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之研究
作者:萬新知
作者(外文):Wan,Hsin-Chi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湯志民
陳木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學校建築美學建築美學學校建築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school building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9)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一)從學校建築規畫的角度,分析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二)依據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建立美學指標與理論模式;(三)了解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學校建築美學的現況;(四)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文件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及問卷調查法等三種方法,以近十年(1999~2008)新設或新建之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分析學校建築美學的內涵,並分析「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對學校建築美學的影響;個案研究係針對宜蘭縣南屏國小、新竹市陽光國小、南投縣潭南國小、臺南市億載國小及臺南縣紅瓦厝國小等五所學校進行學校文件、訪談資料分析及現場觀察。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與個案研究分析之結果,建立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指標與理論模式,並編製「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資料計262份(回收率92%、可用率87%),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及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主要含括意象美學、具象美學和動象美學三大內涵。二、學校建築發展趨勢、規畫理念、學區人文風土與建築師設計風格為影響學校建築美學之相關因素。三、「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理論模式」含三向度、九分向度及二十七項指標。四、意象、具象和動象美學對學校建築美學具有直接效果,以具象美學之預測效果最好。五、「兒童意象美」、「形式具象美」和「學習動象美」為學校建築美學的主要特質。六、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學校建築美學的整體表現,獲中高程度的肯定。七、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學校建築美學的表現,以「意象美學」及「具象美學」的表現較佳。八、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各美學向度中,分別以「開放意象美」、「形式具象美」及「社群動象美」表現最佳。九、近十年新設(建)學校表現最佳的指標為「學校親切宜人的尺度,令人感到溫馨可親之美」與「學校新穎創意的造型,令人感到風格獨特之美」。十、近十年新設(建)學校在「學校的人文風土元素,令人感到鄉土文化之美」的指標表現最弱。十一、「市區」學校在學校建築美學的表現優於「鄉鎮」學校。
本研究針對學校建築美學議題、學校建築規畫人員、學校建築主管機關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學校建築美學議題之建議
(一)學校建築美學應從學校建築本質思考。
(二)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可循意象、具象及動象之脈絡掌握美學內涵。
(三)學校建築美學應與時俱進,掌握時代性議題。
二、對學校建築規畫人員之建議
(一)掌握學校建築美學之影響因素,發展學校建築特色。
(二)參考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指標、模式,做為學校建築規畫之基礎。
(三)學校建築美學應著重具象美學的規畫設計。
(四)以兒童意象美、形式具象美及學習動象美的規畫設計突顯學校建築之美。
(五)學校建築應重視人文風土元素的規畫,在建築風格與文化教育二方面傳承在地文化。
(六)鄉鎮學校對學校建築美學的規畫宜更積極。
三、對學校建築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學校建築美學議題納入校園整體規畫相關規定。
(二)推廣學校建築美學議題,建立學校行政人員的美學素養。
(三)於「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中提示學校建築美學原則,俾對學校建築美學產生積極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s in elementary school buildings, and to develop the indicator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for school buildings for reference in the building of future schools. This study adopted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 studies, and surveys as research methods. First, this study started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used five schools’ buildings as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se five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indicators for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were established. Then, opinions of teachers and school principals from new schools in the past ten year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SEM )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nduct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fi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aesthetics of new school building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tents of the aesthetic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clude symbolic forms of aesthetics, embodiment forms of aesthetics and dynamic forms of aesthetics.
(1) The symbolic forms of aesthetics include children’s symbolic forms, educational symbolic forms, and open symbolic forms.
(2) The embodiment forms of aesthetics include shape, spatial, and visual forms.
(3) The dynamic forms of aesthetics include learning dynamic forms, community dynamic forms, and physical dynamic forms.
Based on the contents mentioned above, the aesthetical model for school buildings is developed, including three dimension, nine sub-dimension, and twenty-seven indicators.
2. Among these three forms of aesthetics, embodiment forms of aesthetics influence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Children’s symbolic forms, shape forms, and learning dynamic forms also constitute a major part of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3.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new school buildings have received high-middle degree of recognition in overall performance. Among them, the symbolic forms and embodiment forms are the best.
4.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new school buildings performed better in terms of the open symbolic forms, shape embodiment forms and community dynamic forms.
