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友善校園論述基礎與實踐之研究
作者:張茂源
作者(外文):Mau-Yuan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金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友善校園零體罰友善校園實踐Friendly campusZero corporal punishmentthe praxis of Friendly Campu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本研究旨在了解友善校園論述基礎與實踐情形,主要分為兩個主題,一是友善校園論述基礎之探討,另一是友善校園實踐之研究。綜合本研究友善校園論述基礎與實踐研究之結果,提出結論如下:
一、友善校園的內涵包括:零體罰的訴求,人權法治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學生偏差行為輔導。
二、友善校園核心要素包括:以人為本,和諧關懷、熱愛生命,人性尊嚴,性別平等,民主參與,多元包容、尊重差異,。
三、友善校園的論述基礎可從人文主義向度、後現代主義向度、批判理論向度、女性主義向度、多元文化教育向度與兒童人權向度等廣泛論述。
四、受訪學校認為,友善校園實踐的具體圖像為:學校教育人員能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多元的潛能,包容學生發展的差異,校園之間充滿倫理,建置安全無虞的校園環境,落實民主平等的參與,營造無歧視、零體罰、免於恐懼的學習環境,建構一個家長放心,教師用心,學生快樂、多元、有效學習的友善校園。
五、受訪國中小校長、主任、教師大體上對友善校園的內涵與核心要素都能瞭解與認識,實踐情形尚佳。
六、受訪學校大體上能建置安全、無障礙的學習空間,協助學生發展。
七、受訪學校大體上能尊重學生多元的潛能、包容學生發展的差異。
八、受訪學校大體上能建構尊重人權與法治的環境,培養學生民主素養。
九、受訪學校大體上能透過課程設計與活動教育,消除校園中性別歧視、實現性別平等。
十、受訪學校大體上能提供體驗生命尊嚴與意義的活動,激發學生對於生命的尊重與人性尊嚴的價值體認。
十一、受訪學校大體上能尊重不同意見表達、落實民主參與。
十二、受訪國中小校園中依然存在著體罰的情形。
十三、友善校園實踐,在受訪國小較容易落實,在受訪國中則較為困難。
十四、受訪學校學生大體上對於目前學校生活(或工作),認為是愉悅、幸福的。
十五、受訪學校教育人員表示,家長的心態與觀念影響著友善校園實踐成效甚鉅。
關鍵字:友善校園、零體罰、友善校園實踐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discourse foundation and praxis of friendly campuses in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researcher has come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1.The contents of the friendly campus are: resort to of Zero-Corporal Punishment, “Human Rights” and “Rule by Law” Instruction, Moral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on Students’ Misdemeanor.
2.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friendly campus are: Human-based, Harmony and Caring, Love of Life, Respect on Humanity, Gender Equity,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Multiplicity, Diversification.
3.The discourse foundations of friendly campus emerge from the following thoughts: humanitarian, post-modernism, critical theories, feminism, multiple-cultural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human rights.
4.The Concrete Images in Praxis the friendly campus, in interviewed schools’ ideas are: Student-centered, Respect and Develop students’ potentials, tolerate and appreciate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 construct an ethical and moral school atmosphere, Build secure and safe schools, Realiz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 campus no discrimination,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no fear, to construct the school where parents trust, teachers devote fully and students can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5.Most interviewers, the principals, deans and teachers can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friendly campus. The practice is pretty well.
6.The corresponding schools can vigorously construct the institutional patterns of safe and obstacle-free space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7.Most schools can respect students’ diverse potentials and values their diverse distinction.
8.Most schools can construct the context which respects human rights and law in order to develop children’s literacy of democracy.
9.Most schools, overall, by curriculum design and activity instruction, have eliminated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Goals of gender equity have been achieved.
10.Schools the researcher visited can arrange the activities for experiencing value and dignity of life. It helps to motivate the respect of life and human dignity. This is part of individuals’ system of value.
11.Schools in management can respect dissidents and different opinions which is the cornerstone of a democracy.
12.There is still punishment but greatly disappearing as far, in schools.
13.The praxis of a friendly campus, it is found, more comm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an tha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mong the schools the researcher visited.
14.Experience of schooling is mostly pleasant and happy to the students.
15.Invited participators they express, Parents’ attitude and concept towards the “friendly campus”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practice.
