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權重之研究--以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為分析焦點
作者:林良慶
作者(外文):Liang-Chi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新鄉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權重學習弱勢學生學習輔導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plansindicator weight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remedi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2
摘要
本研究係就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權重研究,以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為分析焦點。研究目的是探究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國小辦理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之計畫指標權重值與各計畫指標的優先順序。及探究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國小辦理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指標修正方案及權重值。本研究採以專家學者就研究者自陳之問卷填答,依專家學者&;#22625;答之資料予於分析計畫各指標權重值。本研究發現,教育優先區計畫的精神目標以「提升相對弱勢學童之基本學習能力原則」是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國小辦理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最優先的精神目標。原因係辦理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因對象僅限學習弱勢學生,目標明確,對提升其基本學習能力有根本性的助益。
本研究亦發現,教育優先區計畫從「提升文化不利地區教育水準」、「提供積極性差別待遇教育支援」、「提升相對弱勢學童基本學習能力」等各目標之指標方案,都以指標方案三:改善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及外籍配偶子女比例偏高學校,獲得之優先向量值(權重值)最高。
在探究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國小辦理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指標修正方案及權重值上,以修正方案三:維持現行教育優先區計畫原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之權重值最高。
關鍵字: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權重、學習弱勢學生、學習輔導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dicator weight in EPA Plans in the category of subsidies for remedial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wa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o explore the priorities of each plan indicator. Also, revised solutions and the indicator weights were explored as well. Questionnaire surveys of experts were employed for the data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EPA Plan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basic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was the first priority. The possible reasons were because the subsidy was limited only to those students most in need, and was clear enough to enhance their learning.
In additio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level in cultural disadvantaged areas, the offering of the educational support in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basic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dicator weight was highes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lution 3– that is, schools with high ratios of low-income families, cross-generation families, single-parent families, families with large 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families with a foreign-spouse, should be subsidized.
Also, in terms of revised solutions and the indicator weights in the category of remedial teaching i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Revised Solution 3,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Solution1, 2, and 3 in current EPA plans was found to have the highest indicator as well.
Key words: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EPA) plans, indicator weight,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remedial education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內政部(2003a)。中華民國台閩人口統計季刊,(28),4。台北:作者。
內政部 (2003b)。外藉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10月29日。網址:
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 (2003c)。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作者
內政部(2004a)。中華民國台閩人口統計季刊,(29),4。台北:作者。
內政部(2004b)。外藉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摘要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10月29日。網址:
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2004c)。中華民國台閩人口統計。台北:作者。
內政部(2005a)。中華民國台閩人口統計季刊,(30),4。台北:作者。
內政部(2005b)。九十四年第五週內政統計通統報(93年(底)外藉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21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 (2005c)。重要參考指標。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4月12日。網址: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志菁(1998)。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論美國的在家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new window
王保進(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7。new window
王家通(1989)。台灣地區後期中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科會。
王德睦、陳宇嘉、張維安(1986)。教育結構變遷與教育機會均等。載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教育文化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中國時報(2004年7月10日)。九月起 外籍新娘子女 優先就讀公幼。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台北:空中大學。
任可怡(1995)。從政策分析探討我國公營事業團體協商結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朱敬先(1988)。學習心理學(二版)。台北:千華。
何金香(2000)。教育優先區的省思—以高市鳳林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土論文(摘要),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
何宣甫(2002)。教育財政的財政學基礎。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台北:學富。
吳定(1995)。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
