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作者:許德便
作者(外文):Der-Bien Hsu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蔡培村
鄭彩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服務領導教學創新社群互動學校效能servant-leadershipinstructional innovationcommunity interactionschool effective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6)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在瞭解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的現況與差異情形,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期以作為強化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增進教師社群互動、提升學校效能之參考。本研究之目的為:一、瞭解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的現況。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中學教師在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及學校效能各變項間差異情形。
三、探討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及學校效能的關係性。
四、探討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及學校效能整體相關。
五、探究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整體因果關係。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相關文獻探討,以建立理論與研究架構,作為設計研究工具之依據。並採用問卷調查方式,取樣對象為台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使樣本具有代表性,首先採取分層立意取樣,將母群體分為北、中、南、東等四區。再依多階段取樣,以縣市及學校規模分層,計有小型學校、中小型學校、中型學校、中大型學校、大型學校等五種類型,共抽取學校數72所,抽樣人數計1510人,再進行問卷施測,回收有效問卷1280份,最後將正式問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方法有描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典型相關、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等加以分析。
  依本研究主要研究發現,歸納研究結論共有十九項,分述如後:
壹、國民中學校長具有中等以上之服務領導表現,其中以「真誠感召」的領導行為最高
貳、國民中學教師表現中等程度之教學創新行為,而以「精進教學」及「活化教材」表現最優
參、國民中學教師的社群互動行為表現中等,以「專業價值」知覺程度最強
肆、國民中學呈現中等的學校效能表現,其中以「教學品質」之表現最佳
伍、男性、任教於南部地區的國民中學教師在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知覺皆高於女性教師
陸、年齡在51歲以上、服務年資21年以上的國民中學教師對於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與學校效能有較高的認同度
柒、國民中學學歷不同的教師,在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教師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的知覺上趨於一致性
捌、國學校規模在12班以下的學校對於校長服務領導的表現期望較高,在社群學習的互動知覺程度最強
玖、服務於偏遠地區的國民中學教師,建立社群的行為表現較明顯,在學校效能的表現最高
拾、國民中學校長的服務領導能力越強,教師教學創新性越高,教師
社群互動表現越好,學校效能就會提升
拾壹、國民中學教師愈重視教師教學創新,教師的社群互動表現愈好,學校效能愈提升
拾貳、國民中學愈增進教師社群互動,學校的效能就愈好
拾參、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越好,教師及學校越容易創新,社群互動越頻繁,學校效能相對亦會提高
拾肆、國民中學「學校效能」模式適合度符合指標
拾伍、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教師社群互動及學校
效能之間具有顯著相關
拾陸、校長服務領導及教師社群互動對學校效能皆具有直接影響
  本研究依據主要發現與結論,針對國民中學校長、教師與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多項參考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by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following factors are considered: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
1.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ffectiveness,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2.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effectiveness,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3.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ffectiveness,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4. To discuss the overall relation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ffectiveness,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5. To investigate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ffectiveness,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mentioned above,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The research is performed by questionnaire from the teachers of national junior high schools. To demonstrat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firstly use the stratified purposeful sampling. The population is divided as north part, middle part, south part, and east part of Taiwan. Multi-stage sampling is further applied. The stages are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school, there are small sized, middle small sized, middle sized, middle large sized, large sized 5 types of school. In total there are 72 sampling schools with 1510 teachers. The analysis are done on the retrieved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of number 1280. The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M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leing.
The conclusion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into 19 points as follow:
1. Teacher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value honesty of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the most.
2.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eaching innovation made by the teachers are teaching improvements and perfec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 community is most known by professional values.
4.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s best improved by teaching quality.
5. Male teachers have better awareness of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than female teachers.
6. For the teachers older than 51 years old and who serve more than 21 years agree and identify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better.
7. The awareness of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not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8. The expectation of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is higher and the awareness of community interaction is stronger for the school smaller than 12 classes.
9. The teachers from the remote area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on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10.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community,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re improved when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is better.
11.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improved when school values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community more.
12.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improved when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community is improved.
13.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improved when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performs better.
14.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mod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fits the indicators.
15. There is a obvious rel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16.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principal's servant-leadership and the community interaction.
The present research provide the result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to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dministration offices and follow up researchers.
