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J.Banks和C.McCarthy的多元文化課程理論對台灣課程改革之啟示
作者:歐志華
作者(外文):Chih-hwa Ou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指導教授:胡夢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多元文化課程理論族群關係ethnic relationshipcurriculum theory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0
本研究旨在於探究Banks與McCarthy的多元文化課程理論,希望透過理論分析所獲得的啟示,為我國國民教育與成人教育階段的多元文化課程發展,建立新的課程取向與實踐目標。基此,本研究採取哲學詮釋學與比較研究法,從以下幾個主軸依序進行:首先,探究我國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歷程中所鑲嵌的政治與社會脈絡,從中透析影響多元文化課程合法化,以及將多元文化課程次級化與工具化的各種因素。接著,詮釋Banks與McCarthy多元文化課程理論中有關種族、認同、知識、課程等層面的論述主張,然後再進行其理論內涵的比較分析。最後,將Banks與McCarthy的理論觀點與我國多元文化課程問題扣連在一起,探究理論的啟發性意涵,並據此提出具體化的課程實施建議。
經過上述多個層面的相互對照,本研究得出以下的結論。我國多元文化課程發展在光復前後仍具濃厚的殖民色彩,1980年代之後,本土勢力開始崛起,多元文化課程改革開始進行,2000年開始,多元文化課程政策承接之前的改革基調,進入了更為穩健發展的成熟期階段。不過,即便我國多元文化課程日益受到重視,但是在課程的發展、內容與實施等層面仍然隱含不少問題。由於Banks的理論以多元文化知識建構與解構為作為其論述核心,揭露多元文化知識價值中立的迷思,再加上McCarthy的多元文化課程理論也從後殖民與全球化社會型態的觀察出發,對當代西方與非西方過度被二分,以及種族與文化概念被封閉化看待的現象提出批判,同時也對課程被優勢族群用來宰制少數族群的作法表示不滿,因此,本研究特地援引與詮釋兩人的理論,希望藉由其豐沛的觀點,為我國多元課程改革指出一條新的取徑。
透過對學校課程與通俗文化再現少數族群方式的反省,以及呼籲讓異質文化在課程中盡情展現,以開啟新的對話空間等方式,McCarthy與Banks兩人的多元文化課程理論實為我國的多元文化課程帶來以下的啟示。在課程政策方面:課程資源分配需兼顧族群間的公平性,避免因為資源的爭奪而造成族群間的嫌隙,並且邀請少數族群加入政策擬定的行列。在課程內容層面:應擺脫主流文化的意識型態,透過課程使學生認肯族群與國家文化,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進而藉由重新建構學生的主體知識,培養其批判反思能力。在課程實務發展方面,多元文化應融入各學科領域,力求建構務實可行的實踐策略,同時需兼顧種族、階級與性別間的交互作用。在課程理論方面:批判的多元文化課程改革論述,除了需重新反省在再製種族平等關係上所扮演的角色外,也應避免落入族群中心主義的窠臼中。
從上述的啟示,本研究進一步提出以下建議:教育行政單位應重新釐清多元文化教育與其他課程的主體性關係,以確立多元文化課程中長期發展方向,另外,研習課程應與各學科領域做適性結合,教材則宜劃分等級程度;其次,教育機構與學校單位則應將族群與文化多樣性納入整體教育機構的規章與非正式課程中,同時推動推動促進師生正向互動與理解的方案;再者,多元文化教師的課程設計則可採描述性與分析性的比較取向,配合情境變化採多樣化教學模式與策略,並引導學生認識族群性與文化認同選擇的意義;最後,未來的研究則可朝驗證與修正McCarthy與Banks的多元文化理論方向邁進,或具此建構我國多元文化課程的推動模式。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theories of Banks and McCarthy. It was the hope that through 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that new curriculum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oals could be established for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Taiwan’s domestic civil educ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This study thus adopte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and proceeds with the following topics. First, by exploring the embedded political and social trends of domestic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justification, subordin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were thoroughly analyzed. Second, standpoints of Banks and McCarthy in their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theories concerning ethnicity, identification, knowledge, courses and other aspects were interpreted, and their theori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Lastly,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f Banks and McCarthy we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domestic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problems to explore the insights of the theories and accordingly raised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By explor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above-mentioned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this study had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aiwan’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before and after Taiwan Restoration was still deeply linked to its colonial history. After the 1980s, local powers started to emerge and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s began.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00,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policies adopted previous reform notions and entered into a maturation stage of steady development. Although issues related to 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have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aiwa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still possess various problems. Given that Banks’ theory was based on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multicultural knowledge, it had revealed the myth of neutral multicultural knowledge values. Moreover, McCarthy’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theory also star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and global societal conditions and criticized the division over the West vs. non-West as well as the narrow ways of viewing ethnic and cultural concepts. At the same time, McCarthy expressed his dissatisfaction over dominant groups’ control over minor ones with curricula. This study thus cited and interpreted the theories of Banks and McCarthy, hoping that with their extensive viewpoints, Taiwan’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will be set on a new path.
