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影響之研究
作者:林翠玲
作者(外文):Lin Tsui-Ling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志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新移民子女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學校適應new-immigrant childrensupport systemself-identitysubjective well-beingschool adjust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9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移民子女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與學校適應之現況,分析其相關因素,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子女在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與學校適應之差異,並瞭解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是否可影響學校適應,最後探討四者間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地區804位新移民子女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自編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校生活情形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蒐集。並以描述統計、平均數差異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以及結構方程模式來進行資料的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與學校適應良好。
二、不同背景新移民子女,在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與學校適應有差異。
(一)女生、五年級、居住於北區或中區、父親學歷高中職與大學及專科以上、母親學歷高中職與大學及專科以上、未參加攜手計畫之新移民子女,在支持系統的知覺較高。
(二)女生、未參加攜手計畫、新移民中心學校之新移民子女,在自我認同的知覺較高。
(三)女生、居住在中區、母親學歷大學及專科以上、未參加攜手計畫、學校位於鄉鎮地區之新移民子女,在主觀幸福感的知覺較高。
(四)女生、父親學歷大學及專科以上、未參加攜手計畫、學校位於鄉鎮地區且為新移民中心學校之新移民子女,在學校適應的表現較好。
三、新移民子女的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與學校適應,彼此正向相關且相互影響。
四、新移民子女的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有影響力。
五、本研究建構之學校適應模式適配良好。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學校、教育輔導人員、教師、家長、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供作參考。
New-immigrant children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society nowadays in Taiwan. The correlation of their support system, self ident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chool adjustment is intricate and fascinating. This dissertation is focused on (1) appreciating current status, (2) analyzing related variables, (3) comparing the effect due to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4)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support system, self ident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n school adjustment, (5) investigating the cross correlation among main variables.
804 new-immigrant childre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of Senior Classes Students Daily Life Situ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are approach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levels of new-immigrant childrens support system, self ident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chool adjustment are medium.
2. For new-immigrant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have the following diversities in support system, self ident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chool adjustment:
(1) Fifth grade girls, residing at north or central area, not attending “after school remedial program” and having parents gradua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or above, have higher perception in support system. (2) Girls, studying in new immigrant school, not attending “after school remedial program”, have higher perception in self identity. (3) Girls, having mother gradua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or abo ve, residing at central area, not attending “after school remedial program” and studying at school located in rural area, have higher perception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4) Girls, having father gradua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or above, not attending “after school remedial program”, studying at new-immigrant school located in rural area,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school adjustment.
3. The support system, self ident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new-immigrant children have mutual interaction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are positive.
4. The goodness-of-fit of school adjustment model constructed here is good.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we hav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s, student counseling faculties,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壹、中文部分
丁新華、王極盛(2004)。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2(1),59-66。
內政統計月報(2010)。現住人口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登記。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方懷勝(2003)。中小學生的學校適應及教師的指導。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8(3),46-49。
王文科(2000)。青年期。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四),(963-964頁)。臺北:文景。
王方、范興華(2009)。農村兒童社會支援、自我概念與應對模式的關係研究。當代教育理念與實踐,1(3),149-153。
王世英、溫明麗、羅天豪(2007)。臺灣人口結構變遷之外籍配偶子女補救教學模式建構。教育資料與研究,74,73-96。new window
王如哲、陳欣華(2008)。走出臺灣看教育-芬蘭篇。臺灣教育,650,24-32。
王沂釗 (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 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new window
王佳禾、侯季宜、張進上(2008)。國小學童幸福感量表之編製。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4,57-85。new window
王怡萱(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王明傑、陳玉玲(譯)(2002)。教育心理學(原作者:R. E. Slavin)。臺北:學富文化。
王芳、陳福國(2005)。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4(6),575-576。
王雅慧(2006)。高雄市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家庭環境與其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王順民(2008年4月7日)。許孩子一個未來!-關於「兒童快樂國」報告分析的人文思索。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4068
王德榮(2008)。嘉義縣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原作者:M. W. Apple)。臺北:桂冠。
任志洪、葉一舵(2006)。國內外關於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研究述評。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6(4),152 -158 。
向小平、張春妹、鄒泓(2006)。小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特點及其與人格的相關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4(3),294-296。
