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
作者:劉興欽
作者(外文):Hsing-Chin Liu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崇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優質學校指標建構德懷術quality schoolindicator 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7)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9
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優質學校指標的內涵,建構優質學校層面、項目及檢核指標系統。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及建構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指標系統。
二、檢證六縣市優質學校指標實證分析之差異。
三、歸納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指標體系之權重分配。
本研究方法採用德懷術及問卷調查法。德懷術部份,調查學者及實務專家計19人;問卷調查部份,調查臺灣六縣市,依分層隨機抽樣抽取134所學校,發出170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71.27%;權重分析部份,調查學者及實務專家計30人,指標考驗結果皆能符合層級一致性。本研究以學校做為統計單位,運用SPSS 10.0及Expert Choice 2000統計套裝軟體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優質學校指標建構結果,69條檢核指標達高度認同共識。
二、優質學校可分為願景目標策略、教師專業自主、學生適性輔導、人力資源整合、校園環境營造、型塑優質文化及教育滿意成果7大層面,內含23則項目,共計69條檢核指標。
三、本研究優質學校構念圖,有效帶動整體研究歷程與成果,具實務推廣價值。
四、本研究優質學校指標獲致教育人員85%(M=3.37)的認同,應可做為辦學與評鑑之參照指標。
五、教育人員對本研究之優質學校指標信、效度極高。
六、優質學校指標關聯性極高。
七、優質學校指標權重分配為:願景目標策略20.5%、教師專業自主
14.4%、學生適性輔導14.3%、人力資源整合8.9%、校園環境營造8.9%、型塑優質文化14.5%、教育滿意成果18.5%。
八、優質學校「輸入」層面和「過程」層面指標,對「產出」層面指標具有預測力。
綜合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 根據指標轉化,做為校務評鑑的依據。
(二) 建構教育當局資訊管理平台,增加優質學校資訊多元媒介。
(三) 實施優質學校評鑑時,應兼顧輸入、過程及產出三層面。
二、對學校的建議
(一) 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融入社區人力資源。
(二) 積極行銷學校優質特色,型塑學校未來願景。
(三) 校長善用指標行政領航,協助學校創新經營。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主題方面可朝向指標再建構或縱貫式研究。
(二)研究對象可擴充至私立學校及高中職。
(三)研究方法可朝質性或紮根理論建構。
The Study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School Indicators in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quality school indicators, and build a quality school dimensions, items and system of indicators. In particul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ystem of indicators of quality school.
2 The six counties of validated quality school indicators for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s.
3. Summarized in elementary school indicators of quality school weight distribution.
Delphi technique used in this research method and survey method, section of the Delphi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perts count 19; section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six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aiwan, according to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134 schools, issued a 1702 questionnaire, a return rate of 71.27%;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AHP) of the investigation count 30 experts, academics and practical experts, indicator test results meet the hierarchy of consistency have encountered. In this study, the school as a statistical unit, and the use of SPSS 10.0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and Expert Choice 2000 analysis.
This study concluded as follows:
1. Quality School Indicators construct a result, 69 indicators for up to a high
degree of identity check between the consensus.
2. Quality schools, the objective strategies of vision, professional autonomy of teachers, student fitness and counseling, 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 campus environment create, the quality cultural shape and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outcome, containing 7 dimisions , 23 items, totaling 69 indicators.
3. This study constructs map quality schools, effectively lead the overall research process and results,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4. This study of indicators of being a quality school educators 85% (M = 3.37) recognition, sh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school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ference.
5. Educators in this study of quality school indicators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very high.
6. Very high correlation of the indicators in quality schools.
7. Quality schools, the allocation of index weight are: objective strategies of vision 20.5%, professional autonomy of teachers 14.4%, student fitness and counseling 14.3%, 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 8.9%, campus environment create 8.9%, quality cultural shape 14.5%,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outcome 18.5%.
