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與政策對話: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峰與谷
作者:范振倫
作者(外文):Chen-Lun Fa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孫志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教師專業專業發展教育政策國民小學teacher professionalism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ducation policyelementary schoo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5
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當前教育政策關注的議題。然而,教師專業發展政策對教師而言,究竟是搭橋或是築牆?值得省思與探討。本研究以政策發展的歷史脈絡為背景,梳理教師專業發展政策的轉變與演進,並進一步探討其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和效果。本研究從教師主體性的角度出發,採取質性研究取向,選擇不同發展階段的六位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運用文件分析法與訪談法蒐集資料,描述教師專業發展的歷程與變化,同時探討教師與政策的相互關係。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教師專業發展政策雖然分為集中化、自主化與市場化時期的演進,但教師專業發展的形態仍充滿控制與支配的色彩。
二、國民小學教師對於「教師專業發展」意義的界定不同,但均肯定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
三、國民小學教師因個人經歷及體驗不同,其專業發展內容亦有差異。
四、國民小學教師大致肯定教師專業發展政策的正面意義,但對於政策的理解仍有所不足。
五、教師專業發展政策工具類型不同,其執行效果亦有差異,而以學習性政策工具較為顯著。
六、教師專業發展政策的影響因素相當多元且複雜,涉及社會變遷、政策延續、學校組織及教師認同等因素。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與後續研究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ssue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y today. However, for teacher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 bridge or a wall? It is a big question to worth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races as a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as a further step to explore the guide and effects. The exploration pivot of this study is from the teacher’s subject, and it adopts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es. Six elementary teacher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s the study objects, it uses the documents and interview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processes and the chang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professional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has its differences during the period of centralization, autonomy, and marketization, but the shap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still full of control and regulation.
(b)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 about the meaning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they agree to the valu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 The conten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various personal experiences.
(d) Most teachers affirm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but their understanding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have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policy instruments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learning-oriented policy instrument is more obvious.
(f) The influential element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re numerous and complex. These elements involve social changes, policy continuity,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teacher’s identity.
Based on findings, the study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authorit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中文部分
丁泰之(2010)。中小學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發展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中國教育學會(1982)。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臺北:華欣。
天下雜誌(1996)。海濶天空教改特刊。臺北市:天下雜誌。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湘栗(2010)。教育政策行銷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嘉陵(2011)。如何成為一位好老師-Foucault治理術之反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45-60。new window
王麗雲、潘慧玲(2002)。種子與土壤:校長與教師在學校革新中的角色與作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01-137)。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石計生等(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行政院(2012)。行政院第3318次院會決議。2012年11月30日取自: http:/www.ey.gov.tw/New_Content.aspx?n=4F2A6F26A44C68AC&sms=FF87AB 3AC4507DE3&s=49455ECEC260E481.
吳天元(2006)。教育政策規劃應考量的教育變遷因素。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109-124)。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百祿(2010)。教師視導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清(2006)。讓專業成為教育改革動力。臺灣教育,642,24-29。
吳明清(2010)。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議題評述。臺灣教育,664,2-10。
吳俊憲(2008)。接軌課程改革與課程評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評鑑:理念、研究與應用(頁392-407)。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化取向理念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清山(1995)。建立教師專業權威之探索-談專業知能、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 教師資料研究,19,33-43。new window
吳清山(2004)。提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27,5-17。new window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1。new window
吳清山(2010)。新世紀教師的變與不變。發表於國立師範大學主辦「百年樹人:劉真校長百歲華誕慶祝活動-當代師範教育高峰論壇」(頁114-127),2010年10月16日,臺北市。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李大偉、周淑卿、林育瑋、高新建、黃譯瑩(2007)。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吳清基、黃嘉莉、張明文(2011)。我國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頁1-2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淑雯(2003)。「從生手到專家」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筱莉(2010)。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吳讚原(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李家宗(2011)。澳洲教師專業標準之介紹。師資培育專業通訊,24,8-9。
李寶興(1997)。終身學習的實踐價值-最小負擔的成長途徑。人力發展,35, 34-38。
沈姍姍(2006)。英國教師專業發展進路之探討-兼論對我國教師進階制度構想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2,67-78。new window
