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與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以教師的組織信任為中介變項
作者:陳詠禎
作者(外文):CHEN, YONG-JEN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慶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校長領導組織信任教育品質principal leadershipteacher organizational trusteducational qu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6
本研究旨在探討並驗證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校長領導與教育品質之關係,並以教師的組織信任為中介變項。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小校長領導與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以教師的組織信任為中介變項調查問卷」。發出正式問卷592份,回收問卷570份,可用問卷570份,正式問卷回收率為96%,回收問卷可用率為100%。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 20.0 for windows以及AMOS 20.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多元迴歸、階層迴歸及結構方程模式(SEM)等統計方法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小教師知覺校長領導、教師組織信任與教育品質的現況為中上程度。
二、國小教師在的年齡、學歷、年資、職務與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在校長領導、組織信任、教育品質的知覺上有顯著差異。
三、整體校長領導與整體教師組織信任達顯著高度正相關。
四、整體校長領導與整體教育品質達顯著正相關。
五、整體教師組織信任與整體教育品質亦達顯著正相關。
六、校長領導、教師組織信任對教育品質具有高度影響力。
七、教師組織信任是校長領導提升教育品質的中介因素。
八、校長領導、教師組織信任與教育品質之理論模式具良好適配度。
This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discuss and investigate tha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nscious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take the teachers’ trusts in the organization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procedure” is administered conducted, take on kaohsiung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research, and the tool is questionnaire, “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leadership and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take the teachers’ trusts in the organization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592 official questionnaire were send out, and 570 questionnaire were recycled. All the recycled questionnaire were available, the official questionnaire to this research is 96%, the recycled questionnaire available is 100%.The data gathered by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on the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d structure equation pattern (SEM)by SPSS 20.0 for windows as well as the AMOS 20.0.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is as follows:
1.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nsciousnes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trusts and education quality are above the average.
2.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backgrounds , age, school record, period of service, duty and school scale variable leads, the organization in principal trusts, in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consciousness.
3.Overally,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trusts significantly reach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4.Overally,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significantly reach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5.Overally,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trusts and the education quality also are highly correlated.
6.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 trusts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7.Teachers’ organizational trusts is the intermediary factor of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in promotion for educational quality.
8.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trusts highly corroborate the pattern of educational quality theor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及其與教育品質的關係。教育研究季刊,135,81-91。new window
丁亞雯(2006)。分享‧激盪。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談校務經營上冊(頁65-78)。台北市:心理。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台北市:錦繡。
王心怡(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文霖(2013)。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new window
王宜敏(2001)。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王保進、邱鈺惠(2001)。國民小學校長培育方案規劃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高雄市:復文。
王慈芬(2010)。自行政領導觀點探討經營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現況~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方 翌(2011)。組織信任、知識分享意願、組織學習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方吉正(1997)。小校好嗎?從教育品質效應的角度觀之。教育資料文摘,236,135-145。
田志剛(2010)。媒體組織文化、組織信任、創新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田怡甄(2005)。臺灣天主教中學教師之組織信任與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朱 梅(2007)。組織信任、創新網絡關係與新產品開發績效之關係—以資訊硬體業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牟鍾福(2002)。國中體育教師組織正義與組織信任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沈台亮(2011)。汽車經銷商公司維修廠員工,組織信任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瑞薇(2002)。全面品質教育。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公司。
李宗勳(2010)。組織信任與知識分享對商業模式創新影響之研究:組織學習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明蒼(2008)。我國軍事學校軍官知識分享意願與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陸軍兵科學校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怡諄(2013)。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教師組織與學校教育品質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易諭審訂(2007)。品質管理(FosterS.T.原著)。Managing quality: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李政宏(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管理之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李美枝(2007)。無預警裁員後留任員工對組織信任、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國內筆記型電腦零組件公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實踐大學,高雄市。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貞儀(2011)。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信任、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new window