Through reflection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nority ethnicities throu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popular culture, and by calling for cultural heterogeneity to be fully expressed in the curriculum to open new dialogues, the theories of McCarthy and Banks indeed brought the following insights to Taiwan’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garding curriculum policies, curriculum resource distribution should be based on equality to avoid resource competition which may cause animosity among ethnicities; minority ethnicities should b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framing policies. On curriculum content, ideologies of mainstream culture should be done away with, and through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would identify with group and national culture, establish positive self-concept, and further re-establishing students’ subject knowledge and fostering their reflective abil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ulticulture should combine various subjects and fields for devising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among groups, classes and gend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Regarding curriculum theories, other than reflecting again upon the role of recreating ethnic equality, a critical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should also avoid being trapped by the reins of ethnocentrism.
Given the above-mentioned insights, this study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First,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units should clarify the su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other curricula to ensure the mid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trends of 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n addition, courses should adequately combine with various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Second, education institutes and school units may include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regulations of education institutes and informal curricula, as well as promote programs that foster positive interac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rd, teacher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design can be based on a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 comparative tendency, which combining scenario changes, should adopt multicultural teaching models and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into gai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Future research can trend toward testing and improving upon the theories of McCarthy and Banks, or further building toward the promotion of Taiwan’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于世淑(2008)。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科書音樂課程之內容分析:以多元文化課程概念檢視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文建會(2007)。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2007年2月2日,取自http://www.cca.gov.tw/notice.do?method=findById&id=1170386245768
內政部主編(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資料彙編。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09)。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配偶人數。2009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info9707.asp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2009)。無主題。2009年5月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inforeport_detail.aspx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new window
王貝林、彭顯鈞(2007)。林萬億:國家語言立法 挽救消失的母語。自由時報。2007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21/today-fo1.htm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麗文文化。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方德隆、何青蓉、丘愛鈴(2007)。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內容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9,1-28。new window
白亦方(2000)。國小原住民課程的定位與發展。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pp.349-368)。高雄:麗文。new window
古金蓮(1999)。臺北縣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臺北師院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3)。臺北縣終身教育輔導團團務會議資料。臺北縣:教育局。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5)。臺北縣政府新住民教輔計畫會議資料。臺北縣:教育局。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0)。台灣史。臺北:眾文圖書。
台灣省政府公報(1945-1969)。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秘書處。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2009)。無主題。2009年5月7日,取自,http://www.npo.org.tw/Bulletin/showact
台灣教授協會(2009)。無主題。2009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taup.org.tw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pp.77-116)。高雄:復文。
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台北:時報。
施曉光(2001)。客委會成立,總統提三期待。自由時報。200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jun/15/today-p8.htm
光寶文教基金會(2009)。為什麼要進行「多元文化培訓課程」?2009年5月7日,取自http://www.liteoncf.org.tw/incomer-3-5.php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呂枝益(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美枝(2005)。多元文化課程實踐與教師文化經驗的敘說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0,56-66。new window
何青蓉(2007)。成人識字教育的可能性。高雄:復文。new window
何青蓉(2003a)。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雙月刊,75,2-10。