沈珊珊(1993)。英國教育改革動態:從教師聯盟坏葛一九九三年十四歲學生成就測驗看國定課程之問題。比較教育通訊,32,頁6-8。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仁尹(2008)。我國中小學校長政策工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周平(2012)。論述分析。載於瞿海源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93-132)。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周祝瑛(2009)。臺灣地區師資培育政策之檢討與展望。中等教育季刊,60(3),new window
8-20。
周淑卿(1998)。國定課程:徘徊在自由與控制之間。課程與教學季刊,1(4),13-28。new window
周淑卿(2002)。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new window
周淑卿(2003)。國小教師在課程領域的專業身份認同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有限公司。new window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水波、張世賢(1988)。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志成(2009)。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之省思與前瞻。教育研究月刊,178,47-57。new window
林志成(2011)。師資培育的危機與生機。教育研究月刊,211,16-27。new window
林秀芬(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明地(2000)。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155-183)。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清江(1992)。台灣教師的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三次調查的比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海峽兩岸教育發展(頁1-74)。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國明(2012)。歷史研究法。載於瞿海源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167-210)。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惠苗(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中的教師賦權增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現。教 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new window

邱亭尹(2009a)。英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政策之研究-以英格蘭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邱亭尹(2009b)。英國教師專業發展機構之初探-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1),75-96。new window
邱音潔(2010)。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家惠(2008)。兩個世界,一種需求?-初任教師專業發展歴程之敘說探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馨儀(2004)。啓動教師專業發展建置教師教學檔案,政大實習520季刊,秋季號。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姜添輝(2001)。英國威爾斯地區教師在職進修制度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頁53-112)。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佩芳(2010)。國民小學校長知識、教師學習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洪幸如(200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與屏東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5-18。new window
孫志麟(2008)。行動與反思:學校本位教學評鑑的實踐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1(2),63-94。new window
孫志麟(2011)。未完成的任務:標準本位師資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刊,7(1),1-34。
孫志麟(2012)。師資教育的改革:藍圖或旅程?教育研究月刊,218,85-99。new window
孫秋雄(2009)。國小校長變革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昌義(2010)。學校行銷正當性之論述分析---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徐悅淇(2003)。教師對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綺穗(2012)。教師參與行動學習團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15,30-39。new window
袁振國(1996)。教育政策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
所集刊,34,85-112。
康瀚文(2011)。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張志靖(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4,87-120。new window
張春興(2003)。師範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5,12-15。
張夏平(2008)。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ew window
張新仁(2011)。臺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劃與推動策略。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家教育研究院、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聯合主辦之「兩岸三地校長學學術研討會」(頁c2-1-25),2011年11月26日,臺北市。
張新仁(2012)。臺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9(1),13-24。
張鈿富、吳京玲、陳清溪、羅婉綺(2007)。歐盟教育政策的趨勢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99-126。new window
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10)。問題建構分析臺灣師資培育政策之規劃。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2),207-229。new window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德銳(主編)(2006)。中小學優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及教學經驗之研究。臺北市: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new window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初稿。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取自http://www.edu.tw/file/publication/B0038/第八次會議實錄20111020.pdf。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a)。師資培育法。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769。
教育部(2012b)。教師法。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447。
教育部(2012c)。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計畫。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29037。
教育部(2012d)。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edu.tw/plannews_detail.aspx?sn=130&pages=2
教育部(2012e)。師資培育素質提升方案。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_temp/regulation/B0037/5668950307.doc.
教育部(2012f)。建構中央與地方教學輔導網絡實施方案。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4354。
教育部(2012g)。教育部補助辦理精進教學要點。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asci.near.edu.tw/policy/971105.pdf.
教育部(2012h)。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方案。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方案0910函頒版.pdf.
教育部(2012i)。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計畫。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asci.near.edu.tw/ep3/ep3-2_980823.pdf.
教育部(2013)。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2013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30115115257/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pdf.

