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組織運作中的校長領導-一種自傳研究
作者:李端明
作者(外文):Li –Duan Ming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丁志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自傳研究校長領導國小校長組織行為質性研究autobiography researchprincipal leadership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organizational behaviorqualitative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3
本研究運用自傳方式,探討組織運作中的校長領導。本研究認為影響國小組織運作與校長領導的因素,包含組織行為與法令政策二方面。依據組織行為中個體、團體、組織與社區、課程與教學層面,法令政策中法令規範、教育政策,進行分析與反思討論。根據上述的脈絡,透過自傳研究法,解讀一位校長的領導實際;運用微觀角度,呈現國小組織運作事件與意義。本研究國小組織運作中的校長實際思維,主要包含下述五項:
一、行政領導為主要重心,期望發揮支援教學功效。
二、未強勢從事課程領導,較少直接涉及班級事務。
三、和諧的學校組織氣氛,是順暢運作的必要條件。
四、希望兼顧情理為原則,視法令規定為最後防線。
五、務實甚至妥協的方式,處理治標但未治本事務。
為提供將擔任校長,與校長培育的參考,在以自我的經驗與反思下,從微觀的校長領導,建議校長個人在領導時應考慮下列五項重點:
一、妥善處理反思自我情緒,明確私人公務處置分際。
二、培養未雨綢繆的敏銳力,促使組織運作通行無礙。
三、運用集思廣益參與管理,發揮組織的整體性力量。
四、瞭解業務權責法令規章,通權達變的整體性考量。
五、認識學校以及社區特性,採用因地制宜領導模式。
從宏觀教育體制層面,回應探討現行法令規範與教育政策,對國小教育的衝擊與影響的研究目的,在教育政策與學校整體運作方面,提出下列五項建議:
一、建構完善師資供需體系,建立教師進修整體系統。
二、通盤處理分擔行政問題,回歸教師教育專業本質。
三、明確學校權力行政權責,落實學校本位管理美意。
四、周延規劃相關業務內容,整合資源提升行政效率。
五、持續推動教育配套措施,彌補城鄉學校差異落差。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in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utilizing autobiography. This research ha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and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were conducted on the individual, group,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s well as on legal regulations and education policies. Following the aforementioned context, with the autobiography research method, the actual principal leadership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and its meaning have been demonstrated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reveals following five actual concepts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1. Focusing on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and expecting to support instructional.
2. Weak in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few involving in class affairs.
3. Harmonious school organizational atmosphere is necessary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4. Principled on both relationship and reason while legal regulations are deemed as the last resort.
5. Dealing with superficial issues practically or even compromisingly but failing to address the root concerns.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future principal candidates and the principal education, after evaluating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based upon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reflection, following are five recommendations for principal leadership:
1. Carefully reflecting personal emotions and drawing a clear line between public and personal affairs.
2. Developing prospective foresights and facilitating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3. Encouraging involving management and bringing forth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4. Understanding the legal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making decisions considering all parties involved.
5. Developing knowledge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and leading accordingl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response to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impacts o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by the current legal regulations and education policies,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education policies and the overall school operation:
1.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of teachers and an advanced study system for teachers.
2. Allowing teachers focus on teaching by an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fair share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3. Clarifying the administrativ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chools and realizing the school-based management.