何青蓉(2003b)。從多元與差異到相互的理解與認同—一項本地婦女與跨國婚姻婦女相互學習的初步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4,106-114。
何青蓉(2003c)。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ㄧ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33-60。new window
何青蓉(2006)。跨族群的婦女識字教育:性別的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12,2-12。
李先芸(2002)。戰後至82年台灣社會變遷與國小鄉土課程目標之演進。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李瑞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習成就之研究 ─以新竹縣竹北市、竹東鎮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宋鎮照(1993)。中華民國與東協四國之經濟依賴發展關係。台灣經濟,203,16-36。
吳雅惠(2000)。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1,171-192。new window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美慧(2005)。解嚴後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美娟(2005)。鄉土教材歷史發展與課程組織之探析。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109-123。new window
吳文星(2009)。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階層的變動。2009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雙月刊,75,2-10。
汪素娥(2005)。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明幟(1997)。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林瑞榮(2000)。我國鄉土教育課程發展之分析。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pp.369-387)。高雄:麗文。
林瑞榮(1998)。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青青(1998)。國民中學「認識台灣—社會篇」課程之分析—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new window
林君穎(1998)。小學社會科多元文化之族群關係課程設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淑慧(2003)。小學鄉土教學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雅卿(2002)。花蓮縣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國民小學四年級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素琴(2005)。客語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臺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錦煌(2007)。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及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周珮儀(1999a)。當代課程理論的新趨勢: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國教學報,11, 259-282。
周珮儀(1999b)。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邱顯忠(2003)。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決定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小活動課程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埱雯(2000)。在臺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8,, 8-15 。
邱埱雯(2003)。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75,11-19。
邱美切(2006)。嘉義縣東南亞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怡雯(2006)。宜蘭縣外籍配偶識字專班現行使用之識字教材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觀。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洪英(2002)。鄉土教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胡夢鯨(2001)。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修訂一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徐意淳(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以台北市國小補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文濤(2006)。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婉貞(2008)。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台灣社會研究。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配偶。臺北縣:左岸文化。
夏曉鵑、釋自淳(2003)。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教育社會學研究,3(2),41-84。new window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莊明貞(2003)。當前台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載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pp.24-48)。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孫蓉華(2005年,3月23日)。外籍配偶子女未來三年成長三倍。聯合報,A3版。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a)。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b)。國民中學鄉土藝術活動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c)。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我國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的現況與展望。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2003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實錄。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94年3月30日台社(一)字第0940030973號函。
教育部國教司(2009)。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9年5月1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_new.php
教育部(2009)。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2009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94
教育部社教司外籍配偶資源網(2009)。無主題。2009年5月10日,取自http://wise.edu.tw/foreignarea/material.php(98/5/10)
教育部人事處(2009)。原住民族教育法。2009年3月5日, 取自http://www.edu.tw/human-affair/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641
陳枝烈(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陳美如(2001)。多元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省思與作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233-253。new window
陳美如(2002)。差異多元的開展—多元文化課程的認識論基礎。教育資料與研究,45,66-73。new window
陳美如(2003)。多元文化社會如何可能?--多元文化課程在課程改革之後的省思與作為。載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台北:高等教育。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尚蕙(2006)。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師說,193,24-27。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陳伯璋、盧美貴(1991)。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pp.10-18)。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硏究發展學會。new window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師苑。new window