Keywords: Friendly campus,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the praxis of Friendly Campus.
中文部份

專書/專書篇章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1999)。教育行政。高雄:麗文。
王岳川(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
王瑞香(1996)。基進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new window
派(頁107-137)。台北:女書文化。
王慧蘭(2006)。批判教育學:反壓迫的民主教育論述和多元實踐。載new window
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59-94)。
台北:心理。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new window
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23-57)。台北:心理。
李奉儒(2006)。Paulo Freire批判教學理論的探索與反思。載於李錦new window
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97-136)。台北:
心理。
李園會(1996)。兒童權利公約。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鴻禧(1995)。憲法與人權(8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new window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new window
吳金香(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探述。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
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69-418)。台北:學富。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7-70)。台北:台灣書店。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台北:臺灣書店new window
林吉基(199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台灣省公私立高中推展生命教育研習手冊。台南縣省立善化高中編印。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高等教育。
林進材(1995)。教育理論與實務-課程與教學。台北:商鼎。
洪如玉(2006)。人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洪久賢(2001b)。九年一貫課程兩性教育議題之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new window
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頁2-26)。台北:
台灣師大。
洪久賢(2003)。性別與家庭-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性
別議題導論 (頁105-131)。台北:高等教育。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
北:巨流。
徐宗林(2002)。現代教育思潮。台北:五南。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new window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化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
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518-576)。台北:學富。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
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2)。台北:寰宇。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幼慧(2002)。現代與後現代之爭-李歐塔對後現代知識狀態的反省
。載於蘇永明主編:科技對教育的衝擊(頁1-38)。台北:五南。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照雄(1983)。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高雄:復文。
許慶雄(1991)。社會權論。台北:眾文。new window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第八版)。台中:精華。
郭為藩(1993a)。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三版三刷)。台北:五南。
郭為藩(1993b)。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台北:幼獅。new window
郭實渝(2002)。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new window
(頁237-276)(增訂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台北:揚智。
張佛泉(1993)。自由與人權。台北:台灣商務。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行為(初版五刷)。台北:五南。new window
張凱元(2003)。人本主義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心理出版社。.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台北:台灣書店。
莊耀嘉(1995)。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二版3刷)。台北:桂冠。new window
黃政傑(1995)。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new window
台北:五南。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
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寰宇。
黃瑞�矷]2001)。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默(1997)。人權探討。紐約:中國人權出版。
黃馨慧(2003)。性別與溝通。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
255-281)。台北:高等教育。
馮燕(2001)。兒童人權教育的背景。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頁152-178)。台北:台灣師大。
馮朝霖(2003)。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高等教育。
馮朝霖(2006)。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new window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137-167)。
台北:心理。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new window
鷹。
溫明麗(2002)。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205-236)(增訂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鄔佩麗、洪儷瑜(1996)。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診斷及處理策略模式
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台北。
楊洲松(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詹棟樑(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台北:渤海堂。new window
奧地 圭子(2005)。一個獨立的個體-兒童人權。載於鐮田 慧主編,
王淑華譯:人權讀本(頁1-13)。台北:巨流。
劉美慧(1999)。多元文化取向的社會科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性別與教育-追求性別平等的教育。載於潘慧玲主編,