8. Quality schools “input”dimension and“process”dimension indicator on the“output”dimension indicators have predictive power.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schools, and the futur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A.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1.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ors of transformation, as a basis for school evaluation.
2.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Education Bureau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school multi-media information.
3.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school evaluat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input, processes and outputs three dimensions.
B.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
1. Actively create a good school, integration into the community of human resources.
2. Actively marketing the qualit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shape the future vision for the school.
3. The principal use of indicators for the leadership, to assist school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
C. Suggestions to future research
1. The research topics could be constructed towards the reconstruction, or longitudinal studies.
2. The object of study can be expanded to privat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3.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at we can proceed or grounded theory construction.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中國生產力中心(1992)。全面品質保險。臺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編審組。
中華民國國立教育資料館(2004)。校長專業發展資源服務系統-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能力發展標準。2004年4月5日,取自:
http://192.192.169.230/ edu_pdr/index.htm
中華創意協會(2006)。Inno Schoo1 2006全國中小學學校經營創新獎方案集。臺北市:中華創意協會。
毛連塭、吳明清(1996)。卓越與公義: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責任。2003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8/ddw27.html
毛維凌(2000)推薦序:推動知識經濟的社會。載於Leadbeater著,李振昌(譯),知識經濟大趨勢,8-10。臺北:時報。
王文科(1994)。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發展指標之研究(1)--啟智教育部分。教育部社會教育司補助專案研究。new window
王光明、吳明隆(2005)。標竿管理與其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40,135-159。
王如哲(2005)。知識經濟時代學校管理的創意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2,297-303。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保進(2006)。標竿取向的高等教育評鑑標準設計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42,9-32。new window
王保進、王俊凱(2004)。從標竿化探討教師績效評估。現代教育論壇,10,206-215。new window
王美琴(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章嘉(2006)。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之學校顧客知覺研究—以市立國民小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王瑞壎(1998)。國中階段學校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王慧秋(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田振榮等(2002)。建立技專校院提昇教學品質指標之研究報告。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委託專案研究。臺北:教育部。
江文雄(1997)。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經營。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42,12-16。
江文雄(1999)。校長做得好,不怕被評鑑:談校長評鑑的觀念。載於現代教育論壇:評鑑的觀念。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new window
江明學(2008)。績效管理與教育績效之連結。2008年10月17日,取自: http://zsb.kms.tw
江書良(2006)。完全中學學校績效責任指標及學校績效責任報告卡之建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2008)。國家品質獎。2008年9月8日,取自:http://nqa.csd.org.tw
何瑞薇譯(2002)。全面品質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余清水(1994)。創新理論及實例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正雄、林素琴(2006)。卓越學校發展歷程。載於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指標系統。臺北縣: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吳明烈(2008)。標竿學習的概念與實務。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colkm.ccu.edu.tw/files/24.ppt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五南。new window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吳株榕(2002)。國民小學校長評鑑指標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思達(2000)。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吳素菁(2004)。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四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吳清山(2001)。中小學實施校長評鑑的挑戰課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4,28-36。new window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佑(2006)。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績效責任。教育研究月刊,83,139-140。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3)。精緻教育。臺北市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講義彙編,59。
吳清山、林天祐(2005)。藍海策略。教育研究,138,163。
吳清山、黃旭鈞(1996)。全面品質教育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5-2413-H-133- 006。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吳清基(1990)。精緻優質教育:臺北市議會第九屆第一次大會臺北市政 府教育局工作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清基(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清基(2005)。建構優質學校教育環境。飛揚,36,3-8。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培源(1994)。臺灣省高級中學校長領導型態、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吳煥烘(1996)。全方位品質管理與學校領導。教師之友,37(2),15-21。