吳金香(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探述。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台北:學富。
吳金香(2005)。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與補助項目適切性之探討。載於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編印,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弱勢族群教育成效國際學術論壇資料(頁89-98)。嘉義:嘉義大學。
吳政達(1997)。灰色關聯分析法在教育優先區研究上的應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5,183-201。
吳政達、郭昭佑(1998)。灰色關連分析法在教育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之應用—以台北縣八十五學年度國民中學執行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1),64-85。new window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吳舒靜(2004)。台灣外籍新娘分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摘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南投。
吳清山、林天佑(1995)。教育名詞淺釋—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料與研究,5。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小辭書。台北:五南。
吳毓瑩、夏曉鵑(2005)。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教育處境與改進策略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李安明(1999)。台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之問題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2),1。new window
李明村(2004)。高雄縣國民中小學執行教育優先區計畫現況研究。未出版碩土論文(摘要),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李勝富(2004)。美國教育優先區新措施。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10月15日。網址:
http://www.google.com.tw/
李新鄉、張俊欽(2005)。台灣地區教育優先區計畫成效之研究初步報告摘述—以九十二年度為例。載於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編印,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弱勢族群教育成效國際學術論壇資料(頁26-44)。嘉義:嘉義大學。
李淑卿(2004)。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及成效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土論文(摘要),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呂炳寬(1985)。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
邱炳彰(2003)。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情況之探討—以消遙國小執行人員之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摘要),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
沈姍姍(1998)。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式微?—自教育改革趨勢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new window
林文達(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48,87-115。
林生傳(1976)。影響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分析與探討。高雄師範學院學報,4。
林良慶(2006)。外籍配偶子女參與校內教育優先區計畫的學習輔導現況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載於嘉義大學國教所、教政所研究生論文集第三輯,研究生論文發表會,157-179。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8。
林清江(1988)。教育的未來導向。台北:文景。new window
林義男(199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台北。new window
林麗月(2002)。台東縣國民中小學實施教育優先區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摘要),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施振典、李新鄉(2005)。英國教育優先區實施經驗對台灣地區教育優先區計畫的啟示。載於嘉義大學師範學院編印,2005年海峽兩岸中小學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資料(頁307-316)。嘉義,嘉義大學。
姜旭岡(1998)。「教育優先區」政策在「教育機會均等」概念上的涵義與實踐—英美兩國的經驗與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new window
姜旭岡(1999)。應用Holmes與King之比較教育理論模式檢視中英教育優先區政策。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與政策之國際比較。台北:揚智。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高等教育。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連性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下冊,313-330。new window
周肇昇(2004)。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制度改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郭為藩、高華強(1992)。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
馬信行(1991)。我國教育分佈之均等度及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2,1-28。
馬信行(1993)。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載於中國教育學會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主編,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嘉義:中正大學成教中心。
馬信行(1999)。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五南。
徐文濤(2004)。台北縣外藉與大陸配偶照顧與輔導推動方案。載於嘉義大學:人口結構變化—外藉配偶增加對社會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未出版手稿。
韋伯韜、蔡憲唐、詹乾隆、傅懷慧、陳信宏(2004)。政府受再造後主計制度之定位。台北: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二年度委託研究。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許添明、莊三修((2000)。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界定與補助方式之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委託專案。
許添明(2003)。教育財政制度新論。台北:高等教育。
許添明(2005)。教育優先區對提升弱勢族群教育的實際成效批判。載於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編印,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弱勢族群教育成效國際學術論壇資料(頁79-88)。嘉義:嘉義大學。
教育部(2003a)。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九十二年度)。台北:作者。
教育部 (2003b)。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九十三年度)。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92年版)。台北:作者。
教育部 (2004a)。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九十四年度)。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a)。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九十三年度實施情形訪視結果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b)。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歷年執行經費。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7月28日。網址:http://140.111.1.22/english/en05/other/bbs/t05.files/sheet003.htm.