陳福裕(2003)。國中鄉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錦田(2002)。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 —從臺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明騰(2006)。部編本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北。
許立明(2003)。多元文化課程目標之建構-階層分析程序法之應用。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建成(2000)。台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pp. 63-102)。臺北:師大書苑。
張守仁(2002)。原住民學校「族群認同」課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桃園縣復興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院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美煜(2004)。鄉土語言教學推動後,弱勢語言(客語、原住民語)的新危機。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1),63-72。
張茂桂(1997)。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pp.239-279)。臺北:巨流。new window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國家政策資料研究中心。new window
張維琴(2004)。外籍配偶識字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亦正(2005)。社會科多元文化課程分析研究:以國小教科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pp. 343-374)。臺北:台灣書店。new window
黃政傑譯(1994)。多元文化課程。臺北:師苑。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師苑。new window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new window
黃純敏(2000)。從多元文化主義論台灣的語言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pp.43-61)。臺北:師大書苑。
黃純敏(2003)。鄉土文化課程的政策、轉換與實際:文化、認同與教育的分析觀點。教育研究資訊,11(5),29-58。new window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黃瑞祺(2002)。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巨流。new window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pp. )。高雄:復文。
黃曉瑋(2007)。台灣成人教育政策的歷史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黃瓊華(1998)。在地的文學研究:台灣的語言政策。台灣文藝,163/164合刊,32-48。
黃富順(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13,29-35。
黃富順、張菀珍(2006)。我國外籍配偶學習需求與現況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7,75-101。new window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4,91-114。new window
曾秀珠(2003)。臺北縣國小補校人員對外籍新娘基本教育課程規劃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智穎(2002a)。當前國內多元文化課程的反省與展望。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2(6),134-143。
楊智穎(2002b)。後殖民論述及其對我國鄉土教育課程的啟示。花蓮師院學報,14,233-248。new window
楊智穎(2003)。我國國小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楊嵐智(2002)。小學教師實施閩南語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思偉、王如哲(2004)。比較教育。臺北縣:空大。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高等教育。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10,101-126。new window
劉美慧(2003)。多元文化課程轉化:三個不同文化脈絡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5),3-28。new window
劉見至(2002)。原/漢族群關係課程方案在高雄市國中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慧珍等譯(1994)。教育的目的。臺北:桂冠。
劉保祿(2006)。嘉義市教育局推動外籍配偶識字班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孟甄(2008)。桃園縣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祐彰(2001)。促進多元族群的瞭解與對話-九年一貫鄉土語言課程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師友月刊,403,24-29。
劉銘娟(2007)。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族群內容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明潔(2007)。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中的原住民族形象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清田、雲大維(2008)。從SWOTA分析鄉土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學報,3,47-82。
蔡幸伸(2005)。國小六年級鄉土教材融入數位藝術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鄧伯宸(2004)。族群。臺北:立緒。
鄧煌發(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鄭瓊月(2008)。新台灣之子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架構與實施策略。人文與社會學報,2(1),87-126。new window
賴怡潔(2001)。國小中年級鄉土教材內容分析之研究—以宜、花兩縣為例。國立花蓮師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賴淑梅(2004)。國小教科用書中族群、性別偏見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生活與倫理教科書的檢討與改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臺北:台灣書店。new window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薛淑今(2003)。嘉義縣外籍新娘現行使用之識字教材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錢克瑋(2007)。Peter McLaren革命性多元文化主義及其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new window
蕭新煌(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new window
謝明昭(2006)。我國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謝幸芳(2001)。多元文化課程的省思。教育社會學通訊,29,29-33。
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理念基礎及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8,28-53。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簡良平(1991)。國小教科書中「漢族中心」意識形態之批判。現代教育,24(6),153-162。
戴淑萍(2006)。鄉土教材融入生活化課程對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生學習表現之探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5。new window
譚光鼎、林君穎(2001)。族群關係與國小社會科教學-一個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與實驗。教育研究資訊,9(2),147-164。new window
譚光鼎(2001)。鄉土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pp.163-197)。臺北:空大。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6,1-24。new window
鐘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Gramsci,A.(2000)。獄中札記。曹雷雨等(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二、英文部分
Banks, J.A. (1975). The implications of ethnicity for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3 (3), 168-172.
Banks,J. (1989).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with ethnic content:A approach and guidelines. In J.A. Banks & C.A.M.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189-207). Boston: Allyn&Bacon.