呂錦真(譯)(1996)。Spendolini,Michael J.著。標竿學習-向企業典範借鏡。臺北:天下文化。
宋文里譯、Jerome S.Bruner著(2001)。教育的文化。臺北:遠流。
宋幸娟(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之行政管理指標與經營策略研究—以市立國民小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余瑞陽(1987)。國民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 劍(2004)。論普通中學特色學校建設。國立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省。
李明等譯、Chris Anderson著(2006)。長尾理論。臺北:天下。
沈天瑞、沈松年(2001)。優質教育推廣18律。2006年7月7日,取自http://www.mindabacus.com/big5/papers/18lv.htm
沈明權(1998)。個人特質、組織特性與組織創新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沈姍姍(1998)。教育改革趨向與影響因素分析:國際比較觀點。教育資料集刊,23,39-53。new window
林人龍(1996)。企業倫理走進校園─淺談教育上的『全面品質管理』。new window
教育資料與研究,11,40-48。
林文政(1994)。獨步古今的大師─紀念戴明博士。品質管制月刊,
30(4),24-27。
林公孚(1995)。追求卓越品質。臺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林公孚(1996)。TQM之標準與模式。臺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林公孚(2002)。美國國家品質獎的評分系統。品質月刊,37(9),33-34。
林公孚(2003)。品質獎探索系列之(八)-本學會、我國、美國及日本戴明獎之比較與建議。品質月刊,39(2),52-58。。
林公孚(2006)。歐洲品質獎之探索。品質月刊,42(5),50-55。
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程度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天祐(1998)。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new window
19-22。
林天祐(2000)。從知識經濟思維教育人員專業成長與發展。學校行政雙月刊,9,24-27。
林天祐(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系統的初步建構。93年8月7日,取自http://www.tmtc.edu.tw/~primary/paper/Teacher/dre/drcP02.htm
林天祐(2003)。校務發展策略與SWOT分析。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九十二年度教師專業成長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講義彙編,15-16。
林天祐(2004)。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學生學習校園營造與資源統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42-51。new window
林玉體(1997)。優質教育的理念—臺灣經驗。教育論壇,88,64-70。
林宜靜(2006)。國民中小學教育卓越表現標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虹君(2007)。國民小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虹妙(2004)。臺北市高職學校創新經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暨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振春(1993)。當前臺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評估方法之回顧與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11,31-38。
林國泰、柯武宏、陳崑玉、曾秀珠(2007)。指標系統應用與建議。載於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指標系統。臺北縣: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林婉如(2007)。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99)。與教師一起進行教育改革。中等教育,50(1),10-11。new window
林新發(2006)。營造優質學校的策略與作法。2007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mue.edu.tw/~adeva/Academic_activity/95/Great_school
林筱瑩(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嘉玲(1995)。向高標準學習挑戰的手法--標竿研究(Benchmarking)。工業簡訊,25(7),104。
花蓮縣教育局(2007)。花蓮縣桂冠洄瀾學校計畫。2008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mcps.hlc.edu.tw/mcps/iris/2.htm
邱承宗(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策略管理運用與卓越學校指標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08)。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2008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570
香港學校表現指標(2008)。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所舉辦之「臺北市優質學校—優質領航~臺、港、日之優質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手冊,26-53。
香港教育署(2002)。香港學校表現指標。2008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lkl.edu.hk/eca-web/ECA_guides/emb/Pis2002_c.pdf
洪雪卿(2004)。優質學校營造之研究-以教師效能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范熾文(2001)。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空大學訊,253,50-55。
胡英楗(2001)。基隆市國民小學校長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倪靜貴(2007)。高級中學校長創新領導表現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夏林清(2001)。「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考評行動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臺北:教育部九十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孫卉萍(2004)。天津市南開區創辦區域優質教育研究。國立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天津市。
孫志麟(2000)。國民教育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121-148。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new window
孫志麟(2007)。績效管理課程講義。臺北:作者。
徐大偉(1997)。全面品質管理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上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228,139- 158。
徐瑞霞(2006)。臺北縣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緯平(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育績效責任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1)。教育在經濟發展上的角色與策略。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臺北市。new window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47。new window