Keywords: servant-leadership,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community interaction, school effectivenes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丁導民(2008)。從組織學習觀點探討知識社群的知識分享模式。國防管理學報,29(1),53-72。
方德隆 (1995)。教育的社會學基礎。載於王家通(主編),教育導論,151-181。高雄市:麗文。
方麗娟(2011)。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與教師專業實踐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文霖(2002)。高級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秋錳(2003)。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家瑞(2007)。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慧秋(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王聰宜(2006)。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創新環境與教師教學創新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王涵儀(2002)。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為國(2009)。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甘育萍(2007)。國民小學校長營造教師社群行為與教師專業社群表現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史美奐(2003)。。國中教師創新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羽慈(2002)。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江彥廷(2006)。EtienneWenger的實踐社群理論及其對教師專業社群之啟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縣。
江芳盛譯(1999)。Gary Sykes原著。對教育「新專業主義」之評估(The new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An appraisal.)。張鈿富主編,教育行政研究手冊, 363- 401。臺北市:心理。
江滿堂(2009)。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ew window
江澈(2007)。私立高級中學校長競值領導、教師專業承諾、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高中有效經營模式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臺北市:五南。
江錦鳳(2009)。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呂美燕(2007)。高雄市五福國中國文教師社群自編作文教材實施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詩琦(2007)。國民中學教師覺知校長服務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慧倩(2011)。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何志中(2000)。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何怡欣(2007)。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服務領導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何琪雯(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
吳雪華(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靖國(2003)。創新教學的問題與展望。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頁272)。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思華(2002)。知識經濟社會總體指標。台北市:經建會。
吳秀甄(2009)。彰化縣國民中學教師終身學習關鍵能力與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宗立(1998)。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吳明清 (1990)。正視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載於黃政傑(主編),一週教育論壇,教育廣播叢書之十一(頁388-395)。臺北:教育廣播電台。
吳明雄(200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吳佩珊(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秉恩(2006)。組織行為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書局。new window
吳清山(1998a)。教育革新中學校組織再造之探究。北縣教育,24,10-15。
吳清山(1998b)。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清山(2006)。服務領導的理念與實踐。輔仁大學「第五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22。新北市:輔仁大學。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名詞解釋 僕人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20,154。
吳清山、林天祐著(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譿麟(2010)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創新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勁甫(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李芳齡(譯)(2001)。Kleiner, A.,Roberts, C.,Ross, R.,Roth, G., Senge, P., &; Smith, B. 著。變革之舞-持續「學習型組織」動力的挑戰與策略(The Dance of Change-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臺北市:天下遠見。
李芃葵(2011)。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對教師專業社群互動成長影響之研究。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幸(2000)。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心理。
李貞儀(2011)。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信任、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李隆盛(2002)。技職學校創新課程與教學。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2,2-7。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李璞良(譯)(2007)。D. M. Frick &; L. C. Spears合編。僕人領導力。臺北市:商周。
李櫻妤(2010)。高雄市國小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濟慧(2001)。線上家教網:國中生數學學習社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佳蕙(2009)。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卓秀冬(1995)。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周守民(1999)。新世紀的管理-談僕性領導。護理雜誌,46(2),72-76。new window
周淑卿(1997)。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金尚屏(2009)。高雄市高中職校教師專業社群互動、教學輔導創新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玉卿(2003)。高雄及台南地區國中國文教師教學創新與研習活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貞伃(2007)。國民中學教師教學反省、教學分享與教學創新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銘傳大學。
林俊傑(2010)。國民中學校長多元型模領導、教師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教育組織行為。臺北市:揚智。
林姵伶(2011)。校長服務領導行為、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國民中學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逸青(2003)。國中校長權力運作策略、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微觀政治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林靜宜(2004)。高職餐飲管理科教師應用知識管理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金福(2003)。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林思伶(2003)。從服務領導的理念看教育領導組織與發展。輔仁大學「第二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廿一世紀教育領導新典範」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50。新北市:輔仁大學。new window
林思伶(2004)。析論僕人式/服務領導(Servant- Leadership)的概念發展與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39-57。new window
林思伶譯(2005)。Margaret J.Wheatley著。領導與新科學。臺北:梅霖文化。
林思伶(2006)。教育行政服務領導理念。中正大學「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縣:中正大學。
林思伶、劉道德(2010)。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指標建構之研究。載於林思伶、黃國柱主編服務領導的理念與研究(頁87-134)。臺北市:梅霖文化。new window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熱情卓越新典範,67-76。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
林奕民(2002)。創新教學-從教師專業倫理出發。中等教育,53(4),36-49。new window
林偉人 (1998)。校園與教室的空間規劃。載於林偉人、林進財(主編):開放的學校規劃與經營(頁17-37)。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林蕙質(2002)。國民中學校長性別角色、轉換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姿伶(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春如(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翠霞(2009)。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服務意願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慈愛(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之校長服務領導知覺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臺北:師大書苑。