4. Carefully planning related programs with integrated resources and enhance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5.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untry and urban schools by continuing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志權(2002)。教育專業與師資培育。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257-302)。台北:學富。
丁志權(2005)。教育法令與制度。台北:群英。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19)。高雄:麗文。new window
王志仁(1996)。未來集團架構未來組織。天下雜誌,8,34-38。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new window
王祥懿(2002)。領導者知識創造能力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錦堂(2002)。人際和諧、領導行為與效能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頁265-306)。高雄:麗文。
申章政(1999)。國小校長管理溝通類型、衝突管理風格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任美珍(1998)。領導動能大躍進。管理雜誌,150,70-73。
朱順興(2001)。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模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雄(1997)。學校領導的訣竅。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江芳盛(1998)。垃圾桶模式在我國教育決策分析上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1(2),13-25。new window
江亮演(1995)。社會工作概要。台北:空大。
牟中原(1995)。中小學學校之經營。教改通訊,14,16-1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何美瑤(2001)。費德勒情境因素的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13,22-30。
余坤東、徐木蘭(1999)。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對企業倫理氣候之影響討論。研究彙刊,9(2),309-321。
吳月娟(1998)。國小資優班教師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昆基(2003)。領導方式、組織文化對組織績效與公共工程重建績效影響之
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清(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學校再造的理念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9,6-10。new window
吳金香(2001)。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new window
吳培源(1994)。臺灣省高級中學校長領導型態、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麗文。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吳清山(2002)。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2003)。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1997)。學習型組織。教育資料與研究,18,61。
吳清山、林天祐(2001a)。課程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38,50。
吳清山、林天祐(2001b)。教學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43,121。
吳清基(1984)。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台北:文景。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逸平(1996)。一位國小校長行政決策行為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嘉賢(2003)。國小教師對學校學習型組織特性知覺與教學型態關係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李天健(2002)。家長參與的教改定位與發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00,125-128。new window
李天興(2003)。我國綜合高中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安明(1999)。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之問題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2(1),60-86。new window
李有成(1985)。自傳主體的呈現:描述、敘述、論述。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李佳霓(1998)。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個人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昂(2001a)。非正式組織(一)。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3月18日。網址:http://www.lawstudio.idv.tw/ca51.htm.
李昂(2001b)。溝通意義、程序與種類。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3月18日。網址:http://www.lawstudio.idv.tw/
李長貴﹝1998﹞。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李冠儀(2000)。國小教師對學校組織氣氛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之相關。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敘均(2001)。網狀組織的發展與應用。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3月18日。網址:http://www.cmtc100.com.tw/newscontant.asp.
李新鄉(2002)。學校經營-中小學文化整合觀點。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419-449)。台北:學富。
李端明(2001)。一位初任小學校長第一個月的心路分析。教育政策論壇,4(2),159-193。南投:暨南大學。new window
李端明(2002)。學校組織中校長決策模式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山區特偏國小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107-130。new window
李錫津(1997)。學校本位之課程經營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頁25-34)。台北:師大書苑。
李鴻章(2003)。一位國小校長與他的行政決定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李麗玉(2000)。學校施行組織學習之研究「一個國中個案的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秋香(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氣候、組織溝通與組織效能之間關係研究-以越南北部紅河平原地區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紹銘(1991)。教師聘任契約之研究─法源、性質與教師之權利與義務。台北:東吳大學法律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稻香。new window
易丕修(2001)。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小學組織發展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天祐(1999)。新世紀國民中小學校長任用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8,14-16。new window
林文律(1997)。美國中小學初任校長適應困難及校長培育重點之探討。台北師院學報,10,53-110。
林文律(1999)。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教育資料與研究,5,6-13。new window
林水波、張世賢(199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佩璇(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51,30-40。new window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7。new window
林明地(2000a)。質的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51-91)。高雄:麗文。
林明地(2000b)。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教育研究集刊,44,143-171。new window