李香蘭(2013)。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雪鳳(2010)。服務領導、人格特質、組織信任與員工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灣紡織成衣產業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台北市。
李淑娜(2007)。台商企業大陸子公司人力資源政策與幹部本土化成功關係之研究:以組織信任及文化差異為干擾變數(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粵強(2002)。團隊績效管理導向對組織信任及組織團隊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阮翊峰(2009)。國民小學教育品質理論層面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1,1-33。
呂金河(2005)。多變量分析。台中:滄海書局。
呂秀滋(2008)。轉換型領導、組織信任與職業承諾—心理契約實現之干擾效果(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桃園市。
呂執中(2007)。國際品質管理。台中:滄海書局。
吳天方、費業勳(2007)。由人力資源提升教育品質方案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41-60。new window
吳宗立(2007)。教育品質:學校經營的挑戰。教育研究月刊,160,17-29。new window
吳明清(1998)。學校教育改革的當務之局—學校再造的理念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9,6-10。new window
吳明清(2006)。學校領導的整合架構。臺灣教育,642,2-5。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市:五南。
吳思達(2000)。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吳政達(2006)。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發展指標系統之研究。研習資訊,23(1),13-18。
吳貞誼(2001)。個人—組織契合、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航空客運公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高雄市。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月刊,3,1-28。new window
吳清山(1996)。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黃旭鈞、張正霖(1996)。國民小學教育品質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編號:NSC86-2745-H-133-002R)。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清山(2008)。空間領導的展望—兼談臺北市教育政策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74,6。new window
吳金標(2006)。國小卓越校長領導作為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者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毅然(2011)。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組織信任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周枝妙(2013)。國小代理代課教師心理契約對教學品質的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71-74。
周春美、沈健華(1994)。以評鑑為工具尋求教育品質之提升—從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職業學校教育評鑑之選擇。技職雙月刊,19,45-49。
周效萱(2012)。臺中市國民中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卓 烈(2011)。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以高雄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天祐(1997a)。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19-22。new window
林天祐(1997b)。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9,28-32。new window
林天祐(2000)。教育行政革新。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林水木(2004)。學校行政領導之權力管理與運用。學校行政雙月刊,4,20-45。
林明地譯 (1998)。學校領導—平衡邏輯與藝術(T.E.Deal&K.D.Peterson著)。台北市:五南。
林明地(2001)。精鍊學校行政,實際塑造學校文化學校行政。學校行政雙月刊,16,17-25。
林明地(2010)。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台北市:五南。
林和春(2007)。國民小學候用校長行政領導信念與效能感發展歷程—培訓成效及影響因素之分析(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林泊佑(1994)。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組織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官蓓(2007)。校長如何提升學校的教與學。教育研究月刊,153,81-89。new window
林侑瑋(2010)。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組長道德領導、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台北市。
林彥志(2011)。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new window
林美君(2009)。國民中學組織政治行為與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星聖(2001)。壽險產業關係行銷之研究-「承諾—信任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林益鋒(2005)。桃園縣公立國中校長學校行政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清達(2007)。優質化學校之學校行銷與社區關係。載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主編,台灣東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頁155-164)。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林淑芬(2011)。國小教育品質缺口之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林惠煌(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惠媛(2009)。中國式領導行為、組織公平與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某科技研發機構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林琨堂(1997)。企業主管領導型態與員工溝通滿足及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聖欽(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信任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台北市。
林瑞昌(2006)。建構社區、學校與學生的生命共同體—經營大成的理念及作為。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談校務經營上冊(頁447-460)。台北市:心理。
林煥民(2005)。客籍國中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群智(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微觀政治策略知覺與組織信任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新發(1998)。從學校經營的觀點談如何促進教育品質的提昇。中等教育,49(4),3-6。new window
林鉦棽(1996)。組織公正、信任、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換理論之觀點。管理科學學報,13(3),391-415。
林隆儀(2002)。不同聯盟型態之下經濟誘因與信任之重要性研究—以臺灣清涼飲料產業為例(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林碧文(2013)。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學宏(2002)。影響台商在中國市場進入模式之因素—交易成本和資源基礎觀點(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騰雲(2006)。小學校長校務經營理念與具體策略—以台北市忠義國小為例。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談校務經營上冊(頁297-320)。台北市:心理。
邱廷秀(2005)。組織信任與服務品質之研究—以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邱菁眉(2014)。主管僕人領導與公務人員組織信任、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柯文成(2011)。屏東縣國中校長永續領導、知識管理、組織信任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洪欣怡(2005)。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教學效能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施秉宏(2009)。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文化相關之研究-以新竹縣市中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施宜伶(2009)。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柳麗玲(2006)。國民小學教育品質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胡台強(2009)。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組織信任及組織文化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馬康莊、陳信木(譯)(1995)。社會學理論。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馬榕曼(2004)。歐洲聯盟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品質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侯惠敏(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領導信任與其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范熾文(2001)。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高珠鈴(2009)。教育品質自我評估之實證研究-以美國國家品質獎為參考架構(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new window
