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個人及學校因素之研究
作者:李芊慧
作者(外文):Chien-Hui Lee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吳裕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大學生學習成效影響因素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階層線性模式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outcomes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System in Taiwan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HL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9
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個人及學校因素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個人及學校因素。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專業知能」、「個人特質」與「家庭支持」等六大類;學校因素則包含「學校屬性」、「課程規劃」、「教學方法」與「相關支援」等四大類。研究樣本取自「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所釋出之92學年度大三學生及其畢業後一年的次級資料,採用階層線性模式分別就個人及學校兩階層進行統計分析,以探究各項影響因素對大學生在「學業表現」與「就業表現」兩大「學習成效」共14項指標的預測力。
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個人因素及學校因素對大學生的學習成效均具有顯著預測效果。整體而言,在「個人」階層因素中,大學生的「學業表現」以「學習動機」和「學習方法」最具正向預測效果;「就業表現」則以「專業知能」最具正向預測力,「學習動機」次之。在「學校」階層因素中,大學生的「學業表現」和「就業表現」均以「教學方法」最具預測力,「學校屬性」次之。此外,學校階層仍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其他因素尚未被發掘,有待後續研究加以深入探討。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共歸納出12項值得注意之重要發現,並針對大學生、各大學校院、資料庫研發單位以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A Study of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level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Taiwan
Lee, Chien-Hu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level characteristics that affect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Taiwan.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d sex, motivation, learning method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personal qualities and family support. The college-leve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d college backgrou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related support.
The questionnaire and data were the 92 academic year juniors and their follow-up data in first years’ graduation from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System in Taiwan". The analysis of two-level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shows that most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were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leve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findings in detail were as follows:
On the whole, the important predictor variable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s in student-level were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methods". However, the better predictors of employment performances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graduation we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otivation". The important predictor variables of academic and employment performances of students in college-level were "teaching methods" and " college background". Besides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ere were other unknown college-leve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Finally, twelve important findings have been conclud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 colleges &;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System in Taiwan and future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慕玉(2006)。探討暑修微積分學生的背景、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的關係-以虎尾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5(4),83-96.new window
丁慕玉(2007)。自我導向學業成就及相關因素的探討-以虎尾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6(1),97-108。new window
王如哲(2008)。評鑑大學績效的新指標-就業力。評鑑雙月刊,15,20-23。
王秀槐(2005)。教學使命的重新定位-美國著名大學追求教學品質卓越的策略。載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課程、治理(265-292頁)。台北:高等教育。
王保進(2008)。系所評鑑如何評鑑畢業生表現。評鑑雙月刊,30。2012年6月25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8/25/724.aspx
王淑玲(2000)。我國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011-001-S)。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2008)。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簡介。2008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introduction.php
史書華(2008,5月7日)。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天下雜誌,396,394-396。
田弘華、田芳華(2008)。誰升學?誰就業?誰失業?大學畢業生出路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1(4),33-62。new window
田弘華、田芳華、劉亦修(2008)。高等教育數量開放政策對大學畢業生收入的影響。教育政策論壇,11(1),79-105。
田芳華、傅祖壇(2005)。數位落差與大學生學習:大學生數位落差相關因素與其對學業成就影響之探究。載於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83-107頁)。台北:台大出版社。
江芳盛(2006)。學生學業成就和國家經濟發展:Heyneman-Loxley效應的再檢驗。教育政策論壇,9(3),161-176。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new window
吳京玲(2009)。從期刊與學位論文看西元2000年後台灣高等教育教學研究之最新發展。教育政策論壇,12(1),71-105。new window
吳宜親(2007)。敘說一位研究型大學教師之自我座落。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清山、王令宜(2007)。我國大學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7年。教育資料集刊,35,1-28。new window
吳裕益(2008)。雙階層線性結構模式的基本概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班未出版之上課講義。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new window
巫博瀚、賴英娟(2007)。考試焦慮對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習資訊,24(5),95-100。
李文益(2004)。文化資本、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表現-以台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1),1-32。new window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new window
李宜玫、孫頌賢(2010)。大學生選課自主性動機與學習投入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155-182。new window
李欣文(2012)。2012企業最愛大學生。2012年7月5日,取自:http://topic.cheers.com.tw/issue/2012/college/pg5_article02-1.aspx
李建興(2012)。社會新鮮人擁有關鍵證照一畢業就錄取。今週刊,810,122-123。
李燕美(2008,2月29日)。大學畢業生的心事與薪事。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8。2008年10月20日,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php
汪淑芬(2008,9月27日)。大學以上失業率逾5%,職訓局:大學太多。大紀元新聞網。2008年9月27日,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5/8/9/27/n2277924.htm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台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new window
林大森(2006a,2月)。一般/技職大學畢業生薪資所得因素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二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台北。
林大森(2006b)。一般/技職大學畢業生求職途徑與事業成就之比較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431-006)。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大森(2010)。台灣大學生畢業流向之初探。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85-125。new window
林生傳(1997)。如何增進大學生的學習成效。教育文粹,26,68-71。