林明地(2001)。學校行政如何協助教師成長與發展。教師天地,115,14-19。
林明地(2002)。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台北:五南。
林玟宏(2000)。整合性企業系統分析與評估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金福(1991)。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俊成(1999)。國民小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方法之研究-可行作法、實施現況與改善途徑。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振春、詹志禹(1997)。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與作法。教育資料與研究,15,23-25。new window
林海清(2000)。新世紀教育行政人員之專業修練。人力發展月刊,83,24-31。
林淑芬(2001)。國民小學教師權力之研究-教師法公布前後之演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慶國(2002)。雕塑國民中學成為學習型學校之研究─以兩所學習型學校的個案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曜聖(1995)。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溝通型式及其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騰雲(2003)。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國民小學行政應用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明昌(2001)。校長學校經營的理論與實際-邱明昌的辦學歷程之自我思辨。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new window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馨儀(1997)。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怡楓(1998)。一位國小女性校長領導實際之個案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姜得勝(1997)。教育研究的舊弔詭與新思維。教育資料與研究,14,65-73。new window
姜智武(2001)。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妙旻(1995)。隱涵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施承宏(2000)。學校效能研究對國小教師教學效能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36,25-33。new window
柯進雄(1992)。學校行政領導研究。台北:教師研習會。
洪仁進(2000)。哲學研究法。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頁229-243)。台北:師大書苑。
洪鎌德(1998)。21世紀社會學。台北:智揚。
洪麗玲(1998)。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美琳(2001)。非營利事業機構組織文化、轉換型領導與員工工作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七縣市政府為例。台南: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英楗(2002)。基隆市國民小學校長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改革支持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夏榕文(1997)。高科技產業魅力領導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本初(199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學報,3,1-17。new window
孫煒(2001)。議題導向的環境決策架構─核四環境影響之個案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5,47-66。new window
徐曉珍(2003)。以情境規畫術促進組織學習之探索性研究。彰化: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3-133)。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高新建(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基礎與理想情境。論文發表於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心怡(2001)。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弘勳(1997)。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志明(1998)。從權力轉換觀點看二十一世紀學校校長領導。論文發表於第二次教育行政論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張明文(1998)。國民中小學公共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改革及其因應策略。教育研究集刊,38,1-21。new window
張明輝(1998a)。催化領導與學校行政。師大校刊,308,40-43。
張明輝(1998b)。九○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2,155-170。new window
張明輝(1999a)。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明輝(1999b)。企業組織的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師天地,98,10-16。
張明輝(1999c)。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3月18日。網址: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minfei/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html.
張金鑑(1995)。行政學新論。台北:三民。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昭仁(2001)。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組織學習能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茂源(2001)。從家長參與談親師合作的推展。教師之友,42(2),58-63。
張容雪(1999)。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學校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振成(1997)。教育改革聲中校長之角色與作為。高市文教,2,19-25。new window
張素貞(1999)。學校本位管理在小學之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22,16-18。new window
張素貞(2000)。校長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淑姿(2001)。企業機構主管魅力領導潛能之研究。新竹: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毓芳(2002)。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煌熙(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問題與展望。論文發表於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張瑞村(1997)。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鈿富(2000)。行動研究的概念與執行。教師天地,105,9-12。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3)。消弭敵意,解決問題一談學校衝突管理。初等教育學刊,2,145-169。new window
張德銳(1998)。以學校中心管理推動學校教育革新。教育政策論壇,1(2),133-154。new window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new window
張輝山(2000)。教育基本法與教師。教育資料與研究,32,27-28。new window
張簡天瑞(2001)。學習型組織發展對課程統整知識管理系統之影響-以高屏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耀饒(1999)。策略虛擬團隊整合性推動程序建立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資訊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鐸嚴(1985)。國民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衝突管理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戚樹誠(1996)。探索企業主管的親信關係。中山管理評論,4(1),1-15。new window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編印者。
教育部(2004)。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台北:編印者。