Suggestions made by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angle of their definition and nature.
2.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d reflect current issues.
3.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put an emphasis on the planning of embodiment aesthetic forms.
4. In designing and planning school buildings, children’s symbolic forms, shape embodiment forms and learning dynamic forms should be serious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xhibit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5.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hould incorporate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into the related stipulation of school buildings, and also, provide school staff with the related curricula to promot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中文部分
丁育群(2005)。綠建築在臺灣:第三屆優良綠建築設計獎作品專輯。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天下雜誌(2003)。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臺北市:天下。
王世昌(2005)。得獎作品綠建築設計手法評析。載於綠建築在臺灣-第三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頁28-31)。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王玉齡(2005)。玩藝學堂-校園公共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明傑(1997)。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施。教育研究,5,261-282。
王振復(1993)。建築美學。臺北市:地景。
王國聯(1995)。社區發展與學校社區工作。載於學校社區化(頁35-52)。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萬青(1996)。開放教育中主題探索之引導。載於開放教育新策略(頁151-160)。高雄市:復文。
尤煌傑、潘小雪(1998)。美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new window
史春珊、孫清軍(1995)。建築造型與裝飾。臺北市:科技。
田銀生、劉韶軍(2004)。城市空間與建築設計。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白秋華(2003)。學校內部噪音對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效果之影響研究-以臺中縣瑞峰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寶貴(1996)。開放教育德音經驗。臺北市:師大書苑。
石振弘(2004)。林志成與陽光共舞。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04.03,114-119。
石鐵矛、王常偉(1994)。建築與色彩。臺北市:科技。
朱光潛(1979)。西方美學史(上卷)。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
江哲銘(2001)。永續綠色健康學校校園建築環境教材建立計畫。教育部環保小組研究計畫結案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江哲銘(2005)。從國際永續發展趨勢看臺灣綠建築設計。載於綠建築在臺灣-第三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頁21-27)。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何明錦(2007)。綠建築在臺灣:第五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宗翰(2000)。花蓮縣國小教師運用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木星(1985)。從兒童發展的觀點探討都市小學建築空間。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修(1997)。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載於臺灣的學校建築-中小學、幼稚園篇(頁14-23)。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社。
吳財順(2002)。學校工程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李正國(1990)。學校建築與美育。載於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頁121-130)。臺北市:臺灣書店。
李信賢(2005)。臺中市國小教室採光照明環境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建興(1995)。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載於學校社區化(頁9-16)。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政隆譯(1982)。日本建築學會著。學校建築設計計劃與實例。臺北市:大佳。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澤厚(1996)。美的歷程。臺北市:三民。
李鴻音(1975)。社會福利之研究。臺北市:正中。
汪正章(1993)。建築美學。臺北市:五南。
周鼎金(1995)。學校教室採光照明設計準則之硏訂。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人民。
林山太(1992)。臺灣省立新店高級中學校園規畫理念之探析。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學會。
林木貴(1988)。國小校園設計研究。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林志成(2001)。學校建築設計的溝通與發展-以新竹市陽光國小為例。建築師雜誌,2001.05,141-145。
林季芸(2001)。建築設計方法。臺北市:田園。
林季雄(1994)。都市景觀與環境美化。臺北市:藝術家。
林衍億(2007)。紅瓦厝國小農村記憶重現。2008年3月2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01649。
林崇宏(1996)。視覺藝術與造形。臺北市:邯鄲。
林逸青(2005)。學校建築:規畫設計與工程發包。高雄市:復文。
林進益(1969)。造園學。臺北市:臺灣中華。
林琮盛(2001)。霧散雲開現潭南。2008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cesroc.org.tw/newland/h110-10.htm。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林萬義(1974)。擬訂學校建築計畫時應考慮的問題。國教月刊,11,10-17。
林萬義(1986)。我國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及其附屬設備評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林暐舜(2003)。建築開窗與窗簾對室內熱環境舒適度之影響研究。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碧霞(2006)。公共藝術進入校園。臺北市:教育部。