邱淑媛(2010)。國小教師教學創新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茂城(2005)。高中職學校本位決策、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已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施玉霞(2008)。屏東縣校長服務領導、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臺北:風雲。new window
柯嚴賀(2007)。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價值、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臺北市:心理。
洪啟昌(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姵瑀(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家長會組織運作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姚健安(2008)。天主教中學校長僕人領導與教師信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姚麗君(2010)。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胡雅棠(2008)。教師覺知校長服務領導玉嬌師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研究-以台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管所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南市。
胡敏曲(2005)。知識經濟時代國小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胡愈寧、周慧貞譯(2003)。羅伯.格林里夫著。僕人領導學:僕人領導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啟示。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范慶鐘(2011)。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徐易男(2009)。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徐進文(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秦夢群(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馬世驊(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1994)。如何增進教師的自我效能。諮商與輔導,106,16-20。
高義展(1998)。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強華(2002)。論主題統整與教學創新設計。臺灣教育,614,9-15。new window
涂保民(2004)。從學習理論的觀點看資訊科技對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影響。康寧學報,5,39-62。
張奕華(1997)。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沛文(譯)(2001)。Hunter, J. C.。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臺北市:商周。
張淑珠(2007)。輔導員學習社群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張國強(2009)。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玉成(2001)。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 (1999)。企業組織的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師天地,98,10-16。
張竺雲(1986)。組織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張盈霏(2006)。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張美瑤(2005)。幼稚園園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清濱 (1997)。教科用書與兩性平等教育。研習資訊,(14)3,1-3。new window
張瑞村(199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張德銳(1992a)。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new window
張德銳(1992b)。形成性教師評鑑模式初探。台灣教育,504,18-24。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張簡怡萱(2007)。高雄縣社區領導人服務領導、成員投入與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連俊智(2011)。國民小學學校領導社群及其相關因素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陳素貞(2011)。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雅玲(2004)。高雄地區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創新及其研習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姿吟(2011)。台北市國中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燕慧(2001)。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淑嬌(1988)。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順利(2007)。學校效能系統化階層模式的初構與檢證。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陳鐘金(2001)。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慕華(2001)。國民中學家長參與校務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佩正譯(2004)。Douglas B. Reeves原著。學習的績效:老師與學校的領導者可以掌控的績效。臺北市:心理。
郭木山(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教師社群協同反省的行動研究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單文經(2002)。創新教學的基本原則,中等教育,53(4),6-23。new window
曾文鑑(2010)。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架構取向、教育人員組織認定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曾信榮(2010)。高中職工業類科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教育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陳木金(2007)。從班級經營策略對教學效能影響看師資培育的實務取向。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33-62。new window
陳正修(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學校心理契約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如明(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宇虹(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陳惠茹(2010)。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怡如 (2005)。中部地區國民中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承賢(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亭孜(2005)。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特徵與主任行為表徵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美君(2007)。國民中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陳素貞(2011)。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弋珊(2007)。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創新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進年 (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宗顯(2008)。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于真(2004)。教育領導人「服務領導」行為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黃美芳(2008)。台南縣國民中學教師社群互動、自我導向學習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哲彬(20108)。論推動學校績效責任之執行策略。教育趨勢報導,8,3-9。
黃振球(1991)。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市:師大師苑。new window
黃登木(2004)。服務領導在學校組織的應用與基本模式初探。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登木(2010)。探詢服務領導之基礎內涵與理論特性。載於林思伶、黃國柱主服編務領導的理念與研究(頁11-28)。臺北:梅霖文化。new window
黃麗美(2008)。國中小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黃瓊容(2004)。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金印(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國柱(2008)。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行政團隊利他行為及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湯發安(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原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溫儀詩(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歸屬感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詹子弘(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品質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昌明(2011)。國中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感受與創造性轉化之關係:量化模式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楊炳清(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校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振明(2011)。國中校長僕人領導、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國德(2000)。學習型組織的研究與創新。成人教育雙月刊,53,27-34。
