の思想史),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
吾妻重二,吳震譯:〈《周易參同契考異》之考察〉,收入吳震、吾妻重二主編:《思想與文獻: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松川健二,林慶彰譯:〈王守仁《傳習錄》和《論語》—心學解釋的成果〉,收入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譯:《論語思想史》(論語の思想史),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
島田虔次,許洋主譯:〈明代思想的一個基調〉,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7卷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
酒井忠夫,許洋主譯:〈功過格的研究〉,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7卷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
溝口雄三,吳琦來譯:〈明清時期的人性論〉,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7卷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
坂出祥伸,盧瑞容譯:〈貫通天地人之「一氣」—其自然觀與社會秩序觀〉,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四、學位論文
安贊淳:《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張佑珍:《從出世到入世——湛若水對「學宗自然」之闡釋》,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莊雪梅:《夏季戶外空間熱舒適性之研究—以台南縣市、高雄市戶外空間為研究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黃泊凱:《良知統三教的研究》,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new window
黃政昌:《強迫症門診患者的臨床特徵與聯合治療模式效果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黃淑齡:《重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明代心學中「樂」的義涵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楊正顯:《陶望齡與晚明思想》,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
魏月萍:《羅近溪「破光景」義蘊》,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五、外文論著
(一)英文論著
David Howes, ”Olfaction and Transition”, The Varieties of Sensory Experience: A Sourcebook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Sens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1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0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2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by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
(二)日文論著
三浦國雄:〈伊川撃壤集の世界〉,《東方學報(京都)》第47期,1974年11月
三浦國雄:〈朱子と呼吸〉,收入金谷治編:《中国における人間性の探究》,東京:創文社,1983
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の社會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6
笠原仲二:《中国人の自然観と美意識》,東京:創文社,1982
吉田公平:《陸象山と王陽明》,東京:研文出版,1990
寺尾五郎:《「自然」槪念の形成史 : 中囯.日本.ヨーロッパ》,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2002
志賀一朗:《湛甘泉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0
荒木見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東溟の生涯とそ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79
鶴成久章:〈顧憲成の「当下繹」について並びに訳注(上)〉,《東洋古典學》第5集,1998年5月
柳川剛義:《靜坐集說》,收入柏木恒彦「黙斎を語る会」http://mokusai.web.infoseek.co.jp/mokusaimonkachosaku/seizashuusetsu/seizashuusetsu.html
稻葉默齋:《示平野山田二生学談(靜坐集說講義)》,收入柏木恒彦「黙斎を語る会」
http://mokusai.web.infoseek.co.jp/mokusaimonkachosaku/seizashuusetsu/seizashuusetsu_kougi.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