高博銓(2002)。析論校長的教學領導。中等教育,53(6),66。new window
倪信松(2015)。國民中學學校公共關係對組織經營績效之影響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桂紹貞(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育品質管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徐淑芬(2015)。屏東縣國小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徐碧霙(2005)。臺北縣國民中學教師組織信任與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徐楊順(2001)。知識分享、組織公平與信任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孫敏芝、吳宗立、林官蓓(2012)。中小學校長培訓與評鑑制度之跨國研究—以臺灣、新加坡、韓國為例。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孫領弟(2003)。組織公平、信任與組織員工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政府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縣。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市:五南。
曹俊德(2006)。學前教育機構主管轉型領導、專業發展與幼兒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許光純(2010)。組織正義、組織信任、組織公民行為對知識分享之影響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許道然(2001)。公部門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許毓娟(2012)。論析組織信任及其對學校經營之啟示。2012年南臺灣教育論壇8月9日發表。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張文華(2000a)。組織信任之初探。人力發展,80,14-27。
張文華(2000b)。基層行政人員組織信任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公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正霖(1997)。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張金鑑(1985)。管理學新論。台北市:五南。
張芳全(2003)。影響開發中國家教育品質因素分析:國際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87-224。new window
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台北市:心理。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教學品質。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258-261。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家榮(2011)。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瑛儒(2009)。學校教師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惠萍(2004)。工作情緒與組織信任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北部技職院校專任教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
張裕昌(2005)。組織信任、行政領導與團隊機制對教師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縣。
張瑞村(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行政領導理論。台北市:五南。
張瑋珊(2010)。發展機會對員工參與自我啟發訓練意願之影響—組織信任與公平之干擾效果(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高雄市。
張潤書(1990)。行政學。台北市:三民。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張錫坤(2005)。國民中學校長行政領導困擾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木金、邱馨儀(2007)。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管理保障教育品質。學校行政雙月刊,50(8),87-102。
陳文宗(2014)。從老子哲學思想析論學校領導之道(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文村(2006)。領導行為、組織信任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南市警察局為例證(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文龍(201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教師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new window
陳美娟(2005)。國民中學教職人員之心理契約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思年(2014)。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亭曆(2007)。企業公民行為、組織信任、組織承諾與倫理行為傾向關聯性之研究—宗教與性別的調節效果(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
陳炫佑(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修平(2014)。高級中等學校校長教學領導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new window
陳盈智(2004)。學校組織信任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家瑩(2008)。宜蘭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與學校社區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寅清(2007)。國民小學兼行政教師的工作價值觀與學校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莉慧(2009)。新任校長領導與形塑中學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陳進福(2005)。台灣運籌產業中組織公平、信任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逸葦(2004)。組織信任、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陳寬裕、王正華(2012)。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二版二刷)。台北市:五南。
陳慧穎(2007)。校長領導行為、組織公平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四縣市公立國小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慶瑞(1996)。費德勒權變領導理論研究。五南出版。
陳儀玫(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梁丁財(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梁福鎮(2013)。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梁維貞(2007)。國小校長領導風格、學校公共關係與家長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曾昭輝(2015)。學校文化、校長領導、家長參與對教師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曾家樓(2006)。國民小學品質管理系統之研究-ISO/IWA2在一所小學的應用(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曾智盟(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曾雅慧(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曾毓婷(2012)。南投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湯仲傑(2013)。多層次傳銷組織信任、領導風格、組織態度、組織承諾之研究—以臺灣地區傳銷人員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4,20。new window
黃三吉(2007)。台北市優質學校之理念、指標建構與運用。論文發表於台灣中區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10月,台中市。
黃怡豪(2002)。個人與組織契合組織信任知識分享意願及知識分享結果關係之實證研究—以IC產業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領導理論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28,91-143。
黃建忠(1999)。國民小學教育品質指標之建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黃善華(2010)。國民小學教學領導實務之探討。臺灣教育發展論壇,1,127-142。