涂惠萍(2007)。提升國民小學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翁榮銅(2003)。技專校院知識管理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new window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不是一條好走的路。聯合報,2000年9月25日,第15版。
張正霖(1997)。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竺雲(1986)。組織社會學。臺北:三民。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明輝(2002)。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策略。2007年6月3日,取自:new window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html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案研究。臺北:教育部。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力。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之「九十二年度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手冊」,37-43。
張明輝(2004)。英國中小學校長評鑑。2004年8月7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html
張明輝(2004)。紐西蘭學校長教育與行政革新的計畫與策略。2004年8月7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htmlnew window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張明輝(2008)。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的應用及省思。2008年10月27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html張明輝個人網站。new window
張明輝(2008)。優質學校發展趨勢。2008年6月10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inservicetraining/educationqualityyearandexcellenceschool.pdf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素真(2002)。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評鑑制度之研究。載於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52-253。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張哲源(2008)。國小校長多元領導策略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清濱(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0-17。
張鈿富(1995)。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CS-2413-h-0040002)。new window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1-25。臺北:學富。
張德銳(1994)。國民小學校長行政表現、組織氣氛,組織效能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德銳(2000)。以親師合作提升學校品質。南一新講臺,3,6-10。
張德銳和丁一顧(2001)。中小學校長評鑑制度的比較分析與改革芻議。載於國立嘉義大學: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115-146。高雄:復文。
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復文。new window
張麗玲(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指標應用及其適切性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為什麼要辦標竿一百。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ymps.kh.edu.tw/s100/研習講義/為什麼要辦標竿100.doc
梁景法(2001)。臺北市區公所服務品質之研究:全面品質管理的觀點。私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凱杰、呂國良、余文光、程元鋒、王正信、許學政(2007)。國民小學教師評鑑的指標建構之研究。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第104期國小主任儲訓班專題研究集,42。
郭工賓(2001)。國小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工賓和郭昭佑(2002)。校長辦學績效評鑑之意涵探究。輯於淡江大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編,地方教育行政論壇研討會論文集(4-1-4-23)。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陸文紅(2006)。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的擴展研究。國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市。
陳今珍(2005)。學校本位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佐銘(2000)。企業實行標竿管理以提升營運績效之研究—以長谷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紅蓮(2006)。臺北縣立高中學校績效責任指標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平(2005)。新課程背景下優質學校建設研究。國立福建師範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福建省。
陳銘偉(2004)。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珠(2006)。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檀,20,101-118。new window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臺北:五南。new window
曾淑惠、謝宗穎、江岳勳(2003)。高級中等學校績效責任衡量項目研究。2009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ntut.edu.tw/~tsengsh/write/C-14.pdf
湯志民(2002)。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60-72。new window
湯志民(2006)。新世紀的優質學校--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2008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fcsh.khc.edu.tw/chinese/95/7.docnew window
湯志民、廖文靜(2002)。學校文化與學校內部社區。教育研究月刊,95,31-42。
游靜秋(1997)。臺灣地區環境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辜皓明(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識分享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宗顯(2004)。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52-58。new window
黃哲彬(2003)。國民小學校長赋權增能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ew window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臺北:五南。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漢文。new window
黃政傑(1998)。遨翔於教改的天空。臺北:五南。
黃政傑等(1996)。中小學基本學歷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臺北:教育部。
黃秋鑾(2006)。由創新經營理念來談體育運動實務工作之應用。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運動與管理」上課講義。
黃淑梅(2004)。國民中學教育績效責任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耀農(2004)。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標準之再建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懿嬌(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文達(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幼蘭(2004)(譯)。Luecke著。如何做好創新管理。臺北:天下遠見。