性別議題導論(頁77-100)。台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2004b)。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台北:高等教育。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五南。
蔡保田、林淑玲、陳麗珠、林錦雲、黃月麗、王保進et al.(1990)。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
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
(頁81-132)。台北:五南。
戴曉霞(1996)。後現代與現代:第一期及第二期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頁167-204)。台北:師大師苑。
蘇永明(2004)。後現代的主要觀點。載於蘇永明主編,後現代與教育。new window
台北:師大師苑。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台北:心理。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研究論文
王乾坤(2002)。台灣地區國小師生對校園兒童人權認知與實踐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
蓮。
王威傑(1997)。國民小學家長會組織及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雪如(2003)。屏東縣國小學生人權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殿傑(1995)。國民中小學兒童教育權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北。
林師如(2004)。人權教育研究:教師素養與學生管理取向。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林璣萍(2004)。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
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雅芬(2005)。台灣中小學生命教育教材內容分析及編輯過程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
蓮。
陳麟祥(2004)。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與親屬法之交錯---兼論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相關規定之修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台北。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以台灣地區東南亞及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
理學院,台北。
郭文藻(2004)。台灣兒童人權保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北。
郭明科(1997)。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理論與實際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張鈺珮(199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高雄。
張馨丹(2003)。校園人權教育環境之探究-以台南市國民中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台南。
黃美雯(2003)。國中學生處理導師生衝突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
黃明珠(2001)。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趙聖秋(1998)。國民小學家長與教師親師溝通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廖飛筆(1999)。國中在職教師與未來教師人權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
廖錦聰(2004)。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人權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松山
區五所國三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台北。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台北。
潘毓斌(2004)。高雄縣市國小教師人權教育態度與實施現況之調查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
東。
簡良顯(2005)。國小五年級實施人權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
謝百亮(2006)。後現代脈絡下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校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系,台中。new window

期刊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5)。人本教育基金會2005年校園體罰問卷調查
報告。人本教育札記,193,38-49。
王浩博(2002)。人權教育綱要內重要人權文獻之簡析。研習資訊,4,
19-26。
王嘉齡(2003)。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省課程改革中的教師
角色。教育研究資訊,11(3),3-21。
向天屏(2005)。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及其對教育的啟示。中等new window
教育,56(1),68-85。
朱啟華(2005)。從社會演變論德國批判教育學的興起及再發展-以其對new window
權威問題之探討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26。
宋明順(1998)。傅雷勒(Paulo Freire)的批判教育學思想。社教雙
月刊,83,24-31。
李柏佳(2001)、學習權與教師專業自主權座談會會議紀實。教師天地,
113,45-68。
李新民(1997)。傅柯的哲學思想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報,new window
10,299-324。
吳清山、林天佑(1996)。教育名詞: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
(11),62。
吳清山、林天佑(1998)。教育名詞:學習權。教育資料與研究(21),
68。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名詞:友善校園。教育資料與研究(62),
177。
吳昌期(2004)。終結校園霸凌現象。師友,449,35-37。
但昭偉(1992)。兒童受教權與強迫教育。初等教育學刊創刊號,new window
199-214。
邱彥瑄(2002)。羅逖的後哲學文化及其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10,35-45。
周武昌(2004)。後現代主義及其對學校行政的啟示。教師之友,45
(3),68-76。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51,30-40。new window
林明地(2005)。校長領導、權力運用與關懷專業。教育研究月刊,132,new window
59-69。
林佳範(2001)。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台灣教育,611,35-45。new window
林瓊惠(2004)。探討多元文化課程與族群教育之關係。國教新知,51
(1),85-94。
洪如玉(2004)。人權教育與其他相關議題理論整合:概念分析、澄清與聯繫。教育資料與研究,59,17-25。new window
洪如玉(2005)。人權教育的落實、淵源與建議。教師之友,46(1),20-33。
洪久賢(2001a)。兩性教育議題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有效教學策略。中等教育,52(3),4-41。new window
施頂清(2000)。馬斯洛人文主義的自我觀在教育上之涵義與應用。教師之友,41(4),2-5。
柴松林(2001)。人權基礎、人權譜系與人權發展。訓育研究-理論與實務,40(1),21-28。
唐榮昌(1996)。淺談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教育家,3(22),31-33。
高義展(1997)。後現代主義教育哲學對學校教育之啟示。初等教育學報,10,273-297。new window
馬信行(1996)。後現代主義對教育的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50,12-23。new window