梁忠銘(2011)。日本師資培育機構認證制度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1),83-110。new window
莊忠和(2006)。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專業發展與輔導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慧卿(2007)。我國終身教育政策執行模式之研究-以終身學習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許籐繼(2011)。教師專業發展多元取向概念之分析-啟導、視導與評鑑。教師天地,175,8-17。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new window
郭敏娟(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靜妝(2004)。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發展之需求分析-以台北市國小為例。 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陳俞余(2012)。九年一貫課程脈絡底下之教師角色論述形構,1994-2005:Foucault的論述分析觀點。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2),119-149。new window
陳姿潔(2008)。教師在職進修研究之批判論述分析。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美玉(1998)。教育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盛賢(2011)。未來師資職前培育政策的革新建議。師資培育專業通訊,24,7。
陳學賢(2010)。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頁159-195)。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學賢(2011)。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ew window
曾淑惠(2006)。評鑑專業化的概念與發展對我國教育評鑑專業化的啟示。教育 研究與發展期刊,2(3),171-192。new window

曾憲政、張新仁、張德銳、許玉齡、馮雅莉、陳順和、柯汝穎著(2007)。規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業計畫成果報告。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舒緒緯(2001)。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沿革。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頁221-278)。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舒緒緯(2008)。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探討。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頁203-242)。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馮清皇(2009)。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馮雅莉、張新仁(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與挑戰。研習資訊,28(1),5-12。
黃乃熒(2002)。學校權力生態重建的理念與策略:以中小學教評會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51-100)。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黃宗顯(2004)。應用教師自我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7,45-54。new window
黃國城(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社群、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淑玲(2008)。世界主要國家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比較分析。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頁273-312)。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淑苓(2005)。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new window
黃嘉莉(2002)。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黃嘉莉(2003)。英國的教師專業發展與管理主義,教育資料集刊,28, 51-75。
黃嘉莉(2008)。教師素質管理與教師證照制度。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嘉莉(2010)。美國康乃狄克州教師素質政策及其對臺灣的啟示。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1-19。
黃嘉莉(2012)。美國加州檢核職前教師表現制度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1),93-124。new window
黃嘉雄(2005)。評析美國華盛頓州中小學課程的標準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25-54。new window
黃德祥、薛秀宜(2004)。教師評鑑的模式與發展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27,18-32。new window
楊思偉(1996)。邁向教師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13(6),24-27。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3。
楊深坑、楊銀興、周蓮清、黃淑玲、黃嘉莉(2002)。我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規劃之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頁323-371)。臺北市:師大教研中心。new window
葉連祺(2003)。中小學教師檢定政策評鑑模式之建構和應用-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教育資料集刊,28,351-367。
詹前通(2010)。新竹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廖翊君(2007)。教育政策發展之論述分析-以九五高中新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甄曉蘭(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務策略。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1-171)。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頁54-72)。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3)。教育人員進修有關法令彙編。南投:臺灣省政府 教育廳。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臺灣國民中小學常用法令彙編(二)。南投:臺灣  省政府教育廳。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志賢(2008)。大台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欣宜(2008)。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劉美慧、黃嘉莉、康士琳(2008)。臺灣中小學教師評鑑方案之分析。載於潘慧玲主編,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頁197-225)。臺北市:師大教評中心。
劉家宏(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學校創新經營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歐用生(1994)。教師即研究者。研習資訊,11(4),1-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的獨白與對話。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new window
歐用生(2010)。教師即陌生人-課程改革的後現代觀。發表於國立師範大學主辦「百年樹人:劉真校長百歲華誕慶祝活動-當代師範教育高峰論壇」(頁71-87),2010年10月16日,臺北市。
潘慧玲(2002)。反思與展望:我們從學校革新中學到了什麼?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443-473)。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7)。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潘慧玲、張新仁、張德銳(2008)。臺灣中小學教師評鑑/專業標準之建構:成果篇。載於潘慧玲主編,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頁281-304)。臺北市:師大教評中心。
蔣樹人(2003)。希望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角色之轉變。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培村(1996)。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new window
鄭勝耀(2011)。美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頁177-202)。臺北市:教育部。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親子天下(2012)。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親子天下,33。
謝水南(1996)。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分析與策進。研習資訊,13(6),17-23。

謝逸勳(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任琴(2000)。教師專業權能之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鍾德馨(2005)。我國教育改革政策之價值觀分析與省思。國立編譯館刊,33(3),37-47。
簡良平(2002)。學校課程改革實務之批判分析---以兩所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為例。中等教育,53(6),116-137。new window
顏國樑(2003)。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9-285。
顏婉茹(2009)。中小學教學優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魏曼伊(2011)。我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蘇秀咪(2012)。嘉義縣市國民小學教師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饒見維(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角色的省思,教師天地,113,3-13。
顧瑜君(2002)。增能進修模式初探:以學校為中心的課程發展作為教師專業成長之可能性。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頁33-64)。高雄市:高雄復文。
龔祐祿(2008)。生涯階梯方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可行性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英文部分
Aminzade,R.(1992).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time.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20, 456-480.
Ball, S. J.(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e approach.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landinin, D. J. ,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rling-Hammond,L.(2006).Powerfool Teacher Education: Lessons from exemplary programs. Sam Franasco, CA:Jossey-Bass.