楊念湘(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鑑指標之研究—以行政管理向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錦洲、鄭來宇、林俐孜、陳順興(2004)。大學院校績效衡量指標之建立。載於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0屆年會高雄市分會第30屆年會暨第10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論文集,23-24,高雄市。
賈靜嫻(2002)。利用標竿化創造競爭優勢研究—以鉅明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溫明麗(2000)。教育理念與實踐 Q & A。臺北:師大書苑。
葉重新(2000)。心理學。臺北:心理。
葉連祺(2007)。教育績效。教育研究月刊,164。臺北:高等教育。
鄔志輝、陳學軍、王海英(2004)。優質學校的概念、建設過程與指標框架研究。東北師大學報,3,113-120。
董輝文(2004)。英國校長的國家標準。93年8月7日,取自:http://www.edu.cn/20010823/207977.shtml
黎季昊(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優質學校教師教學關聯性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九年一貫課程銜接策略與原則。2002年9月6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attach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優質教育在臺北。臺北: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精進計畫報告。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2007)。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指標系統。臺北縣: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劉仲成(2001)。從全面品質管理觀點探索學校行政領導的革新作為。研習資訊,18(4),60-69。
劉碧華(1997)。個人創越、企業文化對組織創新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new window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祥得(2000)。標竿學習法之研究-政府再造的新策略。中國行政評論,9(2),93-97。new window
劉常勇(2008)。標竿管理簡介。2008年6月8日,取自http://www.cme.org.tw/bm/newpage13.htm
劉慧君(2004)。英國學校效能促進方案。竹縣文教,30,38-39。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new window
蔡金田(2006)。國民中小學校長能力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蔡惠瑜(1999)。臺灣體育館指標之建立及其應用。私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縣。
蔡純姿(2004)。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ew window
鄭崇趁(2006)。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及實施方式研究。臺北:心理。new window
鄭崇趁(2007)。卓越學校的理論基礎。臺北縣:臺北縣教師研習中心。
鄭崇趁(2007)。校長專業證照與辦學績效評鑑。北縣教育,62,21-25。臺北縣:臺北縣教育局。
鄭彩鳳(2005)。標竿管理之理論基礎及在教育之發展與應用。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及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共同主辦之「2005年教育政策與行政學術團體聯合年會」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指標之建構與衡量—行為複雜性觀點之問卷設計與實證研究。高雄:復文。
鄭彩鳳、吳慧君(2006)。標竿管理理論、實務發展與教育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42,40-58。new window
鄭福妹(2006)。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台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閻自安(1998)。全面品質管理在班級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6(5),120-141。new window
閻自安、郭昭佑(2003)。標竿學習對教育評鑑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12,78-90。new window
戴久永(1996)。TQM與教育。管理雜誌,267,87-89。
戴國良(2004)。經營策略企劃全書。臺北:商周。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謝文全(2000)。學校行政。臺北:五南。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謝傳崇(2007)。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構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效能指標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謝惠雯(2000)。標竿管理關鍵成功因素與績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鍾巧如(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機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茂發、劉湘川(1993)。電腦式會議式大慧調查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35,6-11。
顏如妙(1999)。個人創造力與網際網路創新的關聯。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3。new window
顏童文(2006)。國民小學組織動態能耐、組織健康氣候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魏志衡(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再建構之研究—標竿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英豪(1999)。國民中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君霏(2007)。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關鍵因素之研究。開南大學企業與創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蘇錦麗、吳德業(2002)。我國各縣市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實施計畫之分析。載於: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4-267。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貳、英文部分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 (1993). Th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guide. Portland, Og: Productivity Press.
Andersen, B. & Pettersen , P. (1996). The benchmarking handbook:Step-by-step instructions. London: Chapman & Hall.
Bendell, Tony, Boulter, Louise & John, K. (1993). Benchmarking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London: Financial times pitman publishing.
Bennett, S. J. (1997). Empowering teacher, empowering leadership:A Muti-site case study of school restructuring and accountability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doctor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an Diego, CA.
Bogan, C. E. & English, M. J. (1994). Benchmarking for best practices: Winning through innovative adaptation. New York: Mc Graw-Hill.