林樂健(1984)。校園之美化。國教輔導,23(6),1-3。
林樂健(1987)。校園美化之理念與技巧。造園季刊,第2卷3期,P.13-14。
林適湖(1990)。校園綠化之研究。載於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頁377-391)。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憲德(1996)。建築節約能源基本教材。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林憲德(2002)。臺灣生態學校規畫的指標與基準初探。載於2002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56)。臺北市:建築情報。
林憲德(2004)。永續校園的生態與節能計畫。臺北市:詹氏。
林憲德(2006)。綠色建築。臺北市:詹氏。
林憲德、胡弘才(2004)。綠建築在臺灣:第一屆優良綠建築設計獎作品專輯。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林鴻清、徐銘燦和張克昌(1998)。噪音-一個看不見的污染。基層醫學,13(1),10-13。
邱永裕(2004)。兒童對校園公共藝術的美感判斷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茂林、黃建興(2004)。小學、設計、教育。臺北市:田園。
侯錦雄、李素馨譯(1997)。Norman K. Booth著。景觀設計元素(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al Design)。臺北市:田園。
姜樂靜(2002)。反芻與絮叨-潭南國小重建始末與設計解析。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班建築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5年1月修正)。200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business/business_sec2.jsp?linkid=146&parentLinkID=7
施並宏(1999)。臺灣省國民小學校園建築景觀蒐探。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施淑文(1994)。建築環境色彩設計。臺北市:淑馨。
柳 榗(1992)。校園綠化。載於校園綠化美化(頁20-2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洪得娟(1994)。景觀建築。臺北市:地景。
洪得娟譯(1997)。Walker, Theodore D.著。植栽設計。臺北市:地景。
紀淑和(1991)。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綠化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寶林(2004)。校園空間的社區總體營造-學校建築的參與式設計。臺北市:六合。
孫全文(1973)。建築造型語言之美學基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孫全文、邱佩君(2008)。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臺北市:田園。
徐岩奇(2004)。有機建築與教育的對話。載於小學設計教育(頁83-108)。臺北市:田園。
徐長安(1996)。學習步道在開放教育中之規畫與應用。載於開放教育新策略(頁201-214)。高雄市:復文。
徐藝華(2006)。空間舞臺的魅力-新竹市陽光國小。師友月刊,2006.02,18-25。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財團法人浩然基金會(2008)。潭南再現。97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hao-ran.org.tw/Page_Show.asp?Page_ID=296
高明敏(1988)。中等學校建築問題對學校教育工作之影響及其解決實例。載於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與設備專題研究(頁63-87)。臺北市:臺灣書店。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2008)。取自2008年10月24日:http://www.csr.ntnu.edu.tw/hp/classgade02.htm#5。
商業週刊(2005)。美力時代。903期。2005年3月14日。頁67-72。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3)。91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臺北市: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
張 法(2004)。美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 敕(1991)。建築庭院空間。臺北市:博遠。
張月嬌(1996)。從開放教育的內涵談學習步道之規畫與應用。載於開放教育新策略(頁215-224)。高雄市:復文。
張自健(2003)。高職校園景觀配置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俊傑(1992)。建立美育的基本觀念。載於美感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與研討(頁24-36)。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張春興(1994a)。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b)。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紹載(1969)。學校建築的研究。教與學,3(1),18-19。
張新堂(2002)。學校建築與社區融合規劃之現況及趨勢。載於優質的學校環境(頁106-119)。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教育部(1999)。地震受災國民中小學建築規劃設計規範。取自2007年9月18日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3/ sub01/content_010204/point02.htm#。
教育部(2001)。新校園運動-教育部921災後重建成果。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取自2007年5月23日:http://ictwhitepaper.ice.ntnu.edu.tw/e107_files/downloads/1-k12equipment_standard.pdf
教育部(2003)。打造綠校園Taiwan Green School:與世界接軌的學習環境-永續、生態、環保、健康。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87)。國民小學設備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5)。國民中小學老舊校舍整建作業規範。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語辭典(2007)。建築。取自2007年5月23日: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84146&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建築
教育部國語辭典(2008a)。意象。取自2008年1月12日: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7N%B6H&pieceLen=50&fld=1&cat=&ukey=2140406530&serial=1&recNo=0&op=f&imgFont=1
教育部國語辭典(2008b)。具象。取自2008年1月12日: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8%E3%B6H&pieceLen=50&fld=1&cat=&ukey=2140406530&serial=1&recNo=0&op=&imgFont=1
教育部電子報第11期,2004年3月12日:http://epaper.edu.tw/old/011/DIC. htm#dic02
教育部電子報第22期,2004年4月20日:http://epaper.edu.tw/old/022/ important.htm#im02