向芳誼(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江南發(1982)。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形式運思能力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4,1-46。new window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何名娟(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何美瑤(2007)。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之研究--以文化資本的觀點探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new window
何家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花蓮。new window
吳昌期(2001)。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適應與升學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 : 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五南。
吳明霞(2000)。30年來西方關於主觀幸福感的理論發展。心理科學進展,8(4),23-28。
吳治勳、 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35-557。new window
吳柏姍(2004)。外籍配偶子女幼稚園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吳培源(2009)。雲林縣新移民女性社會支持、母職效能感與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93-140。new window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清山、林天祐(2005)。外籍配偶。教育研究,135,156。
吳新華(1994)。適應的概念分析。初等教育學報,6,169-188。new window
吳毓瑩(2006)。多元文化下新移民子女教育適應現況與可行方案研究-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的親師互動及其子女自我效能與學校生活之橫斷與縱貫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20-H152-001-KES),未出版。
吳瓊洳、黃靖茹(2010)。當前國內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的省思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95,15-27。new window
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洪葉。
巫有鎰(2005)。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new window
李佩珊(2005)。國小學童內外控、幸福感與情緒智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李坤崇(1994)。學習適應量表信度效度與常模之賡續研究。初等教育學報,7,139-170。new window
李宛玲(2008)。自我認同、角色認同、組織認同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
李素菁(2004)。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立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
李國基(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new window
李新民、陳密桃(2009)。緣分信念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聚合構念爲因與果的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初探。測驗學刊,56(4),457 -489 。new window
李儒林、張進輔、梁新剛(2003)。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理論。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7(11),783-785。
李鷗(2006)。幸福感與幸福感的測評。中國統計,2006(1),28-29。
邢占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測量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301-323。new window
那昇華(2007)。新移民子女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9(1),161-201。new window
周甘逢、劉冠麟(譯)(2003)。教育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s)。臺北:華騰文化。
周秀潔(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周國民(2007)。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就、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林上祚(2010年12月9日)。點燃生命之火 提升偏鄉兒童幸福感。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志成(2006)。行動智慧概念對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教育之啟示。載於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31-62頁)。臺北:師大書苑。
林依蓁(2010)。原住民學生的自我認同、家庭功能與其在校表現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
林信言(2008)。臺北市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俊瑩(2006)。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SEM與HLM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new window
林素卿(2006)。從新住民女性議題,談多元文化教育師資之培育。研習資訊,23 (5),7-12。
林博文(2010年11月11日)。外籍配偶名稱多,嘉縣統稱新住民。今日新文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
林維芬、徐秋碧(2009)。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31-178。new window
林翠玲(2009)。從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省思臺灣新移民子女標記化的問題。研習資訊,26(3),55-65。取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6_03_08vol026_03_08.pdf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邱文彬(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11-330。
姜遠珍(2010年5月8日)。南韓青少年幸福感在OECD國家中較低落。大紀元。取自http://epochtimes.com/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原作者:M. Argyle著)。臺北:巨流。
洪佩圓(2008)。高中學生自我概念、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new window
胡金枝(2007)。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苗元江(2003)。幸福感理論與測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大陸南京。
苗元江(2007)。幸福感概念模型的演化。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7(4),42-46。
苗元江、朱曉紅、陳浩彬(2009)。從理論到測量-幸福感心理結構研究發展。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2),128-133。
香港教育局(2007)。新來港兒童教育及支援服務。取自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634&langno=2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席榮維(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問題與學校因應策略。學校行政,39,213-223。
翁福元(2006)。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的迷思與省思。研習資訊,23(5),29-39。取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3_05_06vol023_05_06.pdf
馬岳琳(2010)。輕春世代 200萬少男少女新商機。天下雜誌,443,44-48。
涂信忠(2003)。原住民學童接受教養行為與其情緒穩定、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邦玲(2007)。異國婚姻家庭親職型態、子女自我認同與行為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東盟(2007)。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芳全(2009)。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載於張芳全主編之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教學。臺北:心理。
張芳全(2010)。教師在新移民子女的教學信念與效能關係的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95,64-73。new window
張春興(主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家禎(1999)。南臺灣外籍新娘家庭功能、幸福感與相關因子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8-2314-B-037-066),未出版。
張淑美(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張陸、佐斌(2007)。自我實現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5(1),134-139。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new window
張壽松(2010)。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北北桃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new window
張樹閔(2007)。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 —以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張興貴(2003)。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南師範大學,大陸廣州。
教育部(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臺北:教育部。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2685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brief.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1)。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佈概況統計。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new window