教育資料館(2005)。二○○四年國民教育政策與問題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胡夢鯨(1995)。台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中正大學學報6(1),1-35。
張建成(1993)。光復以來台灣山胞之教育成就及其家庭相關因素的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摘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new window
陳孟哲(2001)。國教經費補助項目與國小教育機會均等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陳奎熹(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高強華、張鐸嚴(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景堂(1999)。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入門與應用。台北:儒林。
陳寬政(1982)。能力與成就的社會學考察(專題選刊)。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陳寶山(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陳麗珠(1995)。台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1-35。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35-64。new window
陳麗珠、吳政穎(1999)。層級分析法(AHP)應用於國民教育補助政策公平效果評估之研究。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11日。網址:http://nknucc.nknu.edu.tw/.new window
陳聽安(1981)。大專院校學費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及考核委員會。
黃乃熒(1999)。教育政策分析了解的可信度。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與政策之國際比較。台北:揚智。
黃月純(2007)。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現況分析與親師合作。載於96年度南區九縣市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方式研討會資料(頁10),嘉義:嘉義大學。
黃昆輝(1972)。論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黃昆輝主編,教育論叢,台北:文景。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毅志(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1),93-125。new window
黃純敏(1998)。社會重構法與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八月號。new window
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謝雅惠、林威志、王秉倫(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翁榮銅(2005)。中央、地方與學校在執行教育優先區計畫成效之探討與批判。載於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編印,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弱勢族群教育成效國際學術論壇資料(頁8-24)。嘉義:嘉義大學。
湯玲郎、范俊輝(1999)。灰色關聯分析法在海外投資環境評估之應用研剛究。中華管理評論,2(7),1-14。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分析與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3)。教育政策分析的典範與研究取向。教育研究月刊,105,44-59。new window
張鈿富(1996)。台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18-40。new window
張鈿富(1997)。台灣教育優先區選擇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張鈿富(1998a)。台灣教育優先地區選擇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學報,2(1),273-298。
張鈿富(1998b)。跨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資源分配策略。台北:中國國民黨。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鈿富(2002)。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萬曉芳(2000)。我國教育優先區資源分配準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葉連祺(2005)。層級分析法和網絡分析法。教育研究月刊,132,152-153。new window
葉國安(1978)。我國師專生家庭社經地位、成就動機、抱負水準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27。new window
楊瑩 (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機會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土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研所,台北。new window
楊瑩 (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98)。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new window
楊維楨(2003)。系統分析—在經營決策上的應用。台北:五南。
詹火生、楊瑩(1986)。從教育結構之變遷看教育機會之分配。國立編譯館館刊,2(15),137-167。
劉若蘭(1998)。原住民家庭特質與親職教育的探討。學生輔導,59,44-49。
廖鳴鳳(1996)。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調查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摘要),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花蓮。
閻自安(1998)。教育優先區的基本精神與選擇指標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6(2),71-86。new window
蔡祈賢(1994)。平等思想與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台北:五南。
蔡進雄(2003)。學校行政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new window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外省及閩客之比較。中央研究院與國立台灣大學主辦,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討會論文。載於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淑玲、瞿海源(1992)。台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43-48。
顏國樑(2004)。原住民教育現況、問題及發展趨向。台灣教育。626,17-24。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聯合報(2005年1月13日)。新台灣之子 北桃人最多。C8版。
謝小芹(1992)。性別與教育機會:以二所北市國中為例。載於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2),179—201。
謝美慧(2003)。教育政評估理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幼兒教育券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謝雅惠、林威志、張雲龍(2007)。台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模式與需求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謝慶皇(2004)。外藉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教所,台南。
蘇峰山(2001)。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教育社會學理論研討會:「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資料,嘉義:南華大學。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8, 1-27。
羅清水(2000)。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以高職實用技能班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台北。
羅清水(2005)。論教育機會均等意涵與做法(上)。研習資訊,15(2)。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5月23日。網址: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5n2/htm.
藍順德(2003)。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new window
二、外文部分

Babbie, E. (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李美華等譯)。台北:時英。(原著出版於1998)。
Behrman,J. & Birdsall, N.(1983).The implicit equity-pro-ductivity trade-off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school resources in Brazil. World Bank Country Policy Discussion Paper No.1983-1.Washington, D.C.
Benson, C. S. (1974).Planning for educational reform-financial and social alternative. 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mpany.