林義男(1987)。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與其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0,179-221。new window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28。new window

邱于真(2012,6月1日)。亞太地區高等教育評鑑與學生學習成果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66。2012年6月1日,取自:http://ctld.ntu.edu.tw/_epaper/?post_type=epaper&;p=1365
柯志恩(2008)。大學生學習輔導方案之建構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73,10-18。new window
柯朝斌(2009)。高等教育普及化對於文憑訊號傳遞功能的影響:以賽局模型進行理論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107-133。new window
洪寶蓮(1992a)。我國大學生學習狀況之調查研究。測驗與輔導,115,2335-2341。
洪寶蓮(1992b)。學習策略的探討與應用。諮商與輔導,81,19-21。
洪寶蓮(2001)。影響大學生學業學習之因素探討。通識教育年刊,3,7-27。
祝康偉(2006,10月)。台灣高等教育競爭力落後亞洲。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07最佳研究所指南,50-53。
馬信行(2008)。影響學生學業成就之因素:對美國國家長期教育追蹤調查研究結果之綜合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1(4),1-31。
高薰芳(2006)。美英加澳大學促進學生學習成就之「學習支援機制」的分析與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05-126。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6)。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教育政策論壇,9(4),49-76。new window
張善楠(譯)(2008)。Bok, D.著。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台北:天下遠見。
張景媛(1991)。大學生認知風格、動機與自我調整因素、後設認知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4,145-161。new window
教育部(200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網頁資訊-重要政策。2008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high/index.aspx
莊勝義(2007)。面對全球化與市場化的高等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61-88。new window
許佩玲(1981)。大學生學業成就之預測及其相關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臺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25-62。new window
郭為藩(2004)。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台北:高等教育。
郭重吉(1987)。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2,2-8。
郭麗玲(2001)。自我導向學習成功者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003-058)。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怡靖、鄭燿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陳品華(2006)。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困境與調整策略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1),37-50。new window
陳琦媛(2006)。大學教學評鑑之初探-以七所美國大學為例。國立編譯館館刊,34(4),27-44。
陳舜芬、張傳琳(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3-H-007-003)。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舜芬、曾正宜、陳素燕(2006)。我國大學生知識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21-42。new window
陳鳳如(2008)。問題導向學習在大學生學習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73,44-53。new window
彭杏珠(2007,10月4日)。哪些學校最能幫你找到工作?遠見雜誌,2008研究所專刊,78-82。
彭杏珠(2008,9月20日)。產學合作、就業學程打造畢業出路。遠見雜誌,2009研究所專刊,64-67。
彭森明(2007)。九十三學年度大學畢業後一年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彭森明(2008)。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彭森明(2010,3月)。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程炳林(2002)。大學生學習工作、動機問題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3(2),79-102。new window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new window
黃玉(2004)。e世代多元背景大一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台北。
黃亞琪(2008,9月)。產學合作,讓人才更加值。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09最佳研究所指南,92-93。
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桃園: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2006)。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雅容(2002)。大學教師現今的挑戰與教師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4,87-94 。new window
黃毅志(2001)。台東師院學生的「昨日、今日與明日」問卷調查初步報告。東師校刊,11,143-162。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new window
黃毅志、楊雅鈞(2007)。背景因素、學業成績與成就抱負—以台東大學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2),31-66。new window
楊憲明(2006)。認知能力、認知歷程與學習成就關係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25-40。new window
游秋怡、林大森(2008,10月31日)。影響職場新鮮人職業地位、薪資取得因素之初探。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6。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php
黃世雄(2008,3月31日)。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9。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php
黃政傑(2008)。大學的崩解與重建。師友,496,1-4。
楊瑩(2011)。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量重點的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評鑑雙月刊,30。2012年6月25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2/23/4164.aspx
趙長寧、賴昭文(2006,2月)。大學教育受聘能力之培育。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二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台北。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劉若蘭(2008,4月30日)。大學生對教育的期待、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學校滿意度之關係。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0。2008年11月10日,取自: 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php`
劉若蘭、林大森(2011)。影響大學生畢業流向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9(1),101-144。new window
劉淑蓉(2005)。淺談促進大學生學習之策略-以國外研究型大學為例。文教新潮,10(1),20-24。
劉淑蓉(2007)。大學學校環境與其對學生滿意度之影響:公私立大學之比較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0(1),77-79。new window
劉鳳珍(2006,5月)。誰來搶救大學人才?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cheers.com.tw/doc/page.jspx?id=402881e8134e403a01134e51f96b0cbc&;number=4
鄧宜男(2001)。合作學習在大學課程的應用。通識教育,8(1),25-59。
鄭勝耀、洪志成、侯雅雯(2008,6月30日)。畢業即就業:大學應屆畢業生成功謀職相關因素之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2。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php`
蕭佳純、涂志賢(2012)。大學生就業力發展之縱貫性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8(1),1-37。new window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new window
薛曉華、周志宏(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對課程與學術領域發展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105-124。new window
謝亞恆(2007)。影響國中階段學生學業成就成長量的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謝琇玲、黃良志(1998)。大學生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以義守大學為例。義守大學學報,5,381-392。
顏素霞(2001)。我國大學生對大學教育功能態度取向之縱貫分析(1985--1999)。屏東師院學報,14,41-73。new window
蘇建洲(2006)。美國大學生學習品質調查系統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34(4),93-102。
蘇錦麗(2009a)。「大學校院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相關內涵分析 。評鑑雙月刊,21。2012年7月25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9/09/01/1794.aspx
蘇錦麗(2009b)。美國WASC採行的「學生學習成果本位評估模式」。評鑑雙月刊,22,37-41。
蘇錦麗、楊正誠(2011)。美國WASC採行之「成果本位」學程評鑑。評鑑雙月刊,30。2012年6月25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2/23/4170.aspx

二、英文部分
Altbach, P. G. (1998).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Greenwich, Connecticut: Ablex Pub. Corp.