陳玉賢(1999)。從學校的觀點-談保障學生學習權的可行策略。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1),160-169。
陳金燕(2005)。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與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34,
5-10。
陳皎眉(1998)。校園的衝突與暴力。學生輔導,57,20-31。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new window
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63。
陳源湖(2003)。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配偶教育之實踐。成人教育,75,20-30。
許志雄(1999)。人權的「光」與「影」。月旦法學雜誌,44,47-55。
郭維哲(2002)。兩性平等教育理論的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1),77-83。
張佳琳(2001)。女性主義教育學。中等教育,52(6),114-126。new window
張茂源、吳金香(2006)。後現代主義與友善校園。學校行政,46,159-171。
張茂源(2007)。兒童中心教育與友善校園。研習資訊,24(1),133-137。
張憲庭(2006)。從性別刻板印象談國小兩性平等教育的實施。研習資訊,23(1),83-88。
莊明貞(1998)。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
究通訊,15-20。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兩性平等
教育季刊,7,87-96。
黃宗顯(1988)。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我國國民小學行政溝new window
通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報,1,169-191。
黃楸萍(2003)。後現代教育思潮及超越。國教新知,50(1),128-136。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
19-25 。
湯梅英(1999)。人權教育理論與實際---以教師工作坊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國民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7,173-198new window
湯梅英(2000)。落實基本教育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育權的保障。教育研究月刊,84,61-73。new window
湯梅英(2001a)。人權教育的課程與教學:一個重要卻受忽視的新興議題。課程與教學,4(4),1-19。new window
湯梅英(2001b)。從權利的意涵談教育基本法對學習權的保障。教師天地,113,35-40。
馮朝霖(2000)。生命尊嚴、人權教育與公民社會。教育研究,71,16-20。new window
馮朝霖(2001)。認同、差異與團結-人權教育與教育人權的辯證。學
生輔導,73,94-103。
馮朝霖(2005)。學校與監獄的差別-校園環境評估與人權文化之開展。new window
教育研究月刊,136,43-53。
傅木龍(2001)。啟航與前瞻---人權教育之契機與發展。學生輔導,73,
6-19。
裘學賢(1995)。人文主義心理學及其在教學理論的啟示。台南師院學報,28,183-196。new window
楊巧玲(2001)。從批判教育學重新探索師生關係。教育研究月刊,86,new window
44-56。
楊國賜(1992)。面對科技的衝擊:開拓人文教育之發展。成人教育,
8,3-13。
楊國賜(1994)。開拓人文教育的新境界,教與愛,46,8-11。
劉春榮(2001)。學習權與教師專業自主權座談會會議紀實。教師天地,new window
113,45-68。
廖春文(1996)。後現代教育的困境與超越。台中師院學報,10,1-42。new window
歐用生(2002)。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new window
課程與教學季刊,5(4),107-124。
歐用生(2004a)。校長的課程領導和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1(1),
60-70。
鄭玉卿(1998)。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以英國牛津一個教育方案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2),77-94。new window
蔡文山(2006)。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向。研習資訊,23
(1),103-108。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
灣教育,626,32-37。
蔡淑玲(1996)。界外主體-傅柯的哲學練習。哲學雜誌,15,96-111。
謝臥龍、駱慧文(2001)。高中職性別平等教育與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核心概念之德懷研究。中等教育,52(3),20-41。new window
顧忠華(2005)。由社會變遷看友善校園的實踐。學生輔導,98,42-55。

專案研究/學術研討會
吳璧如(1996)。教師效能、學校氣氛與幼稚園、國小低年級教師實施家長參育活動之關係。八十五學年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黃雅文(2005)。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教育
部委託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93010167)。台北:教育部。
曾慧佳、徐筱菁(2004)。世界各國推動學校人權教育之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920000012)。台北:教育部。
鄔佩麗、洪儷瑜(1996)。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診斷及處理策略模式
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台北。
蔡英文(1999)。人權之議題:人之主體權利、國家之政治權力與文化差異性。紀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週年: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研討會。new window
謝邦昌(2004)。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人權意識調查(教育部委託研究
計劃成果報告編號:92011075)。台北:教育部。
顏永進(2005)。以品格教育營造友善校園文化之行動研究(高雄市政
府九十四年度研究發展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
網路資源
人本教育基金會體罰論述研究室(2007年2月8日)。雲林縣小學高
年級生約一成常被鞭打或處罰。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3月14
日。網址:
http://tfar.info/index.php?category_name=reference/&paged=2
內政部(2000)。我國兒童人權報告書(摘要版)。台北:內政部。
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0日。網址:
http://www.cbi.gov.tw/chinese_version/
中國人權協會(2006)。2006台灣人權指標發表會新聞稿。
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2月19日。網址:
http://www.cahr.org.tw/listnews.asp?idno=583
中國人權協會(2007)。2004-2006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報告。
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6月16日。網址:
http://www.cahr.org.tw/
台灣人權促進會(2004)。終結體罰-建立友善校園。台灣人權促進會
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0日。網址:
http://www.tahr.org.tw/index.php/article/2004/04/06/295/
李先鳳(2006年11月17日)。台灣2006兒童人權成績單平均71分。中央社。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2月19日。網址:
http://news.yam.com/cna/society/200611/20061117562563.html