曹芳齡(2002)。學校組織中集體協商運作之研究─以北部六縣市國民中學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許添明(1998)。由美國教改經驗談我國教育財政制度之設計。教育政策論壇,1(1),102-134。new window
許籐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郭明科(1997)。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理論與實際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德(2002)。新世紀中小學校長領導角色的改革與定位之探討。台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0,87-105。new window
郭逸瑄(2003)。高級中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賦權增能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慶發(2001)。國民小學學校規模、組織鬆散結合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彥(2001)。中小學推動學習型學校之個案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世聰(2001)。屏東縣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發揮「小班教學精神」效能為指標。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伯璋(1999a)。九年一貫課程的理論及理念分析。論文發表於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new window
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new window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46)。高雄:麗文。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依萍(2001)。校長反省實踐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陳幸仁(1996)。淺談學校效能的概念與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9,76-81。new window
陳秉璋(1985)。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陳金祐(2002)。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之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及學校運作狀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樂樂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0)。學校組織與校園文化。臺灣教育,594,2-11。
陳香玫(1999)。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素秋(2000)。國民小學校長遴選指標建構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添球(1997)。教師的專業EQ與專業社會化。論文發表於八十六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清泉(2001)。學校組織衝突、抗拒、環境和個人特質對校長角色壓力之探討研究。高雄: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娟(2002)。組織改革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雅新(200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現況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聖謨(1995)。組織文化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7,61-70。new window
陳聖謨(2000)。現代校長角色與職責評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
研究,8,29-40。
陳慶瑞、林純文(2001)。費德勒權變領導理論在我國國民中學行政之應用。屏東師院學報,14,1-40。new window
陳麗欣、鍾任琴(1997)。臺灣地區國小家長參與校務之現況暨教師與家長對家長參與校務的意見之分析與比較。論文發表於八十六年國科會教育革新整合型研究計畫成果分析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陳耀竹、楊志弘、邱琪瑄(2001)。網路廣告媒體選擇之研究。廣告學研究,16,1-30。new window
彭秉權(1997)。批判的自傳:日常生活的「知識」和「實踐」-以「教育」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燦金(1994)。衝突係助力乎?抑阻力乎?論組織衝突之正反功能及其在學校行政管理之啟示。教育資料文摘,200,150-158。
游淑惠(2003)。國小校長魅力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淑貞(2001)。管理心理學。台北:三民。
須文蔚(2001)。書寫的治療藝術的救贖─閱讀林正盛自傳《未來,一直一直來》。文化視窗,35,46-49。
馮丰儀(2000)。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乃熒(1999)。有限情緒政治行動的意義及其在解決學校行政決策偏見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2(2),205-207。new window
黃乃熒(2001)。教育決策權力的正當性:決策倫理及其典範的討論。師大學報,46(1),1-19。new window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8。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new window
黃國彥(1988)。臺灣省公立各級學校校長遴用制度之研究。台北:臺灣省政
府教育廳。
黃敏萍(1994)。魅力領導與企業文化之實證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苓(2002)。課程改革脈絡下的課程領導:以兩位國中教務行政人員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卿(2002)。國民中學行政組織再造。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裕敏(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嘉雄(2000)。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的行政領導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3,19-25。new window
黃榮貴(2001)。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燕萍(2000)。我是誰?一個女準教師性別主體意識的啟蒙過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巧玲(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英、美與臺灣的教育改革策略之比較。教育學刊,17,199-212。new window
楊百世(1989)。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振昇(1998)。我國中小學校長職前培訓制度之探討。論文發表於第二次教育行政論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楊振昇(2001)。知識管理之內涵及其在教育行政上之應用,教育政策論壇,4(2),59-84。new window
楊淙富(1998)。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翠(2001)。穿越黑洞,走向光照。人本教育札記,140,70-73。
楊爵光(2002)。一位國小訓導主任的自我行政信念之反省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一明(2000)。國民小學學校組織結構、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專業角色踐行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保城、楊益風(1997)。師生權利與義務。現代教育論壇,2,76-80。new window
鄒小蘭(2001)。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行政組織及其運作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又生(1997)。論圖書館衝突管理問題。圖書館管理學報,3,99-109。
廖春文(1994)。二十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廖勝能(2001)。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廖麗君(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課程革新教師專業現況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光華(1999)。國小校長行政決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銘崇(2002)。組織發展。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3月18日。網址:http://ccis.nou.edu.tw/cent08/doc9021/%B2%D5%C2%B4%B5o%AEi%B4%C1%A4%A4Exam.htm.