Bourdieu, P. (1977).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J.Karabel & A.H. Halsey(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ley, M. (1981). Social measurement and social indicators: Issues of policy and theory. London: George Allwen & Unwin.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7-22.
Darling-Hammond, L.(2001).Inequality and access to knowledge. In J.A.Banks & G.A.M. Banks(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Dye, T. R.(2001)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al-Hall.
Entwisle, D. R., Alexander, K. L., & Olson, L. S. (1997). Children, schools andinequality, Westview Press.
Evetts, J. (1973).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idea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Gay, L., & Airasian, P. (2000).Educational reserarch—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al. Englewood Cliffs, NJ: Merrill.
Glass , D. V., & Hall, J. R. (1975). Social mobility in great Britain: A study of intergeneration changes in status. In A. P. M. Coxon and C.L. Jones(eds.). Social Mobili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Halsey, A. H. ( 1972).Educational priority: EPA problems and Policies. London: HMSO.
Ham, C. & Hill, M. (1984).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capitalist state. Brighton, Sussex: Wheatheaf Book.
Hammersley, M. (1999).Deconstructing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divide.In bryman, A., & Burgess, R.(Eds.):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Hanushek,E. A. (1994). A jaudiced view of adequacy in school finance reform. Educational Policy,8(4),P460-469.
Illich, I. (1997)。非學校化社會(吳康寧譯)。台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於1970)
Kaplan, A. (1973). On the strategy of social planning. Policy Science, 4(1),41-62.
Kvale, S. (1996). Inter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s. London.
Laska, J. A. (1976). Schooling & Education: Basic concepts problems. New York: Van Nostrand.
Lukas, C. V. (1975). Problems in implementing head start planned variation models. In A. M. Rivlin, & P.M.Timpane (Eds.). Planned Variation In Education: Should We Give Up or Try Harder?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MacRac, D. J., & Wilde, A. (1979). Policy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North Scituate, MA: Duxbury press.
MacMahon, Walter (1982). Efficiency and equity criteria for educational budgeting and finance. In McMahon & Geske.(ed.),
Financing Education:Overcoming Inefficiency and Inequity.ed. Champaign,Ⅲ.; University Of Illinios Press.
Majone. C. (1989). Evidence, argument, and persuasion in the policy proces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onk, D. H. (1990). Educational finance: An economic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 Hill Publishing Company.
Nagel, S. S. (1990). Conflicting evaluations of policy studies. In N. B. Lynn, & A. Wildavsky(E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J: Chatham House.
Neuman,L.W. (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7)。
Nieto, S.(1992).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Longman.
Odden, A.R., &Picus, L.O. (2004).School finance:A Policy Perspective. New York:McGraw-Hill, Inc.
Pindyck, R.S., & Rubinfeld, D.L. ( 1998). Microeconomic.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Inc.
Psacharopoulos, G., & Woodhall,M.(1991).教育投資分析(薛伯英譯)。台北:五南。
Robert, C. B., & Sari, K. B. (1998). 質性教育研究(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New York: McGraw-Hall. Retrieved May 2,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bo.fil~rfaller/sda/8.pdf/.
Saaty, T. L.(1990).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 in a complex world. Pittsburgh, PH:RWS Publications.
Saaty, T. L. (1994). 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ittsburgh, PH:RWS Publications.
Stanovich, K. E. ( 1986). Matt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t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1, 360-407.
Stokey, & Zeckhauser. R. (1978). A primer for policy analysis. New York: Norton.
Towney, R. H. (1922).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 A Policy for Labor.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Ukeles,J.B.(1977).Policy analysis: myth or rea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7(3),p.223.
Weaver, W. T. (1982). The contest for educational resources. Lexington Books.
Weimer, D. L., & Vining, A. R.(1999).Policy analysis:Concepts and Practices(3rd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Wirt. F. M. & Kirt, M.W. (1989). Schools in conflict. (Second Edition).Berkeley, CA: McCutchan.

附錄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