許小莉(2004)。一位罕見疾病學童學校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許培玲(2008)。原住民活動課程對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及族群認同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許瑞芳(2007)。彰化縣國小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的覺知與輔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許詩屏(2009)。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new window
許嘉容、吳裕益(2007)。高雄市國小資優資源班學生學校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2),115-135。new window
郭添財、陳星貝(2007)。新臺灣之子教學變革新思維。臺灣教育,643,37- 46。new window
陳玉娟(2006)。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陳妍樺(2008)。臺北市新移民子女的社會資本與生活適應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陳秀鳳(2009)。國小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學生之學校支持、教學調整及 教養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new window
陳佳莉(2006)。新住民教養態度與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陳佩君(2008)。台灣新移民家庭高中職子女之自我認同內涵與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坤虎(2001)。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陳坤虎(2009)。認同重要性、認同確定性、及認同落差概念之生態效度:青少年自我認同介入方案之療效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new window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 249-268。new window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陳玲婉(2007)。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對兒童社會發展的啟示。教育研究,15,13-23。
陳美容(2005)。新台灣之子的社會支持、自尊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陳美瑩(2008)。臺灣之子與新臺灣之子各有千秋?影響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業成就之相關因素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教育革新與展望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新竹教育大學。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9)。國小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6,1-12。new window
陳姝娟、周愛保(2003)。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3),214-217。
陳姵君(2008)。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勝、黃雅芳(2004)。臺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陳淑麗、熊同鑫(2007)。臺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現況與困境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6,105-130。new window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new window
陳智龍(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良好個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陳逸玲(2009)。國小學童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雅雯(2006)。外籍配偶子女在國小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宜蘭縣蘇澳鎮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陳騏龍(200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陸洛(2008)。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的自我觀:概念、測量、及其適應功能。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延續計畫(編號:NSC 96-2752-H-003-019-PAE),未出版。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new window
程炳林、陳正昌(2009)。結構方程模式。載於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著),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493-640頁)。臺北:五南。
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學生輿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黃立婷(2006)。臺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的關係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版)。臺北:五南。
黃俊傑(2008)。心理學的新典範-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5。
黃英虹(2004)。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方式對青少年自我認同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朗文(無日期)。自我概念之發展歷程-從青少年初期到中後期的轉變。取自 http://soc.thu.edu.tw/acdamic/tsa/data%20of%20Taiwan%20sociology%20association/%B7s%B8%EA%AE%C6%A7%A8%5Chwanglanwan-nsc.pdf
黃迺毓(2006)。誰需要家庭教育?載於第一屆兒童與家庭國際研討會-生態系統觀下的兒童與家庭,致遠管理學院幼兒教育系,頁13-20。
黃雅芳(2005)。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黃韻如(2005)。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麗、楊廷忠、季忠民(2003)。正性負性情緒量表的中國人群適用性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7(1),54-57。
黃瀗瑱(2007)。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寶園、林世華(2007)。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二計量方法。教育心理學報,39(2),263-294。new window
楊中芳(2003)。載於余滿華(2003)多元文化的自我認同:一個生於越南的加籍華人之自敘-附加與文化心理學家楊中芳的對話。臺北:遠流。
楊軍麗(2010)。遼寧行政學院學報,12(1),170-171。
楊淑朱、邢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巍(2004)。雲林縣外籍女性配偶子女在校狀況之調查。「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溫明麗(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臺北: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溫明麗(2010)。芬蘭教育成就的啟示:找回臺灣教育的主體性。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芬蘭教育理論與實務(1-34頁)。臺北: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new window
葉郁菁(2010)。育有學前幼兒之新移民女性親職能力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95,74-87。new window
董旭英(2009)。生活壓迫事件、社會支持、社會心理特質與臺灣都會區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129-164。new window
解業達、段海軍(2007)。主觀幸福感研究進展。徐州師範大學學報,33(5),121-124。
詹淑芬(2006)。中學獨生子女生活壓力與自我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鄒瓊(2005)。幸福感的兩大研究取向及其整合的心理結構。心理學研究,164,115-119。
雷庚玲(1999)。Erikson之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於921震災後兒童心理復健之應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93-128。new window
廖小雯(2008)。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廖耘彗(2009)。美國拉丁裔移民學生學校適應及教育因應措施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榮彩君(2007)。青少年社會化關係、自我認同與自尊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跨國婚配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臺北。
趙必華、顧海根(2008)。多維自我概念量表的測量等價性檢驗。心理學探新,28(4),90-94。
趙淑珠(1999)。家庭系統研究中之性別議題。應用心理研究,2,125-139。new window
趙善如、鍾鳳嬌、江玉娟(2007)。影響外籍暨大陸配偶學童子女學業成績關鍵因素:以個人人口特徵、學習行為能力、家庭環境探討之。教育心理學報,39(1),129-147。new window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劉佳玫(2001)。導師異動對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一個國小班級學童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
劉惠君、陳麗卿(2010)。雲林縣國小新生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2,107-142。new window