楊世民(2008)。國小教師知覺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葉天賞(2001)。國民中學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金婷(1998)。專題導向式電腦輔助學習策略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上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趙麗君(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趙佳芬(200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廖千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與教師承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明玉(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對個人-工作契合度之影響以工作壓力為干擾變數。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劉淑晶(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學校組織信任關係之  研究。輔仁大學教育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劉道德(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利他行為關係之研究。輔仁  大學教育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劉燿榮(2007)。國民中學校長僕人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潘慧玲(2006)。教育效能與教育革新。載於謝文全(主編),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臺北市:五南。
蔡文正(2001)。九年一貫創新教學與超文件模組教材之探討。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創新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25-134)。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炳坤(2007)。高中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蔡美娟(201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社群互動、自我導向學習與工作投入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培村(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文化。研究與發展期刊,2(1)。
蔡培村、武文瑛(2003)。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培村、武文瑛(2004a)。由領導意涵申論領導者之理念、行為與認知。學校行政,31,46-61。
蔡培村、武文瑛(2004b)。領導學。高雄市:麗文。
蔡培村(2005)。服務領導模式。未出版講義。
蔡仁隆(2003)。國民小學教師認知知識經濟時代與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孟芳(2008)。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蔡進雄(2003a)。走入心靈深處:僕人式領導的意涵及其對中小學校長領導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6(2),69-83。new window
蔡進雄(2003b)。僕人式領導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載於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4(3)。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鄭彩鳳(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第三版)。高雄市:麗文。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台北市:高等教育。
鄭燕祥(2006)。教育模式轉變:效能保證。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鄭燕祥(2001)。學校本位效能與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臺北市:心理。
鄭鈺靜(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學創新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蔣君儀(2005)。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文化表徵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歐用生(1998)。教師專業成長。 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岷(2010)。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協志(2008)。高雄縣國小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駱奕穎(2011)。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學習社群與創新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戴國良(2006)。組織行為學。臺北市:五南。
戴振浩(2001)。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 (1991a)。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1991b)。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薛凱方(2005)。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與生活適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美萍(201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鍾孟娟(2006)。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典範部屬行為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顏士程(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new window
顏永進(2002)。知識管理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運作現況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顏曉湘(2011)。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new window
顏麗琴(2001)。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銀貴(2008)。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世川(2009)。高雄縣國小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惠娟(2002a)。。建構學習型組織的概念架構及其在學校的實踐。商管科技季刊,3(4)。new window
羅慧筠(2005)。公益服務型組織之服務領導、組織文化與成員態度之相關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羅綸斯(2003)。創造力與創意教學活動之探討與實務。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關勝周(2010)。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美麗(2006)。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之內涵分析與實證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ew window


貳、英文部分
Amabile, T. M.(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in organizations.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 10: 123-167, Greenwich , CT: JAI Press.
Anderson J. R. (1990). The adaptive characterof though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4-94.
Batten, J.(1998). Servant-leadership:A passion to serve. In L.C.Spears, (ed.), Insights on leadership(pp.38-3).NewYork:Wiley.
Barberio, E. (1990).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student alienation, and the hign school teacher's percieved sense of academic freedom.
Barbuto, J. E. Jr., &; Wheeler, D. W. (2006). Sca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clarification of servant leadership.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31(3), 300-326.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07, from ABI/INFORM Global database. (Document ID: 1039929731).
Beazley, H., &; Beggs, J.(2002).Teaching servant leadership. In L. C. Spears, &; M. Lawrence (Eds.), Focus on leadership: Servant 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53-6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lanchard, K.(1992).Servant- leadership. Executive Excellence, 9(4),16.
Bounds, G. (1998). Servant leadership: A model that can pay great dividends.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7, from http://dallas.bizjournals.com/dallas/stories/1998/08/31/smallb4.html
Boyum, G. (2008). Th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fluences on Greenleaf’s concept of servant leadership: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ory build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Human Resour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in the Americas. Panama City, FL.