黃凱杰(2011)。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黃銘廷(2001)。公務人員知識分享意願、組織信任與組織文化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溫怡梅(1996)。提升國中全方位教育的品質。教師天地,84,54-57。
楊 千(1999)。領導初探。台北市:商業週刊。
楊艾俐(2006)。信任。台北市:天下雜誌。
楊宜婷(2013)。國民小學校長真誠領導與教師信任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楊秀媚(2013)。學校行銷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楊振昇(1999)。我國國小校長從事教學領導概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分析研 究。暨大學報,3(1),183-236。
楊雲惠(2004)。心理契約破壞與組織信任之相關性研究—以中華電信高雄營運處 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楊晴惠(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台科技大學,台中市。
楊錦洲(2000)。何謂「品質」。品質管制月刊,36(8),52-56。
葉靜雯(2009)。組織信任、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之關聯性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
葉子超(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行政領導、工作壓力與積極調適之道。學校行政雙月刊,36,1-16。
葉榮文(2014)。校長領導中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詹秀容(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熊欣華(2003)。組織間的信任。載於鄭柏壎、姜定宇、鄭弘岳主編,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三十年回顧與展望(頁411-433)。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廖文靜(2011)。學校設施品質與教育成果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廖佳君(2007)。組織正義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組織信任為中介及干擾變項(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廖春文(1994)。廿十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春文(2006)。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學校行政領導整合模式之建構。第二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new window
廖敏伊(2010)。校長領導風格、團隊信任與團隊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廖鴻儒(2011)。從社會交換理論觀點探討組織信任、組織認同與人力資源績效之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潘正文(2009)。組織政治知覺對組織公平與組織信任之影響—以瞭解與知覺控制為干擾變項(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鄭文淵(2013)。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鄭仁吉(2004)。高職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鄭仁偉、黎士群(2001)。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69-93。new window
鄭玉美(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鄭同僚(1997)。全面品質管理在班級經營上的意義。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262-265。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台北市:高等教育。
鄭新輝(2009)。國民中小學校長行政兩難來源、困擾與成因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3),175-210。new window
劉明德(2005)。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核心技術關鍵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8,65-75。
劉侑承(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劉淑晶(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學校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劉維奪(2001)。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臺北市:作者。
趙廣林(1996)。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趙靜苑(2006)。踏上校長之路經驗談—校務經營理念與作法。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談校務經營上冊(頁129-148)。台北市:心理。
魯先華(1994)。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歐宛姍(2003)。組織內部勞動市場與員工變革態度之關聯探討—以組織信任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高雄市。
蔡文輝(1989)。社會學理論(六版)。台北市:三民。
蔡正凡(2012)。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投入、學校公共關係與近三年學生人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蔡金田(2013)。國民小學教育品質理論層面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1,1-33。new window
蔡秀涓(2004)。公務人員組織信任模型之建構:以台北市政府為例。人文社會集刊,16(2),241-279。new window
蔡秀涓(2006)。政府部門契約人力與永業文官差異性分析:組織信任模型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414-H-03013)。台北市: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所)。
蔡宛芸(2015)。國民中學校長肯定式探詢、學校組織信任與教師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蔡易均(201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蔡政明(2006)。校長之路—理念與作法。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談校務經營下冊(頁1089-1114)。台北市:心理。
蔡培村(1992)。行政領導理念。高雄鐸聲,2,3-7。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嘉閔(2015)。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織信任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戴久永審訂(2002)。品質管理(S.T.Foster原著初版)。Managing quality:an integrative approach。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智勝文化發行。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五版)。台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建成(2001)。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研習資訊,19(6),44-50。
簡林苗(2004)。台灣汽車零件廠與技術母廠進入大陸策略聯盟與策略定位關係之研究—交易成本和資源基礎觀點(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簡容眉(2007)。組織信任、知識分享、吸收能力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韓欣潔(2014)。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權能、組織認同與學校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蕭宏宇(2015)。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顏士棻(2005)。個人社會資本、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心理契約為干擾變項(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顏如玉(1998)。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顏國樑、任育騰(2013)。透過組織公平與組織信任提升學校效能。教育研究月刊,232,48-64。new window
羅惠雯(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羅嘉慧(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組織信任影響教師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羅虞村(1986)。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市:文景。
蘇小娟(2009)。台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蘇麗琴(2015)。女性校長領導特質對學校公共關係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龔素丹(2009)。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專業權能與學校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龔振源(2009)。以理性行動理論探討內部稽核人員知識分享意圖(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英文部分
Adler, P.S., & Kwon,S.W.(2002).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Bass, B.M.(1985).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NY:Free Press.