孟令士(2005年11月30日)。兒童的國際人權。人權教育資訊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0日。網址:
http://www.hre.edu.tw/REPORT/epaper/no24/topic1_4.htm
家長會法草案(1998)。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30日。網址:
http://www.e-parents.org.tw/about/showAll/show1/a04/c5
國民教育法(2006)。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30日。網址:
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H0070001
教育部(2005a)。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台北:教育部。
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0日。網址:http://www.cges.tyc.edu.tw/cgesteacher/guidance/%A6U%B6%B5%BB%B2%BE%C9%AC%A1%B0%CA/%A4%CD%B5%BD%AE%D5%B6%E9/%A4%CD%B5%BD%AE%D6%A9w%AA%A9.doc
教育部(2005b)。友善校園人權指標評估量表。台北:教育部。
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9月20日。網址:
http://www.hre.edu.tw/report/friendly/4-1/list-elementary.doc
教育基本法(1999)。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30日。網址:
http://host.cc.ntu.edu.tw/sec/All_Law/1/1-46.html
國家教育廣播電台(2007)。人本:校園體罰率已逐年下降。
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6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603/63/f9ug.html
黃旭昇(2006年10月16日)。台北縣 × × 國中師生衝突,學務主
任受傷送醫。中央社。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2月3日。網址:
http://news.sina.com.tw/edu/cna/tw/2006-10-16/121212137205.shtml
馮朝霖(2004)。各級學校人權環境評估項目之建構與研究成果報告。
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6日。網址: http://www.scu.edu.tw/hr/hu_education/20040419/articles/fong_c.doc/
彭淑華(2004)。2004年台灣兒童人權指標調查報告。台北:中國人
權協會。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6月16日。網址:
http://www.cahr.org.tw/pindex2004.asp
彭淑華(2005)。2005年台灣兒童人權指標調查報告。台北:中國人
權協會。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0日。網址: 
http://www.cahr.org.tw/doc/2005年兒童人權指標報告.doc/

報紙
吳昭明(1994年5月8日)。南市安順國中女生教唆男生校園揮刀殘
殺女老師。中國時報,第九版。
陳榮裕(1998年4月22日)。遭學生掌摑女老師請辭。中國時報,
第17版。
曾俊彰(1994年10月13日)。書包內裝木板從背後暗算學生打昏老師。中國時報,第六版。









外文部份

Book(專書/專書篇章)
Apple, M. W. (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London: RKP.
Arnot, M., & Weiner, G. (1987).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 London: Hutchinson.
Aronowitz, S., & Giroux, H. A. (1991). Postmodern education: political,
culture and social critic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2nd ed.). Boston: Ally and Bacon.
Banks, J. A. (1998).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綺譯)。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4)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Boston, Mass: Ally & Bacon.
Best, S., &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Blumer, H. (1962). “Society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in Rose, A. M. (ed)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1). 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第三版,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等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Bowers, C. A. (1987). Elements of a post-liberal theory of educa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owers, C. A. (1993). Critical essays on education, modernity,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ecological imperative.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rr, W. (1996). 新教育學(溫明麗譯)。台北:師大書苑。(原著出版
於1994)。
Cherryhlomes, C. H. (1988). Power and criticism.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ranston, M. (1973). What are human right?NY: Taplinger Publishing.
Derrida, J. (1976). On grammatolog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Y: Pantheon.
Foucault, M. (1992). 規訓與懲罰(劉北城、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77)。
Freeman, M. (1996). Children’s right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Dartmouth.
Freire, P.(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s. NY: Continuum.
Freire, P. (2003). 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2000)。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8-30. U.S.A.: Macmillan Publish.
Gearon, L. (2003). The human rights handbook:A global perspective for education. USA: Stoke-on-Trent, UK and Sterling.
Gibson, R. (1988). 批判理論與教育(吳根明譯)。台北:師大書苑。(原
著出版於1986)。
Giroux, H. A. (1988). Schooling and the struggle for public life: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modern age.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iroux, H. A. (1991). Postmodernism, femin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iroux, H. A. (1992). Bor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NY: Routledge.