Brookover, W. J., &; Lezotte, L. W. (1979). Changes in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incident with changes in student achievement.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Urban Development.
Cameron, K. S. (1986). Effectiveness as paradox: Consensus and conflict in con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Management Science, 32(5), 539-553.
Chapman, J. (1993). Leadership,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ing: Arespose to Mr. Gradgri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31(4), 4-18.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Hillsdale, NJ: Eribaum.
Covey, S. (2002). Servant-leadership and community leadership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L. C. Spears (Ed.), Focus on leadership : Servant lead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pp.27-3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reemers, B. (1996).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konwledge base. In Reynolds, D., Bollen, R., Creemers, B., Hopkins, D., Stoll, L. &; Lagerweij, N. (Eds). Making good schools: Link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pp. 36-58). London: Routledge.
Davis, G. A., &; Thomas, M. A. (1989). Effective schools and effective teachers. Boston:Ally and Bacon.
Dennis, R. S., &; Bocarnea, M. (2005). Development of the servant leadership assessment instrument.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6(8), 600-615.
Drury, S. L.(2004). Servant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Empirical findings and workplace implic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servant-leadership research roundtable, School of LeadershipStudies Reagent university, Indiana Wesleyan University.Educators Journal, 89(2), 17-24.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Indiana: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Etzioni(1964). “A. Modern Organizations”, NJ:Prentice-Hall, Inc.
Gaziel, H. H.(1997).Impact of school culture on effectiveness of secondary schools with disadvantaged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90(5),310-318.
Greenleaf, R. K.(1977).Servant-leadership: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 New York:Paulist Press.
Greenleaf, R. K.(1996).The private writings of Robert K. Greenleaf, on becoming a servant leader. Frick, D. M., &; Spears, L. C.(Ed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Greenleaf, R. K.(2002).Essentials of servant-leadership. In Spears L. C. &; M. Lawrence(Eds.)Focus of leadership, servant-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p.19-26).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Grift, W. J. C. &; Houtveen, A. A. M.(2006). Underperformance in primary school.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7(3), 255-273.
Grossman, Gene and Elhanan Helpman (2001). Special Interest Politics. Cambridge: MIT Press
Hardin, F. (2003). Impacting Texas public schools through a student servant-leader model : A case study. Retrieved October 13, 2004, from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495747.
Hara, L. A. (2001). Leadership style and group creativ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Yale University.
Hord, S. M. (199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 Austin :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Hord, S. M. (1998). Creating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Cottonwood Creek Schoo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4 685.
Hord, S. M. (2004).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 overview. In S. M. Hord(Eds.),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pp. 5-14).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rd, S. M., &; Sommers, W. A. (2008).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Voice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oy, W. K. &; Ferguson, J. (1989).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xplo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In J. L. Burdin (ED.), School Leadership, 259-274. Newbury Park, CA:Sage.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Random House.
Huysman, M.(2000).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 to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9(2), 133-145.
Jensen.D.(1998).Quantum leaders at work.Biopharm,11(10).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1).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Thir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inkead, J. C.(2006) Leadership:A service to humanity.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NY: Guilford.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mbert, W. E.(2004). Servant-leadership qualities of principal,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 correlational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Levine, D. U. &; Lezotte, L. W. (1990). Unusually effective schools. Madison: NationalCenter for Effective Schoo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evine, D.U.(1992).An interpretive review of US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practice dealing with unusually effective schools. In D.Reynolds, &; Peter Cuttance(Eds),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pp.45~51). London: Cassell.
Louis, K. S., Mark, H. M., &; Kruse, S. D.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restructuring schools.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33(4), 757-798.
Lucas, C. (2004).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group dynamics 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learn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Madaus, Airasian &; Kellaghan(1980). School effectiveness. New York:McGraw-Hill.
Massachusetts ASCD(2004). Learning communities: A new 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December 15, 2007, from http://www.mascd.org/docs/ focwin04.htm
Mehrezy, A. S. (1992). Group dynamics and task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Morley&Rassool(1999)School effectiveness;new managerialism, quality and the Japenization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15(2),169-183,
Morris, W. (1970).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ei YaTaiwan Edition.