Banks, J.A. (1991). A curriculum for empowerment, action and change. In C.E.Sleeter (Ed.), Empowerment through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pp.125-142).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anks, J.A. (1992).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or freedom`s sak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4), 32-36.
Banks, J.A.(1993). The canon debat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2 (5) ,4-14.
Banks, J.A. (1994).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A. (1995). The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bout race:implications for transformative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4 (2), 15-25.
Banks,J.A.(1996a).The Canon Debate, Knowledge Construction,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A. Banks (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pp.3-29). N.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 J. A.(1996b).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tion. In J.A.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pp. 335-347). N.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J.A.(1996c). The African American Roo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by J. A.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and action : histor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pp.30-45).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J.A.(1997). 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 J.A. (1998). The Lives and values of researcher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 (7), 4-17.
Banks, J. A. (2001a).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J.A. ( 2001b).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 In J.A. Banks & C.A.M.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3-24). New York: Macmillan.
Banks,J.A.( 2002). A instr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Banks,J.A.( 2004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A.Banks & C.A.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 and perspectives ( 5th ed), pp.2-26.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J.A.( 2004b).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A.Banks & C.A.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 and perspectives (5th ed), pp.2-26.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ull, B.L. (1992). The ethtics of multicultural & bilingual educa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Banks, C. A.M.& Banks, J.A.(1995).Equity Pedagogy: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34(3), 152-158.
Dimitriadis,G.&Weis,L.&McCarthy,C.(2006). Ide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revisiting the work of Michael Apple. In L.Weis & C.McCarthy & G.Dimitriadis (Eds.),Ide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 Routledge.
Gay, G. (1975). Organizing and planning culturally pluralistic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3, 176-183.
Gay, G. (1979). On behalf of children: A curriculum design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47, 324-340.
Gay,G.(1995).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A.Banks& C.A.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25-43). New York: Macmillan.
Kymlicka(2001).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Multiculturalism,and Citizenship. 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ynch,J. (1983).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McCarthy, C.( 1988). Rethinking Liberal and Radical Perspective on Racial Inequality in Schooling: Making the Case for Nonsynchron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8, 265-279.
McCarthy,C.(1990).Race and curriculum: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 Theories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Schooling. London: Falmer Press.
McCarthy,C. and Crichlow,W.(1993). Introduction: Theories of Identity, Theories of Representation, Theories of Race. In C.McCarthy & W.Crichlow (Eds.), Race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in education (pp.vii-xxix) . New York: Routledge.
McCarthy,C.(1993). After the cannon: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multicultural discourse 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 McCarthy & W. Crichlow(Eds.), Race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in education (pp. 289-305). New York: Routledge.
McCarthy, C. (1994).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and curriculum refor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Theory, 44 (1), 81-118.
McCarthy, C. (1995). The Problem with Origins: Race and the Contrapuntal Nature of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In C. E. Sleeter & P. L. McLaren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p. 245-265).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cCarthy,C.(1998). The Uses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McCarthy, C. & Mahalingam, R. ( 2000a ). Introduction: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and Curricular Knowled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C. McCarthy & R. Mahalingam (Eds.),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theories, practice, and policy.(pp.2-11)London: Routledge.
McCarthy, C, & Dimitriadis, G. ( 2000b ). Globalizing Pedagogies: Power, Resentment, and the Renarration of Difference. In C. McCarthy & R. Mahalingam (Ed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theories, practice, and policy(pp.70-83). London: Routledge.
McCarthy, C. & Crichlow,W.&Dimitriadis, G.&Dolby,N.(2005).Transforming Context, Transforming Identities. In C. McCarthy&W. Crichlow&G. Dimitriadis&N. Dolby(Eds.), Race,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 NY : Routledge.
Sleeter,C.E.(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New York:SUNY.
Sleeter, C. E.& Grant, C. A. (1999).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Class,and Gender. Columbus, OH : Merrill.
Tiedt,P.L.,& Tiedt, I.M.(1990).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