Bredrup, H. (1995). Background f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A. Rolstadas (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A bussiness process benchmarking approach (pp. 61-87). London: Chapman & Hall Publishing.
Brenda, P.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rincipal competence and educational goals and outcome. Morgan State University:The Disertation of Degree of Doctor of Education.
Brown & Irby. (1998). The School Administrator Retrieved. 93.8.7from http://www.aasa.org/publications/sa/1998_10/Reeves_sidebar_policy.htm
Bruce L. Wilson & Thomas B. Corcoran. (1988). Successful Secondary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e Falmer Press, Taylor & Francis Inc., Philadelphia,11-21.
California State Dept. of Education. (1982). Indicator of quality school: Overview. ED 239403.
Codianni, A.V. & Wilbur, G. (1983). More Effective Schooling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New York: Addision-Wesley .
Colorado State Dept. of Education, Denver. (1986). Indicator of quality school: Instrument To Assess Your School’s Quality.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Series(No.) IV. ED322586.
Cuenin, S. (1987). The us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universities: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11(2),117-139.
Cuttance, P.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EDRS ED333575.
Cuttance, P. (1994). Integrating best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benchmark the performance of a school syst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384961)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2008).The Beacon School programme. Retrieved January 10,2008,from: http://www.standards.dfes.gov.uk/beaconschools/
Deming, W. E. (1986). Out of the crisis. Melbourne; Syd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wney, C. J. ,Frase, L. E. , & Peters, J. J. (1994). The quality education challeng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Edomonds, R. (1979). Effective School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 15-23.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 (2000). Accountability: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 Reform 1999-2001.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5, from http://www.ecs.org/ecsmain.asp?page=/html/issues.asp
Elliott, E. J. (1991). Education counts:An indicator system to monitor the nation’s educational health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 334279).
Ellis, H. M. (1970). The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analysis to the problem of choosing an air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 for New York City. Unplu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Feiganbaum, A.V.(1991). Total Quality Control. New York:Mc Graw- Hill.
Finn, C. E. (1987) .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dicators in brief. Washington, D.C. : Office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Fowler, F. C. (2004).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An introdu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Merill.
Fredric. H, Genck. (1983). Improving School Performance. Praeger Publishers.
Gary Jones, G. (2002). Knowledge-management in education:Enhance learning & education. USA. Stylus. Publishing In Edward Sallis.
Ghiselli, E. E. , Campbell, J. P. & Zedeck, S. (1981). Measurement theory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San Francisco: Freeman.
Greg Farman. (1982). What Makes a School Effective? Effective Schools. What Are The Elements? Austin: Educational Service Center, April.
Hallinger, P. (2001).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Sate of the ar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licensure 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ipei.
Hoy, W. K. & Miskel, C. G.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Paris: UNESCO.
Juran, J. M. (1988). Juran’s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New York:free.
Kelly, C. & Peterson, K. D. (2000). The work of principal and their preparation: Addressing critical: needs for 21st century. Document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Carnegie.
Ken Reid, David Hopkins & Peter Holly. (1987). Towards the Effective School: Basil Black-well, Oxford, England, 22-30.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 of behavior research.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ogen, M. (1988).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An analytical overview. London: Hutchinson.
Leithwood, K. , Steinbach, R. & Jantzi, D. (2002). Schoo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motivation to implement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8, 94-119.
Levine, D. U. & Lezotte, L. W. (1990). Unusually effective schools. London: Cassell.
Machael Cohen. (1982). Effective Schools. Accumulating Research Findings. American Education, Jan-Feb.
Macpherson, R. J. S. (1996). Educative accountability policy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epistemolog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2 (1), 80-106.
Management Charter Initiative. (1995). Senior management standard. Sheffield: MCI.
Mancuso, S. (2001). Adult-centered pravtices: Benchmarking study in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5, 165-181.