梁尚勇(1971)。中小學校校舍建築的原則與發展趨勢。載於學校建築研究(頁84-93)。臺北市:臺灣商務。
畢恒達(1994)。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校園環境整體規畫設計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郭紹儀(1973)。學校建築研究。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乙華(2006)。新竹縣新設及改建國民小學校園景觀與學校經營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木金(1999)。從美感教育談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校園重建規劃與設計。學校行政雙月刊,4,32-45。
陳木金(2004)。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臺北市:高等。
陳木金(2006)。活化校園建築,連結生活與學習-以政大校園十景賞為例。載於友善校園規劃與經營。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陳正一(2007)。紅瓦厝國小處處綠驚喜。2008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cdns.com.tw/20071126/news/nxyzh/U91006002007110723132378.htm。
陳伯璋、盧美貴(1993)。開放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宏時(1971)。小庭園設計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俊芳(2007)。得獎作品綠建築設計手法評析。載於綠建築在臺灣-第五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頁34-37)。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若華(2001)。建築配置與自然通風評估模式之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海曙(2007)。以綠建築打造都市風土特色。載於綠建築在臺灣-第五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頁24-33)。臺北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皎眉、鍾思嘉(1996)。人際關係。臺北市:幼獅。
陳琦媛(2000)。開放教育之理念及其空間規畫。載於21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01-120)。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陳登泰(1996)。國民小學配置規畫之操作系統。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誌宏(2000)。從小學教育理念變遷探討校園規畫-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錫祿(1999)。序文,載於臺灣省國民小學校園建築景觀蒐探。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陳叡智(1996)。談校園自然步道之設計與規畫。載於開放教育新策略(頁275-288)。高雄市:復文。
陳瓊花(2007)。藝術概論。臺北市:三民。
陸蓉之(1995)。百分比公共藝術示範計畫執行及審議作業要點。臺北市:開放空間文化基金會。
彭一剛(1989)。中國古典園林分析。臺北市:博遠。
彭一剛(2001)。建築空間組合論。臺北市:地景。
曾旭正(2007a)。開啟南瀛新校園運動。載於典藏南瀛校園建築-新校園建築運動在南瀛(頁7-12)。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曾旭正(2007b)。新校園運動與教育新空間。載於九十六年屏東校園建築之美專輯(頁101-113)。屏東市:屏東縣政府。new window
曾旭正譯(1990)。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建築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臺北市:胡氏。
曾思瑜(1996)。國內外無障礙環境設計規範之比較研究。建築學報,18,1-16。new window
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觀點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漢珍(1996)。教育改革中學校建築之空間內涵與意義的探討~以美學、象徵意義與文化論述為基礎。教育研究,52,26-35。new window
曾漢珍(1997)。學校建築空間與環境之精神內涵與意義之探討。載於臺灣的學校建築-中小學、幼稚園篇(頁29-33)。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社。
曾增栩(2006)。慈濟九二一希望工程南投縣某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美感經驗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湯志民(1994a)。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畫。初等教育學刊,3,237-264。new window
湯志民(1994b)。現有學校建築設施的開放空間設計。教育研究雙月刊,40,12-26。new window
湯志民(2000)。學校空間規畫的新思維。教育研究月刊,80,13-26。new window
湯志民(2001)。學校空間規畫的新趨向。載於學校革新研究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7-1~7-25)。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湯志民(2002a)。優質學校環境規畫之探析。載於優質的學校環境(頁1-39)。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2b)。學校空間革新的規畫。載於學校革新(頁279-330。臺北市:學富文化。
湯志民(2002c)。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湯志民(2003a)。學校綠建築規畫之探析。載於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頁11-80)。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new window
湯志民(2003b)。學校遊戲場。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三版)。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湯志民、王馨敏(2000)。學校建築與社區空間資源共享之探討。載於21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63-18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何昕家、湯為國(2008)。臺灣學校建築研究之發展-博碩士論文及學會年刊之探刊(1968-2007)。載於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頁300-317),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廖文靜(2001)。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畫。載於E世紀的校園新貌(頁35-68),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世孟(1992)。國民學校建築轉型之理論與實際。載於高雄縣政府教育局,高雄縣國民中小學校務發展暨校園規畫研討會專刊。高雄:高雄縣政府教育局。
黃世孟(1993)。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及發展歷程之課題及對策。載於臺灣的學校建築-大學篇(頁10-20)。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社。