蔡瑞全(2006)。臺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蔡榮貴(2006)。老師如何協助班上有學校適應困難之新臺灣之子?研習資訊,23(5),21-28。取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3_05_05vol023_05_05.pdf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32-37。
鄭石岩(2007)。親子共成長:培養孩子心智,開展天賦潛能。臺北:遠流。
鄭青青、宋明君(2004)。外籍新娘及其子女教育之研究分析—生態系統論觀點。「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鄭瑞娟(2010)。從多元文化教育觀來探討新移民子女之族群及文化認同。教育研究月刊,195,28-38。new window
鄭瑞隆、曾淑萍、陳慈幸、戴伸峰、黃湘婷、陳毓琪(2009)。青少年犯罪之家庭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HU9611061),未出版。
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2010年3月18日)。英國兒童幸福感調查 14萬名兒童不快樂。教育部電子報,401。取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5300
駐德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2010)。德國將加強新移民兒童及青少年教育投資。取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5816
盧秀芳(2004)。在臺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駱琤(2009)。一切為了兒童的幸福-論兒童幸福感研究的價值、視角和歸宿。教育探索,5,115-116。
戴嘉南、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學生輔導,47,128-142。new window
謝秀霞(2002)。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謝亞儒(2008)。國小學童之母親國籍與其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及幸福感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謝紹文(2007)。新移民子女的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謝進昌(2008)。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之新移民子女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鍾禎祥(2010年3月4日)。少女化危機 呂副:男人該擔心。奇摩新聞。取自http://tw.news.yahoo.com/
鍾鳳嬌、王國川、陳永朗(2006)。屏東地區外籍與本國籍配偶子女在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行為之比較研究:探析家庭背景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4),411-429。new window
簡太郎(2007)。臺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1-22。new window
簡茂發(199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臺北:心理。
簡晉龍(2002)。自我建構與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相融和諧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魏曼伊(2008)。理解芬蘭-從國民教育、國家核心課程到PISA測驗成果。中等教育,59(2),52-69。new window
譚光鼎(2002)。原住民國中學生適應及流失問題之縱貫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3-H003-005,未出版。
蘇進棻(2006)。臺灣本籍與外籍新娘生育率消長原因之探討。研習資訊,23(5),41-51。取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3_05_07vol023_05_07.pdf
顧宜婷(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實施融合教育所需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貳、英文部分
Adelmann, B. (1989). Emotional labor and employee well-being. MA :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nderson, J., & Gerbing, D.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New York, NY : Plenum Press.
Baker, J. A. (2006). Contributions of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to positive school adjustment during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4(3), 211-229.
Bhattacharya, G. (2000). The school adjustment of South Asian immigrant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dolescence, 35, 77-85.
Bradburn, N. M. (1969).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xford, England: Aldine.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hs, E. S., Ladd, G. W., & Herald, S. L. (2006). Peer exclusion and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98(1), 1-13.
Burk, W. J., & Laursen, B. (2005).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friendship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individual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9(2), 156-164.
Cheek, J. M. (1989). 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 In D. M. Buss & N. Canter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pp. 275-285).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Colarossi, L. G., & Eccles, J. S. (2003).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upport providers on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 Research, 27(1), 19-30.
Cummis, R. A. (1997). Self-r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s for people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10(3), 199-216.
De Man, A. F., Harvey, S. Ward, S., & Benoit, A. (2008). Ego-identity,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adolescents who attend school and work part-tim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 6(4), 245-252.
Dew, T. & Huebner, E. S. (1994). Adolescents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2, 185-199.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 Eid, M. (2004). Global judgm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ituational variabi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45-278.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Diener, E., Suh, E., Lucas, R., & Smith, H.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302.
Diener, E., & Lucas, R. (1998). Subjective emotional well-being. In handbook of emotions. New York: Guilford.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Fullan, M. G.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Garbarino, J., & Kostelny, K. (1992).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dentity formation. In Garbarino, J., Abramowitz, R. H., Benn, J. L., Gaboury, M. T., Galambos, N. L., Garbarino, A. C., Kostelny, K., Long, F. N., & Plantz, M. C. (Eds.).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pp. 179-199). Hawthorne, NY:Aldine De Gruyter.
Guardia, J. G. (2009). Developing who I am: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y identit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4(2), 90-104.
Houston, J. P. (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Scott, Freshman.
Huebner, E. S. (1994).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for childre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6, 149-158.
Huebner, E. S. (200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Introduction and Rationale. Retrieved September 28, 2010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as.sc.edu/PSYC/pdfdocs/huebslssmanual.pdf
Jasinskaja-Lahti, I., & Liebkind, K. (2007). A structural model of acculturation and well-being among immigrants from the former USSR in Finland. European Psyshology, 12, 80-92.