Manhiem, M. L. & Fall, F. (1967).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f goals: a method for making decisions in complex problems.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Maryland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0). Maryland school performance report. Retrieved April 24, 2001, from http://msp.msde.state.md.us/introduction/index.asp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5).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 regulations on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603 CMR 35.00 and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and effective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Metropolitan Borough of Wirr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2004). The head teacher’s report.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from http://www.wirral-mbc.gov.uk/governors/GOV49.DOC
Morgan, G. (1986).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the school system of outcome. Toronto: Ministry of Education.
Murgatroyd, S. & Morgan C. (1993).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school.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urphy, J. (1992). The landscape of leadership preparation: Reframing the educ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Murphy, J., Well, P ., Hallinger, P., & Mitman, A.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ducational Forum, 49(3), 121-129.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1990). Standards for Quality Elementary & Middle School, Kindergarten through English Grade. Revised Edition. (ED322639) For previous edition, see ED260518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1998). Interim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primary school principals.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3, from http://www.minedu.govt.nz/prin_doc.cfm
Newmann, F. M. & G. G. Wehlage. (1995). Successful School Restructuring . ERS Bulletin, 23(5).
Oakes, J.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of policymakers.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OECD. (1992).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 Paris: OECD.
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OECD.
Peter Mortimore & Pan Sammons. (1987). New Evidence on Effective Elementary School.Educational Leadership,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pt, 4-8.
Purkey, S. & Smith, M. S. (1983).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chool Administration Journal, 4, 427-452.
Reid, K., Hopkins, D. & Holly, P. (1990). Towards the effective school.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Reeves, D. B. (2004). Accountability for Learning: Saving students, schools, and school leaders can take charge.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ynolds, D. & Teddlie, C .(2000). The proces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pp. 34-45). London:Falmer.
Robbins, S. P. (200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wan,B. (1985). The assessment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M. J. Regina. (ed.). Reaching for excellence an effective schools sourcebook, 193- 194.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allis, 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Philadelphia.
Sammons,P. , Hillman, J. & Mortimore,P. (1995). Key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UK,Institute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London.
Scheerens, J. (1990).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1), 73.
Scheerens, J. (1992).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In OECD (Ed. ),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aris: OECD.
Schenkat, R. (1993). Quality connections: Transforming schools throug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lexandria, VA: ASCD. Advanced Brook Progam.
Scriven, M. (2003).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In Weiss(Ed. ), Evaluating action programs: Reading in social action and education (pp. 123-136). Boston: Allyn & Bacon.
Sergiovanni,T. J. (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Sharon, P. C. (l997). Innovation-resistion and Innovation-producing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4, 470-477.
Sirotnik, K. A. & Kimball, K. (1999). Standard for standard-based accountability system. Phi Delta Kappan, 81(3), 209-214.
Spee, A. & Bormans, R. (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4(2), 139-155.
Subbs, J. (1996).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t the middle and high school leve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Tim, W. , Robert J. M. & Brian McNulty. (2003). Balanced leadership: What 30 years of research tells us about the effect of leadership on student achievement. Retrieved April 5, 2004, from
http://www.mcrel .org/PDF/LeadershipOrganizationDevelopment/5031RR_Balanc edLeadership.pdf
Tucker, S. (1996). Benchmarking: A guide for educator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Uhl,N. P. (1990). Educational model and approaches-Delphi technique. In H.J. Walberg & G. D. Haertal.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xford:Pergamon.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3). 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 Schools recognized 1982-1983 through 1999-200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nices No.483044).
Webb,T. M. (1996). The percep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ties leaders regarding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minority students: A Delphi study. UMI Disseration Services, D’Youville College.
Wiebe, D. J. (1992). A surve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effective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serceived by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Disser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52(1), 41-48.
Windham,D. M. (1988). Effectiveness indicators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2, 575-666.
Wohlstetter,P. (1991).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for state education reform: some organizational alternative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3(1), 31-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