Giroux, H.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Glasser, W. (1998).沒有失敗的學校(唐曉杰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75)。
Goetz, J. P., &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Y: Academic Press.
Habermas, J. (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London: Heinemann.
hooks, B. (1984).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Boston: South End Press.
Kanpol, B. (2004). 批判教育學導論(第二版,宋文理審訂,張盈�J、
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9)。
Kanpol, B. (2005). 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彭秉權譯)。高雄:麗
文。(原著出版於1997)。
Kincheloe, J. L. (1993). Toward a critical politics of teacher thinking: Mapping the Postmodern. Westport, CT: Bergin & Garvey.
Knight, G. R. (2002). 教育哲學導論(簡成熙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8)。
Kohl, H. R. (1969). The open classroom: A practical guide to a new way of teaching. NY: New York Review.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ndon: Sage.
Loytard, J.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ynch, J.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global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Philadelphia: The Falmer Press.
Martin, J. P. (2004). 展望未來,品質管理。載於21世紀人權教育(馮朝霖審訂、王智弘、李芳森、李政賢、李真文、黃心怡、簡瑞容譯(下�銦^,頁417-434)。台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1997)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 Raw.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s nature. NY:
Viking Press.
McLaren, P. (2003). Life in schoo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3d ed). NY: Longman.
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蕭昭君、陳巨擘譯)。台北:巨流。(原
著出版於1998)。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2nd
ed.), CA: Sage.
Noddings, N. (2000). 教育哲學(曾漢塘、林季薇譯)。台北:弘智。(原著出版於1999)
O’Brien, E. L., Greene, E., & McQuoid-Mason, D. (1996). Human rights for all. USA: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O’Brien, E. L. (2004). 法律、民主與人權的社區教育。載於21世紀人權教育(馮朝霖審訂、王智弘、李芳森、李政賢、李真文、黃心怡、簡瑞容譯(下�銦^,頁259-291)。台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1997)
Ogbu, J. (1986).“Class stratification, ra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chooling”, in L.Weis(Ed.),Race, class, and schooling. NY: State
University.
Osler, A., & Starkey, H. (1996). Teacher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London: David Fulton.
Reardon, B. A. (2002). 人權教育---權力與責任的學習(馮朝霖審訂,蔣興儀、簡瑞容譯)。台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1996)
Slattery, P. (1995a). A postmodern vision of time and learning: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Report Prisoners of Tim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5(4),612-633。
Slattery, P. (1995b).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Y: Garland Publishing.
Sleeter, C., & McLaren, P.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homas, K. (1990). Gender and subject in higher education.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0).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Boston: Ally & Bacon.
Tong, R. P. (1999). Feminist though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London: Allen Un-win.
Usher, R., & Edwards, R.(1994).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Vincent P. D. S. (1982). Jimmy carter and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Taipei, 167.
Weedon, C. (1994). 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白曉紅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88)。
Weiner, G. (1994). Feminism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nk, J. (2005). 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紀錄(第二版,黃柏叡、
廖貞智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2000)。
Zahorik, J. A. (1995).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Bloomington, IN: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 Foundation.

Article(期刊)
Banks, J. A. (1993). The canon debat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2(5), 4-14
Giroux, H. A.(1990). Curriculum theory, textual authority, and the role
of teachers as public intellectuals.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5(4),361-383.
Gollnick, D. M. (198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Viewpoi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56, 1-17.
Kaufmann, J. (2000). Reading counter-hegemonic practices through a postmodern le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9(5), 430-447.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Mason, M. (2001). The ethics of integrity: education values beyond post-
modern ethic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5(1), 47-69.
Singh, B. R. (1986). Human rights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10(3), 76-85.
Slattery, P. (1995a). A postmodern vision of time and learning: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Report Prisoners of Tim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5(4),612-633。
Wollstonecraft, M.(2001).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in P. Hayden(ed.)The philosophy of human rights. Paragen House, 101-109.

Other(其他)
Amnesty International (1996). First steps: a manual for starting human rights education. Lond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Secretarist.
Patrick, J. (1989). Human rights in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itution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lightened Citizenry. Ed31329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