黃世孟(1997)。從教育改革談教育的空間與空間的教育。載於臺灣的學校建築-中小學、幼稚園篇(頁8-13)。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社。
黃世孟(2000a)。回歸教育本質的校園美學-談校園戶外教學資源區幾則故事之啟示。載於21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13)。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世孟(2000b)。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論文集。臺北市:建築情報。
黃世孟(2002)。我所知道的宜蘭縣學校建築之「好」。載於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專輯(頁124-129)。宜蘭市:宜蘭縣政府。
黃芳銘(2004)。社會科學統計方法學: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五南。
黃建興(2004)。宜蘭小學校園規畫的歷程與回顧。載於小學、設計、教育(頁23-36)。臺北市:田園。
黃朝慶(2004)。漫談人工濕地營造的迷思。自然保育季刊,48期。2007年12月8日,取自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internet/natshow.cfm?IDNo=860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鈺純(2006)。雙層屋頂搭配太子樓構造對室內自然通風效果影響之研究-以國民小學教室單元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耀榮(1990)。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計劃及設計問題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楊政川(1999)。工業區環境綠美化規範。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楊清芬、陳永興、曾旭正和林志成(2000)。攜手營造我們的社區學校。載於921校園重建-新校園運動工作坊會議資料(頁6-17)。臺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楊裕富(1987)。都市空間理論與實例調查。臺北市:明文。
楊裕富(1998)。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臺北市:田園。
萬新知(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56,36-53。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臺北市:藍鯨。
詹棟樑(1994)。兒童人類學:兒童發展。臺北市:五南。
詹棟樑(2000)。兒童哲學。臺北市:五南。
賈馥茗(1969)。學校建築的陶冶作用。教與學,3(1),11-13。
鄒德儂(1991)。建築造型美學設計。臺北市:臺佩斯坦。
漢寶德(1971)。教育精神之象徵。載於學校建築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
漢寶德(2007)。認識建築。臺北市:藝術家。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6)。校園綠化與美化。臺中縣: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國民中小學校園規劃。臺中縣:作者。
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2006)。關於綠色學校。200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aboutus
遠東建築獎(2003)。臺北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
劉木賢(2006)。臺灣中小學校園規畫設計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145-164。new window
劉文潭(1991)。現代美學。臺北市:臺灣商務。new window
劉守成(2002)。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專輯。宜蘭市:宜蘭縣政府。
劉育東(1996)。建築的涵意。臺北市:胡氏。
劉育東(2007)。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臺北市:天下文化。
劉貞貞(2005)。臺灣國民小學建築空間形態演變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歐聖榮(2007)。造園。臺北市:三民。
滕淑芬(2002)。布農孩子的家-潭南國小。97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229102071c.txt&table=0&h1=教育文化&h2=中小學
蔡文婷(2004)。公民美學動起來-專訪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光華畫報,93年10月號。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蔡保田(1984)。學校建築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蔡貞雄(2001)。體育的理念。臺北市:復文。new window
鄭旭峯(2005)。臺南市國民中小學校舍節能配置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鄭國裕、林磐聳(2006)。色彩計畫(二版)。臺北市:藝風堂。
鄭熙彥(1985)。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市:復文。
鄧運林(1996)。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市:復文。
蕭 默(2002)。建築藝術欣賞。臺北市:五南。
蕭江碧(2001)。國民中小學綠建築設計規範之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賴明洲(1993)。植栽、綠化與景觀。臺北市:藝術家。
賴明洲(2006)。永續建築及景觀的實務生態學。臺北市:明文。
錢中安(1992)。建築空間之設計要領。臺北市:淑馨。
駱約如(2007)。校園景觀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教學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淵宏(2007)。學校建築規劃用後評估之研究~以臺北縣大崁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蕙鄉(2006)。新校園的「新」-新校園運動之設計表現的創新性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顏仁德(2004)。臺灣原生觀賞綠美化植物-低海拔。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羅 融(2004)。臺灣的九二一重建校園。臺北市:遠足文化。
羅清吉(1997)。中國傳統庭園與歐洲傳統庭園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慧貞、邱乾國和李彥頤( 2007)。校園永續性內涵發展趨勢與營造原則。載於典藏南瀛校園建築-新校園建築運動在南瀛(頁39-44)。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顧天明、吳省斯譯(2004)。Mario Salvadori原著。建築生與滅-建築物如何站起來。臺北市:田園。
外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AASA). (1949). American school buildings .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2002) . Educational facilities. Mulgrave, Australia: The Images Pubilshing Group Pty Ltd.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 (1991),November. 64(3), 66-246.