趙興中(2003)。團隊領導對於團隊效能之影響-以桃園縣消防局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齊宗豫(2001)。男性身份、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的成長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春榮、楊益風(1997)。教師專業自主權與學生受教權之關聯。現代教育論壇,2,92-95。new window
劉茂玄(2002)。學校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彰化市某國民小學為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淑津(2002)。國民小學組織文化改革之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課程改革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慧琳(2002)。員工對組織文化及組織學習的認知對其抗拒改革的態度之影響。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麗蓉(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改革接受度之關係。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慧貞(2001)。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角色與任務之研究-以盛世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書憲(2001)。從校長評鑑校長的專業成長:一位基層教師的看法。載於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頁
280-293)。高雄:復文。
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
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榮福(2003)。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改革支持度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光甫(1996)。教育資源分配現況檢討與改革方向。教改通訊,17/18,73-74。
鄭伯壎(1995)。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3,142-219。new window
鄭佩芬(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
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鄭淑惠(1999)。國民中學組織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進丁(1986)。國民小學校長角色之分析。高雄:復文。
鄭瑞隆(2000)。符號互動論及其教育研究上之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35-146)。高雄:麗文。
盧芙薩曼‧烏米(2001)。「原住民性別研究」一個生命史研究後的思考。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82-85。
盧莉萍(2001)。虛擬團隊之團隊關係、任務特性與團隊承諾之研究。桃園: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明珠(2001)。資訊時代的教師身分認同:一個國小老師的行動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怡卉(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所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嫦卿(2003)。邁向學習型組織: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錢幼蘭(2002)。國民中學組織再造與校長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閻自安(2000)。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決策與校長領導方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戴全一(2002)。不同資訊科技應用影響虛擬團隊效能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1997)。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鳴鳳(2001)。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顯經(1992)。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決定運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名彥(2003)。國民小學行政組織發展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1994)。公共政策。台北:空大。
羅清水(1995)。臺灣省國民中學校長考核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5),1-8。
羅虞村(1985)。領導理論之評析及其對我國教育行政領導之啟示。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羅錦財(2001)。國民中學領導角色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競值途逕研究-以桃園縣市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永富(2001)。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派外人員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彩足(1996)。我讀「教育資源分配現況檢討與改革方向」。教改通訊,17/18,75-76。

二、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L. Berkou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pp.267-30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New York: Free.
Altrichter, H., Posch, P., Somekh, B. (1993).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London : Routledge.
Barnard, C. I. (2002).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39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
Free.
Beehr, T. A. (1996). Basic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th Ed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Butt, R., & Raymond. D. (1987). Arguments for using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understanding teacher thinking: The case for biography.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7(1), 63-69.
Butt, R., Raymond, D., Mccue, G., & Yamagishi. L. (1992). Collaborative autobiography and the teacher’s voice. In I. F. Goodson (Ed.), Studying teachers' lives(pp.18-50). London: Routledge.
Chin, R., & Benne, K. D. (1976). General strategies for effecting change in human system, In W. G. Bennis, K. D. Benne, C. Bobert, & K.E. Corey (Eds.), The planning of change(pp. 22-43). New York: Holt.
Conley, D. T., & Goldman, P. (1994).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How principals lead without dominating. Oregon: Oregon School Study Council.
Connelly, M., & Clandinin, J. (1987). On narrative method, biography and narrative unitie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21(3), 130-139.
Cunningham, W. G., & Gresso, D. W. (1993). Culture leadership.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Deal, T. E., & Peterson, K. D. (1994). The leadership paradox: 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Thousand Oaks: Sage.
Drake, T. L., & Roe, W. H. (1999). The principalship(5th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DuBrin, A. J. (1978). Fundament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applied perspective(2th.).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Goldring, E. B., & Rallis, S. F. (1993). Principals of dynamic schools: Taking charge
of change. CA: Corwin Press.
Goodson, I. F. (1992). Studying teachers’ lives: An emergent field of inquiry. In I. F. Goodson (Ed.), Studying teachers' lives(pp.1-17). London: Routledge.
Grumet, M. (1981). Restit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n autobiographical method for curriculum theory. In M. Lawn, & L. Barton (Eds.), Rethinking curriculum studies: A radical approach(pp.115-130). London: Croom Helm.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105-117). Thousand Oaks: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A. Bryman & R. Burgess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Ⅲ)(pp.397-444). Thousand Oaks: Sage.
Hall, G. E., & Hord, S. M. (1987). Change in schools: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ammersley, M. (1999). Deconstructing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divide. In A. Bryman, & R. Burgers,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pp.70-82). Newbury pack, CA: Sage.