Keyes, C. L. M. (2002). The mental health continuum: From languishing to flourishing in lif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3(2), 207-222.
Keyes, C. L.M., & Waterman, M. B. (2003). Dimensions of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adulthood. In M. H. Bornstein, L. Davidson, C. L. M. Keyes, Moore, A. Kristin (Eds.), Well-being: Positive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pp. 477-497). Mahwah, NJ, U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Korsak , M. T. (2000). Support systems for mor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Schools in the Middle, 9(9), 4-8.
Kroger, J. (2004).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New York: Routledge.
Ladd, G. W., Kochenderfer, B. J., & Colemen, C. C. (1996). Friendship quality as a predictor of young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1103- 1118.
Luo, L. (1998). The meaning measure and correlates of happiness among Chinese peopl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8, 115-137.
Lyubomursky, S., King, L., & Diener, E. (2005).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6), 803-855.
Merz, E., Schuengel, C., & Schulze, H. (2009).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across 4 years: Well-being is affected by quality, not by support exchange. The Gerontologist, 49(4), 536-548.
Myers, D. G. (2000). The fund,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6-67.
Myers, D. G., & Diener, E. (1995). Who is happy?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10-19.
Nettles, S. M., Caughy, M., & O’Campo, P. J. (2008). School adjustment in the early grades toward anintegrated model of neighborhood parental and child process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1), 3-32.
Omodei, M. 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 762-769.
Phinney, J. S., & Chavira, V. (1995). 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 cop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ethnicit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5(1), 31-53.
Phyllis, B., Duncan, P., D’Ari, A., Pieniadz, J., Fitzgerald, M., Abrams, C. L., Frankowski, B., Franco, O., Hunt, C., & Oh Cha, S. Y. (1996). Family and parenting behaviors predicting middle school adjust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Family Relations, 45(4), 415-426.
Placencia, N. (2010). Am I who I say I am? Social identities and identification.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36(4), 643-660.
Qi, J. (2008). On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for com 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s Western minority areas.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3(1), 97-114..
Ryan, R.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s of research on b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s Psychology, 2001(52),141-166.
Ryff, C. D., & Singer, B. (2000). Interpersonal flourishing: A positive health agenda for the new millenniu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4), 719-767.
Sarason, I. G., & Sarason, B. R. (1985). Social support: Insights from assessment and experimentation. In I. G. Sarson & B. R. Sarason (Eds.), 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p. 39-72). Boston: M. Nihjoff Publishers.
Seligman, M.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Retrieved September 28, 2010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_JaY2K2dhC0C&printsec=frontcover&dq=Seligman&source=bl&ots=T8TAs4fmWh&sig=9jWDcJUEww23YpXD0ja6MQCUIfY&hl=zh-TW&ei=dc4FTZz8DIrkrAfEu4SRDw&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11&ved=0CFQQ6AEwCg#v=onepage&q&f=false
Shaffer, D. R., & Kipp, K. (200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ustralia: Wadsworth.
Sheldon, K. M., & Kasser, T. (2001). Goals, congruence and positive well-being: 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theorie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 30-50.
Simons-Morton, B., & Crump, A. D. (2003). Association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 with school adjustment and engagement among sixth grader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3(3), 121-126.
Spencer, B. (1999). Social and culture influence on school adjustment: The application of an identity–focused cul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4, 43-57.
Spencer, B. (2005). Place attachment, place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s self-identity: Searching the literature to develop an hypothesi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4(4), 305-309.
Stones, M. J., Kozma, A., & Hairdes, J. (1996). Short happiness and affect research protocol. Social indictors research, 1(37), 75.
Talbot, D. M. (2008).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and self-labeling of mixed-race individuals with two minority parents.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 123, 23-31.
Tellegen, A., Lykken, D. T., & Bouchand, T. J. (1988). Personality similarity in twin reared apart and togeth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6), 1031-1039.
Veenhoven, R. (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4, 1-34.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Wang, C. C., & Castañeda-Sound, C. (2008). The Role of Generational Status, Self-Esteem,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11(2), 101 -118.
Waterman, A. S. (1993).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4), 678-691.
Watson, D., Clark, L. A., & Tellegen, A. (198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6), 1063-1070.
Williams, K. L., & Galliher, R. V. (2006). Predicting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from social connectedness, support, and competenc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5(8), 855-874.
Yeh, C. J., Ching, A. M., Okubo, Y., & Luthar, S. S. (2007). Development of a mentoring program for Chinese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adjustment. Adolescence, 42(168), 733-74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