Barllett, J. (1997). Architecture for the whole child. School in the Middle, 22-27.
Bell, P. A., Greene, T. C., Fisher, J. D., & Baum, A. (2001) .Enviromental psychology (5th ed.). CA: Thomson Learning Acadcamic Resource Center.
Beyer, L. E. (1997). Schools, aesthetic meanings, and social change . Educational Theory, 27(4), 274-282.
Caudill, W. W. (1954). Toward better school design . NY: F. W. Dodge Corporation.
Daigneau, W. A. (2006). Facilities and educational quality. Retreved October 2, 2006, from: http://www.oecd.org/pdf/M00021000/M2002195.pdf
Deal, T. E., & Peterson, K. D. (1999). Shaping school culture: The heart of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s.
Dober, R. P.(1992). Campus desig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Evans D. (2000). High performance school buildings . Resource & strategy guide. Washington, DC: Sustainable Buildings Industry Counci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0555)
Fitzpatrick, C. N. (1973). Philosophy and goals for outdoor education. In 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m D. Stark, and Malcolm D. Swan (Eds.), Research in Outdoor Education (p.48).
Flensborg, I. (1992). Aesthetic experiencing Topophilia. Cambridge U. K.: The Building Experiences Trust, 21-23.
Gisolfi, P. A (2004). The evolving campu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Retrieved April 22, 2006, from http://asumag.com/DesignPlanning/university_evolving _campus/
Gordon, A. M., & Williams-Browne, K. (1996). Beginnings & beyond (4th ed.). Albany, New York: Delmar Publishers.
Kennedy, M. (2004). Getting more for les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Retrieved December 11, 2006, from: http://asumag.com/mag/university_ getting_less/index.html
Knapp, C. E. (1990).Outdoor education in the USA. In Keith McRae (ED.),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p.28-40). Crows Nest, South Melbourne: The MacMillan Company.
Knapp, C. E. (1996). Just beyond the classroom: Community adventures for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ERIC/ED399485.
Levinger, G., & Snoek, J. G. (1972). Attraction in relationship. Morristown, NJ :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ader, D. R., & Willi, J. G (2002). New generation of Schools. Building Operating Management, 41(1), 16-17.
MacKenzie, D. G. (1989). Planning educational facilities .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Mark, L. G. (2008). Aesthetic opportunities. Retrieved April 12, 2009, from: http://www.wbdg.org/resources/aestheticopportunities.php
Nagakure, Yasuhiko, Moronuki & Mikio(1986) . How 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s used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nd design in Japan. Phase II.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94 318).
New Jersey Schools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2004). 21st century schools design manual. Retrieved April 22, 2006, from http://www.njscc.com/business/ pdfsforms /dm_ bul_51.pdf
Poston, W. K., Jr., Stone, M. P., & Muther, C. (1992). Making school work: Practical management of support operations.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Inc.
Sebba, R. (1986). Architecture as determining the child’s place in its school. Jerusalem, Israel: The Edusy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Values & Cont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4 367).
Shafritz, J. M., Koeppe, R. P., & Soper, E. W. (1988). 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 New York: Facts on File.
Sou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4). South Carolina school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guide. Retrieved April 19, 2006, from http://www.my-scschools.com/offices/sf/Constru2.doc
Taylor, A. (1995). How school are redesigning their space. In A. Meek(Ed.), Designing places for learning (67-76). Alexandria, VA:ASCD.
Taylor, B. J. (1991). A child goes forth: A curriculum guid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7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