Altbach, P. G. (2000). Patterns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oward the year 2000.In R. Arnove, P. Altbach &; G. Kelly (Eds.), Emergent issues in educati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stin, A. W. (1999).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Barriga, A. Q., Doran, J. W., Newell, S. R., Morrison, E. M., Basbetti, V. &; Robbins, B. D. (2002).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lem behavior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dolescents. The unique role of attention problem. Journal of Emotional &; Behavioral Disorders, 10, 232-240.
Beyer, L. E. (1989). Reconceptualizing teacher preparation: Institutions and ideologi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1), 22-26.
Barrown, K. E., Harackiewicz, J. M., &; Tauer, J. M. (2001). The interplay of ability and motivational variables over time: A 5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dicting college student succ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3219)
Bowden, J. &; Marton, F. (1998). The university of learning: Beyond quality and compet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Ding, C. &; Sherman, H. (2006).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4), 39-50.
Ewell, P. T. (2001). Accredita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 proposed point of department. CHEA occasional paper. Washington D. C. :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Finn, J. D., Gerber, S. B., Achilles, C. M. &; Boyd-Zaharias, J. (2001). The enduring effect of small clas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3, 145-183.
Gumport, P. J. (2000). Academic restructu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 Higher Education, 39, 67-91.
Institute of Directors, [IoD], (2007).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skills. London: Author.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8 from http://heerd.open.ac.uk/view/theme/theme-glm-dho.html
Kezar, A. &; Kinzie, J. (2006). Examining the ways institutions create student engagement: The role of miss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7(2), 149-171.

Knight, P., Yorke, M. (2002). Skills plus final report. Retrieved December 30, 2008 from http://www.heacademy.ac.uk/resources/detail/Employability/employability23
Knight, P. &; Yorke, M. (2004). Learning, curriculum and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Falmer.
Kuh, G. D. (2001). 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 Inside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hange,33(3), 10-17.
Kuh, G. D. (2005). Student engagement in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In L. M. Upcraft, J. N. Gardner, &; B. O. Barefoot (Eds.), Challenging and support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 A handbook for improving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uh, G. D.,Kinzie,J.,Schuh,J.H.,Whitt,E.J., &; Associates.(2005). Student success in college-creating condition that matt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rrell, C. &; Tymms, P. B. (2001). 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 and impulsiveness: Their impac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rogres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43-56.
NASPA &; ACPA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Retrieved June 25, 2006, from http://www.naspa.org/membership/leader_ex_pdf/lr_long.pdf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Ba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Bass.
Pascarella, E. T., Cruce, T., Umbach, P. D., Wolniak, G. C., Kuh, G. D., Carini, R. M., Hayek, J. C., Gonyea, R. M., &; Zhao, C. M. (2006). Institutional selectivity and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ow strong is the link?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7(2), 251-285.
Reichert, S. &; Tauch, C. (2004). Reforming Europe’s higher education area: As the fog clears, New Obstacles Emerge. International Educator, 13(1), 34-41.
Schraw, G., &; Brooks, D. (2001). Improving college teaching using an interactive, compensatory model of learning. Retrieved July 6, 2012, from http://www.cci.unl.edu/Chau/CompMod.html.
Tymitz-Wolf, B. L. (1984). The new vocationalism and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1), 21-25.
Winne, P. H. &; Perry, N. (2000). Measur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 Boekaerts, P. 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pp. 531-566).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Yorke, M., Knight, P., Baume, D., &; Tait, J.(2006). Enhancing part-tim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 challenge for institu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Retrieved August 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 www.s4s.org/03_viewproducts/ksus/pdf/Understanding_Success.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