Bradach, J., & Eccles, R.(1989). Rice, authority, and trust: From ideal types to plural forms.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15, 97-118.
Bradley A.W., & Cameron KS.(1998).Organization quality:An examination of the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Framework.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9 (5), 491-512.
Brown, R .(2010).Comparability of degree standards? Retrieved May 19, 2011 from: www.hepi.ac.uk/455-1838/Comparability-of-degree-standards.html.
Campbell, J.P.(1977).On the 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In P.S.Goodman and J.M.Pennings(eds.), New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arwright, D., & Zander, A.(196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3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Chan, T.C.(1979).The impact of school building age on pupil achiev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91138).
Coase, R. H.(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386-405.
Coleman, J.S.(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nrad, C.F., & Blackburn, R.T.(1985).Program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In J.R.Smart(ed.), 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ach, 5,283-308.New York:Agathon.
Cotterell,J.L.(1984).Effects of school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student and teacher anxiety.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6(4),455-479.
Crosby, P.B.(1979).Quality is free: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 New York:McGraw-Hill.
David, R. J., & Han S. K.(2004).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the empirical support for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1), 39.
Deal, T.E., & Peterson, K.D.(1999).The leadership paradox: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Dessler, G.(1997).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7th ed.).PrenticeHall, NJ:Inc.
Dirks, K.T.(2000). Trust in leadership and tea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NCCA basketbal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6), 1004-1012.
Drake, T.L., &Roe, W.H.(2003). The principalship(6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Prentice Hall.
Fiedler,F.E.and Garcia,J.E.(1987).New approaches to effective leadership:Cognitive 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finding,practice,and skills,(4th ed.).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Frick, T., Chadhd, R., Watson, R., & Zlatkovska, E.(2010).Improving course evaluations to improne instruction and complex learning in high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8(2), 115-136.
Frick, T.(2012).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quality.Retrieved March 5,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ducology.indiana.edu/Frick/Dimensions%20of%20Educational%20Quality.pdf
Fullan, M.(2001).Leading in culture of change.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Gibbs, G.(2010).The assessment of group work: Lessons from the literature. Retrieved May 19,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www.brookes.ac.uk/aske/documents/Brookes%20groupwork%20Gibbs%20Dec%2009.pdf.
Ghoshal, S., & Moran, P.(1996). Bad for practice: Critique of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 13-47.
Grunig, J.E., & Hunt, T.(1984).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NY:Holt, Rinehart & Winston.
Hair, J. F. Jr.,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7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rlow, R.F.(1976).Precision public relations.NY:Longman.
Hersey & Blanchard(1974).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Hodgetts, R.M.(1991).Organizational behavior: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Hosmer, L. T.(1995).Trust: 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 379-403.
Howard County Public School System (2006).Selecting a quality school. Retrieved May 19,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howard. K12.md.us/schools/quality.html
Huff, L., (1994).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acobs, T.O.,& Jaques, E.(1990).Military executive leadership.In K.E.Clark and M.B.Clark(Eds.).Measures of leadership(pp.20-21).West Orange.NJ: Leadership Library of America.
Jacobs,T.O.& Jaques,E.(1990).Militory executive leadership.In K.E.Clark and M.B.Clark (Eds.).Measures of leadership ,West orange. NJ:Leadership Library of America.
Jago, A.G.(1982).Leadership: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 28, 311-331.
Jessop, T.,& El-Hakim, Y.(2010).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s created by assessment at program me level: theory and methodology.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to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ssessment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Northumbria.
Joreskog, K.G., & Sorbom, D.(1993).LISREL 8 and PRELIS 2: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inear relationships in multivariate data. Hillsdale, NJ: Lawrence.