Hannay, L. M., & Seller, w. (1991).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role in facilitating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s summer. 6(4),
340-357.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World Press.
Holestein, J. A., & Gubrium, J. F. (1994). Phenomenology, ethnomethodology, and interpretive practice.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262-272). Thousand Oaks: Sage.
Huse, E. F. (1980).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t. Paul, Minn: West.
King, N., & Anderson, N. (1995). Innovation and changes 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Kneller, G.F. (1984)/張銀富譯(1989)。當代教育思潮。台北:五南。
Knowles, J. G. (1992).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biography: Illustrations from case studies. In I. F. Goodson (Ed.), Studying teachers' lives(pp.51-98). London: Routledge.
Kotter, J., & Schlesinger, L. (1979). Choosing strategies for chan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7, 106-114.
Lashway, L. (1995).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ERIC Digest 96. Univ. of Oregon, Oregon.http://eric.uoregon.edu/publications/digests/digest096.html.
Leavitt, H. G., Dill, W. R., & Eyring, H. B. (1973). The organizatioinal worl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Lester, L., & French, J. R. P. (1948). Overcoming resistance to change. Human Relations, 11, 512-532.
Lewin, K. (1947). Group decisions and social change. In Newcomb, & Hartley, E. L. (Eds.).Reading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T. M.
Lipnack, J. (1997)/鄭懷超譯(1997)。虛擬團隊:前瞻明日成功組織新趨勢。台北:商周。
Maira & Scott, M. (1997)/鍾漢清譯(1997)。加速度組織。台北:華人戴明學院和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
Middleton, S. (1992). Developing a radical pedagogy: autobiography of a New Zealand sociologist of women’s education. In I. F. Goodson (Ed.), Studying teachers' lives(pp.18-50). London: Routledge.
Noffke, S. (1997). Professional, personal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action research.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2,305-343.
Murphy, J., & Beck, L. G. (1994). Reconstructing the principalship: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In J. Murphy, & K.S. Louis, (Eds.), Reshaping the principalship
(pp.3-17).New York: Corwin Press.
Owens, R. G. (1998)/林明地、江芳盛、楊振昇譯(2000)。教育組織行為。台北:揚智。
Pondy,L.R.(1967).Organizational conflict: Concepts and model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2(2),296-320.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Redding, J. (1997). Hardwir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
Development, August, 22-25.
Reiniger, M. (1989). Autobiographical search for gyn/ecology: Traces of misogyny in women’s school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8(3), 7-88.
Robbins, B. D. (1999). Martin Heidegger. Retrieved data from the available protocol: http://www.mythosandlogos.com/heidegger.html.
Robbins, S. P. (1994). Organization behavior(4th). New York: Prentice-hall.
Sawicki, M. (2001). Edmund Husserl. Retrieved data from the available protocol: http://www.utm.edu/research/iep/h/husserl.htm
Schubert, W. (1991). Teacher lore: A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praxis. In C. Witherell & N. Noddings (Eds.),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pp.207-233).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wandt, T. A. (1994). Constructivist, interpretivist, approaches to human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 118-137). Thousand Oaks: Sage.
Senge, P.M. (1990)/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
Sergiovanni, T. J. (2001). The pr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4th).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hephard, H. A. (1967). Innovation resisting and innovation producing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40, 470-477.
Silver, P. F. (1983)/黃昆輝主譯(1990)。教育行政原理。台北:三民。
Silverman, D.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Simon, H. A. (1960).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Southworth, G. (1999). Primary school leadership in England: Policy, practice
and theory.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19 (1), 49-65.
Ubben, G. C., & Hughes, L. W. (1992). The principal: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 (2nd Ed. ). MA: Allyn- Bacon.
Vroom, V.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 Inc.
Watkins, K. E., & Marsick, V. J. (1993). 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San-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Weick, K. E.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I), 1-19.
Williams, R. (199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 fus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A. Bryman & Burgus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pp.125-142). Thousand Oaks: Sage.
Witherell, C., & Noddings, N. (Eds.). (1991).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Yukl, G. A.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Prentice-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