Mortimore, P., Sammons, P., Stoll, Lewis, D., &; Ecob, R. (1977). School matters: The junior years. Somerset: Open Books
Mott, P. E. (197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Murphy, J., Hallinger, P., &; Mesa, R. P.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6(4), 615-641.
Murphy, J., Weil, M., Hallinger, P., &; Mitman, A.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e Educational Forum, 49(3), 361-374
Miears, L.D. (2004). Servant-leadership and job satisfaction: A correlational study in Texas education agency region x public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5(9), 3237.
Nonaka,I.,&Takeuchi,H.(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Nelson, L. (2003).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servant-leadership theory among black leaders in South Africa. Retrieved October 13, 2004, from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perview/504958.
Page, D., &; Wong, T. (2000). A conceptru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servant-leadership. In S. Adjibolosoo (Ed.), The human factor in shaping the course of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pp.69-109). Lanham, New York:Oxford.
Patterson, K. (2003). Servant leadership: A theoretical model. Published by the school of leadership studies, Regent University.
Purkey, S. C. &; Smith, M. S.(1983), Effective schools: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 83(4),427-452
Quinn, R. E. (1988). Beyond rational management : Mastering the paradoxes and competing demands of high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Reid, K., Hopkins, D.&Holly, P. (1987). Toward the effective school:The problem and some solu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Reyes. P. (1990). Teachers and their workplace: Commitment,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Reynolds, D., &; Cuttance, P.(1992).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New York : Cassell.
Ritchhart, R. (2004). Creative teach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standards. Independent School, 63(2), 32-40.
Rowan, B.(1985). The assessment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M. J. Regina(ed.), Reaching for excellence an effective schools sourcebook. 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 Hall.
Robert T.Y. Wu (2005).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Conference, Barcelona, Spain. January 2-5, 2005.
Rogoff, B.(1995).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ssell, R. F., &; Stone, A. G. (2002). A review of leadership attributes : Developing apractical model.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3(3), 145-157.
Scheerens, J.(1992). Effective schooling: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London: Cassel.
Scheerens, J. &; Bosker, R. J. (1997).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Pergamon. SI113.
Schussler, D. L. (2003). School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Unpacking the concept. Journal of Scchool Leadership, 13, 498-528.
Sendjaya, S., &; Sarros, J. C. (2002). Servant leadership: It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9(2), 57-64.
Senge, P.M.(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Bantam Double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Senge, P. M. (1995). Robert Greenleaf’s legacy : A new found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institutions, In L.C. Spears (Ed.), Reflections on leadership : How Robert K. Greenleaf’s theory of Servant -leadership influenced today’s top management thinkers (pp.217-240).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lick, S. (2002). Teachers are enthusiastic participants in a learning community. Clearing House, 75(4), 198-203.
Smith, B. N., Montagno, R. V., &; Kuzmenko, T. K. (2004).Transformational and servant leadership : Content and contextual comparison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0(4), 80-91.
Snow-Gerono, J. L. (200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culture of inquiry: PDS teachers identify the benefit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3), 241–256.
Spears, L. (Ed.) (1995). Reflections on leadership : How Robert K. Greenleaf’s theory of Servant-leadership influenced today’s top management thinke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pears, L. C.(Eds.)(1995).Focus of leadership, servant-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Spears, L. C. &; Lawrence, M. (Ed.) (2002). Focus on leadership: Servant lead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nagement thinkers (pp.1-1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teers, R. M.(1977).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behavioral view. CA:Goodyear .
Sudman, S. (1976). Applied sampl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aylor-Gillham, D. (1998). Images of servant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Retrieved October 13, 2004, from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9839549.
Weber, G(1971). Inner city children can be taught to read:Four successful schools. Washington DC:Council for Basic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30243)
Westheimer &; Cuban, (1998). Among school teachers: Community autonomy and ideology in teachers' w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Wenger, E.(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nger, E. (2002).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nston, B.E.(2003),”Extending Patterson’s servant leadership model: explaining how leaders and followers interact in a circular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rvant Leadership Research Roundtable, Regent University, Virginia Beach, VA, available at: www.regent.edu/acad/cls/2003ServantLeadershipRoundtable.
Young D. J. (1998).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215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