Deily,M.P.(2002).Teaching quality viewed as crucial.Education Week,21(42), 5.
Duhon, G. M. (1999).Teacher empowerment: Definitions, implementation, andstrategies for Personal Renewa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33329)
Fessler,R.(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P.J.Burke &R.G.Heideman(Eds), Car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pp181-193). Illions: Charles,C.Thomas.
Forrester,G.(2005). All in a day’s work:Primary teachers “performing”and “caring”. Gender and Education, 17 (3), 271-287.
Fowler, F. C. (2004).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 introduction,( 2th ed). OH: Prentice Hall.
Frankham,J. , & Hiett,S.(2011).The Master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expanding utilitarianism in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Eng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6 (6), 803-818.
Fullan,M.(2007).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4th ed). New York,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Goldstone,J.A.(2006). A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47, 359-369.
Gilory,P.(1998).New labour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The first 500 day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er, 24 (3), 221-230.
Griffin,L.J.(1992). Temporality, events, and explanati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An introduction.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20, 403-427.
Guskey, T. R.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California: Corwin Press.
Hardy,C.(2001). Researching organizational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31 (3) , 25-47.
Hardy,I., & Lingard,B.(2008).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n effect of policy and practice:a Bourdieuian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3 (1), 63-80.
Hardy,I.(2012). The politic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olicy,research and practice. routledge research in education. NY: Routledge.
Harris,M.S.(2007). From policy design to campus: Implementation of a tuition decentralizion policy.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15 (16), 1-17.
Hawkins,J.N.(2000). Central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recentraliz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8 (5), 442-454.
Hawley,W. , & Valli,L.(1999). The Essentials of Effec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new consensus. In L. Darling-Hammond & Gary Sykes(Eds.), Teaching as the Learning Profession:Handbook of policy and practice(pp.127-15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ood ,C. C. (1983).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Hoyle, E. (1995).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a profession. In J. Busher & R. Saran (Eds.), Managing 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 in schools (pp.59-70). London: Kogan Page.
Isherwood,M. , Johnson,H., & Brundrett,M.(2007).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tivating and developing good teachers? The experiences of teachers in a small special school. Education 3-13, 35 (1), 78-81.
John,M.(2011). Education of teachers:The Engl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37 (4), 377-386.
Kent,A.M.(2004).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124 (3), 427-436.
Lasswell, H. &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Y.S., & Guba,E.G.(1990). Judging the quality of case study re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3, 53-59.
Livingston,K.(2012). Approaches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a in Scotland:pedagogical innovation or financial necessity?Education Research, 54 (2), 161-172.
Looney,J.(2011). Developing High-Quality Teachers:teacher evaluation for improv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6 (4), 440-453.
Mahoney,J.(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 , 507-548..
Mahoney,J.(2006). On the second wav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1970s-pres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47 (5), 371-377.
Marsh,C., Day,C., Hannay,L., & McGutcheon,G.(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cdonnell, L.M., & Elmore, R. F. (1987).Getting the job done: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9 (2), 133-152.
Morgado,J.C., & Sousa F.(2010).Teacher evaluation, curricular autonom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rends and tensions in the Portuguese educational policy.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5 (3), 369-384.
Opfer,V.D.,& Pedder,D.(2011). The lost promis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ngland.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4 (1), 3-24.
Paltridge,B.(2006). 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Continuum.
Petrie,K.,& McGee.(2012).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o is the learner?Austra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7(2), 59-72.Retrieved April 23. 2013, from http://www.eric.ed.gov/PDFS/EJ969517.pdf.
Rowe,B.W.(2000).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efficacy and readines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growth-oriented 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44942).
Schneider, A. L. , & Ingram, H.(1990). Behavioral assumptions of policy tools. Journal of Politics. 52 (2), 513-522.
Seyfarth,J.T.(1991). Personne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 Boston: Aiiyn and Bacon.
Stenhouse,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Taylor, S., Rizvi, R., Lin, B., & Henry, M. (1997).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NY: Routledge.
Trent,J.(2012).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school-university partnership. Who role does teacher indentity play? Austra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7(7) , 84-106. Retrieved April 23. 2013, from http://www.eric.ed.gov/PDFS/EJ995181.pdf.
Tugel,J.(2004).Teacher quality. Science and Children,41, 22-25.
Vail,T.M.(2011).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s: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Practic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528782).
Van Driel,J.H. ,& Berry,A.(2012).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955287).
Vasumathi,T.(2010). A desig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Need for new policy framework.(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5128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