Kouzes, J.M., & Posner, B. Z. (2002).The leadership challenge (3th ed.).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ewicki, J.R., & Mcallister J.D., & Bies, R. J. (1998). Trust and distrust: New Relationships and Realit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438-458.
Liao, S.H., Chang,J.C., Cheng,S.C., & Kuo, C.M.(2004).Employee relationship and knowledge sharing:A case study of a Taiwanese finance and securities firm.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2,24-34.
Lilley, H.E.(1986).Student control as a planning and design in education facilities.Jerusalem,Israel:the Edust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erss on Education.
Lussier, R.N, & Achua, C.F.(2001).Leadership theory application skill development.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Mayer, R. C., Davis, J J. H., & Schoorman, F. D.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709-734.
Mortimore, P. (1998). The road to improvement: Reflections on school effectiveness.Abingdon, U.K.:Swets Zeitlinger Publishers.
Mukhopadhyay, M. (2005).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2th ed.)Thousand Oaks, Calif.:Sage Publications.
Murphy, J., & Beck, L. (1994).Reconstructing the principalship: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In J. Murphy & K.S.Louis(Eds.), Reshaping the principalship:Insights from transformational reform efforts(pp.30-31)..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 Inc.
Mwamwenda, T.S. & Mwamwenda, B.,B.,(1987).School facilities and pupils.Academic achievement,comparative education, 23, 225.Facilities-Values & Cont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83.338.)
Myrick,R., & Marx, B.S.(1968).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 & Welfare Office of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ED 020632)
Nicholson, N. (1998).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lden :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Northouse, P. G. (2001).Leadership:Theory and practice(2th ed.).California:Sage.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Oakes, J.(1986).Educational indicators:A guide for policymakers.Madison,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Rauch, C. F. & Behiling, O. (1984).Functionalism:basis for an alternat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eadership.Elmsford,NY:Pergamon Press.
Reddin, W. R. (1970).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N.Y : McGraw- Hill.
Reynolds, P.,(1992). School effectiveness.London: Cassell.
Richards, D., & Engle, S,.(1986).After the vision : Suggestions to corporate vision champions.In J.D. Adams(Eds.), Transforming leadership, lexandria(pp.50-52).VA: Miles River Press.
Robbins, S.,P.,(1992).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Rousseau, D. M., S.B. Sitkin, R.S. Burt, and C. Camerer(1998).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393-404.
Sallis, E.(2002).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3th ed.)London:Kogan Page.
Scott, W.R., Flood, A.B.,Ewy,W., & Forrest, W.H.(1978).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quality of surgical care in hospitals.In Marshall Meyer(Eds.),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s(pp.290-305).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ergiovanni, T. J. (2006).The principalship: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5th ed.).Boston,MA:Pearson Education.
Stockard, J., & Mayberry, M.(1985).Learning environment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school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Final report.Eugene, OR:Oregon University,Center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Management.(ED271832)
Stogdill, R. M. (1974).Handbook of leadership: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The Free Press.
Strauss, V. (2012). How the war in teachers is changing the profession. Washington, DC:The Washington posts. Retrieved March 5,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nswer-sheet/post/how-the-war-on0teachers-is-changing-the-profession/2012/01/27/glQAbKyLWQ_blog.html.
Sullivan, K. (2007). School design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21st century. Retrieved May 20,2010,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rchfoundation.org/aaf/documents/report.designforlearning.pdf
The Louisiana Association of Educators (2005).What is aquality school? Retrieved April 20,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ae.org/instructional/qualified/quality_schools.html
The William Glasser Institute (2006). Quality school program.Retrieved May 20,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glasser.com/quality.html
Tschirhart, M. (1993).Nonprofit Management Education: Recommendations Drawn from Three Stakeholders Groups.In M. O'Neill and K. M. Fletcher. (Eds.) The management of problems with stakeholders(pp.61-80). New York: Praeger.
Tyler, T.R., & R.M. Kramer(1995).Whither trust? In R.M. Kramer & T.R. Tyler(eds.), Trust in Organiz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331-356.
UNESCO.(2005).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 Paris: UNESCO.
Webster, D. S. (1981). Methods of assessing quality.Change,October,20-24.
Williamson, O. E.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Williamson, O.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Free Press.
Yukl, G. A. (1989).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New ersey:Prentice-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